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期末复习.doc_第1页
RFID期末复习.doc_第2页
RFID期末复习.doc_第3页
RFID期末复习.doc_第4页
RFID期末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RFID期末复习第1章1. 什么是RFID技术,它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有什么区别,主要优势在哪?答:(1) RFID,即无线射频识别。它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俗称电子标签或应答器。(2)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可快速的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且其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3) 优势:第一,它可以识别单个且非常具体的物体;第二,它采用无线电射频;第三,它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2. 简述RFID系统的组成及类型。答:(1) 组成: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中间件和应用系统构成。(2) 类型:1) 按供电方式: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半无源电子标签。2) 按频率:低频电子标签、高频电子标签、超高频电子标签和极高频/微波电子标签。3) 按封装形式:信用卡标签、线型标签、纸状标签、玻璃管标签等。3. 简述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答:(1) RFID结合感测装置(2) RFID结合人体(3) RFID结合显示装置,拉伸了视角(4) RFID结合定位技术,准确快速定位第2章1简述电磁波频谱的划分与分配?答:频谱的分配,即将频率根据不同的业务加以分配,以避免频率使用方面的混乱;频谱的节约。2. 简述RFID工作频率的分类及主要应用领域答:(1) 低频段射频标签。应用于动物识别的低频标签外观有项圈式、耳牌式、注射式、药丸式等,典型的应用动物有牛、信鸽等。(2) 中高频段射频标签。典型应用包括电子车票、电子身份证、电子闭锁防盗等。(3)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射频标签。应用包括移动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应用、电子闭锁防盗等。3. 简述RFID天线的主要性能要求及部署时应注意的问题。答:在选择标签天线时主要应考虑:(1) 天线的类型(2) 天线的阻抗(3) 应用到物品上的射频的性能(4) 读写器天线读写器天线的设计或选择必须满足以下基本条件:天线线圈的电流最大,用于产生最大的磁通量;功率匹配,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磁通量的可用能量;足够的带宽。天线还受天线周围物体环境的影响。障碍物会妨碍电磁波传输;金属物体产生电磁屏蔽,会导致无法正确地读取电子标签内容;其他宽频带信号源会产生电磁干扰。第3章填空题1 两大非营利性的制定RFID标准的组织是ETSI和ISO2 EPCglobal是指由VCC和EAN共同组建的RFID标准研究机构3 ISO180007标准的工作频率是433.92MHz。4 ISO180006标准的工作频率是860960MHz。5 美国UHF RFID的主要频段是902928MHz。6 我国UHF RFID的主要频段是840845MHz和920925MHz。7 UID是指泛在ID,uCode是指泛在编码。简答题1 简述RFID标准的分类及主要的RFID标准组织。答:(1) 分类:技术标准数据内容标准一致性标准应用标准(2) 标准化组织:1) GS1/EPCglobal2) AIMglobal组织3) ISO4) UID5) IP-X2 简述UHF频段空中接口标准和ISO/IEC18000系列标准的主要频率特征及应用领域。3 简述EPCglobal标签的分类及各类的主要特点。答: 身份识别用标签、身份识别用标签、多功能标签、半被动式标签、主动式标签、基本读取器4 比较EPC和UID标准,分析其主要区别。答:EPC标准主要使用于使用替代条形码的无源电子标签的流通领域,同时也在研究医疗领域中应用。UID标准除了适用于电子标签之外,也适用于红外线、有源电子标签、蓝牙、W-LAN及GPS等技术。5 比较EPCglobal与ISO/IEC RFID标准,分析其主要区别答: EPCglobal 标准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空中界面技术要求上略有差异;与EPCglobal相比,ISO/IEC有着天然的公信力,因为ISO/IEC是公认的全球非营利工业标准组织。分析题1 动物追踪应采用什么类型的标签,分析并说明理由2 大型集装箱应采用什么类型的标签,分析并说明理由第4章填空题1 RFID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送识别信息的,不受空间限制,可快速地进行物体追踪和数据交换。