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产制造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1页
某生产制造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2页
某生产制造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3页
某生产制造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4页
某生产制造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生产制造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信科09-2税剑波 20096669信科09-2 王磊 20096667背景:作为一个以生产制造为主要业务活动的企业,生产部门的管理工作是最为繁重,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这部分任务就更为繁重和复杂了,如果不能及时提高这部分管理工作的效率,将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及整个公司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甚至整个公司的正常运作。基于以往的生产系统主要依靠手工处理、人工协调的方式,效率不高,无法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所以我们急需一个真正有效的生产管理系统来承担这部分的工作,协调生产部门内部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提高生产效率,用计算机自动处理来代替手工方式,节省人力、物力并提高有效性,从而提高公司利润。本系统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产生的。一、 需求分析1、 现行系统问题分析现行业务系统主要依靠手工方式进行管理,对生产过程中哦你过得计划制定,进度控制,品质管理等仍然主要依靠人的经验,对人的依赖程度很大,不能及时、准确的做出生产计划,同时由于系统采用人工操作方式进行管理,手续繁琐,效率低,一致性不易保持,数据容易丢失,根据需要进行相关报表统计时重复劳动较多,造成资源的浪费,数据录入过程中错误出现概率较高,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花大量人力进行校对,且不能及时满足生产管理及决策的需要。针对上述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对对生产信息实行有效管理,确保信息正确、及时、有效并顺畅流通,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生产计划的制定尤其需要提高自动化程度,必须加强这部分工作的有效性,使生产有序进行。1.1解决可能的解决方案有:1) 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熟练程度和工作责任心,并对现有系统进行改进,加强检查力度,使人工管理方式更有效。2) 购置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管理信息系统代替原本系统实施管理。3) 自行开发一个更为有效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2、可行性分析与抉择分析上述三种方案中:方案1)显然不能满足需要,生产活动中涉及的大量信息根本无法仅凭人的经验和技巧进行管理,人工管理的局限性已暴露无遗,虽然提供人的管理水平和素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管理的有效性,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没有一个完善的自动化系统进行辅助是绝对不可能的。故方案1不可行。方案2)从理论上可以解决现行系统管理落后的问题,但实际上购置的系统因很难适应本单位的具体业务和管理方式,以及需要增加大量高水平的应用人员,而且有效性难以保证,且购置费用昂贵,风险较大。方案3)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改善原系统的管理状况,又能适应本单位实际情况,且造价较低,是解决目前管理问题较为可行的方案。现对方案3作进一步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新系统开发时需要的硬件资源主要为性能良好的计算机,软件要求为装有Win 95以上操作系统,powerbuilder或Foxpro及其他同类型实用软件,另需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的管理软件如SQL server等,这些技术要求本公司均已具备,并配有能熟练使用和掌握这些软硬件设置的技术人员,故技术上完全可行。