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学生操作实验汇总 (07级二中毕业班 高三三班生物总结) 这是一年前我们班每个同学在董雪老师的组织下总结出来的!希望各位今年参加高考的理科考生们可以从中有所收获!也算是我们高三三班心血的一种传承吧!大家都帮助着分享下呗必修一一、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丁星宇)Part目的要求: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2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Part材料用具:1建议选用的观察材料: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如水绵等丝状绿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 以上这些材料,做成临时装片后就可以观察。也可以使用其他替代材料。2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清水。 如果实验过程中需要染色,应准备常用的染色液。Part方法步骤:一、使用高倍镜:1、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2、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放到视野中央3、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4、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二、制作临时装片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王胤杰丁星宇)Part实验原理: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Part材料用具:1、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也可以用其他动物或植物细胞代替) 2、器材:大烧杯,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 3、试剂: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取A液20ml,B液80ml配成染色剂,使用时现配。A液:取吡罗红甲基绿粉1g,加入100ml蒸馏水中溶解,放入棕色瓶中备用。B液:取乙酸钠16.4g,用蒸馏水溶解至1000ml。取乙酸12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稀释的乙酸钠溶液20ml和乙酸20ml,加蒸馏水50ml,配成pH为4.8的溶液),蒸馏水。Part步骤:一、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也可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1、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2、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在液滴中涂抹几下。3、用酒精灯将载玻片烘干二、水解:1、在小烧杯中放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并放入已烘干的载玻片 2、在大烧杯中加入30C温水3、将小烧杯放入大烧杯中保温5min 三、冲洗涂片: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载玻片10s 四、染色:1、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2、将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滴2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min 3、吸去多余染色剂,盖上载玻片五、观察:1、用低倍镜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象调节清晰2、换用高倍镜观察Part现象:细胞核被染作绿色,细胞质被染作红色Part结论: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内 (注:核外DNA如线粒体等,核内RNA如mRNA等)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王耕、马举)实验目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原理:1.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2.脂肪可以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染液染成红色)。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4.淀粉遇碘变蓝色药品:苹果或梨匀浆(糖类),马铃薯匀浆(淀粉),花生种子,花生种子匀浆(脂肪),豆浆(蛋白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重要操作步骤:一、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 3.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二、脂肪的检测和观察(一)向待测组织样液中滴加3滴苏丹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二)制作子叶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1.取材:取一粒浸泡过的花生种子,去掉种皮2.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横断面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3.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染液,染色3min(如用苏丹染液,染色1min);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4.观察: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视野中央,将物象调节清楚;换高倍显微镜观察,视野中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三、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3.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4.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1.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2.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1.还原糖: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2.脂肪:1)组织样液变为橘黄色2)视野中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3.蛋白质:组织样液发生紫色反应,变为紫色4.淀粉:组织样液变蓝四、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史嘉祺石乾祯王清源曲畅)一.实验目的:制备细胞膜二.实验原理:细胞有一定的浓度,在蒸馏水中吸水胀破,除去其它物质,得到细胞膜。三实验药品、材料:哺乳动物(如猪、牛、羊或人)的成熟红细胞稀释液,蒸馏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三.重要实验步骤:1稀释:向新鲜的猪血中加适量的生理盐水。制片:用滴管吸取少量红细胞稀释液,滴一小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将制成的临时装片在高倍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用引流法使装片中的红细胞吸水,进行持续观察。五.实验现象:部分红细胞凹陷消失,体积增大,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注:1.选用红细胞原因原因:1.无细胞壁2.无细胞核3.无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以上为“三无”)4数量大2.为什么要稀释?稀释后,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血浆蛋白等杂物,保持渗透压,防止在稀释的时候就发生细胞破裂;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3.引流法:清水滴在玻璃片的一侧,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附。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史嘉祺石乾祯王清源曲畅)一实验目的: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二实验原理:使用染液或凭借细胞器颜色,与细胞中其他物质区分出来,从而观察。三实验药品、材料:新鲜的藓类的叶(菠菜,黑藻也可),新配置的1%的健那绿液(将0.5g健那绿溶解于50ml生理岩石中,加温到3040,使其充分溶解)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四重要实验步骤: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取叶肉下表皮,叶片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观察叶绿体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要先在载玻片上滴加键那绿液观察线粒体五实验现象:叶绿体呈绿色,扁平的椭球或球形线粒体呈蓝绿色,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实验考点:线粒体在健那绿液中可维持活性数小时。六、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史嘉祺石乾祯王清源曲畅)一实验目的:利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二实验原理: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液的伸缩性。当外界溶液浓度改变时,原生质层的大小也和随之改变。三实验药品、材料: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四重要实验步骤:重要实验步骤: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试验时,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蔗糖溶液中了。