2 RFID读写原理主要有两种,即标签天线耦合的通信方式,是电感耦合(或电磁感应定律原理)和电磁耦合(或反向散射原理)3 能阻碍电磁波的传输,而能吸收电磁波4 RFID编码主要有单极性不归零、双极性不归零、单极性归零、曼彻斯特等5 RFID调制的主要方法有脉冲调制、副载波与载波调制、ASK等。6 RFID数据的校验方式有差错、差错控制、检纠错码。简答题1 简述RFID系统的硬件构成答:RFID系统主要由读写器、电子标签、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四部分构成。2 简述RFID电感耦合与电磁耦合的主要区别答:RFID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即电感耦合系统和电磁反向散射耦合系统。电感耦合方式一般适合于中、低频工作的近距离射频识别系统,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一般适用于高频、微频工作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3 简述声表面波电子标签的识别原理答:声表面波器件的功能部分是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在表面抛光的压电材料基片上制作的叉指换能器、反射体和耦合栅等金属电极结构,基于逆压电效应,射频信号在经历电磁波声表面波电磁波的换能过程中得到处理,达到预定功能要求。4 简述电磁反向散射系统答:当电磁波遇到空间目标时,其能量的一部分被目标吸收,另一部分则以不同的强度散射到各个方向。在散射的能量中,一小部分反射回发射天线,并被天线接收,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即可获得目标的有关信息。当电磁波从天线向周围空间发射时,会遇到不同的目标。到达目标的电磁波能量的一部分被目标吸收,另一部分则以不同的强度散射到各个方向上去。反射能量的一部分最终会返回发射天线,称之为回波。第5章填空题1 RFID中间件的功能是负责管理在应用软件和识读器之间的数据流2 RFID中间件最基本的功能是数据的处理和对读写器的管理。3 ALE是指应用层事件。4 RFID的识读周期是指每扫描一次RFID标签。5 RFID的事件周期是指客户端使用ALE服务进行交互的一个单位。 6 RFID ALE的交互模式有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7 RFID ALE的主要数据元素有事件周期规范、事件报告规范、EPC等简答题1 简述RFID系统体系的结构及发展过程。2 简述RFID中间件的主要功能。答:1) 标签数据的读写2) RFID数据的过滤和聚集3) RFID数据的分发4) 数据安全3 简述RFID前端软件的主要功能。答:1) 读/写功能2) 防碰撞功能3) 安全功能4) 检/纠错功能4 简述RFID应用层事件的主要规范。5 简述RFID的主要中间件产品及主要特点。1) IBM RFID中间件IBM WebSphere RFID2) Dracle RFID中间件Dracle RFID3) Microsoft的RFID中间件Biztalk4) SAP中间件SAP RFID第6章填空题1 RFID系统的安全和隐私威胁涉及的对象主要有标签、网络和数据。2 RFID系统通信层次模型可划分为应用层、通信层和物理层。3 对未来RFID系统提出隐私权、知情权、平等信息原则要求4 RFID安全与隐私技术的物理方法有杀死标签、法拉第网罩、主动干扰、阻塞器标签和可分离的RFID标签。简答题1 简述RFID系统的攻击方式答:1) 欺骗2) 插入3) 重播4) 拒绝服务攻击5) 篡改标签数据6) 中间件攻击7) 后台攻击8) 混合攻击2 简述RFID系统的三次认证过程答:1) 读写器发送查询口令的命令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响应传送所产生的一个随机数B给读写器。2) 读写器产生一个随机数A,使用共享的密钥K和共用的加密算法,算出加密模块,并将模块传送给电子标签。3) 电子标签接收到模块后,进行解密,将取得的随机数R与原来传送的随机数B进行计较,若一致则读写器获得电子标签的确认。4) 电子标签发送另一个加密数据块给读写器。5) 读写器接收到模块并对其进行解密,若收到的随机数R与原先发送的随机数A相同则完成了读写器对电子标签的认证。3 简述基于分级的RFID隐私保护的实施过程答: 通过PC等终端,标签拥有者可以设置标签的隐私等级和接入控制等级。读写器请求查询时,标签返回已确定的PTJ,读写器将其发送到后台IS,IS分析请求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设置的PL提供相对应的信息服务。4 简述RFID安全与隐私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答:1) 物理方法 杀死标签、法拉第网罩、主动干扰、阻塞器标签、可分离的RFID标签2) 逻辑方法 哈希锁方案、随机hash锁、hash链、匿名ID方案、重加密方案通用重加密3) 法规、政策解决方案5 简述RFID逻辑解决方案中哈希锁方案的实施机制答:第7章简答题1 简述RFID的碰撞,解决碰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1) 由于阅读器与所有标签共用一个无线信道,所以在RFID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会有多个阅读器和对个标签的应用场合,这样就会造成标签之间或阅读器之间的相互干扰,这种干扰称为碰撞。