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与常见病ppt课件.ppt_第1页
婴幼儿营养与常见病ppt课件.ppt_第2页
婴幼儿营养与常见病ppt课件.ppt_第3页
婴幼儿营养与常见病ppt课件.ppt_第4页
婴幼儿营养与常见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营养与常见病 1 一 概述 一 婴儿和幼儿婴儿 指从出生到满1周岁从母体内生活到母体外生活 完全依赖母乳营养到依赖母乳外食物营养 幼儿 指1周岁到3周岁 2 一 概述 二 婴幼儿生长发育1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 1 体重 3kg 9kg 2 身高 50cm 75cm 3 上臂围 11cm 16cm 4 消化系统 胃肠 容量为30 50ml 消化酶少 消化功能弱 婴儿 5 口腔 4 6各月萌乳牙 咀嚼差 吞咽不协调 6 神经系统 处于脑细胞增殖期 脑细胞增大和大脑的发育持续至2岁 3 一 概述 2 评价婴儿 1 前半年 体重 kg 出生体重 月龄X0 6后半年 体重 kg 出生体重 月龄X0 52 2 身高 出生时平均50CM 前半年每月长2 5CM 后半年每月长1 5CM 幼儿 1 体重 kg 年龄 2 8 2 身高 cm 年龄 5 75 4 二 婴儿营养 一 造成婴儿生长发育滞后的原因 1 辅食添加 2 维生素 无机盐缺乏 如I缺乏 Fe缺乏 3 母体营养状况 5 二 婴儿营养 二 需要重点关注的营养素1 钙2 铁3 维生素A与维生素D4 VB1 硫胺素 5 VC 抗坏血酸 6 二 婴儿营养 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 基本上可以满足婴儿头6个月内所需要的维生素 如乳母摄食不足 可在出生后第二周添加VC 婴儿的配方奶粉原则上应满足各种维生素需要 母乳中VC VB族维生素 胡萝卜素及VA 常随乳母膳食中的含量而改变 7 二 婴儿营养 三 婴幼儿的合理喂养1 婴幼儿的喂养方式 1 母乳喂养 2 人工喂养 3 混合喂养 8 二 婴儿营养 2 婴儿喂养原则 1 母乳喂养3 4个月开始添加辅助食品 8个月后 减少喂奶次数 用牛奶或其他辅助食品替代 10 12个月应完全断乳为宜 2 引进固体食物婴儿到3月龄时才有咀嚼和吞咽的能力 不宜在3个月前给予固体或半固体的食物 过早添加固体食物容易造成肥胖和肠道疾病 添加固体食品的顺序为谷类 水果 蔬菜 蛋 肉 9 二 婴儿营养 WHO认为对于营养良好的母亲 完全母乳喂养可以满足0 6个月婴儿的能量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B6和钙的需要 可以满足0 4个月婴儿的蛋白质 铁和锌需要 产前母亲维生素A 维生素B6和钙 铁 锌储备对满足4 6个月婴儿的需要很重要 10 二 婴儿营养 3 辅食添加的顺序 1 出生2周 开始供给鱼肝油 2 2 3个月 添加冲淡的果汁和新鲜的蔬菜汁 在两次哺乳期间喂养 3 4个月 首选米粉 特别是铁强化米粉 果汁 蔬菜汁 1 4蛋黄 4 5个月 1 2蛋黄 蔬菜 植物油 5 6个月 1个蛋黄 米粥 碎菜 水果泥 鱼泥 动物血 6 7 9个月 可咀嚼食物 7 10 12个月 半固体食物 11 二 婴儿营养 四 婴儿喂养的误区1 麦乳精代替奶粉 麦乳精蛋白质含量仅为奶粉的35 麦乳精只增加热量 不提供其他营养素 2 鸡蛋代替主食 1岁 蛋黄 每天不超过1个 1 2岁 每天或隔天1个鸡蛋 2岁以上 每天1 2个鸡蛋 不超过3个 3 果汁代替水果 水果可锻炼咀嚼肌及牙齿的功能 刺激唾液泌 促进孩子的食欲 果汁加工过程中 损失营养素 添加添加剂 会危害健康 果汁中甜度高 影响食欲 导致厌食 半岁内不宜饮果汁 周岁以上的也要限量 4 葡萄糖代替白糖 白糖可锻炼胃肠道功能 促进双糖酶分泌 促进消化 5 饮料代替白开水6 谷类代替奶 12 三 幼儿营养需要 一 幼儿的营养需要1 主要问题 有限的胃容量和消化能力与机体需要的矛盾2 能量和营养素需要是母体的一半 胃容量为300ml 牙齿未出全 胃肠蠕动差3 热能需要1200 1300kcal 天 蛋白质40 50g 天 矿物质 维生素的需要量为成人的1 5倍 营养获得由依赖母乳过渡到依赖谷物 13 三 幼儿的营养需要 二 幼儿营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 蛋白质 脂肪的摄入量超过RDA标准 2 钙 VA VB1 VB2摄入不足 3 挑食 偏食常见 14 三 幼儿的营养需要 幼儿活泼好动 体内营养物质储备较少 而胃肠道又不宜过量负担 因此 可适当增加餐次 每日3 4餐 另加2次点心 点心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10 维生素A D B2对促进生长极为重要 碘缺乏对儿童生长及智力发育均有影响 应注意补充 膳食应注意色 香 味和多样化 多给予乳制品 肉 蛋 鱼 绿色蔬菜 防止佝偻病和缺铁性贫血 要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防止偏食和挑食 15 三 幼儿的营养需要 三 幼儿的膳食幼儿膳食从婴儿期的以乳类为主过渡到以谷类为主 奶 蛋 鱼 禽 肉及蔬菜和水果为辅的混合膳食 但其烹调方法应与幼儿的消化 代谢能力相适应 1 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幼儿膳食需包括100 250g谷类 至少350ml牛奶 50g鸡蛋 75 125g鱼 或禽 或瘦肉 15 50g豆制品 75 200g蔬菜 奶或奶制品仍是不可缺少的食物 16 三 幼儿的营养需要 2 合理烹调幼儿主食以软饭 麦糊 面条 馒头 面包 饺子 馄饨等交替使用 蔬菜应切碎煮烂 瘦肉宜制成肉糜或肉末 易为幼儿咀嚼 吞咽和消化 硬果及种子类食物 如花生 黄豆等应磨碎制成泥糊状 以免呛入气管 幼儿食物烹调宜采用清蒸 焖煮 不宜添加味精等调味品 以原汁原味最好 3 膳食安排 餐次安排 一日餐次为三餐两点制 食谱安排 幼儿的每周食谱中应安排一次动物肝 动物血及至少一次海产品 以补充视黄醇 铁 锌和碘 夏日的水分补充宜用清淡的饮料或冲淡的果汁 但不可大量也忌在餐前补充 以免影响正餐 17 三 幼儿的营养需要 四 幼儿的饮食指导1 强调奶制品 每日不少于200 400ml 2 饮食平衡 3 食物要单独加工 4 烹调要适合儿童的消化特点 5 定时 定量供给 6 不挑食 少喝饮料 18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一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使钙 