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行政论文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摘要会展业的竞争力是整个会展业竞争的核心所在,也是体现会展业具体实力的核心所在。随着国内外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业之间的竞争、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将会不断增大。要使东莞会展业在未来的发展和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增强东莞会展业的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竞争力,切实有效地提高其竞争力,做好应对未来的竞争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东莞会展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分析,和通过对比香港、上海、广州地区会展业的情况,并参考了国外著名会展业国家的先进经验,指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存在的不足,如会展举办无序、会展品牌混杂、会展主办方缺乏、会展人员匮乏、会展管理水平不高、品牌知名度参差不齐、缺乏信息化和市场化。根据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东莞会展业应该加强全市统一规划和部署、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运用品牌战略、提高信息化和市场化、制定长远有效的发展战略、鼓励莞港和其他国内外会展业合资合作等的对策。本文具体的描述如下。首先,本文概述了国内外会展业的概况,并重点介绍东莞会展业的概况。其次,本文详细讲述了东莞会展业竞争力不足之处。再次,本文阐述了产生东莞会展业竞争力不足的原因。最后,本文详细叙述了增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的对策。关键词:东莞会展业,竞争力,服务,人才本论文题目来源于钟师的省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05300121。AbstractThe core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s competition lies in itself, as well as a reflection of the detailed strength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competition between exhibition industry, the pressure and the challenges will increase. The strategy which makes the Dongguan exhibition industry lie in the position of undefeated in the coming development and competition is to strengthen the capability of the Dongguan exhibition industry in Hongko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and the use of reference of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from the famous exhibition industry abroad such as out-of-order of holding of the exhibitions, the jumble of brands, the shortage of exhibitors, the poor management of the exhibition,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According with the above problem, the article presents a policy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gramming and dispose of the city,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exerting a strategy of brands, accelerate the speed of informationization and marketization, establishing a long-term and effective strategy, encourages the cooper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between Dongguan, Hongkong and foreign countries for Dongguan. I will describe as follows.At first, I provide an overview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xhibitions profile and highlight the Dongguan Exhibition Industry Overview.The second, I explain in detail the Dongguan Exhibition Industry competitive shortcomings.Then, I discuss the cause of the weakness of Dongguan Exhibition industrys competitiveness.Finally, I propose some advice to enhance the Dongguan Exhibition Industrys competitiveness.Keywords:Dongguan Exhibition Industry,Competitiveness,Services,Talents目 录1 绪论.11.1 题目背景及目的.11.2 国内外研究状况.21.3 题目研究方法.31.4 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32 会展业的概况.5 2.1 国外会展业的概况.52.1.1 注重专业化的德国会展业.52.1.2 注重信息化的英国会展业.52.1.3 注重服务高质量化的法国会展业.62.1.4 注重市场化的新加坡会展业.72.2 国内会展业的概况.72.2.1 香港会展业.82.2.2 北京会展业.82.2.3 上海会展业.82.2.4 广州会展业.92.3 东莞会展业的概况.92. 