2、 经济可行性:开发本系统不需另外购置设备及软件,公司各部门均有可供使用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系统开发时无需另聘技术人员,开发成本不高,各类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基本符合要求,新系统实施无需另外支付培训费用,所需的费用仅为开发人员的正常工资费用及新老系统转换时的部分开销,故经济上基本可行。3、 营运可行性:从事新系统投入使用后能有效改善管理状态,各类人员能从以往繁重的信息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从事生产或其它管理工作,决策人员能以新系统提供的更为正确及时的信息为依据有效的进行决策。由于新系统的实施无需对原有的组织机构作打规模的调动,现有的人员配备也仍基本上可为新系统所用,故对新系统的适应性较强,冲突较小,故营运上基本可行。3、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结构主要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结构的结合,分布式系统选择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而CS结构选择三层结构,更进一步则为分布式数据管理。4、数据库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目的在于,取得如下要作记录信息的非形式描述:销售的每种产品:销售科销售的每种产品需交由生产科生产,生产科根据需要记录有关产品信息,包括唯一的产品编号,名称,规格等等,产品表一般由销售科发出并负责修改,但其只向生产科发出列入订单的产品信息,其余产品信息由销售科存储,必要时添加至产品表。生产产品的订单:销售科根据客户需要发出生产订单,每种产品可能有多份订单,但每份订单只包含一种产品,生产科同样需记录订单情况以制度生产计划,包括唯一的订单号,订单日期,产品编号,数量,交货期等。生产产品的材料:产品生产时均需耗用材料,材料信息由仓库发出并负责修改,包括材料编号,名称,规格,产地,供应商等,每种产品生产时可能耗用多种材料,每种材料可能被多种产品耗用,耗用关系需建立配比表加以说明,称为产品配比表,由生产技术组发出。生产产品的计划:生产科据订单要求做出生产计划安排,包括各种产品的总产量,日产量,开工期,完工期等。材料消耗的计划:根据产品配比情况及生产计划中各种产品的产量情况需作出材料消耗计划安排,包括各种材料总消耗量,日消耗量等。产品生产的日报:生产班组按计划生产产品,每日需发出生产日报以反映生产情况,内容包括生产的产品编号,日产量,消耗材料数等。产品的质检:产品生产达到一定数量后需交品管科检验后入库,质检结果需存档以观察生产质量情况,内容包括质检单号,被检号,合格率等。5、系统目标分析1) 实现生产部门生产计划生产自动化,提高计划的合理性和及时性。2) 为生产过程中的品质、进度及材料消耗管理提供有效数据,通过计算机化的自动信息处理监督生产过程,使生产持续有序进行,并提供各类统计报表的自动化生成功能,提高管理效率,节省人力物力。3) 才材料出库及合格产品的入库时涉及的信息进行自动化管理,避免这部分管理数据的混乱,使出入库工作顺利进行,并便于查询统计。二、 系统设计组织结构图图2.1 该公司生产系统组织机构图说明:如图所示为组织机构图,在总经理领导下有五个部门,分别为销售科、财务科、生产科、采购科及品管部。负责各部门业务,其中生产科是本系统涉及的主要内部系统,其下属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负责生产的车间及负责材料及产品存储流通的仓库,车间下属为直接负责生产的生产班组及负责生产过程中技术问题的生产技术组。业务流程图说明:如图2.2所示为生产系统业务流程图,图例如下所示:系统中人员 系统外实体 单据、报表、账目处理数据流向存储该系统业务有3个子业务,分别是计划管理、生产管理、出入库管理,具体业务过程如下:1) 计划管理:生产科负责生产计划及材料消耗计划的制定,并根据生产计划布置生产任务,将生产计划落实至生产班组进行生产。具体过程为接到的生产订单经生产科审批后形成月生产计划,车间根据月生产计划形成车间生产月计划,并进而制定班组生产周计划,交生产班组进行生产。2)生产管理:生产科根据月生产计划登记生产计划台帐,一边对照计划完成情况,并根据各产品的材料消耗量配比情况形成材料消耗计划,交生产班组按计划领料,材料消耗计划同样需要存档,以检验计划执行情况。在此过程中,若销售科发出追加计划,则交生产科审批后,形成追加通知单交班组生产,同时修改生产计划台帐及材料消耗台帐。3)出入库管理:生产班组生产的个品入库前不行经过品管科建议,即必须先填写品质检查票,交给品管科检验,建议合格的产品,由品管科返回品质合格单,产品取得品质合格单后方可入库,品质合格单由班组存档,以便统计生产质量情况。同时生产班组每日需形成日产量登记表,日产量表必须存档后,形成生产日报,交给科长、销售科及总经理。