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边缘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doc_第1页
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边缘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doc_第2页
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边缘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doc_第3页
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边缘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模式.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边缘型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赵瑞1,2, 张碧星1,2(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长治046011;太行山生态与旅游研究中心,山西长治046011)摘 要:以城市边缘型湿地特征为基础,结合生态旅游开发与体验经济理论分析,得出通过主题设计、舞台构建和环境营造实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与体验类型有效对接的体验经济时代边缘型湿地的开发模式,并据此探讨了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开发模式。关键词:城市边缘湿地;体验经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城市边缘湿地与生态旅游 湿地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1971年国际拉姆萨尔湿地公约定义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富有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环境教育功能及社区参与功能,湿地生态旅游体现了旅游经济与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目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1。按城市与湿地的距离关系,可将湿地划分为城中型、边缘型和远郊型。城市边缘型湿地位于城市环城游憩带,交通条件、可达性较好,具有突出的生态、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价值,能满足城市居民对游憩地的客观需求和消费,是城市游憩者光顾频率最高的首选地区之一。 距城市不同远近的湿地特点见表1。表1 距城市不同远近的湿地特点比较类 型特 点群 落特 性功 能稳定性可进入性地域类型城 中原生性差生物多样性差野趣性差文化性强规整性强社会功能强生态功能弱生态缺陷、抗逆性低、部分需要人工维持经济、时间的可进入性最强空间利用者指向型地域边 缘介于城中与远郊之间远 郊原生性强生物多样性强野趣性强文化性弱规整性差社会功能弱生态功能强生态健全、抗逆性强、自我维持性强经济、时间的可进入性最差资源指向型地域 生态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由于其尊重自然与文化的异质性,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谋富当地居民,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享受自然,因此受到旅游界、生态保护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2。满足需求、资源限制、平等是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三大基本内涵,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3。可持续发展既是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又是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成为城市边缘型湿地旅游开发的必然选择。然而湿地生态旅游研究滞后于业界的期望值,表现为生态旅游研究热,湿地生态旅游研究冷的现象1。尤其是随着新的经济形态出现,城市边缘型湿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理论及实践问题。为此,本文基于体验经济理论,从开发原则、类型和方法方面论述了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边缘型湿地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并以长治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例,探讨其开发模式,旨在推动城市边缘型湿地生态旅游研究的发展,为湿地旅游区的旅游产品设计、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二、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边缘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一)体验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体验经济的理念已渗透到旅游业的各领域中。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经济形态, 它植根于服务经济, 是服务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服务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 社会开始以顾客的体验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 提供“服务”就逐渐演变为提供“体验”,于是体验经济就超越服务经济而诞生。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4。(二)生态旅游的功能分区旅游功能分区实际上是在现有旅游区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对旅游区功能在空间上的重新定位。Richard Forster在1973年提出了生态旅游区的功能分区模式,即同心圆模式在该模式中,旅游区从里到外依次是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及密集游憩服务区。核心服务区是受到严密保护的自然区,限制乃至禁止游客进入。围绕它的便是游憩缓冲区,在规划游憩缓冲区时配置了野营、划船、越野、观景点等服务设施。最外层是密集游憩服务区,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有饭店、餐厅、商店或高密度的娱乐设施。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对待需要保护的生态型旅游区时都采用了该布局模式5。(三)开发原则1、保护性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境,城市边缘型湿地在旅游开发要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要关注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应遵守规模与质量控制、限制性开放、科学监测、关注长远利益等保护性原则。在保护中提升开发水平,在提升水平中促进积极的保护,实现“多赢”。2、差异性体验经济追求的最大特征是消费和生产的“个性化、差异化”,差异使人产生新鲜感,即新奇和鲜活。因此在产品开发中一定要注重产品新鲜感的塑造。城市边缘型湿地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自然性和丰富的文化性,与人们惯常生活环境有较大差异,为产品的差异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通过开发要使旅游者感受到独特的自然、生态和科学之美。 3、亲切性亲切感是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接触中,得到一种满足感,它的主要功能是消除孤独,只有那些用心的、真实的交流接触才能产生亲切感。城市边缘湿地生态旅游产品要使消费者能走进湿地、感受湿地、体验湿地、融入湿地,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4、参与性没有参与就没有真正的体验,在参与旅游项目的过程中,旅游者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完成难度适中的项目旅游者被承认、被肯定,带给旅游者由内而生的自豪感。城市边缘湿地在合理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要开发能让消费者参与的难度适中旅游项目,使消费者参与其中,给消费者留下美好的回忆。要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旅游管理与发展的能力,防止地方经济漏损,丰富旅游者的体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6。(四)开发类型Pine 和Gilmore根据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主动性和投入程度将旅游体验分为:娱乐型、教育型、逃避型和审美型四种7。1、审美型旅游体验旅游是个人以愉悦为目的,在异地度过的具有休闲、社会、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其中审美是基础。