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 无锡市中考考纲要求考生在文言文学习上达到以下目标 1 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 2 有一定的直译或意译浅易文言语句的能力 3 理解浅近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并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答题技巧 1 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 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 范元琰为人善良 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 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2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解读文言文文本 应分三步进行 首先要认真仔细地通读全文 把握大意 即集中注意力浏览文段一遍 大概明了是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前因后果如何 谁说了什么话 能够读懂六七成即可进入下一步 其次 细看题目 研读字词 在这一步中 需要一一落实问题中的字 词 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 一般来说 运用所学的知识 较容易的问题可以在这一步中完成 其三 再读全文 加深理解 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 既能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 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做出纠正 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考试类型 一 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 二 虚词的用法 选择题 2分 三 翻译画线句子 3分 四 考察理解能力 2分 3 对症下药 解答问题 1 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 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 再联系上下文检验 经检验意思通顺 则为正确答案 2 虚词用法题 常见的有之 而 以 于 其 焉 选择项都是课内文言文中出现的 能力训练上所列 3 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注重直译 关键字词的意思一定要特别注意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年号 人名 地名 官名 物名 书名 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 不用翻译 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 陈胜者 阳城人也 者 也 表判断 无义 应删去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 陈胜是阳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 如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等倒装句 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 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 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例如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省略主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 他们 主语 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 陈胜王 三个字 4 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第一 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 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 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 采用第一 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王翦将兵王翦者 频阳东乡人也 少而好兵 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 年少壮勇 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卒破得丹 始皇以为贤勇 于是始皇问李信 吾欲攻取荆 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李信曰 不过用二十万人 始皇问王翦 王翦曰 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 王将军老矣 何怯也 李将军果 势壮勇 其言是也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王翦言不用 因谢病 归老于频阳 李信攻平与 蒙恬攻寝 大破荆军 信又攻鄢 郢 破之 于是引兵而西 与蒙恬会城父 荆人因随之 三日三夜不顿舍 大破李信军 秦军走 始皇闻之 大怒 自驰如频阳 见谢王翦 曰 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 将军虽病 独忍弃寡人乎 王翦目 大王必不得已用臣 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 为 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 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 大破荆军 注 果 果断 顿舍 停止 为 惟 8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4分 少而好兵 李将军果势壮勇 其言是也 于是引兵而西 李信果辱秦军9 下列句中的 以 与 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中的 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B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 始皇以为贤勇D 扶苏以数谏故 喜欢 喜爱 正确 对 带领 使 蒙受羞辱 D 10 翻译下列句子 3分 王翦者 频阳东乡人也 吾欲攻取荆 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11 你怎样看待王翦由 谢病 而重新 将兵 大破 荆军 的举动 试结合语段作简要分析 2分 答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 我想攻打楚国 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足够呢 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 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 当荆兵每天向西进军时 国难当头 王翦义无反顾 重新带兵攻打荆军 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 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品格 田单即墨之战初 燕人攻安平 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 及城溃 人争门而出 皆以轊折车败 为燕所擒 独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免 遂奔即墨 是时齐地皆属燕 独莒 即墨未下 乐毅乃并右军 前军以围莒 左军 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而死 即墨人曰 安平之战 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 是多智习兵 因共立以为将以拒燕 乐毅围二邑 期年不克 乃令解围 各去城九里而为垒 三年而犹未下 或谗之于燕昭王曰 乐毅智谋过人 所以三年不攻者 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 南面而王耳 昭王于是置酒大会 引言者而让之曰 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 乐君若能有齐 与燕并为列国 结欢同好 以抗诸侯之难 燕国之福 寡人之愿也 汝何敢言若此 乃斩之 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 拜书 以死自誓 注 车轊 w i 车轴头 8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4分 皆以轊折车败败 期年不克克 各去城九里而为垒去 南面而王耳王 9 下列句中的 之 与 或谗之于燕昭王 中的 之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何陋之有B 将军宜枉驾顾之C 辍耕之垄上D 怅恨久之 损坏 攻下 战胜 离开 称王 B 代词 代人 10 翻译下列句子 3分 田单使其宗人皆以铁笼车轊 译 汝何敢言若此 译 11 文中的燕昭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2分 答 田单让家族的人都用铁皮包裹车轴头 得分点 以 笼 句子基本正确 两句都无标点扣1分 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 得分点 何 句式 在翻译基本正确的基础上 按得分点给分 知人善任 用人不疑 不轻信谗言 办事果断如原文中 意思对即可 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 或谓君不善学 信乎 王生不说 曰 凡师之所言 吾悉能志之 是不亦善学乎 李生说之曰 孔子云 学而不思则罔 盖学贵善思 君但志之而不思之 终必无所成 何心谓之善学也 王生益愠 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 李生故寻王生 告之曰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之 冀闻道也 学者之大忌 莫逾自厌 盍不改之乎 不然 迨年事蹉跎 虽欲改励 恐不及矣 王生惊觉 谢曰 余不敏 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 以昭炯戒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吾悉能志之 居五日 李生说之曰 不耻下问2 与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中的 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溪深而鱼肥B 拔山倒树而来C 乃记之而去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之 冀闻道也 译句 4 李生认为怎样才是 善学者 用原文回答 答 都 过了 劝说 以 为耻 D 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 选择最好的人 跟随他 希望听到真理啊 学贵善思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之 董遇 三余 读书 三国志 董 遇字季直 性质讷而好学 兴平中 关中扰乱 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 采稆负贩 而常挟持经书 投闲习读 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 老子 为 老子 作训注 又善 左氏传 更为作 朱墨别异 人有从学者 遇不肯教 而云 必当先 读百遍 言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 苦渴无日 遇言 当以 三余 或问 三余 之意 遇言 冬者岁之余 夜者日之余 阴雨者时之余也 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课文 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李京京勇敢举手 在公开课上用真情朗读课文 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 综观情节的发展全过程 你找到小说中的主要矛盾冲突了吗 主要矛盾冲突是 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 程老师却以李京京嗓子沙哑念不好为由不同意他朗读 小说着重刻画了哪个人物形象 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 他为什么渴望有机会朗读这篇课文 结合小说内容谈你对该人物形象的认识 思考 李京京是一个沉郁 倔强 认真 善良自强的孩子 李京京 万卡爷爷 爷爷妮儿 奥尔迦 情感共鸣渴望倾诉 1 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李京京读课文 讨论 2 从程老师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问题 文中有什么依据 主题 通过写李京京渴望表达亲情的心声来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真情 批评了教育领域里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 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你觉得它可以给我们以什么样的借鉴呢 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售后服务团队激励机制创新报告
- 202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与应用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异构数据库融合技术边缘计算与物联网集成报告
- 2025年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报告:校园安全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趋势
- 熔炼工考试题及答案
- 软件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酒店会议出租合同范本
- 渠道开发与管理(第4版) 试卷及答案 共8套
- 返款协议需要几份合同
- 模特劳动雇佣合同范本
- 2025公需课《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考核试题库及答案
- 《提升思维高度:战略思维培养与应用》课件
- 教官聘用合同协议
- DB63T 1599-2025 高海拔高寒地区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设计规范
- 企业孵化贸易增量合同样本
- Module 9 great inventions Unit 3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课件
- 钢材采购知识培训课件
- SketchUp 教程-第1章 初识 SketchUp
- 兰州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测验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教师版-专题10 小说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