3.1 东莞会展业的特色.102.3.2 东莞会展业取得的辉煌成绩.112.3.3 东莞会展业辉煌成绩背后存在的问题.133 东莞会展业竞争力不足之处.143.1 会展举办无序和缺乏统一安排143.2 会展资源整合不足且浪费严重153.3 会展品牌混杂品牌知名度参差不齐.153.4 会展人才匮乏.153.5 会展管理服务质量水平不高.163.6 会展国际化水平各异.173.7 信息化建设步伐落后.174 东莞会展业竞争力不足的分析.194.1 缺乏合作且恶性竞争.194.2 缺乏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意识.195 增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的策略.205.1 增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的可能性.205.1.1 酒店业的服务水平和密度走在我国的前列.205.1.2 金融业覆盖面广和专业水平高.205.1.3 信息物流服务业和交通的迅速发展.215.1.4 东莞政府的大力支持.215.2 增强东莞会展业的竞争力的策略.225.2.1 加强全市统一规划和统一部署.225.2.2 提高东莞会展业的管理服务水平.225.2.3 运用品牌战略来发展东莞会展业.235.2.4 提高信息化和市场化.235.2.5 制定长远科学有效的会展业发展战略.245.2.6 鼓励莞港和其他国内外会展业合资合作.245.2.7 成立展览业协会由行业协会牵头.245.2.8 培训引进和留住人才.255.2.9 优化与展览配套的相关“软件”.26结论.27参考文献.28致谢.1344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1 绪论1.1题目背景及目的会展业是指提供会议和展览综合服务的产业,包括接待会议及展览的场所和举办会议及展览的单位。会展业包括会议和展览两部分,在西方一般称为会议展览业(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是属于第三服务业中的朝阳产业1。会展业在召集供需双方按照事先确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转业性的或综合性的产品布展、宣传、交易和服务为内容的特色型经济活动。会展业被誉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它是一个相关度很高的行业,可以拉动住宿、餐饮、交通、电信、印刷、广告、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有关权威经济研究部门的研究表明,会展业是我国今后十年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行业之一。2005年中国贸促会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未来5至1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预计到201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200亿元;到2020年,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1。中国会展业作为都市型服务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基本上形成分别以北京、上海、广州、东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为会展中心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及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这些经济产业带通过准确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相互协调、各具特色、梯级发展的互动式会展经济发展格局。随着会展业的不断发展,同时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的举行,中国正在掀起大型博览会风潮。在这种发展情势下,会展业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大。然而,本人通过对东莞会展业的深入调查分析,却发现东莞会展业存在竞争力不足的现象。在当前会展业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东莞的会展业该如何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去面对国内外会展巨擘的全面压境的挑战,成为本人研究的方向。 鉴于上述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提出增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帮助东莞会展业认清自身竞争力不足之处,切实有效地增强东莞会展业的竞争力,使东莞会展业从容地应对目现和未来来自国内外会展业的压力和挑战,实现东莞会展业的稳健发展。1.2国内外研究状况国内的研究状况主要是研究调整政府角色定位,引导会展经济健康发展。政府是会展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方。办会展确实需要政府主导,但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政府要在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布局、政策导向等方面创造条件,尤其在起步阶段。政府要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组建专门班子加强领导和调控,协调好各方关系,没有政府的主导作用,会展业是寸步难行的。无论国内还是同外,成功的会展业大多是在政府创造条件基础上按市场规律进行招商投资才形成规模的。韩国大田和我国大连办会展的思路都是由政府创造条件,改善环境,集中力量建好会展设施。两处的会展中心通过优化人力资源和会展设施,走了一条会展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政府提高会展的国际知名度,加强对外的整体宣传力度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政府的定位应是抓“大”放“小”。