城市边缘湿地是动植物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极为丰富的地区,旅游者身处其中,能感受到大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之美,能充分满足旅游者审美的需要。2、教育型旅游体验教育性也可以称之为知识性、学习性。是消费者能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一种体验。也就是说“通过教育体验,游客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吸收他面前展开的事件”。旅游者在湿地中轻松漫步,既享受了自然美景又会学习不少动植物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使游客难以忘却。3、逃避型旅游体验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矛盾复杂,希望能在工作之余有人提供一个逃避单调、忙碌、烦恼生活的场所,让人们在工作和家庭以外的地方(被称为“第三个地方”)在轻松惬意的自然美景中忘掉烦恼和矛盾,得到精神的放松和恢复。它要比娱乐和教育的体验更加令人沉迷。 4、娱乐型旅游体验娱乐性也就是趣味性,是最古老的体验之一,在现代社会里已经是一种更高级的、最普通的、最亲切的体验。身体休闲的娱乐活动是整个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城市边缘湿地的一定功能区可设计一些亲水性旅游项目,让消费者参与其中,提高体验质量。(五)开发方法以生态旅游及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城市边缘型湿地群落、区位、功能等特性,根据旅游资源特色及空间分布,各细分市场旅游者的兴趣、嗜好的差异,在不同的功能区设计不同体验主题的旅游产品。以城市边缘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系统景观为“道具”,个性化的服务为“舞台”,环境为“布景”,把整个旅游过程用一条主题线贯穿起来。在体验旅游中,使旅游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将自己融入其中。角色由一个观众转变为一个演员,与其他演员一起,在舞台上尽情表演、享受,接受体验带来的乐趣,实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开发模式与体检经济类型的有效对接。见图1。有 效 对 接体验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开发:保护性、差异性、亲切性、参与性城市边缘型湿地的特征 旅游资源调查、评价 旅游市场细分体验开发类型审美型教育型逃避型娱乐型生态旅游功能分区密集游憩区缓冲区核心区开发方法主题舞台环境图1 体验经济下城市边缘型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三、案例分析(一)长治湿地旅游资源分析长治湿地总规划面积58.72平方公里,分为13.7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和44.99平方公里的规划控制区,是山西省所有城市中独一无二的城市边缘型湿地系统,也是一个具有较高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天然湿地类型,地貌典型,景观独特,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近万亩芦苇荡和数千亩湿地防护林,现已查明高等植物有52科217种,浮游植物7门83种,鸟类有16目40科162种,主要水生动物7纲25种,浮游动物58种。距长治市城区6公里,是典型的城市边缘型湿地。2007年6月11日由国家建设部正式批准设立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二)开发模式1、核心区(1)开发范围: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核心区,占地13.73平方公里。(2)主题设计:以审美、教育、逃避体验开发类型为主,围绕湿地观光、野外科考、观鸟、摄影设计旅游主题。开展一些不直接索取资源的低密度活动,为资源指向型地域类型。(3)舞台搭建:提供观鸟设备、建设观鸟平台(如观鸟楼、观鸟屋等),积极开展爱鸟月、观鸟月、观鸟赛等活动,在发展观鸟旅游经济的同时,促进鸟类的保护;设计湿地植物观赏区、湿地生态保育区使旅游者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地貌、生物知识,丰富游客对自然的认识并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生态和环境意识,着力突出长治湿地全国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态、天然沼泽地之一的旅游形象;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境优美,为摄影提供了绝佳的素材,应该通过举办摄影节宣传自己,增加游客的参与性。(4)环境营造:依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模式,长治城市湿地公园核心区应营造原生的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基底氛围,强化核心区的自然属性,给旅游者提供一个融入自然、体验自然“布景”。2、缓冲区(1)开发范围: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控制区,占地44.99平方公里。(2)主题设计:以教育、娱乐体验开发类型为主,围绕湿地教育、野营、渔家乐、水乡渔村、生态度假设计旅游主题,开展无害于环境的中、低密度旅游活动。(3)舞台搭建:在缓冲区通过建设渔家乐示范村,在规范水乡渔村经营中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水平;在湿地公园规划控制的缓冲区建设湿地博物馆、解说中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展示湿地的生态功能;合理规划建设湿地生态旅游度假村、康体度假区、度假别墅区等。(4)环境营造:营造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湿地人文生态系统氛围,拆除规划控制区内所有违章建筑,退耕还湿,种植树木防护网,形成隔离带。3、密集游憩区(1)开发范围: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外缘亲水地带(2)主题设计:以娱乐体验开发类型为主,围绕运动、水上娱乐、健身设计旅游主题。以空间利用者指向型地域类型为主,旅游活动密度较大(3)舞台搭建:在长治市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边缘地带建设水上运动、极限运动、儿童嘉年华等公园,设计亲水性旅游项目满足游憩者娱乐的需要。 (4)环境营造:营造亲水、广泛参与的人工生态系统氛围,在参与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四、结语城市边缘型湿地由于距城市区位适中,其开发既不同于城中也不同于远郊型湿地,有其独特的开发模式。通过体验经济下城市边缘型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图1),可以清楚看到如何实现湿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与体验类型的有效对接,明确新经济形态下边缘型湿地开发方向,实现城市边缘型湿地资源既经济又生态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城市及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王立龙,陆林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6):151715242吴易明,徐月芳中国生态旅游业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11 3王浩,汪辉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24约瑟夫派恩,詹姆斯 吉尔摩(J ames H.Gilmo re)著,夏业良,鲁伟译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马勇等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6侯国林,黄震方,张小林江苏盐城海滨湿地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7,6:1241287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体验经济时代城市边缘型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赵瑞1,2, 张碧星1,2(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长治046011;太行山生态与旅游研究中心,山西长治046011)摘 要:以城市边缘型湿地特征为基础,结合生态旅游开发与体验经济理论分析,得出通过主题设计、舞台构建和环境营造实现生态旅游功能分区与体验类型有效对接的体验经济时代边缘型湿地的开发模式,并据此探讨了长治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开发模式。关键词:城市边缘湿地;体验经济;开发模式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Of City Skirt Wetland On The Time of Experience EconomyZHAO Rui 1,2, ZHANG Bi-xing 1,2(1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hangzhi C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