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考试机械设计第一次作业.doc_第1页
2013年4月考试机械设计第一次作业.doc_第2页
2013年4月考试机械设计第一次作业.doc_第3页
2013年4月考试机械设计第一次作业.doc_第4页
2013年4月考试机械设计第一次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4月考试机械设计第一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0分,共 5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V带中的离心拉应力,与带线速度()。A. 的平方成正比B. 的平方成反比C. 成正比D. 成反比2. 确定紧连接螺栓中拉伸和扭转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当量应力时,通常是按()来进行计算的。A. 第一强度理论B. 第二强度理论C. 第三强度理论D. 第四强度理论3. 传递同样载荷时,下列具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中,( )作用在轴上的力最小。A. 普通V带传动B. 平带传动C. 链传动D. 绳传动4. 承受预紧力F的紧螺栓连接在受工作拉力F时,剩余预紧力为F,其螺栓所受的总拉力F0为()。A. F+FB. F+FC. F+FD. F-F5. 要实现两空间交错轴之间的传动,除了采用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还可采用()。A.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B. 曲线齿锥齿轮传动C. 直齿锥齿轮传动D. 蜗杆传动6. 角接触球轴承的类型代号为()。A. 1B. 2C. 3D. 77. 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的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A.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B.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C.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D.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8. 两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的链传动,链条的紧边应布置在上边,松边应布置在下边,这样可以使( )。A. 链条平稳工作,降低运行噪声B. 松边下垂量增大后不致与链轮发生咬链现象C. 链条的磨损减小D. 链传动达到自动张紧的目的9. 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 防止润滑油受热膨胀后外溢,造成环境污染B. 防止润滑油温度高而使润滑条件恶化C. 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力学性能下降D. 防止蜗杆蜗轮发生热变形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10. 轴环的作用是( )。A. 作为轴加工时的定位面B. 提高轴的强度C. 提高轴的刚度D. 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11. 下列()的措施,可以减小齿轮传动的齿向载荷分布系数。A. 降低齿面粗糙度值B. 增加齿轮宽度C. 大端面重合度D. 提高轴系刚度12. 下列滚动轴承的密封方式中属于接触式密封的是()。A. 毡圈密封B. 油沟式密封C. 迷宫式密封D. 间隙密封13. 对于开式齿轮传动,在工程设计中,一般()。A. 按接触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弯曲强度B. 按弯曲强度设计齿轮尺寸,再校核接触强度C. 只需按接触强度设计D. 只需按弯曲强度设计14. 与V带传动相比,同步带传动的突出优点是( )。A. 传递功率大B. 传动比准确C. 传动效率高D. 带的制造成本低15. 在蜗杆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A. 圆柱蜗杆传动B. 环面蜗杆传动C. 锥蜗杆传动D. 环面蜗杆传动和锥蜗杆传动16. 带传动中,当带速30m/s时,一般采用()来制造带轮。A. 灰铸铁B. 球墨铸铁C. 铸钢D. 铝合金17. 一对啮合的齿轮,小齿轮为硬齿面,大齿轮为软齿面,工作时()。A. H1H2,H1H2B. H1H2,H1H2C. H1H2,H1H2D. H1H2,H1H218. 在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中,限制pv值的主要目的是()。A. 防止轴承因过度发热而产生胶合B. 防止轴承过度磨损C. 防止轴承因发热而产生塑性变形D. 防止发生疲劳点蚀19. 带传动的张紧轮应压在()。A. 靠近小带轮的松边内侧上B. 靠近小带轮的松边外侧上C. 靠近大带轮的松边内侧上D. 靠近大带轮的松边外侧上20. 切向键连接的斜度是做在()上。A. 轮毂键槽的底面B. 轴的键槽底面C. 一对键的接触面D. 键的侧面21. 暴露在外的啮合零件最可能发生()失效。A. 点蚀B. 胶合C. 磨损D. 其它22. 下列各种机械设备中,()只采用滑动轴承。A. 大型蒸汽涡轮发电机主轴B. 轧钢机轧辊支承C. 精密车床主轴D. 汽车车轮支承23.