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回收率分析.doc_第1页
2010年上半年回收率分析.doc_第2页
2010年上半年回收率分析.doc_第3页
2010年上半年回收率分析.doc_第4页
2010年上半年回收率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上半年回收率分析及总结报告 编写: 科长:总工: 生产科2010年6月12日2010年上半年回采率分析及总结报告2010上半年在+420水平D11、D13、中13采区回采,D11、D132回采煤层为2-3煤;中13采区回采,回采煤层为2-1煤。采区动用量87.5万吨,采区出煤67.4万吨(工作面出煤63.7万吨,掘进煤3.7万吨),采区损失20.1万吨(工作面损失7.2万吨,采区煤柱损失12.9万吨)。2010上半年年共有四个生产工作面: D13131、D11121、复采D13001、中13211。其中D11131(综放)工作面(2-3煤)动用587455吨,采出量525922吨,工作面损失61533吨,工作面回采率89.5%;D11121(炮放)工作面(2-3煤)动用65841吨,采出量57012吨,工作面损失8829吨,工作面回采率86.6%;复采D13001(炮采)工作面(2-3煤)动用39907吨,采出量38720吨,工作面损失1187吨,工作面回采率97%;中13211(炮放)工作面(2-1煤)动用16027吨,采出量15226吨,工作面损失801吨,工作面回采率95%;2010上半年年XX矿采区动用储量为875004吨,采出量为674268吨,矿井采区损失量200736吨,矿井采区回采率77,其中工作面动用量709230吨,工作面采出量636880吨,工作面损失量72350吨,实际工作面回采率89.8。 现将本年度上半年矿井各类损失列表如下: 表1采区名称采区损失合计工作面损失合计采区煤柱损失合计全矿井20073672350128386D11采区19167882910338D13采区17549162720112771中13采区60788015277实际工作面损失占采区损失的63.9%:采区煤柱损失占36.1%:现将本年度上半年各回采工作面采出量及损失量列表如下: 表2名称采出量(吨)损失量(吨)工作面回采率落煤D111315259226153389.5D1112157012882986.6复采D1300138720118797中132111522680195合计6368807235089.8采区损失原因:1、设计工作面和采区之间留设的隔离保护煤柱,造成阶段煤柱损失;2、采区之间三角保护煤柱损失;3、D13区东翼工作面靠近F5101断层,留设的断层保护煤柱损失。工作面损失量情况原因分析:1、工作面由于受回采工艺限制的正常厚度损失、两端头不能正常放煤。2、D13131工作面中部存在小碴包,造成煤炭损失。3、中13211工作面初采时老顶垮落之前不能进行放顶,造成了煤炭损失。由表可以分析原因:D11121、D13131、中13211工作面由于靠近矿井边界断层,其边界断层保护煤柱占采区损失量相当大,因此降低采区煤柱损失,减少边角煤损失,将是提高回采率的关键。我矿在提高工作面回采率方面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保证了回采率达到要求:1、我们加强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及资源不可再生的全社会性教育,使全矿所有干部职认识到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2、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我们及时下发预防丢煤通知单。2010年上半年根据工作面具体情况,共下发“预防丢煤通知单”4份。3、由生产科负责检查各采煤队的浮煤清理情况并做好记录,浮煤平均厚度均不超过0.03m,确保工作面回收率达标。4、严格执行回采率奖罚制度,2010年上半年共出具资源回收罚款单10份,共计罚款金额21000元,出具资源回收奖款单18份,共计奖款金额42000元。5、D13131工作面在过断层时,我们及时的研究方案,提出可行的措施,在保证安全通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回收煤炭资源。6、D13131工作面煤层较厚,为了保证把顶煤回净,我矿生产科派专人跟班,煤放不净不允许推进,极大的提高了资源回收率。7、定时的组织机关人员进行义务劳动,及时清理皮带下的浮煤,最大限度的回收了煤炭资源。总结以上经验,我矿工作面回采率及采区回采率虽然达到了标准,但还有一定潜力可挖,根据以上分析,在以后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以下建议:1、工作面损失,今后要降低综放工作面落煤损失。2、加强现场管理,提高炮采工作面的浮煤、老塘煤回收。3、杜绝综放、炮放工作面丢顶煤现象。4、总结资源管理工作上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广无煤柱开采,不留边角煤、三角煤,采用跨巷掘进、跨巷回采,对孤立的可采块段采用沿空留巷回采或巷采,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煤炭资源损失,避免人为的造成资源浪费。5、在设计上将克服种种困难,如压力大,水多,三软煤层等不利因素,采取跨巷布置工作面,回收阶段煤柱,沿边界布置工作面,回收边界三角煤,继续坚持采用适合我矿实际的采煤工艺:沿底回采放顶煤一次采全厚,避免一分层采后剩下的孤立可采块段。6、利用先进综放设备及掘进工艺,推广无煤柱一次采全高技术。减少掘进巷道、保护煤柱、采煤成本及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及减少损失。7、端头和拐头放煤技术。为进一步提高资源回收率,我矿组织技术攻关,开展了工作面端头支架和上、下拐头放煤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可有效增加工作面煤炭回收率,克服了端头和拐头压力大、煤难放这一难题。8、合理设计工作面,保护煤炭资源,减少损失,严格执行储量增减、注销、报损、地损制度,并严格按规程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注销、地损、报损手续,文图齐备,资料健全,永久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