抓“大”即政府在会展业总体发展战略、长期规划、政策导向等方面创造条件,起宏观指导作用,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形成良性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放“小”即政府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从会展中退出来,只有企业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地方政府出面主办展览,将对展览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不利于推动会展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国外研究的状况主要是研究强化会展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方向。国外的学者认为要促进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必须走会展经济产业化的道路。所谓会展经济产业化,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吃政策饭”,依靠政府批任务、给补贴来发展会展业的体制,让会展业在政企分开的基础上进人市场,让企业成为会展业的竞争主体,通过市场来繁荣会展经济,依靠竞争使会展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会展经济的产业化,首先要重视“规模化”建设。规模是产业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产业发展的持久支持。所谓“规模化”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扩大会展产业的整体规模。关键是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对于会展业这一有巨大拉动作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该提供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在财政、金融、税收、土地征用、对外交流等方面为会展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和支持;同时政府也要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把精力集中在环境的创造上。第二,整合会展资源,加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扩大会展企业的规模。首先通过股份合作、兼并、收购等形式,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展览集团,增强会展业整体竞争能力;其次是加强跨地区、跨国的会展市场联合,做大会展品牌;再次是加强展览项目联合,培育大规模的品牌展会。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网络优势,大力开发网络展览,实现实物展览和网上展览的相互补充,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第三,加强会展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加大硬件设施的建没力度,兴建一定数量的国际级高水平会展场馆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同时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财力和物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展中心和世界级的会展城市。1.3题目的研究方法本题目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和对比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可以说是站在巨人肩上朝前看,同时也可以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某种启示,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可以利用前人的权威的观点为自己佐证,使自己的研究增强说服力;当然,还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引起新的研究和讨论,从而纠正别人的错误,提出自己创新的观点。为了研究这个课题,笔者搜集和分析大量的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初步了解了国内外会展业的概况,包括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和广州,同时重点研究了解东莞会展业的概况,为提出东莞竞争力的不足之处和增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的对策提供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支持。 对比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对比分析法通常是把两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数了研究这个课题,笔者在文献研究法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比了东莞会展业和国内外会展业的发展概况和相关的特点,同时对东莞会展自身问题的分析,为提出东莞竞争力的不足之处及对其的分析起到重要作用。1.4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本论文的内容是通过对东莞会展业的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和深入的分析,找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不足的环节,对症下药,提出增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的具体可行的措施,增强东莞会展业的竞争力。以下是本论文的构成,第一章是绪论,其第一节为题目背景及目的,第二节为国内外研究状况,第三节为题目研究方法,第四节为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第二章是会展业的概况,其第一节为国外会展业的概况,具体包括:注重专业化的德国会展业、注重信息化的英国会展业、注重服务高质量化的法国会展业、注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重市场化的新加坡会展业。第二节为国内会展业的概况,具体包括:香港会展业、北京会展业、上海会展业、广州会展业。