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模数mn=2mm,螺旋角=15,小齿轮齿数z1=25,齿宽b1=55mm,大齿轮齿数z2=45mm,齿宽b2=50mm,则齿宽系数等于()。A. cos10B. 1C. cos15D. 1.1cos1524. 齿轮因齿面塑性变形而失效最可能出现在()中。A. 高速轻载的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B. 低速重载的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C. 润滑油粘度较高的硬齿面齿轮传动D. 开式齿轮传动25. 转动的轴,受不变的外载荷作用,其所受的弯曲应力的性质为()。A. 脉动循环应力B. 对称循环应力C. 静应力D. 非对称循环应力26. 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传递运动和动力。A. 带的紧边拉力B. 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C. 带的预紧力D. 啮合27. 大链轮的齿数不能取得过大的原因是()。A. 齿数越多,链条的磨损就越大B. 齿数越多,动载荷与冲击就越大C. 齿数越多,噪声就越大D. 齿数越多,链条磨损后,越容易发生脱链现象28. 花键连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强度。A. 齿根弯曲B. 齿根剪力C. 齿侧挤压D. 齿侧接触29. 薄壁套筒与花键轴相连接,宜采用()。A. 矩形花键B. 渐开线花键C. 三角形花键D. 矩形花键和渐开线花键30. 向心滑动轴承的相对间隙,通常是根据()进行选择。A. 轴承载荷和轴颈直径B. 润滑油的粘度和轴的转速C. 轴承的平均压强和润滑油的粘度D. 轴承的平均压强和轴径的圆周速度31. 当摩擦系数与初拉力一定时,则带传动在打滑前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随()的增大而增大。A. 小带轮上的包角B. 大带轮上的包角C. 带轮的宽度D. 带轮的线速度32. 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带中应力是()。A. 有规律变化的B. 不变的C. 无规律变化的D. 间歇性33. 一批在同样载荷和同样工作条件下运转的型号相同的滚动轴承,()。A. 他们的寿命应该相同B. 他们的寿命不一定相同C. 90%轴承的寿命应该相同D. 他们的最低寿命相同34. 根据蜗杆螺旋面的形成原理和加工方法,()磨削困难,精度较低。A. 阿基米德蜗杆B. 渐开线蜗杆C. 法向直廓蜗杆D. 圆弧圆柱蜗杆35. 对于较长轴,为保证轴上齿轮在齿宽方向承载均匀,应按()计算。A. 强度准则B. 刚度准则C. 散热性准则D. 振动稳定性准则36. 动力蜗杆传动的传动比范围通常为( )。A. 8012037. 外圈固定内圈随轴转动的滚动轴承,其内圈上任一点的接触应力为()。A. 对称循环变应力B. 静应力C.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D. 脉动循环变应力38. 当压力加大时,润滑油的粘度()。A. 随之加大B. 保持不变C. 随之减小D. 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视润滑油性质而定39. 在蜗杆传动中,当需要自锁时,应使蜗杆导程角()当量摩擦角。A. B. C. D. 40. 在中速、中载的链传动中,链轮材料常采用()。A. 中碳钢正火B. 中碳钢淬火C. 灰铸铁D. 球墨铸铁41. 下列8种机械零件:螺旋千斤顶中的螺杆,机床的地脚螺栓,车床的顶尖,减速器的齿轮,拖拉机发动机的汽缸盖螺栓,船舶推进器的多环推力轴承,颚式破碎机的V带轮,内燃机曲柄轴的盘形飞轮。其中有()是通用零件。A. 3B. 4C. 5D. 64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增加蜗杆头数,则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定43. 采用三油楔或多油楔滑动轴承的目的在于()。A. 提高承载能力B. 增加润滑油量C. 提高轴承的稳定性D. 减少摩擦发热44. 链传动工作时,链板受到的拉应力近似属于()。A. 静应力B. 对称循环变应力C. 脉动循环变应力D. 无规律的变应力45. 设计键连接的几项主要内容是:a)按轮毂长度选择键的长度;b)按使用要求选择键的主要类型;c)按轴的直径选择键的截面尺寸;d)对连接进行必要的强度校核。在具体设计时,一般顺序是()。A. b-a-c-dB. b-c-a-dC. a-c-b-dD. c-d-b-a46. 普通平键连接的承载能力,通常是取决于()。A. 轮毂的挤压强度B. 键的剪切强度C. 键的弯曲强度D. 键工作表面的挤压强度47. 动压向心滑动轴承的轴颈在轴承中的位置,可由()两个参数来决定。A. 轴颈半径和最小油膜厚度B. 相对间隙和偏心率C. 相对间隙和偏心距D. 偏心距和偏位角48. ()不是滚动轴承预紧的目的。A. 增大支承刚度B. 提高旋转精度C. 减小轴承受载后的变形D. 降低摩擦阻力49. 动压润滑轴承算出的进油温度不应超过()度,否则表示轴承载承能力未被充分利用。A. 20-35B. 35-40C. 40-45D. 45-5050. 齿轮采用渗碳淬火的热处理方法,则齿轮材料只可能是()。A. 45号钢B. ZG340-640C. 40CrD. 20CrMnTi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0分,共 50 题,每小题 2 分)1. A 2. D 3. C 4. B 5. D 6. D 7. D 8. B 9. B 10. D 11. D 12. A 13. D 14. B 15. A 16. A 17.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