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课一得”的尝试.doc_第1页
对“一课一得”的尝试.doc_第2页
对“一课一得”的尝试.doc_第3页
对“一课一得”的尝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一课一得”的尝试记一堂作文讲评课农垦三亚高中覃雪琴 记得在很多次教研会议上,总会有对“一课一得”的教学理念的强调。当时觉得这个理念的确很有实用价值,并告诉自己:定要好好实践,让教学做到真正“有效”。可回到课堂上,作老师的我又总是担心学生学得不全,所得太少。所以,课堂上常常贪多,总想面面俱到,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花费的精力很多,但每一面都是浅尝辄止,学生收获很少,甚至没有收获。此时,蓦然回首,才又想起了那灯火阑珊处的“一课一得”。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提出了“一课一得”的教育理念,要求一堂课学生学习上有收获,能理解一个问题、明白一个道理、掌握一种方法。它是启发式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今天,我想以一堂作文点评课切入,谈谈对“一课一得”的尝试与理解。前段时间,进行了两次小作文训练(外貌、语言等)后,我布置了这样一篇作文同学们,咱们身边有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人,除了父母,老师,还有同学,朋友,邻居打开你思绪的闸门,展开你联想的翅膀,是他,是她深深印在你的头脑里?他(她)的举动,他的微笑,他的话语还有那一件件往事。请将他展现在我们面前吧!他的幽默,他的深沉,他的善良,他的乐观,他的宽容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记一位你熟悉的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但阅完作文之后发现,和预想的效果差距甚远。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刻画出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可还有许多作文仍有各种毛病。有的在开头点明了主旨,到后面把主旨抛在一边,另起炉灶(心中没有主旨);有的过于冗长,觉得应把前前后后都说到,哪儿都不能删减(没有重点);有的人物的性格展现得不鲜明(没选择最能表现主人公性格的一件或几件事来写);比较突出问题是对事情的记叙泛泛而谈,内容空洞,当然字数也达不到800字。针对以上诸多问题,我思考着如何进行这堂作文点评课最后,我决定放弃以前作文讲评课的面面俱到,专门就最突出的问题(对事情的记叙泛泛而谈,内容空洞,字数也达不到800字)进行讲评,指导。具体的做法是:一、对比阅读,找出问题课前先在投影上进行了亮点展示,也对作文中的诸多问题作了大致的点评。然后,我展示了两篇作文(当然,课前要针得两位作者及文中主人公的同意),一篇本次的优秀作文二哥,一篇问题作文怪才林旭东(问题就是对事情的记叙泛泛而谈,内容空洞),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我认为,相对选用其他资料上的作文来说,选用本班学生自己的作文会让同学们有亲近感,更有阅读的兴趣。学生阅读之后,让各小组进行比较讨论:1、这两篇文章的亮点是什么?2、他们给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发现了,两篇文章中的主人公都形象鲜明,语言流畅幽默。但怪才林旭东只有对人物的概述怪异而有才,而缺乏具体的描写,所以我们熟知的林旭东同学在作者笔下就不是那么生动和传神。二、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我让同学们结合本次作文思考产生人物形象不够生动和传神原因,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将之进行整理。(1)有的同学只写了关于主人公的一件事(可多写一二件事),或者只写了人物的性格之一(可再展示人物性格的其它方面,这样人物形象不会单调,会显得丰满)。(2)有的同学写了主人公的几方面,但每方面都似蜻蜓点水,看似面面俱到,但内容空洞,不能很好地突出人物象。(每一方面要有一定的具体描写)本文就属于第二个方面的毛病。针对此问题,我和同学们一起提出了修改建议。注:加()均是大家提出的修改建议记叙事情要有具体的描写“怪”才林旭东作者:张泽锋林旭东他是一个“怪”才,他的怪不光体现在才智方面,还体现在他的外貌,他的声音,他的表现等等方面。总之,他就是个“怪”人。因为他的“怪”,所以人们给他取了很多响亮的称号,其中被世人主要是班里同学所认知的就是“奥特曼”了。林旭东作为我们班的代表人物,他的形象处处显得不凡。看,他那一团鸟窝似的头发,不正是为了保护鸟类而做的行为艺术吗?他那一双永远都不会睁开的眼睛,不正是为了掩盖那智慧的光芒吗?他那如同羊驼一样背,不正是为了完成拯救世界的使命而被压弯的吗?外貌每当他说话的时候总会有尖哑的音调,可能是为了惹人注意吧。(此处可举一例)可是当他演讲或朗读文章时,声音就变得十分雄厚,完全不似平常那般尖哑的嗓音,而且感情充沛,声音洪亮,真是让人跌破眼镜。(记得 )唉,但凡事都会物极必反吧那美妙的音乐声只要经过他的嗓门,他的口中,就变得那样的要命,(一首)真是“呕哑嘲哳难为听”。声音林旭东平时总是与同学疯疯打打,一副吊儿郎铛的样子。学习对他来说也如同儿戏,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下课从未看过书,不,看过,但都是小说。