第三节为东莞会展业的概况,具体包括:东莞会展业的特点、东莞会展业取得的辉煌成绩、东莞会展业辉煌成绩背后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东莞会展业存在竞争力不足之处,具体包括:会展举办无序和缺乏统一安排、会展资源整合不足且浪费严重、会展品牌混杂品牌知名度参差不齐、会展人才匮乏、会展管理服务质量水平不高、会展国际化水平各异、信息化建设步伐落后;第四章是东莞会展业存在竞争力不足的分析,具体包括:缺乏合作恶性竞争、缺乏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意识;第五章是增强东莞会展业的竞争力的策略,其中第一节为增强东莞会展业竞争力的可能性,具体包括:酒店业的服务水平和密度走在我国的前列、金融业覆盖面广和专业水平高、信息物流服务业和交通的迅速发展、东莞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节为增强东莞会展业的竞争力的策略,具体包括:加强全市统一规划和统一部署、提高东莞会展业的管理服务水平、运用品牌战略来发展东莞会展业、提高信息化和市场化、制定长远科学有效的会展业发展战略、鼓励莞港和其他国内外会展业合资合作、成立展览业协会由行业协会牵头、培训引进和留住人才、优化与展览配套的相关“软件”。2 会展业的概况2.1国外会展业的概况据考证,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是1890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莱比锡样品展览会。随着社会的演变和科技的进步,会展业作为一种经济存在形式,其存在的形式、内容、功能和办展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进行调整和变化。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形成诸如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世界级的会展产业大国。2.1.1 注重专业化的德国会展业德国是世界上第一博览会强国,其博览会年营业额为23亿欧元左右。在世界上营业额最大的10家博览会举办者当中,德国就有6家。据统计,2006年底,德国共拥有室内展出面积240万平方米,约占世界展览总面积的20。在23个展览场地中,室内展出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有8个,超过5万平方米的有5个。在世界上最大的10个展览场地中,有5个位于德国。国际上每年共举办约150个大型、著名的国际博览会,其中130个左右是在德国2。来自全球的进货商、销售商汇聚这里,参观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所有的参加者都在利用这种重大的博览会开发产品市场,寻求合作伙伴,同时了解国际竞争对手,进而检验自己的经营策略。博览会为对进入国际市场感兴趣的公司在决定投资与否之前,研究其产品市场和产品潜力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德国的众多主题广泛的博览会是最有效的介绍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媒介物。每年的意见调查显示,德国的市场决策者评价博览会是他们做购买决定的最重要的工具。德国会展产业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专业化,以及相伴随的多样性。德国最重要的会展城市主要有:汉诺威、法兰克福、慕尼黑、科隆、莱比锡、柏林、杜塞尔多夫、埃森、弗里德里希港、汉堡、纽伦堡和斯图加特等。在这些大中型城市,通常都为会展产业开辟出一个特定的地区,构建专门的展厅。会展的主要形式已经不是综合性的博览,而是带有浓厚的专业性质。具有浓厚专业色彩同时,规模庞大的博览会涉及到各种产业,充分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应,在国际会展业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1.2 注重信息化的英国会展业英国展览业最大的行业是艺术、文化、休闲和体育以及服务业,这些行业占42。服务业包括广告和营销、航空和金融服务、书籍、教育和招聘会,印刷和出版以及旅游和零售。市场准入政策宽松英国的展览市场准入政策十分宽松,任何商业机构和贸易组织不需要经过特殊的审批程序便可以进行展览业务,展览公司的商业注册也和普通商业公司一样,没有额外的要求2。在英国,举办展览完全是商业行为,各展览公司举办展览的内容只要合法均可自行确定,不需审批。关于有可能出现的重复办展问题,英国的展览行业主要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淘汰法则。由于英国的场地和人工费用很高,经营展览是具有较高商业风险的行业,经济效益不好的展览会将很快放弃,而在选择新的展览项目时展览公司则十分谨慎,一般都要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后才做出决定。完善的展览信息服务系统获得市场信息是展览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英国公司十分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发掘、整理和使用,一般均建有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和用户服务系统。英国公司的经营理念认为现有客户是最好的客户,保持和发展已有的客户关系比开发新客户更为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重要,一是市场营销成本低,二是客户信誉有保障。因此英国展览公司均建有完备的客户信息库,只要输入任何一个客户的编码,便可以查到全部有关信息。信息库不仅用于场地或业务销售,同时也用于售后服务和财务管理,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库可以合并使用,从而构成强大的计算机服务系统。2.1.3 注重服务高质量化的法国会展业 法国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发展均衡,居世界前列;地处欧洲中心,交通便捷,气候温和,风景秀丽,具有一流的展馆和服务系统以及国际交流传统,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之成为全世界展览业最为发达的国度之一2。法国的展览业和其他国家不一样,展览公司不拥有场馆,而场地公司不自主办展会,也不参与展览经营。法国展会注重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为了保持自己在市场上的地位,展览公司在展会装修,展会活动,宣传报导等方面精益求精,通过提高会展的把工作的重点放到参观观众的组织上来。参展公司花了很多经费参加展会主要是为了拓展销路和市场。如果观众很少,或者观众的质量不高,参展公司就不会再次参展,已有知名度的展览公司,不愁找不到参展商,就怕观众数量少质量低,从而把大量的经费和人力投到参观人员的组织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展会的成功与否,其主战场是观众的组织,而不单纯是寻求参展商的数量。