(2) 防碰撞的主要方法:1) 空分多路法2) 频分多路法3) 时分多路法2 简述RFID读写器防碰撞技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1) 密集阅读器环境中的阅读器冲突2) 分时传输解决阅读器冲突3 常用的定位技术有哪些,RFID定位技术有什么优势?答:(1) 定位技术:1) GPS卫星定位技术2) Wi-Fi定位技术3) RFID定位技术(2) 优势:RFID定位技术体现出多变性、灵活性、部署便捷等优势。4 简述RFID系统测试的流程、规范和方法。答:流程:1)托盘级识别2) 包装箱级识别3) 单品级识别规范:1)标准符合性测试2) 可互操作性测试3) 性能测试方法:1)布置测试环境2) 记录环境数据3) 测试不同位置的读取率4) 分析测试数据5 简述RFID标签贴标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正确贴标答:(1) 影响因素:1) 半透明2) 吸收3) 屏蔽4) 失谐5) 反射6) 干扰(2) 正确贴标:1) 将标签嵌入包装2) 先贴标、后编码3) 先编码、印刷,然后贴标签分析题1 分析比较UHF频段RFID系统的防碰撞方案。2 RFID人工贴标与自动贴标的区别。第8章填空题1 EPC数据结构由标头和数字字段组成2 ONS类型有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3 EPC是指电子产品编码,EPCglobal是指一个中立的非营利标准化组织4 PML是指实体标记码语言,ONS是指对象名称解析服务。5 URI是指统一资源标识符,URN是指统一资源名称6 物联网的三个技术架构层面是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7 EPC编码原则有唯一性、简单性、可扩展性等简答题1 简述EPC系统的构成答:1) 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2) 射频识别系统3) 信息网络系统2 简述EPC数据使用URI表示的几种形式。答:第一类是适用于纯标识的URI,有时称为“范式”,第二类是代表具体标签编码的URI,第三类是代表模式或EPC集合的URI,最后一类是适用于原始标签信息URI,通常只用于错误报告用途。3 简述物联网的主要关键技术答:1) 信息采集技术2) 近程通信技术3) 信息远程传输技术4) 海量信息智能分析与控制技术4 简述影响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技术问题。答:1) 技术标准问题2) 安全问题3) 协议问题4) IP地址问题5) 终端问题5 简述EAN编码和EPC编码的相互转换过程6 简述EPC数据的主要编码类型。答:1) EPC-64码2) EPC-96码3) EPC-256码7 简述ONS与DNS的区别。答:ONS与DNS的主要区别为输入与输出内容的区别。ONS在DNS基础上进行EPC解析,因此其输入端是EPC编码,而DNS用于解析,其输入端是域名;ONS返回的结果为NAPTR格式,而DNS更多时候则返回查询的IP地址。8 简述ONS的 工作流程与查询步骤。第9章1简述基于RFID的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答:第一层是数据采集层,第二层是通信层,第三层是系统应用层,第四层是系统集成层。3 简述基于RFID的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的作业流程。答:主要业务流程有入库管理、库存管理、出库管理。第10章简答题1 简述无线传感网体系结构答:无线传感网由大量高密度分布的处于被观测对象内部或周围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该节点不需要预先安装或预先决定位置,这样提高了将动态随机部署于不可达或危险地域的可行性。无线传感网包括4类基本实体对象:目标、观测节点、传感节点和感知视场,另外,还需定义外部网络、远程任务管理单元和用户来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应用描述。2 简述RFID与无线传感网技术如何进行融合答:RFID技术对节点的标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将两者结共同组成网络可以互相弥补对方的缺陷,既可以将网络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数据上,当需要具体考虑某个具体节点的信息时,也可以利用RFID的标识功能轻松找到节点的位置。3 简述RFID技术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答:1. 备受关注的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2. 物流供应链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3. 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优势4.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