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人民版.docx_第1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人民版.docx_第2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人民版.docx_第3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人民版.docx_第4页
2019高中历史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人民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程标准: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1.背景 (1)1924年,列宁病逝,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 (2)1925年,苏联仍然是一个只能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3)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2.方针及要点 (1)方针: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2)要点: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3步骤(1)从1926年起,苏联进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2)19261928年,对原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建扩建并新建了几千家企业。(3)19281932年,实施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4)19331937年,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4成就(1)1937年,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并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2)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到1937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优势。(3)工业总产值到1937年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5.局限 使苏联形成了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等。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背景(1)十月革命后,苏俄农业仍是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农业。(2)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2目的克服粮食危机,保证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实施从1929年起,全国各地的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1932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4影响(1)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2)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3)1932年底,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三、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这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2表现(1)经济: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国家对经济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了首位。(2)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以党代政,最高苏维埃成了只是通过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3)思想文化:个人崇拜: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弥漫于苏联党内外,并迅速发展为一股社会风潮。思想文化体制: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3特点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4评价 (1)经济方面: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看,这种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方面:斯大林模式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但这种模式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3)思想方面:导致个人崇拜之风弥漫于党内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了极大的压制。 1苏联工业产量迅速上升到欧洲第一位,一方面是由于其自身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打击,经济衰退。2下图中的水力发电站始建于1927年,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该电站的建立说明斯大林体制有什么优点?在斯大林体制下,国家可以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重点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步伐。主题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和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评价研史料材料一19181937年苏俄/苏联农业集体化情况一览表。年份项目1918年1929年1930年1934年1937年集体农庄数(千个)1.657.085.9233.3243.7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百万户)0.021.06.015.718.5集体农庄占农户总数的比重(%)0.13.923.671.493.0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不详4.933.687.499.1材料二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了很多农民的不满,他们在入社前屠杀和出售牲畜,到了1933年,苏联的牲畜总量将近损失了50%。部分农民在绝望中毁坏工具、焚烧谷物,还时常参与纵火、暗杀等破坏活动。全盘集体化也没有给农业生产效率带来明显提高,19321934年之间,苏联出现了严重的饥荒,农业总产值下降了23%。而且在19361940年集体化完成后,农业总产值也只是维持在19241928年的水平。材料三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形。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刘靖北关于苏联败亡的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发展趋势。(2)在实行农业集体化后,斯大林曾预言,“再过两三年我国就会成为世界上粮食最多的国家之一,甚至是世界上粮食最多的国家”。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斯大林的预言实现了吗?为什么?(3)材料三体现了苏联工业化怎样的发展道路?(4)以上材料所反映的斯大林体制的形成给我们哪些启示?提示:(1)从农业逐步集体化发展为农业全盘集体化。(2)没有。原因: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3)牺牲农民利益来推动工业化;走粗放发展的道路。(4)调整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农、轻、重工业要协调发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能只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政策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关注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言之有理即可)析重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特征及教训(1)原因根本原因:苏联的小农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客观原因: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历史原因:长期的封建专制遗留下了大量的个人专断和个人迷信的残余。(2)特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上实行完全公有。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高度集中。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上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在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上实行工资加奖金。在无产阶级专政形式上实行苏维埃体制。(3)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制定农业政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必须结合起来。对点练大国崛起中说道:“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其评价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苏联的工业化D“斯大林模式”解析:选D材料评价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内容。考点一 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命题角度:1.苏联工业化的成就。2苏联农业集体化的主要弊端。析典题例1如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重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A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B“一五”计划实行时期C“二五”计划实行时期D“三五”计划实行时期解题思路从题目所给图例中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选项分析结论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虽然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苏联远没有超越欧洲传统工业强国,只是让苏联的经济恢复较快B“一五”计划为苏联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还未能超越传统工业强国C“二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使苏联最终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D“三五”计划因苏联保卫战争的失败而被迫中止答案C练题组1下图是苏联(俄)19131937年工业产值变化示意图。下列对19321937年工业发展程度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结果B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结果C是“一五”计划的重要成果D苏联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解析:选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的时间是19181920年,与题干信息不符,A项错误;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废止,B项错误;苏联“一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2年,与题干信息不符,C项错误。“二五”计划完成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D项正确。2“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一直令人非常失望。”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B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的政策导向D赫鲁晓夫大规模垦荒不切实际解析:选C本题考查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由“集体化农业的产量一直令人非常失望”可知,题干材料强调农业集体化运动带来的弊端。农业集体化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工业化,不可能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故选C。其他三项虽是农业落后的因素之一,但均不是主要原因。考点二斯大林模式命题角度: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弊端。2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析典题例2(新课标全国卷)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解题思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并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选项分析结论A当时苏联没有彻底而永远地解决谷物问题B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并且加快工业化是由当时苏联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C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D材料意在说明斯大林模式彻底解决了苏联的粮食问题,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案D练题组31953年,苏联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仅为欧洲其他国家平均产量的1/3,严重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的影响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长期战争的破坏D西方国家经济制裁解析:选B材料显示苏联农业落后,制约了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由于在斯大林模式下,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4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解析:选C由“工业化的大道”“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