现在国内不少展览公司急于开辟新的展会题目,普遍忽视已有展会的观众组织,后果令人担忧。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2.1.4 注重市场化的新加坡会展业新加坡是个地域狭小的国家。这里自然资源奇缺,但智力资源却是无限的,仅各种国际会议和展览就对新加坡的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据统计,新加坡的国际展会规模次数居亚洲第一位,在世界居第五位。每年前往新加坡旅游观光及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展览的人数比新加坡的总人口还多。毫无疑问,会展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加坡的会展公司一般都有自己的市场调研部门或人员。针对市场需求确定会展项目。所谓展会市场就是一边是有参展需求的厂商,一边是有参观了解这方面展会的人群,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的就是会展公司。励展集团每年举办的大型国际期客户,现在许多参展厂商已经习惯于跟着会展走,想要开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时,先通过会展公司举办展览,以展览会的形式开拓市场。2.2国内会展业的概况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把建设展览场馆作为城市形象工程来抓,投入巨大。全国上万平方米的展馆达到30个以上,并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大连等地区中心。正在建设中的南京展览中心,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设有2068个国际标准展位,停车泊位1000辆,其餐饮厅可一次性提供万人同时就餐,建成后即为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展馆。但业内专家指出,各地都上马大型展览中心,超越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盲目性,形成投资浪费,因此亟需统筹规划管理。从总体上看,会展经济在我国还是一个朝阳产业,通过不断努力和完善,必将由初级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定会发挥出强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会展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1978年,境内国际展仅6个,出国参展办展21个。1999年,境内国际展达694个,出国参展办展292个。20年间,展会的数量和规模增长了数十倍3。目前,会展业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从机械、电子、汽车,到纺织、花卉、食品、家具、各行业都有自己的国际专业展。北京和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中心城市。从展览规模看,北京为全国之最;1999年北京就举办了世界建筑师大会、世界万国邮联大会等数十个国际、国内大型会议。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一年内举办的超过千人的大型国际会议达到十二个以上,超过三四百人以上的国际会议有三十多个。2.2.1 香港会展业香港素有“亚洲展览中心”的美誉,是世界会展业五大中心之一。虽然这里展馆的面积并不大,并且新建展馆的步伐也慢于周边许多城市,但香港仍然有其他地区不能取代的优势,就是“软件”优势3。能够保持这种优势的关键是:香港注重发展与会展业配套相关的“软件”。毫不夸张的说,香港有关设展的各项服务在亚洲中是最完善的。香港制造业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迅速,吸引了大批国际买家来此采购,会展业也因此诞生。30多年来,香港已经摸索出一套设立国际展会的经验,得到了许多国际买家的认可和支持。香港是亚洲金融贸易中心,每天有500多架次的国际航班进出香港,特区政府对全球100多个国家的公民实施免签证入境政策。这些条件有利于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家。香港是自由港,在这里的展览会上达成交易,各国商家享受本地的免税政策,无需经历繁琐的海关申报过程。厂家在香港设展,知识产权能得到有效保护。即使买卖双方有了争议,这里的司法制度也有能力加以仲裁,从而提供可靠的交易保证。此外,香港特区政府和业界人士一直在努力,希望从各个方面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展览中心”的地位。2.2.2 北京会展业北京会展业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壮大的,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坐拥首都之利,集合全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几百家国际国内新闻传媒机构;除中央部委外,大量使馆、国际国内协会、世界500强企业汇聚于此;加之北京拥有3000多家展览展示公司和2400多家会展公司;良好的会展设施,所有这些都使得北京的会展业一直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北京的展会向来以档次高、规模大著称,比如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北京国际车展、纺织机械展、通信展等。据统计,全国具备举办大型国际展览资格的企业有250多家,北京几乎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这些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经相当规范和成熟。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06)透露,2006年北京市举办了689个展会,居全国之首3。2.2.3 上海会展业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城市,具有辐射华东、眺望全国的地理优势。上海的开放意识较强,吸引了众多海外企业的关注,在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理念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而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在上海安营扎寨,也给上海带来了许多国际性会议。