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复习题.doc_第1页
民族民间音乐复习题.doc_第2页
民族民间音乐复习题.doc_第3页
民族民间音乐复习题.doc_第4页
民族民间音乐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民间音乐复习题一.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一)形态特征1.音的带腔性在音的构造方面,中国音乐中除了平直进行的音之外,还大量存在着本身具有高低变化的音。2.音调的五声性指在音调的组织形式方面,中国音乐以五声为骨干,宫商角徵羽为五声,其它的音为偏音。3.节拍、节奏的灵活性指在节拍、节奏方面,中国音乐(1)节拍重音不确定(2)大量运用非均分律动和散板节奏,紧打慢唱。(1)节拍重音不确定我国把节拍称作“板眼”,记谱时也把“板”放在小节线之后,但是“板”不等于强拍,“眼”也不等于弱拍。4.织体思维的横向性我国音乐大多属单声性(单声部)的,注重旋律性,旋律几乎是音乐的全部,而西方音乐是多声性(多声部)的,旋律只属于音乐的表层,加上和声、复调等因素才是整体的音乐。(二)审美特征1、“和”的精神以中和为美中国音乐更强调统一,西方更强调对比2、“线”的形态中国音乐强调旋律性,西方则强调立体性3、“虚”的意境中国音乐强调“神似”和“虚灵”,西方则强调“形似”与“写实”二.号子、山歌、小调各自的演唱场合、功用意义及艺术特点【号子】演唱场合在劳动过程中直接产生,伴随劳动歌唱。功用意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振奋精神,解除疲劳。艺术特点(1)基本演唱形式:一领众和(2)歌词:即兴编创;领唱的唱实词,和唱的唱虚词(3)节奏:与劳动强度相一致(4)曲调:简洁明快,平直有力;劳动强度与旋律性成反比(5)结构:曲体简单,句式分明,多为上下句结构【山歌】演唱场合辽阔的大自然。功用意义自我抒发情感艺术特点(1)歌词:即兴编创;大量运用比兴手法(2)节奏:自由(原因:在辽阔的大自然环境中自我抒发情感)(3)曲调:具有辽阔奔放的性格特征;多出现上扬的自由延长;旋律与地方语言的关系较为密切(4)曲式结构:北方山歌多为上下两乐句,南方山歌多为起承转合四乐句【小调】演唱场合在群众的休息娱乐吉庆等场合演唱功用意义娱乐艺术特点(1)唱词较固定,并大量运用衬词(2)节拍规整,节奏匀称(3)旋律委婉流畅(4)形式多样三.民歌的调式分析(重点在转调)四.民歌的曲式分析(一)平叙结构特点:平列叙述,不分上下句。 例:小两口抬水河北(二)呼应结构特点: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不稳定,具有引发展开的性质,后一部分稳定,具有应和、收束的性质。1.一上一下式 例:一心向着毛泽东桃花红杏花白推船号子第一段2.一上两下式 例:秋收起义歌湖南3.两上一下式 例:打南沟岔陕北4.一上三下式 例:打兰调5.三上一下式 例:三十里铺陕北6.上上下下式 例:揽工人难陕北7.上下上下式 例:小放牛辽宁8.变体上下上下式(在上下上下式基础上再加入上句或下句) 例:小河淌水上下上上下(三)起承转合结构特点:由四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功能分别为:起部、承部、转部、合部。起部:启引 不稳定承部:承接 稳定转部:对比 极不稳定(节奏、旋法、调式色彩)合部:收束 稳定1.四句式起承转合结构 例:八月桂花遍地开孟姜女春调2.多句式起承转合结构 例:十送红军3.“以垛为转”的起承转合结构 例:姐妹俩(四)起平落结构特点:由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功能分别为:起:启引,平:乐段的核心,具有平叙性质,落:收拢,结束。 例:黄河船夫曲五.说唱音乐的分类【乐器】1.鼓词类(特点:自击板鼓;代表性曲种:京韵大鼓(北京)、西河大鼓(河北);伴奏多用三弦和四胡。)