磷代谢紊乱 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婴幼儿 特别是小婴儿 生长快 户外活动少 是发生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高危人群 19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维生素D的来源 1 母体 胎儿的转运2 食物中的维生素D3 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病因 1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2 日照不足3 生长速度快4 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5 疾病影响 20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临床表现 1 初期 早期 多见6个月以内 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 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 如易激惹 烦闹 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 枕秃等 2 活动期 激期 早期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未经治疗 继续加重 出现典型骨骼改变 6个月龄以内婴儿的佝偻病以颅骨改变为主 前囟边较软 颅骨薄 检查者用双手固定婴儿头部 指尖稍用力压迫枕骨或顶骨的后部 可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 6月龄以后 尽管病情仍在进展 但颅骨软化消失 至7 8个月时 变成 方盒样 头型即方头 从上向下看 头围也较正常增大 21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骨骺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 沿肋骨方向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及圆形隆起 从上至下如串珠样突起 以第7 10肋骨最明显 称佝偻病串珠 手腕 足踝部亦可形成钝圆形环状隆起 称手 足镯 1岁左右的小儿可见到胸廓畸形 胸骨和邻近的软骨向前突起 形成 鸡胸样 畸形 严重佝偻病小儿胸廓的下缘形成一水平凹陷 即肋膈沟 患儿会坐与站立后 因韧带松弛可致脊柱畸形 骨质稀疏 骨皮质变薄 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 骨折可无症状 22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治疗 目的在于控制活动期 防止骨骼畸形 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为主 一般剂量为每日50ug 100ug 2000IU 4000IU 或1 25 OH 2D30 5ug 2 0ug 一月后改预防量400IU 日 伊可新 一天一次 一次一粒 小于一岁 大于一岁 23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1 围生期 孕母应多户外活动 食用富含钙 磷 维生素D以及其它营养素的食物 妊娠后期适量补充维生素D 800IU 日 有益于胎儿贮存充足维生素D 以满足生后一段时间生长发育的需要 2 婴幼儿期 预防的关键在日光浴与适量维生素D的补充 生后2 3周后即可让婴儿坚持户外活动 冬季也要注意保证每日1 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 有研究显示 每周让母乳喂养的婴JL户外活动2小时 仅暴露面部和手部 可维持婴儿血25 OH D3浓度在正常范围 早产儿 低出生体重儿 双胎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 3个月后改预防量 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至2岁 夏季户外活动多 可暂停服用或减量 一般可不加服钙剂 24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二 营养不良蛋白质 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 或 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临床上以体重明显减轻 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为特征 三种类型 能量供应不足为主的消瘦型 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的浮肿型介于两者之间的消瘦 浮肿型 25 26 病因 1 摄人不足2 消化吸收不良3 需要量增加 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 随营养失调日久加重 体重逐渐下降 患儿主要表现为消瘦 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皮肤干燥 苍白 皮肤逐渐失去弹性 额部出现皱纹如老人状 肌张力逐渐降低 肌肉松弛 肌肉萎缩呈 皮包骨 时 四肢可有挛缩 合并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 可有凹陷性浮肿 皮肤发亮 重度营养不良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27 常见的并发症 营养性贫血营养不良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 约有3 4的病儿伴有锌缺乏由于免疫功能低下 故易患各种感染婴儿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 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 