同时上海的会展环境相对宽松,市政府对会展业的发展十分重视。 目前,上海会展业规模已居全国首位。专业的会展公司、搭建公司、运输公司已逾百家,会展业以成为上海的朝阳产业,还拥有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光大会展中心、上海展览中心、世茂商城、上海国际展览中心等现代化的大型展馆。作为都市型服务业的重点领域之一,上海会展业已明确发展定位建成未来亚太地区会展中心。 据统计,近年来在上海举行的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4年会展数量为250个,到2005年已达330个,当年会展直接成交额550亿元;2006年上海会展业更进一步,会展直接收入达到全国总量的45%,交易额达650亿元。汽车、环保、IT、建筑和生物制药已成为上海会展业的五大热点。据上海展览业协会统计,目前上海会展业的行业带动比值约为19,2006年产生直接效益372亿元。2.2.4 广州会展业广州会展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展馆设施日益完善,专业展会蓬勃兴旺的局面4。近年来,广州会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一是展馆建设日新月异,广交会展馆多次改造扩建,广州新国际会展中心、锦汉展览馆、广东国际贸易大厦展馆等新展馆的建成,对广州的会展形象有了很大的提升。二是广州展会的总量不少于上海,广州一年有展会300多个,仅广交会展馆一年举办的展会就有60多个。但广州单个展会的规模还不够大。三是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带动作用明显,大珠三角展览带已经形成,它成为了广东经济的助推器。四是广东展览企业以民营公司为主,市场较为成熟。广东目前展览企业2000多家,大多数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广州办商展为全国最早。五是展览人才素质总体较高。2.3东莞会展业的概况东莞会展业发展经历了15年的历程。初期,市政府组织各镇(区)共同举办“东莞改革开放十年成果展示会”,展区仅5000平方米,拉开易总额超过了12亿元;1999年东莞市政府举办了“第一届 中国(东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莞)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简称电博会),参展企业达到540家,观展客商超过了15万人次,交易总额超过了62亿元人民币。2002年是东莞会展经济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当年共举办了各种展览展销会57个,共有参展商1l379个,展位数 35916个,参观人次408万,成交项目10078个,各类展览展销会交易总额达321亿元人民币。其中较具特色的东莞民营经济博览会,有547家企业参展,签订各种贸易合作项目1500多项,参观客商超过了25万次,交易总额达13.8亿元。2. 3.1 东莞会展业的特色据统计,2004年,东莞市工商登记举办各类展览展销会66个,其中有61个为专业展,交易成果总额达350亿元。与2003年53个展会,2002年57个展会相比,2004年的展会数量明显增加5。2006年1至6月,东莞市三大专业展览场馆-广东现化国际展览中心、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和常平会展中心共举办展会36个。到2006年底还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名家具展、第三届名鞋展等大型专业展会,其中第十五届名家具展规模达20万平方米,中外参展商535家,展位面积4727.8平方米,共接待专业观众11.87万人。2006年东莞市大型展览共计83个,包括三大场馆的60个展会,以及第五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交易会(简称织交会)、第十一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和第六届中国(长安)机械五金模具交易会(简称长交会)。其中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大型展览28个,总展出面积将达50多万平方米,比2005年净增10万平方米。从2003年到2006年的办展情况看,无论是办展机构本身,还是政府部门都已经意识到,东莞作为制造业名城,贴近自身产业链条,办专业展应该是其发展方向。2006年东莞在这里举办了各类会展80多个,平均4天一个会展,不少原先在北京、广州、深圳甚至香港等地举办的会展搬到了东莞,其中有中国国际工业加工技术与装备博览会等国家级的展会。尤其是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成为继美国拉斯维加斯秋季电脑展、德国汉诺威电脑电信博览会、中国台北国际电脑展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电脑产品展。东莞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继广州和深圳之后第三位的会展城市,会展业已经成为东莞经济的一大亮点。正是基于会展业对东莞的巨大促进作用,东莞市提出了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的目标,并重点扶持电博会、名家具展、服装交易会和农副产品交易会等几大展会。东莞的会展经济,必将在现有骄人业绩基础上再创新的辉煌。2.3.2 东莞会展业取得的辉煌成绩今天的东莞,犹如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在这里,有超过80个国家的国旗在厂区内飘扬。世界500强企业有45家,跨国公司124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家在此投资办厂,开展加工业务,世界各国300多家电脑资讯产业在东莞注册。东莞的服装、家具、玩具、纺织业也誉满海外。虎门镇每年仅服装产值就超过100亿元,被称为“南派服装的代表”;大朗镇拥有2000多家毛织企业,毛织业在世界闻名遐迩;厚街镇被称作“亚洲家具之都”;长安镇被誉为“中国出口创汇第一镇”;还有常平的玩具、麻涌的物流、城区的会展,真是一言难以表述,授之“IT新都,制造业名城”,当之无愧。由各镇有特色的三来一补支撑起来的各镇会展业各具特色,东莞的会展业从1996年首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开始起步,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内便发展成为一个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会展体系,形成了一镇一馆的格局,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会展业,主要有虎门镇的服装会展业、厚街镇的家具会展业、大朗镇的毛织会展业、长安的机械五金模具展等等。