最后生产科根据产品入库情况,形成成品入库表交给销售科,相关资料同时存档。业务流程图图2.2 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图例:外部项加工 数据流数据存储(a)关联图:说明:如图所示为系统关联图,图中与本系统发生关系的外部实体有销售科、品管科、仓库、生产班组及生产技术组,销售科事先将与订单有关的产品表录入至本系统,并每月将生产订单发至本系统,由本系统制定生成生产任务表交生产班组,同时生产技术组提供产品配比表,系统据此生成材料消耗安排表,与生产任务表一同发至生产班组,生产班组每日出发各种产品日产量表及各种材料消耗日报,经本系统统计比较后发还生产情况表以查看生产情况,当生产的产品数目超过一定数目时由系统发出品质检查单交品管科,品管科返回质检结果由系统存档,当合格数量超过一定数目时由系统发出合格产品入库单,同时系统对照材料消耗情况与计划情况,发现缺料时向仓库发出领料单。下面将系统功能进一步分解得系统顶层图。 (b)顶层图: 如图所示为系统顶层图,图中数据流内容如下:F1 生产订单F8 材料消耗安排表F15 材料消耗表F2 产品表F9 日产量表F16 质检结果F3 产品配比表F10 材料消耗日报F17 生产计划F4 品质检查单F11 合格品入库单F18 材料计划F5 质检结果F12 生产情况表F19 材料消耗表F6 领料单F13 生产日报F7 生产任务F14 产量表系统顶层图将系统进一步费解成三个部分,分别为计划管理、生产管理和出入库管理,下面分别说明这三个模块的数据流程:1) 计划管理:本模块主要负责生产及材料消耗计划的制定及管理。销售科每月将产品表及生产订单交本模块,本模块根据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生成生产计划台帐,再根据生产计划向生产班组发出生产任务表。同时接收生产技术组发出的产品配比表,根据产品与材料的配比情况制定材料消耗计划,形成材料消耗计划台帐,并根据材料消耗计划想生产班组发出材料消耗安排表。另外,形成生产计划及材料消耗计划信息交生产管理模块使用,材料消耗计划表交仓库使用。更进一步细化见第一层数据流图图一。2) 生产管理:本模块主要负责生产过程中进度、质量、材料消耗信息的管理。接受生产组发来的 各种产品的日产量表及材料消耗日报,形成生产日报台帐和材料消耗台帐,根据计划管理模块的生产计划的生产进度和生产日报的进度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将材料消耗计划中的材料消耗情况与材料消耗台帐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向生产班组发出生产情况表。当产品数量达到一定量时想品管科发出品质检查单,接收质检结果并存档,形成质检结果表交出入库管理模块使用,同时根据生产日报形成产量表及材料消耗表交出入库管理模块使用。进一步细化见第一层数据流图图2。3) 出入库管理:本模块主要负责领料及合格品入口信息管理。接收材料消耗计划信息,并与材料4) 消耗计划表进行比较,发现缺料时向仓库发出领料单。根据产量表及质检结果确定各种产品合格品数量,发现合格品数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向仓库发出合格品入库单。进一步分解细化见第一层图数据流图图3。第一层图第一层图图1如图所示为系统数据流程第一层图图1,图中数据流内容如下: F1 生产订单 F2 产品表 F3 产品配比表 F7 生产任务 F8 材料消耗安排表 F13 材料表 F17 生产计划 F18 材料计划如图所示为系统第一层图图1,该图将顶层图中的计划管理进一步分解为两部分,分别为工单生产计划管理和工单材料计划管理,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 1) 工单生产计划管理:本模块主要功能为按订单要求生成生产计划。接收销售科每月发来的生产订单及产品表,按要求生成生产计划,并交材料计划管理模块使用,同时存档为生产计划台帐,并向生产班组发出生产任务表。进一步分解见第二层图。2) 工单材料计划管:本模块主要功能为根据产品配比表及生产计划制定材料消耗计划。接收生产技术组发来的产品配比表及仓库发来的材料表,根据生产计划中各产品的生产计划制定材料消耗计划并存档形成材料消耗计划,并向生产班组发出材料消耗安排表。进一步功能细化见第二层图。第一层图图2如图所示为系统流程图第一层图图2,图中数据流内容如下:F4 品质检查单F5 质检结果F9 日产量表F10 材料消耗日报F12.1 生产进度表F12.2 材料消耗表F12.3 生产质量表F14 产量表F16 质检结果F17 生产计划F18 材料消耗计划F19 材料消耗表如图所示为第一层图图2,该图将顶层图中的生产管理模块细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生产进度管理、材料消耗管理和生产质量管理,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 生产进度管理:本模块主要负责生产进度情况信息的管理,并进行计划与实际的比较。