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积极处理各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 祛除病因 调整饮食 促进消化功能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28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三 小儿单纯性肥胖小儿单纯性肥胖 obesity 是由于长期能量摄人超过人体的消耗 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 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体重超过同性别 同身高参照人群均值的20 即可称为肥胖 在我国目前约占5 8 肥胖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 且儿童期肥胖可延续至成人 容易引起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胆石症 痛风等疾病 29 病因 1 能量摄人过多2 活动量过少3 遗传因素4 其他 如进食过快 或饱食中枢和饥饿中枢调节失衡以致多食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0 临床表现 肥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最常见于婴儿期 5 6岁和青春期 患儿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 明显肥胖儿童常有疲劳感 用力时气短或腿痛 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运动 使肺通气量不足 呼吸浅快 故肺泡换气量减少 造成低氧血症 气急 紫绀 红细胞增多 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称肥胖 换氧不良综合征 肥胖小儿性发育常较早 故最终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儿 由于怕被别人讥笑而不愿与其他小儿交往 故常有心理上的障碍 如自卑 胆怯 孤独等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1 治疗 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是减少产热能性食物的摄人和增加机体对热能的消耗 使体内脂肪不断减少 体重逐步下降 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是两项最主要的措施 药物或外科手术治疗均不宜用于小儿 预防 孕妇在妊娠后期要适当减少摄人脂肪类食物 防止胎儿体重增加过重 要宣传肥胖儿不是健康儿的观点 使家长摒弃 越胖越健康 的陈旧观念 父母肥胖者更应定期监测小儿体重 以免小儿发生肥胖症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2 四 锌缺乏锌为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儿童缺锌的主要表现为食纳差 生长发育减慢 免疫机能低下 青春期缺锌可致性成熟障碍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3 病因 1 摄人不足2 吸收障碍3 需要量增加4 丢失过多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4 临床表现 1 消化功能减退缺锌影响味蕾细胞 以致味觉敏感度下降 发生食欲不振 厌食 异嗜癖等症状 2 生长发青落后生长发育停滞 体格矮小 性发育延迟 3 免疫机能降低缺锌会严重损害细胞免疫功能而容易发生感染 4 智能发育延迟缺锌可使脑DNA和蛋白质合成障碍 脑内谷氨酸浓度降低 从而引起智能迟缓 5 其他如地图舌 反复口腔溃疡 创伤愈合迟缓 视黄醛结合蛋白减少出现视敏度降低等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5 治疗 1 针对病因治疗原发病 2 饮食治疗鼓励多进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 鱼 瘦肉 禽蛋 牡蛎等 初乳含锌丰富 3 补充锌剂常用葡萄糖酸锌 疗程一般为2 3个月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6 五 营养性贫血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 我国 血红蛋白在新生儿期 145g L 1 4月时 90g L 4 6个月时 100g L者为贫血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7 病因 1 先天储铁不足2 铁摄人量不足3 铁的吸收障碍4 铁的丢失过多 四 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 38 临床表现 1 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 以唇 口腔粘膜及甲床较明显 易疲乏 不爱活动 年长儿可诉头晕 眼前发黑 耳鸣等 2 肝 脾可轻度肿大 年龄愈小 病程愈久 贫血愈重 肝脾肿大愈明显 3 非造血系统症状 1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 少数有异食癖 如嗜食泥土 墙皮 煤渣等 可有呕吐 腹泻 可出现口腔炎 舌炎或舌乳头萎缩 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2 神经系统症状 表现为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 精神不集中 记忆力减退 智力多数低于同龄儿 3 心血管系统症状 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 4 其他 常合并感染 可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