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论文.doc_第1页
PICC论文.doc_第2页
PICC论文.doc_第3页
PICC论文.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摘要】 通过对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的临床应用和护理的研究,指出了其主要适应症、正确的置管方法及临床应用的具体护理措施,并特别对其临床使用中的并发症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最后总结出了对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适应症 并发症 护理措施前言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u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并使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由于PICC具有操作简单易行,且使用安全,并发症少,同时又具有留置时间长,护理简便,患者痛苦少的优势,因此PICC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1。那么如何对PICC进行更好的维护也就应运而生成为临床上的一个重要课题.1 PICC的临床应用1.1 PICC的定义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其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技术从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并在临床上不断广泛应用。1.2 PICC的适应症 PICC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需要输入高渗或粘稠的液体(如:TPN、脂肪乳、氨基酸);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液(如:输液泵);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小板等);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2 PICC的护理2.1 PICC置管术前、中、后的护理2.1.1 术前护理 术前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收集基础资料,包括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血管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文化水平。选择无禁忌证的患者留置PICC管,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PICC管的特点及置管的优点、置管的操作方法,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2.1.2 术中护理 让患者去枕平卧,穿刺上肢外展90度,头转45-60度,防止导管误入颈内静脉,有严重呼吸困难患者取半卧位穿刺置管,穿刺侧手与躯干垂直,严格无菌操作,穿刺点周围皮肤必须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局部暴露需要充分,嘱患者在置管过程中不要活动,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用镇静剂后再进行操作。2.1.3 术后护理 术后用无菌透明贴膜固定导管,将导管入口与外界环境隔离。选用透气性好的敷贴,可以形成阻挡外来细菌感染的屏障。在应用过程中,若患者出汗多,敷贴潮湿,应随时更换;置管后,随时观察穿刺点有无变红、渗漏或水肿,触摸穿刺点有无疼痛和硬结及体温的变化。导管入口处用无菌小纱布块保护,然后用透明贴膜封管,必要时用绷带加压。置管3天内术肢减少活动,避免剧烈活动。穿刺处及时更换贴膜,清理血液,对于皮肤较敏感的患者应每天 消毒更换一次;肝素帽和可来福接头使用后,要注意防止感染,肝素帽每3-5天更换一次,可来福接头7-10天更换一次。每日输液时严格消毒,其范围包括肝素帽、可来福接头的后端及周边,然后再连接与可来福接头配套的螺口输液器,使连接比较牢固。在每天输液前用10-20毫升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输液完毕,必须用不少于10毫升的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2。更换贴膜时动作应轻柔,应从下向上撕去贴膜。教会患者及家属改良术肢衣袖,以免穿脱上衣时将导管拔出。2.2 PICC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静脉炎是PICC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发生于插管后的3-6天3。表现为触红、发红等症状。它包括血栓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和化学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于PICC导管的选择、尖端的位置、导管局部固定、患者凝血状态及体质有关4。Racadio等5认为,尖端不在中心静脉会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导管,送管位置恰当,固定妥当,可有效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机械性静脉炎通常发生于置管后48-72小时,主要由于选择的导管型号与血管的内径大小不适宜,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所致6。因此,要根据病人的血管情况选择型号适宜的导管,并在置管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静脉管壁造成损伤;指导病人限制置管侧肢体的活动度。樊红苓等研究,采用肝素盐水完全浸泡过的PICC导管,具有抗凝血与润滑作用,可减少置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7;化学性静脉炎与局部血管位置及血流量有关,通常发生较少8,一般发生于肿瘤患者中9。 感染: 多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或换药不及时等原因引起的,它的致死率为3%10,无论置管操作过程还是置管后的导管护理,都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应定期换药,陈建霞等认为每周2-3次用碘伏换药可有效预防感染11。此外,导管口细菌培养及更换肝素帽每周一次12。还应观察体温变化及局部有无红、肿、渗液。如局部感染,可给予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生理盐水20毫升湿敷13。 导管堵塞是PICC置管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14。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是正压封管、定时冲管(2天或3天一次)和更换肝素帽(15天一次)6。每日治疗结束用生理盐水20毫升冲管,再用10毫升以上针筒将肝素盐水3-5毫升进行封管,浓度为每毫升盐水100u肝素。当肝素盐水注入3毫升时,要边退针边推封管液,直至针头退出15。 静脉血栓的形成:血栓的形成多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及导管周围血流速度减慢所致。主要表现为液体流速减慢、远端肢体浮肿、穿刺部位渗液、局部疼痛及冲洗受阻16。为了减少血栓的形成,应确保导管尖端位于中心静脉,每次输液前应先抽回血检查有无血栓,若有阻力切勿用液体加压冲洗,可用力抽吸,借负压吸出血栓,若无效可用尿激酶50万单位+NS20毫升用泵2毫升每小时泵入,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0.4毫升IH QD,口服法华令2.5毫克QD,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出血倾向,每天抽血检查凝血时间16。2.3 PICC拔管的护理 当治疗结束或出现并发症时,应及时拔管。操作前向患者讲述拔管过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患者取仰卧位,外展穿刺侧上肢,嘱患者做深呼气动作,缓慢拔出导管,如感觉有阻力,停止拔管,热敷20-30分钟再继续拔管,拔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按压穿刺点不少于5分钟,并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24小时。嘱患者拔管后24小时内尽量减少穿刺肢体的活动,以防止出血。3 讨论 PICC导管为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的途径。国外资料报道PICC导管可留置2年,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用药过程中患者的恐惧,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但成功地穿刺留置导管后,离不开细致的导管护理,PICC导管毕竟是一种异物,长期留在体内,在留置期间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无菌技术,做好相应的护理,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参考文献 1 魏娟,曹亚江,陈秀敏等. 径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 实用护理杂志,2008,16,(8) 2 薛巧香,郝立新. 2例PICC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 护理研究,2003,17,(1):413 Mazzola JR,Schott-baer D,Addy L,Clinical Factor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hlebitis after insertion of 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Journal Intravenous Nursing,1999,22(1):3642. 4 李新萍。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859860. 5 Racadio JM,Doellman DA,Johnson ND,etal.Pediatric peripherall in serted central catheters:complication rates related to cather tiplocxtion. 6 王春妹,护理操作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4,18(6B):10991100. 7 樊红苓,绳宇.肝素盐水有效降低PICC插管后静脉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护理,2004,10(12):1087. 8 Macklin D.How to manage PICCs.American Journal Nursing,1997,97(9):2732. 9 侯晓静,朱丹.外周插入中心静脉置管临床应用风险及回避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60. 10 骆小京,康继红,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NIC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4):232. 11 魏道林,PICC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5,11(19):16071608. 12 郑静,王丽莉.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在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5):3344. 13 谢春雷,李春霞,诸蕊玉,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4A):628. 14 张兰菊.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4):33213323. 15 崔昱,陆欣欣,王容.280例患者经外周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