可是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真让人想不通。难道这就是“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另一扇窗”的典例吗?(说到学习,还能找出其他怪的地方吗?)学习每当上语文课时,林旭东总会在老师讲析课文时适时插入一些诗句(哪些诗句,略举一二),也会在同学们沉默是金的无奈之时,果敢地打破沉默,回答那些有深度的问题,且有条不紊,语言精辟。哎,这怎能不博得满堂喝彩,让大家佩服他的才智非凡呢?才智林旭东就是一个让人佩服的大“怪”人。三、共同参与,分享交流同学们提出了修改建议,我就鼓励大家一起动手来修改。后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原作者的修改稿:“怪”才林旭东(修改)作者:张泽锋林旭东他是一个“怪”才,他的怪不光体现在才智方面,还体现在他的外貌,他的声音,他的表现等等方面。总之,他就是个“怪”人。因为他的“怪”,所以人们给他取了很多响亮的称号:东哥,一线天,其中被世人主要是班里同学所认知的就是“奥特曼”了。林旭东作为我们二班的代表人物,他的形象处处显得不一般(班)。看,他那一团鸟窝似的下蓬上尖头发,不正是为了保护鸟类而做的行为艺术吗?他那一双永远都不会睁开的眼睛,不正是为了掩盖那智慧的光芒吗?他那如同羊驼一样背,不正是为了完成拯救世界的使命而被压弯的吗?瞧,他的外形与奥特曼很相似(当然要他挺直身子的时候),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过人的本领。每当他说话的时候总会有尖哑的音调,可能是为了惹人注意吧。“我的同桌太厉害了,同她坐一起,我已花了近200元的医药费”“唔”,全班一阵嘘唏。可是当他演讲或朗读文章时,声音就变得十分雄厚,完全不似平常那般尖哑的嗓音,而且感情充沛,声音洪亮,而且感情充沛,真是让人跌破眼镜。至今还记得他的演讲我是一只麻雀,情到最激昂处,他铿锵地高呼:“我是一只麻雀,我渺小,但决不卑微!”顿时,班里掌声雷动,经久不息。鉴于他的稿子文采非凡,演讲生动精彩,老师还特地请他到了一班(重点班)去演讲了,这可为咱们二班挣足了面子!唉,但凡事都会物极必反吧那美妙的音乐只要经过他的嗓门,他的口中,就变得“呕哑嘲哳难为听”,一首优美的月亮之歌,真是差点要了舍友们的命,不说啦东哥平时总是与同学疯疯打打,一副吊儿郎铛的样子。学习对他来说也如同儿戏,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偶尔还偷看课外书),下课从未看过书,不,看过,但都是小说。可是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不仅文科好,理科也很棒。真让人想不通。难道这就是“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另一扇窗”的典例吗?每当上语文课时,这个当数学科代表的林旭东总是出尽风头。在老师讲析课文时,他会适时插入一些诗句,老师讲到杜甫对社会的抨击,他马上吟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讲到李白的豪放,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从他口中蹦出了东哥还会在同学们沉默是金的无奈之时,挺身而出,果敢地打破沉默,回答那些有深度的问题,且有条不紊,语言精辟。哎,这怎能不博得满堂喝彩,让大家佩服他才智非凡呢?对了,他还会偶指出一些试题上的错误,老师讲解时疏忽的地方。不过你千万不要以为此时的他是得意之极的,恰好相反,他的态度非常谦恭,根本不像一个才智过人的学生。林旭东就是一个让人佩服的大“怪”人,他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奥特曼”。我在备这堂课时,设计的几个环节完全就为了一个教学目的:记叙事情要有具体的描写,让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所以,修改后的作文,并没有在思路做任何的调整,只是加上了对事情的具体描写(画“”的地方几乎是具体描写),这样,文中内容充实了,人物形象自然生动传神。当然,同学们担心不够800字的问题也相应解决了。其他同学还有一些不同的修改稿,大家相互交流后发现,这个大家身边的主人公林旭东同学更可爱了。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成就感。(最后,我要求大家针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结合老师的评语进行分析,再做修改,实在有困难的同学,可向其他同学请教,互相阅读,互提建议,共同提高)有了这次课堂上作文修改亲身体验,同学们明白如何将内容空泛的作文充实起来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有对事情的具体描写(如人物唱歌时的声音,动作,甚至歌词,听众的反应都可写出来,只要它能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这就是这一堂作文讲评课上学生的“一得”吧。其实想想,这堂课上学生并非只有“一得”。一得:明白如何将内容空泛的作文充实起来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有对事情的具体描写。二得:懂得了作文修改的过程(读后找感觉、分析找病因、动手做修改)三得:交流、合作、分享。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呀!看来,不论是作文课,阅读课、还是练习课,我们决不要制定那些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