接收生产班组发来的各种产品的日产量表,存档生成生产日报台帐,取出生产计划台帐中各产品的进度情况,与生产日报台帐中的进度情况进行比较,形成生产进度表反馈给生产班组。2) 材料消耗管理:本模块主要负责生产过程中材料消耗情况信息的管理,同样进行计划与实际的比较。接收生产班组发来的材料消耗日报,处理并存档形成材料消耗台帐,取出材料消耗计划中各材料的消耗情况与实际消耗情况进行比较,形成材料消耗表发给生产班组。3) 生产质量管理:本模块主要负责生产过程中品质信息的管理。定期取出生产日报台帐中各产品的产量情况进行查看,若某产品的产量超过一定数量则发出品质检查单交品管科,接收品管科发挥的质检结果,存档形成质检结果表。第一层图图3如图所示为数据流程图第一层图图3,该图将顶层图中的出入库管理进一步细化为出库管理和入库管理两个部分,具体说明如下:1) 出库管理:本模块主要负责材料出库信息管理。取出材料消耗台帐中的材料消耗信息及现存量的材料信息,发现现存量不足,则取出材料消耗计划中的各材料计划总消耗量,若已消耗量加现存量小于总消耗量,则向仓库发领料单。2) 入库管理:本模块主要负责合格品入库信息的管理。取出生产日报台帐中各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并取出质检结果中相应产品的合格率,确定合格品数量,若合格品数量超过一定量则向仓库发出合格品入库单。(d)第二层图第二层图图1如图所示为数据流程第二层图图1,该图将数据流程图第一层图中的工单生产管理计划进一步细化为工单录入和工单计划生产两个部分,具体说明如下:1) 工单录入:本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及订单信息的录入。提供产品录入界面供销售科录入产品信息,并存档形成产品表。同时提供生产订单录入界面供录入生产订单,同样存档形成生产订单台帐。2) 工单计划生成:本模块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生成。根据生产订单情况确定各种产品的产量及进度,制定生产计划,存档形成生产计划台帐,并根据生产计划向生产班组发出生产任务表。第二层图图2如图所示为系统数据流程第二层图图2,该图将第一层图中的工单材料计划管理进一步细化为产品配比录入材料消耗计划生产两个部分,下面分别加以说明:1) 产品配比录入:本模主要负责产品配比信息材料表的录入与存储。提供材料表录入界面供仓库录入材料表,存档形成材料表台帐,同时提供产品配比表录入界面供生产技术组录入产品配比情况,生产产品配比表供使用。材料消耗计划生成:本模块主要负责材料消耗计划的生成。取出产品配比表中各材料与产品的配比情况,并根据生产计划中各产品的产量及进度情况制定材料消耗计划,存档形成材料消耗计划,同时向生产班组发出材料消耗安排表。3.1.2 数据字典的描述数据字典的作用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除此之外,数据词典还要对系统分析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定义和说明。数据词典的主要内容有:数据流、数据元素、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项,其中数据元素是组成数据流的基本成分。下面采用表格形式对本系统数据流图中的各成分进行的定义和说明,仅列出数据元素、数据流、外部项、数据存储各一个表,以及顶层图中全部加工。数据流系统名:生产管理系统 编号:F17条目名:生产任务 别名:来源:计划管理 去处:生产班组数据流结构: 生产任务=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产品规格+数量+开工日期+完工日期+日产量所有待生产产品简要说明:生产任务是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的的安排给生产班组的生产任务表,一般每月月初发出。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表3-1 数据流数据字典数据元素系统名:生产管理系统 编号:条目名:产品编号 别名:属于数据流: 存储处:F1、F3、F4、F5、 D1、D6、D3、F7、F9、F11、F12 D7、D4、D8数据元素: 取值范围 意义代码类型 999001999999 xxx xxx 字符(由数字组成的字符串) 产品类别 产品编号简要说明:产品编号是产品的识别符,每种产品都有唯一的产品编号。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表3-2 数据元素字典数据存储系统名:生产管理系统 编号:D1条目名:生产计划台帐 别名:存储组织: 记录数:约30条 主关键字:产品编号每种产品一条记录 数据量: 辅关键字:按产品编号排列记录组成: 项名: 产品编号 数据 开工日 完工日 日产量 备注近似长度 10 6 8 8 9 20(字节)简要说明:产品其他需指明的特殊属性或变动在备注中说明。