同样,做质壁分离复原试验时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表皮就浸润在清水中了。五实验现象:现象试剂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变小与细胞壁分离变小清水变大紧贴细胞壁变大注:1.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原因:细胞液泡中含有紫色的色素,便于观察。 2.质壁分离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外因)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内因)。因为蔗糖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和液泡膜,但是水分子能够自由通过的,所以细胞失水,又因为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大,因此出现质壁分离。用清水观察质壁分离现象也是同样道理。如果用盐水,只要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是会出现质壁分离的,但是氯离子和钠离子能够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这样慢慢外界溶液浓度变小,细胞液浓度变大。等到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开始吸水,然后就质壁分离复原了。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见必修一44页) 七、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朱芸增)实验目的:1、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2、探究绿叶中含有几种色素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不止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此处溶解度是溶解速率)重要药品试剂作用:提取液:无水乙醇层析液:可由石油醚、丙酮、苯混合而成,93号汽油也可代用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重要步骤:1、研磨后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绿叶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用尼龙布过滤不用滤纸,因为色素容易吸附在滤纸上 2、将干燥的滤纸剪成滤纸条,将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线 *:剪去两脚可区分滤纸上下端,也可使色素带成直线 3、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如果画的次数少可能导致色素带颜色过浅。 4、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时,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可溶进层析液中,是色素带颜色过浅。 实验现象:在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色素带最宽(含量最大)的是叶绿素a 胡萝卜素、叶黄素统称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叶绿素a、叶绿素b统称叶绿素,含量约占3/4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色素带之间的距离最大八、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朱圣易)(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快慢,探究过氧化氢酶的作用(2)实验原理: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3)药品:3.5%氯化铁溶液;20%肝脏研磨液;3%过氧化氢溶液 (4)特殊用具:卫生香(复燃,证明生成氧气,并反映出量的多少);温度计(一个实验组以改变温度至90作条件) (5)实验步骤:略。(6)实验现象:四号试管卫生香燃烧最为猛烈,且气泡最多(7)实验结论:酶具有高效性(8)实验自变量:不同的反应条件(9)实验因变量:气泡生成速率九、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朱圣易)(1)实验目的: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2)实验原理:a)淀粉酶可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菲林试剂使麦芽糖变红的现象可比较反映程度b)过氧化氢酶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使卫生香燃烧更猛烈(3)实验药品:20%肝脏研磨液;2%新制淀粉酶溶液;3%可溶性淀粉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5%盐酸溶液;碘液;菲林试剂;冰块;热水。 (4)特殊用品:pH试纸 (5)实验步骤: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注:不能用胃蛋白酶(6)实验自变量:a)温度b)pH (7)实验因变量:a)菲林试剂变红时间b)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间 (8)实验结论: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十、酵母菌呼吸方式(许欣然)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原理:石灰水遇CO2产生沉淀,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放出CO2和酒精。在有氧环境下进行有氧呼吸放出大量CO2。药品试剂及作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的存在)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吸收CO2)、酵母菌培养液。重要步骤:配置酵母菌培养液之后让空气间歇性地一次通过有氧呼吸的瓶子。整个实验装置放置到2535环境中培养810h。 检验酒精:取2ml培养液滤液,再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9597%),并轻轻震荡。 现象:重铬酸钾变为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变为黄色,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十一、细胞物质运输能力(许欣然)实验目的: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原理:NaOH和酚酞相遇呈紫红色 药品试剂及作用:0.1%的NaOH溶液、酚酞(用于检验扩散程度)。3cm3cm6cm的琼脂块。 重要步骤:用塑料餐刀将琼脂块切成3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放在烧杯内,加入NaOH溶液浸没10min,用勺子取出。用塑料刀将琼脂块切成两半观察扩散深度。(书上未写到应加入酚酞显色,但应该加入。)现象:琼脂块变红,十二、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李子家)目的: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原理:细胞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色,便于观察。药品及作用:药品作用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按1:1的比例混合 使组织中的细胞分离开来(解离)0.01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是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重要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实验现象:通过显微镜观察被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的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注意事项:1、先漂洗再染色2、显微镜下观察的都是死细胞,不能看到细胞分裂的动态变化,若视野中找不到某一时期的细胞可通过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区域中找。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间期细胞数目最多,原因是间期历时最长。必修二十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李宇宸)观察方式:染色观察观察对象:染色体显微镜:高倍玻片标本:国定装片染色剂: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制片过程:解离(使组织分散)漂洗(洗去多余解离液)染色(为染色体染色)制片实验目的: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材料用具: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方法步骤: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现在低倍镜下一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3、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显微镜相关知识: 1、观察:先低倍后高倍 (1)用低倍物镜观察:放置装片(标本正对通光孔正中心) 侧面观察降镜筒(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观察找物象(转动粗准焦螺旋,抬高镜筒)用细准焦螺旋把物象调清晰(2)用高倍物镜观察:移装片(物象偏向哪个方向,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得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将物象调清晰,进行观察)2、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及细胞数目的关系归纳 (1)物象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2)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 (3)低被镜下的视野:细胞数多,细胞小视野明亮;高倍镜下的视野: 细胞数少,细胞大,视野较暗(4)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关系 第一种情况:一行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放大倍数与视野成反比的规律来计算第二种情况:圆形视野范围内的细胞数量的变化,可根据看到的实物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来计算3、视野中异物的位置判断 (1)移动装片:异物随装片移动,则其位于装片上 (2)换目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但换目镜后异物消失,则其位于目镜上 (3)换物镜:异物不随装片移动,换目镜也不消失,但换物镜后消失,则其位于物镜上 十四、第五章第二节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奚峣)1实验原理 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影响染色体被拉向细胞两级,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与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相同)2实验用具 洋葱、大葱或蒜(均为二倍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6),培养皿,滤纸,纱布,烧杯,镊子,剪刀,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冰箱,卡诺氏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 3实验步骤 l将洋葱(或大葱,蒜)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的地步接触水面。待洋葱长出约1左右的不定根时,将整个装置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l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的95%的酒精冲洗两次。 l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l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确认某个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后,再用高倍镜观察。十五、第五章第三节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徐文伯)1常见遗传病类型: 常染色体显性: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常染色体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伴X染色体显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X染色体隐性:色盲症,血友病。 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2遗传病类型: 1单基因遗传病:(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 2多基因遗传病: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 3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在胚胎时期就引起自然流产(不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 3注意事项: l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注意: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l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的患病家系进行调查。4发病率计算公式: 某种遗传病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100% 必修三第一章十六、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梁木玄组)1.原理: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的溶液,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减弱)和生物材料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内环境中存在多对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当摄入酸性物质时,NaHCO3与酸反应生成碳酸。反之摄入碱性物质时,碳酸与碱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由此来保持PH相对稳定。 2.材料用具:4副防护手套、50毫升烧杯一个,50毫升量筒一个、彩色铅笔、pH计、镊子一把、自来水、0.1mol/LHCl、0.1mol/LNaOH、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5倍的水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的磷酸缓冲液。3.重要步骤及注意事项:(1)烧杯中三依次盛放的试剂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应满足等量平行原则(2)向上述溶液中,分别滴加酸或碱4.磷酸缓冲液:Na2HPO4KH2PO45.结论:生物材料一定程度上能维持pH稳定第三章十七、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梁木玄组)1.材料器具:树种或花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蒸馏水、烧杯、量筒、玻璃棒、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NAA、2,4-D、IPA、IBA和生根粉等2.重要步骤及注意事项:(1)应设置足够多的浓度梯度,确定最适浓度范围必要时可先进行预实验(2)基本方法:浸泡法(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低);沾蘸法(生长素类似物浓度高)(3)取材时,应尽量选取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3.结论:对于某种植物,促进插条生根的这种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是第四章十八、调查种群密度(傅翰文)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标记重捕法:许多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样方法来调查他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记重捕法。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种群密度=(重捕个数/重捕标记数)标记数】2.试验: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具体见必修三61页)要点:*做到随机取样。*样方大小一般以1的正方形为宜。*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十九、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傅翰文)1.材料:所需要的菌种,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肉汤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2.实验方法:将盖玻片放在技术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培菌全部沉降到技术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二十、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傅翰文)1(1)样器:选择直径为5cm的硬质金属饮料罐,在高度为5cm处剪断。这样的取样器容积约为100ml。(2)记录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提出安全注意事项。2.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上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几乎与地表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挖出。将罐子中的土壤倒入塑料袋中。3.采集小物在去底花盆中放一个金属网,将取道的土壤样品放置在金属网上。为了使空气流通,土壤与花盆壁之间要留预定的空隙。然后,将花盆放置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也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榴又红了》课件
- 2025技术研发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颈椎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 《生死攸关的烛光》课件
-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及答案
- 护理带教老师授课比赛
- 2025房屋租赁信托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刨花板模板购销合同
- 音标翻译工作总结
- 2025型钢支撑租赁及安装拆卸合同协议书
- 村民森林防火承诺书
- Q∕SY 06504.2-2016 炼油化工工程储运设计规范 第2部分:火炬系统
- 税法(第三版)项目一任务三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 系统数据导出确认单
- Q∕SY 01004-2016 气田水回注技术规范
- TSG Z8002-2022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 植物组织培养论文 月季
- QC∕T 900-1997 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 TCECS 822-2021 变截面双向搅拌桩技术规程
- Q∕GDW 12130-2021 敏感用户接入电网电能质量技术规范
- 2019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县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