2.弹词类(特点:自弹自唱;代表性曲种:苏州弹词)3.渔鼓类(特点:手敲渔鼓;代表性曲种:河南坠子、晋北道情)4.琴书类(特点:扬琴伴奏;代表性曲种:北京琴书、山东琴书、翼城琴书(山西)【曲式结构】5.牌子曲类(特点:曲牌联缀;代表性曲种:北京单弦、四川清音、河南大调曲子)6.杂曲类(特点:小曲反复;代表性曲种:天津时调、河北太平年)【表演形式】7.走唱类(特点:载歌载舞;代表性曲种:东北二人转)8.板诵类(特点:打板朗诵;代表性曲种:有节奏无旋律快板、山东快书、数来宝,稍有旋律因素四川金钱板、太原莲花落)六.说唱音乐的特点1.唱词上的情节性即一段说唱作品就是一段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2唱腔上的叙事性唱词上的情节性决定了唱腔上的叙事性,为了能够清晰、具体地交代人物。说唱音乐的曲调必须与语言相结合,把语言中的字词融合在曲调中,形成说唱结合、似说似唱的特点。说唱音乐的曲调主要来源于民歌,民歌是抒情性的,歌唱性较强,用于说唱音乐后,经过了语言化、说唱化,旋律就由抒情变为叙事的。七.说唱音乐的结构唱腔类型1.单曲体(特点:基本曲调反复。例:潞安鼓书、山东柳琴)2.联曲体(特点:不同曲调联结。例:北京单弦、河南大调曲子、四川清音)3.板腔体(特点:同一基本曲调变化。例:西河大鼓)4.综合体(混合结构)有以下三种情况:(1)在单曲体基础上插入一些曲牌(典型:苏州弹词)(2)在板腔体基础上插入一些曲牌(典型:山东琴书)(3)在联曲体基础上,部分曲牌发生板腔变化,形成又有曲牌又有板式的综合曲体结构八.词曲关系实例分析(找倒字)九.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区别1.渊源不同中国戏曲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歌舞、滑稽戏、说唱三种艺术形式综合的结果。产生于宋朝时期。西方歌剧是16世纪末意大利文艺界复兴古希腊朗诵性歌曲的产物。2.音乐创作手法不同中国戏曲音乐属于民族音乐,为集体创作,一曲多用。西方歌剧是专业作曲,专曲专用。十.戏曲音乐的分类1.按源流特点分类(1)昆腔剧种这是现存的戏曲中最古老的一类。源于元代江苏昆山,昆山一带最流行的地方腔调,这种地方强调被称为“昆腔”或“昆曲”。现存的昆腔剧种主要有江苏的南昆与河北的北昆。南昆的音乐柔和婉转,为五声音阶,旋法以级进为主。北昆的音乐高亢激越,为七声音阶,旋法多跳进。昆腔剧种的音乐属于曲牌连缀体。(2)高腔剧种源于明代中叶江西的戈阳腔,现存的高腔剧种主要有四川的川剧高腔,湖南的湘剧高腔,江西的赣剧高腔等。高腔剧种的共同特点:锣鼓伴奏占重要地位;人声帮腔富有特色。高腔剧种的音乐属于曲牌连缀体。(3)梆子腔剧种源于明末清初,山陕一带的梆子腔。山西的蒲州梆子、陕西的同州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剧种,主要流行于北方。如山西四大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中路梆子(晋剧)、上党梆子(秦剧)梆子腔剧种共同特点:(1)都用枣木梆子击节(2)都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3)在旋律、板式、调式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特征(4)属板式变化体即板腔体(4)皮黄腔剧种是指以演唱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湖北汉剧是最早的皮黄腔剧种。京剧是最大的皮黄腔剧种。西皮腔原是秦腔的腔调,流传到湖北后与当地音乐结合,被称为西皮。二黄腔原是安徽的曲调,后流传到湖北,于清代中叶两种腔调结合形成了汉剧,现存的皮黄腔剧种除汉剧,京剧外还有广东的粤剧,广西的桂剧,云南的滇剧等。