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表3-3 数据存储字典外部项系统名:生产管理系统 编号:条目名:销售科 别名:输入数据流: 输出数据流: 生产订单 产品表主要特征: 销售科:即本系统中提供生产订单及产品表的部门,其主要特征是:销售科负责人姓名、负责销售的产品编号、联系电话简要说明:本系统不负责销售科内部的产品调整,仅接收销售科最终发来的生产订单以确定生产计划,生产订单每月月初发出。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表3-4 外部项字典加工系统名:生产管理系统 编号:1条目名:计划管理 别名:输入: 输出:生产订单 生产任务产品表 材料消耗安排表材料表 生产计划产品配比表 材料计划加工逻辑:1、 从生产订单中取出产品编号及数量及交货期;2、 根据产品数量及交货期制度生产计划,存档形成生产计划台帐;3、 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任务表;4、 从产品配比表中取出各产品消耗数量,对照生产计划中各种产品产量情况制定材料消耗计划,并编制材料消耗安排表。简要说明:生产任务及材料消耗安排由生产科主管直接向生产班组下达并监督执行。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表3-5 计划管理加工字典加工系统名:生产管理系统 编号:2条目名:生产管理 别名:输入: 输出: 日产量表 生产情况表 材料消耗日报 品质检查单 质检结果 生产日报 材料消耗表加工逻辑:1、 根据生产班组发来的的日产量表形成生产日报台帐;2、 根据材料消耗日报形成材料消耗台帐;3、 当某种或某几种产品数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形成品质检查单,并根据质检结果形成质检结果台帐。4、 根据产品产量、材料消耗情况及品质检查结果形成生产情况表反馈至生产班组,其中包含计划与实际的比较情况。简要说明: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表3-6 生产管理加工字典加工系统名:生产管理系统 编号:3条目名:出入库生产管理 别名:输入: 输出: 日产量表 领料单 材料消耗表 合格品入库单 质检结果表加工逻辑:1、 对照材料消耗台帐和材料消耗计划,发现缺料时发领料单;2、 按时搜索合格品质量,当超过一定数量时发出合格品入库单。简要说明:本模块不负责仓库内部的信息管理活动,仅涉及生产过程中的领料及产品入库的信息处理。修改记录: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表3-7 出入库管理加工字典三、系统详细设计:31 软件模块结构设计3.1.1 HIPO分层图HIPO技术即用图形方法表达一个系统的输入输出以及模块的层次。HIPO技术包含下面两个方面的内容:(1)HIPO分层图:用此图表示自顶向下分解所得系统的模块层次结构。(2)IPO图(输入处理输出图):此图描述分层图中一个模块的输入,输出和处理内容。应用HIPO技术可以进行系统设计、评价,在系统实施之前加工和修改已设计的系统。HIPO图清晰易懂,可以使用户、管理人员等很方便地理解系统的程序结构,也有利于程序的编写和系统的维护。下面分别给出本系统的HIPO分层图及IPO图。图3-1 HIPO分层图3.1.2 IPO 图表3-1 生产管理系统IPO图表3-2 计划管理IPO图表3-3 生产进度管理IPO图3.2 数据库设计3.2.1实体联系的建模经上述分析,本系统实体集有:1) 产品,有属性: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型号,累计产量2) 材料,有属性:材料号、材料名称、属性、产地、供应商3) 生产订单,有属性:订单号、发单日期、产品数量,交货期4) 生产计划,有属性:计划号、制定日期、开工日期、总产量、完工期、总天数、日产量5) 材料消耗,有属性:材料号、日期、现存量、日消耗量、总消耗量6) 检验表,有属性:质检单号、被检日期、被检数、合格率7) 生产日报,有属性:日期、产品编号、日产量、总产量3.2.2实体间的联系1) 订单 产品与生产订单间的1:N联系,一种产品可能有多份订单,每份订单只包含一种产品。2) 生产日报 产品与生产日报间的1:N联系,一种产品一般有多份日报,反映该产品的生产情况,一份日报通常只包含一种产品。3) 消耗 材料与材料消耗的1:N联系,是实际生产过程中材料的耗用及现存关系。4) 质检 产品与生产订单的1:N联系,产品满一定数量后交品管部检验产生质检表,每种产品可能对应多条之间记录,但每份质检记录只包含一种产品。5) 计划 生产订单与生产计划间的1:N联系,生产计划根据订单情况而制定,针对每份订单中的每种产品都必须有相应的计划产生交生产班组以确保订单按期完成。6) 配比 产品与材料间的M:N联系,一种材料可用于生产多种产品,一种产品生产时也可耗用多种材料,这种联系综合反映为产品配比情况。7) 材料计划 材料与生产计划间的M:N联系,材料计划根据材料与生产计划而制定,生产计划中的产品可耗用多种材料,每种材料可悲多种产品耗用,制定材料计划需考虑这个多对多关系。即存在如下联系:1:1 联系:无1:N 联系:共5个,分别为订单、生产日报、消耗、质检、计划;M:N 联系:共2个,分别为配比、材料计划。