以下对各专业会展作逐一介绍。名家具展:更大规模、更多品牌。办展时间:每年的3月174月21日和8月17日21日。办展地点: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2006年第16届名家具展以6个展馆,25万平方米的展览规模,树立起中国专业家具展的又一座里程碑。据了解,由2004年11届名家具展开始增加了4、5、6号三个展馆,使展览规模在原来13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增加到25万平方米。其中5、6号馆更加在展后不撤、不停业,全年开展国际采购和珠三角高档家具零售业务。异彩纷呈的活动也是16届家具展的一大亮点。ISGalleria意大利生活馆展示了意大利-中国制造联合体打造的全新设计精品成果,意大利-中国制造联合体合作经销招商会,以及意大利权威级餐具拍卖会,融欣赏精品、洽谈合作、购买名品于一体。同时在本届拉开序幕的“2006名家具设计大赛”,以“未来世界”为题,给了设计师更大的想像和发挥空间。据了解,以类似命题征集作品的家具大赛,国内没有举办过,在国外也鲜有所闻。车展:打造品牌专业展。办展时间:每年9月30日10月5日。办展地点: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2006年8月12日,东莞车展组委会又传来好消息,美国风行汽车有限公司希望东莞车展组委会预留400平方米展位,拟携加长林肯、加长凯迪拉克、350Z、公羊系列(乔丹来中国专用车)等八款原装进口车型强势参展。东莞车展的发展除了依托东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美、港台企业在东莞投资设厂以及居民拥有强大的汽车消费购买力外,关键还与东莞车展着力打造品牌、塑造形象有着重要关系。首先,在招商方面瞄准国内外汽车集团和汽车制造公司,引导汽车巨头重视开发东莞市场。其次,东莞车展大打汽车文化活动牌。展览前后,围绕汽车文化,推出首届广东少儿汽车模特大赛、香港“飘移王”车技表演等八大精彩项目,好看,好玩,好吃,吸引眼球。据悉,目前除劳斯莱斯、宾利、奔驰、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北京现代、东风雪铁龙、海南马自达、长丰猎豹、江铃陆风外,还有北汽福田、上海万丰、长城、东风日产、中兴田野、成都大地、比亚迪、南海富迪、吉奥已确定参加下届东莞车展。“电博会”:注重展示新品。办展时间:每年的10月13日16日。办展地点:东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国际会展中心。2006年第六届“电博会”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在办展理念、运作模式等方面动的“大手术”。在展会定位上将摒弃往届的招商引资因素,侧重于展示能代表3C领域最新发展潮流与趋势的产品与技术,力争办成展示世界3C产业产品与技术的“风向标”式的展会。据了解,本届“电博会”的展品将由往届的7大门类扩展到11大门类,以更充分地体现出“电博会”是电脑资讯产业“大观园”的展示理念。本届“电博会”将首次设立采购商专区,展示采购项目,实现买卖双方近距离接触。由于本届“电博会”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东盟经贸关系协议签订后的首届“电博会”,将首次与海外多家机构紧密合作举办,以实现资源共享。目前,第六届“电博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据“电博会”组委会提供的数字,截至7月底,共招参展企业201家,落实展位420个,包括新科、雅新、台达、中国电信、太阳诱电等一批知名IT企业均已报名参展。“织交会”:准备足、规模大。办展时间:每年的10月18日22日。办展地点: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毛织贸易中心。2007年第6届“织交会”最大的特点就是规模大、准备足。目前“织交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招展任务已完成过半。已有300多家国内外毛织企业及港澳台等地企业报名参展,预订展位超过700多个。一批毛织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如兴业、英伟、龙资、圣旗路、新兴发、唐荣等都将参展。第6届“织交会”展场面积近12万平方米,设有中央展区、毛织服装展区、毛纱线展区、机械展区、辅料展区、零售展区。展出内容主要为毛织服装、原料、整染、机械、辅料、饰品、各种毛织机械设备、零配件、电脑设计系统、毛织类杂志、书籍、设计作品等。预计将吸引20多万人次的客商和观众到场参观、洽谈。本届“织交会”活动内容更丰富、更专业、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织交会”其间将特邀新丝路模特公司策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东莞会展业增强竞争力对策划承办第四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模特大赛,第三届中国大朗毛织服装设计大赛和毛织服装品牌发布会等活动。“服交会”霓裳缤纷耀虎门。办展时间:每年的11月12日17日。办展地点: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黄河时装城。2007年第十一届“服交会”的主会场依然设在黄河时装城,包括富民时装城、富民童装城、富民布料大市场在内的十多家市场作为“服交会”的分会场。今年主会场的展位面积增加了3000平方米,新增105个展位。从目前招展的情况来看,本地商家占30%,基本上都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外省及国外商家占70%,捷克、马来西亚、波兰、韩国、斯洛伐克、美国、法国、英国、等12个国家的企业报名参展及参赛,国际性得到充分体现。本届“服交会”参展内容包括各类服装,各类面料、辅料产品,各类制衣机械设备等。本届“服交会”将着重整合行业中有能力的品牌,力求在寻求国际合作上有新的突破。期间,虎门服装品牌形象代言人张学友等明星还将到现场与各地歌迷、影迷及加盟商面对面;将举办专家讲座、服装品牌企业论坛及发布会以及“富民杯”服装摄影大赛和“我与虎门服装”征文大赛等活动。2.3.3 东莞会展业辉煌成绩背后存在的问题东莞近年来的经济环境为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乐观背后仍有隐忧。纵观东莞全市,除城区外,31个镇(区)大部分都已建成或在建或大或小的展厅、展馆。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首先表现为对资源的浪费,具体现象是:一我登台”,同一个镇区,同一类会展,每年举办两次,同一个主角忙了这场忙那场5。由此可见,东莞会展与全国很多会展城市中都普遍存在主题雷同展会多、重复办展、多头办展的现象。还有东莞行业内的恶性竞争现象也很严重,仅在2006年,在东莞举办的纺织服装类展会就有5个。