皮黄腔剧种共同特点:(1)以西皮二黄作为主要腔调(2)以京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3)采用共同的定弦法:西皮6、3,二黄5、2皮黄腔剧种音乐属于板式变化体。(5)民间歌舞剧种此剧种都是近百年来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戏曲剧种,在音乐上大多保留着民间歌舞的若干特征。各地的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秧歌戏等都属这一类。(6)民间说唱腔剧种由说唱音乐发展而来的新兴剧种都属于这一类。如:浙江的越剧由“三跳”发展而来;河北的“评剧”由“莲花落”发展而来;河南的“曲剧”由河南大调曲子发展而来;山东的吕剧由山东琴书发展而来,吉剧由“东北二人转”发展而来。以上六类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两大类:传统声腔剧种(指前四类);新兴剧种(指后两类)十一.民族器乐的分类(1) 独奏(吹、拉、弹、打)1、 吹管乐(1)带哨的(唢呐、管子)(2)带簧的(笙、巴乌)(3)无簧哨的(笛、箫)2、 拉弦乐(胡琴类)(二胡、板胡、高胡、中胡、四胡、京胡、马头琴、坠胡)3、 弹拨乐(1)平置弹奏的(古筝、古琴)(2)抱弹的(琵琶、阮、三弦、月琴)(3)打弦的(扬琴)4、 打击乐(鼓、云锣)(2) 合奏1、 弦索乐:全部用弦乐演奏的合奏形式 如:北京弦乐十三套2、 丝竹乐:以丝弦乐器(拉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如:江南丝竹、广东音乐3、 鼓吹乐:以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如:山西八大套、河北鼓吹4、 吹打乐:以吹管乐与打击乐并重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演奏中有单独的锣鼓段 如:西安鼓乐5、 锣鼓乐: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如:威风锣鼓(北方)、清合锣鼓(南方)十二.变奏体民族器乐曲类别1.原版加花式变奏体特点:变奏时结构不变,主题旋律基本不变,主要改变速度和演奏方法。 如:笛五梆子2.板腔变奏式变奏体特点:变奏时结构不变,旋律骨干音不变,而改变节拍、节奏、变奏段使主题段的节奏扩展或节奏紧缩。 如:曲笛鹧鸪飞3.叠奏式变奏体特点:变奏时节拍不变,每一个变奏段都保持清晰的基本轮廓,但每个变奏段在内部结构和旋律上均有所不同。 如:二胡二泉映月4.自由变奏式变奏体特点:变奏时不是用完整的主题,而是用主题的片段进行变奏,还经常加入新的材料。 如:曲笛早晨十三.三种律制的生律法及音分值1.十二平均律1 2 3 4 5 6 7 10 200 400 500 700 900 1100 1200生律法:它是一种人为律制。把一个八度人为地平均分为十二份,每份为一个半音,一个八度共1200音分,每个半音为100音分。规律:全音为200音分,半音为100音分。主要应用于中国的琵琶、西方的钢琴和木管乐器。优点:转调方便(可以在十二个半音内任意转调)缺点:(1)除八度音程外,任何两个音都不真正协和(2)使得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的界限模糊不清2.五度相生律1 2 3 4 5 6 7 1 2 30 204 408 498 702 906 1110 1200 1404 1608生律法:它是一种横向自然律制。它是倍音列中第二、三倍音之间的距离作为生律的基础,利用它们所构成的纯五度连续相生而得各律。二、三倍音之间的距离为702音分。规律:全音为204音分,半音为90音分。主要应用于中国的拉弦乐器和西方的弦乐器。优点:旋律流畅,优美动听缺点:(1)不能任意转调 (2)大三度协和程度较差,比纯律高22音分(普通音差)3.纯律1 2 3 4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