EDR与DFD中元素的对应关系表EDR中的实体/联系DFD中的存储文件DFD中的外部项数据流生产日报质检表产品材料消耗材料生产订单生产计划生产日报质检消耗配比材料计划订单计划D2D4D7D5D9D6D1D3D4D5D8D2D6D1生产班组品管科生产班组生产班组销售科生产班组品管科生产班组生产技术组销售科F13F16F2F19F13F1F17F13F16F19F3F18F1F173.2.3 ER图ER图是用于描述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图形工具,它能直观清晰地描述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是进行数据库设计的基础。3.2.4 转换规则按照转换规则从ER图产生数据库的关系模式集,转换过程如下:(1)对于实体类型,可将每个实体类型转换成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即为关系模式的属性,实体标识符即为关系模式的键。(2)对于联系类型,要视1:1,1:N和M:N三种不同情况做不同的处理。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1的,可以在两个实体类型转换成的两个关系模式中任意一个关系模式的属性中加入另一个关系模式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若实体间的联系是1:N的,则在N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中加入1端实体类型转换成的关系模式的键和联系类型的属性,不生产关系模式。若实体间的联系是M:N的,则将联系类型也转换成关系模式,其属性为两端实体类型的键加上联系类型的属性,而键为两端实体键的组合。3.2.5关系模式经上述分析与转换,现得系统关系模式如下:生产订单(订单号,产品编号#,发单日期,产品数量,交货期)生产日报(日期,产品编号#,日产量,总产量)质检表(质检单号,产品编号#,被检日期,被检数,合格率)材料消耗(日期,材料号#,现存量,日消耗量,总消耗量)产品配比表(产品编号#,材料号#,单位消耗量)计划(订单号,计划号#,制定日期,开工日期,总产量,完工期,总天数,日产量)材料计划(材料号#,计划号#,总消耗量,日消耗量)产品(产品编号#,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型号,累计产量)材料(材料号#,材料名称,属性,产地,供应商)3.2.6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上述的模式事实上已经是属于4NF,这是我们所需的最高阶段。说明我们的初始实体模式是合理的。4.2.7 计算机系统配置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本系统是一个单机版管理信息系统,需较为强大的数据库管理信息及系统开发工具支持,故采用如下配置: 硬件配置: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i3处理器,2G以上的内存,1T以上的硬盘,光驱等等。 软件配置:Powerbuilder7.0以上版本的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以上的数据库管理系统,Windows98 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四 实施概况41测试概况系统测试时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周期中的十分重要而漫长的阶段。它是系统质量与可靠性的保证,是对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最终审核,其目的是发现系统的错误。软件测试通常采用人工测试与机器测试。人工测试包括个人复查、走查和会审。由于本系统规模小,所以人工测试主要采用个人复查,在源程序编写完成以后,由自己进行详细检查,并请有丰富经验的程序设计人员对本系统进行检查。机器测试采用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主要是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软件的外部特性,根据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用例,从程序输入和输出特性上测试是否满足设定功能。白盒测试是按照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逻辑选择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及过程进行测试。系统测试一般为四个步骤,即单元测试、组装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