虽然说,东莞会展经济无论在速度、规模还是在效益、质量方面,都是珠三角、全国乃至世界会展经济中一道令人瞩目的景观。但是我们仍然要透过这些辉煌的成绩看到东莞会展业背后存在的问题。如会展举办的无序、会展建设的无度、会展品牌的混杂、会展主办的缺位、会展人才的匮乏等等。这些问题同样不同程度地成为当前深层次阻碍东莞会展业健康发展的通病。3 东莞会展业竞争力不足之处前面已经提及到东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如会展举办的无序、会展建设的无度、会展品牌的混杂、会展主办的缺位、会展人才的匮乏等等,这些无一不是竞争力不足之处的具体表现。以下具体列举东莞会展业竞争力不足之处。3.1会展举办无序和缺乏统一安排会展举办的无序,缺乏统一安排。特别是东莞在去年底取消会展审批制,改为登记制之后,由于相应的监管措施滞后,会展业大有一哄而上的势头。例如:东莞市区举办的电博会、厚街的名家具展、虎门的服装展都已成为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展,这三地各自为中心,互不相让,而大朗因为毛纺织展、常平因为农交会也希望建新展馆,虽然初衷是为发展当地特色经济,但为养活展馆将难免要跌入东莞重复办展的怪圈中。例如如东莞的车展,原来是在东莞体育中心举行,举办时间是在“十一”国庆的黄金周,刚刚举办的时候规模是比较大的,入场人数也是比较多。因为当时广州的琶洲国际展览中心还未建成,广州还未申请举办车展这个项目,所以整个珠三角只有东莞举办车展。据不完全统计,东莞有大大小小汽车行200多家,各种汽车配套服务公司1000多家,长长短短的“汽车街”首尾相连,高高低低的“汽车城”鳞次栉比,拥挤在城区、镇区和横贯东莞的干线两旁。虽然东莞的人均电话拥有率也排全国第一,但有人戏言,东莞的车店比手机店还多。2006年,东莞市汽车销售额超过55亿元,新增车辆15万辆。前7个月,东莞有53898辆新机动车上牌,同比增长近四成。在广州等地的进口车上牌数量日渐式微的时候,东莞仍然保持了34.54%的上升幅度。可想而知,当时的东莞车展在珠三角的影响力和巨大的商业潜力。但是东莞车展举办还没有两届,由于位于东莞厚街的广东国际展览中心落成,广东国际展览中心也申请举办车展,它的举办时间是在“五一”黄金周,虽然表面上看来东莞一年就举办两个车展是很成功,运作的很良好,给人的感觉是很繁荣、很兴旺。但是一般的情况,车展的覆盖范围是很广的,动用的参展商很多,准备时间相对会比较长。从时间上看,车展会每隔一年或者两年展一次,即使世界著名的东京车展、法兰克福车展都是一年展一次,甚至国内著名的北京车展都是两年举办一次;从地理位置看,车展一般是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分别有一个较知名的、较有影响力和代表行的车展。所以东莞车展一市有两个车展,一年办两次车展明显违背了车展的规律,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资源浪费,削弱东莞车展的整体的竞争力,出现的不是“112”的结果,而是“112”,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3.2会展资源整合不足且浪费严重近年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一些城市在会展场馆建设时互相攀比,一窝蜂建设场馆不仅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同时场馆的规划布局不合理也影响了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广东省共有100多万平方米的会展场馆,而东莞就占1/5,达21.7万平方米,总量居广东之首,目前东莞市每年都举办展会的展览场馆9个,可展出总面积达28.63万平方米。若以东莞每年平均举办 50个展会来推算,每个展馆每年平均举办不足6个展会,使用率低导致空置现象严重。即使在平均每6天就有一场会展的情况下,场馆也未见紧张。加上东莞的会展大部分都是东莞东莞市三大专业展览场馆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东莞国际会展中心和常平会展中心瓜分,其他镇区有些的展馆空置率最高达60,所以导致其他镇区的展馆使用率低,造成会展资源浪费严重。3.3会展品牌混杂品牌知名度参差不齐会展品牌的混杂,缺乏管理。不可否认,多年来东莞会展业确实培育出几个会展精品,如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被媒体誉为“世界IT名展”,还有名家具展、毛织展、服装展等,定位明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效益可观,影响广泛,是一批具有强大产业支撑和坚实市场依托的经典会展品牌。但由于有限区域、有限资源和有限时间内的高密度会展,例如东莞车展、东莞食品展、东莞机械展等等,和广州相比,广州交易会和广州的国际汽车展可都是著名的国际性展览会,同时很多区域性的展览会的知名度都达到国内前列的水平,知名度在国内相当高。相比下东莞的其他展会品牌知名度相当低。主办方为了掩饰捉襟见肘的窘迫,不得不采取“收到篮里就是菜”的策略,不是我想展什么就展什么,而是你来什么我展什么,“主题”、“特色”会展变成了无所不包的“超市”,大量的“国际”会展却沦落为“集贸市场”6。由于这样办展缺乏统一的管理,科学的规划,大大降低了东莞某些会展的品牌的知名度,造成会展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民警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收购宾馆转让合同范本
- 车辆过户合同范本合集
- 灯具灯饰出售合同范本
- 电梯司机报价合同范本
- 饮品销售批发合同范本
- 工厂接单业务合同范本
- 饭店出租门面合同范本
- 木料加工采购合同范本
- 亲妹妹借款合同范本
- 城市管理辅助队伍服务投标方案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脐血流异常护理措施
- 养老院餐饮有害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 《舞台灯光知识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3节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说课稿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
- 个人信访材料模板范文
- 解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2024)课件(全文)
- Unit 4 Section A(1a-Pronunciation)课件人教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英语
- DL∕T 2442-2021 燃气内燃机分布式能源站技术监督规程
- 创新创业基础-理论、案例与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