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黄叶树.doc_第1页
故园黄叶树.doc_第2页
故园黄叶树.doc_第3页
故园黄叶树.doc_第4页
故园黄叶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文艺大观园节目,我是主持人小菊。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带您认识一位在“银杏树下”用“人生余辉”感悟生命真谛的诗人吴克坚。请欣赏文学专题故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音乐过渡,压混】我用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样一本散文诗集,它是一位老人步履屐痕的著录,展读它时,总让人不经意地想起前人司空曙的那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我认识这样一位年近耄耋之龄的老人,他有着历经无限坎坷而不屈的傲骨,拖着一段伤痕累累的身心,却依然饱蘸生命的热情,栖息于院前的银杏树下,用诗魂歌唱。【出朗诵银杏树下】银杏树下,我耕耘着一片狭小的人生天地。傍依着我患难与共的小屋,让恶风污雨浇洗和冲刷着一颗稚嫩而透明的心灵。时有低吟清唱,时有昂扬的嘶鸣;时有惊涛般的喧响,时有尘埃般渴求雨露之爱的喊声;时有阳光下花香鸟语的韵律,时有血和泪画出的夕阳黄昏。于是,我在生命跋涉的最后里程碑上,只能划一根长长的线秋天的晚霞是美丽的。秋天的七月流火是炙灼而又短暂的。我只能借一点微弱的人生余辉,从这片狭小的土地上,像幼雏啄食米粒,一颗一颗拾掇起散落的银杏。吴克坚曾经蛰居在如城西门一条古色古香的小巷里,在那幽静的小院中,有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每当清晨,温暖的阳光便会从树隙间倾洒下来,清脆啁啾的鸟鸣声与簌簌作响的树叶声交织成一曲天籁在光影间静静地流转,恰似一幅恬静淡雅的水墨画。吴克坚就守着这一方净土,“耕耘着一片狭小的人生天地”,与文为友,与诗为伴。他日夜笔耕不辍,“拾掇起散落的银杏”,写出一篇篇优秀的作品,天长日久终于酿成了散文诗集银杏树下,并一举获得了中国散文诗学会颁发的“北京之秋文学创作”一等奖。【出吴克坚录音】银杏树是我们老家特有的一个标志,它伴着我度过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岁月,所以我对它特别有感情,它见证了我一生的岁月,见证了我的苦难,它是我的知音,也是我创作的一种动力。老屋旁,这株银杏树挺拔而充满生机,年复一年,它的叶儿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不断地重复着从成长到丰收的循环过程,这生命的循环过程给予了吴克坚无限的遐思以及源源不断地写作灵感。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克坚接触到了散文诗,忽然发现散文诗精炼的体裁恰似银杏笔直有力的树干,诗里行间跳跃的律动又恰如银杏树蓬勃的生命的张力,吴老觉着这是一种难得的“文缘”,从此,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这种文体,开始了漫长的写作之旅。【出吴克坚录音】我经常在它身上抚摸,看到它的疤结啊,它枝叶繁盛的时候,绿叶覆盖了整个庭院,还有在秋风飘荡的时候,它的黄叶就洒满了庭院的土地,还有还有金黄的银杏果,在夕阳的照耀下一片金黄的果粒促成了我的一种冲动,要拿起笔来抒发我的感情,所以银杏树是我创作的动力,让我在这样一个植物的生命中找到一个人的生命存在价值。散文诗常被人们称为“生命的写作”,因为它是生命最深处的情感和轨迹的神圣展示。吴克坚年幼时便失去了母爱,中年时又经历了苦难的岁月,而今步入暮年的他选择“肌肤被风霜染成古铜”,在漫漫长路中“脚板踩过嶙峋茧成铁掌”,做一个“漂泊的灵魂”,迈着“阳刚和柔步走向太阳走向雾走向看不见的远方”,他像一把高擎着的火炬,燃烧着壮丽的余生。【出朗诵漂泊的灵魂节选】挤出母亲的子宫,一条“赤练蛇”与我同行。脱去的血衣在一个陶罐里埋进故乡的地层,七十年梦枕黄粱。七十年故园一次次毁尽。一缕微弱的火光铭记了一个家族的历史,铭记了一种珍贵的尚未泯灭的人性。陶罐里的血衣早被历史的风雨碾成灰末,被血衣裹着的那个生命也在不尽的沧桑中走进阳光、雨露,走进硝烟、烽火的里程。这是散文诗漂泊的灵魂的一段节选,漂泊的灵魂是诗集开卷之章“生命之旅”的第一篇。独特的构思、充分的想象,诗人敏锐地找到了 “胞衣”和“母亲”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意象,把从母体剥离下来的“血衣”装进了陶罐中,“埋进故土的地层”,直到天荒地老它依然静静地根植于故园中,诗人看似在写一种古老的风俗,其实写出了自己与故土不可分割的情感。“七十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可诗人依然像那“一缕微弱的火光”铭记了一个家族的历史,“被血衣裹着的那个生命”也历练了人间的沧桑,“走进阳光、雨露、走进硝烟、烽火的里程”。这首诗袒露出作者的心迹,它是作者为保持一颗“纯洁的灵魂”而进行的自我放逐。【出吴克坚录音】在我文学创作的过程当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位诗人就是艾青,他可以说是中国诗坛上面的、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文坛上的一位很有影响的诗坛泰斗。在1993年的秋天,我们去拜访了这位老诗人,跟他作了面对面的创作交流,这次跟他的接触在我以后的创作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青是五四以来新诗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朴素、凝练、意象独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艾青擅长以深沉忧郁的笔调反映历史的真实。吴克坚一直都很崇敬这位老前辈,总是喜欢研读他的诗作。坎坷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赋予了吴克坚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出朗诵圆明园】圆明园强盗们把肉吃了把骨头吐在这里支离破碎,体无完肤。每块石头都沾满了野兽牙缝里溅出的腥臭;每块石头都折射着硝烟中贪婪嚎叫的狰狞;每块石头都记录了一个民族耻辱的帐册;每块石头都已是燃烧不尽的火焰。还有什么呢?强盗们把肉吃了把骨头留在这里。圆明园是吴克坚的成名作,曾被中国散文诗刊载,并为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所收录,也是吴克坚在全国散文诗大赛中的得奖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没有详细地交待圆明园的历史、战火以及现在的残碑破石等一些闲言杂笔,而是开门见山地切入主题。【出吴克坚录音】当我走进圆明园的时候看到的满目的凄凉,一块块断石残壁就像一个人体无完肤,我当时产生了一个想象:就像一桌丰盛的美宴,好的东西都被强盗吃了,把骨头吐在了这里,当时这句诗句我就在脑子里面把它定下来了。“强盗们把肉吃了把骨头吐在这里”一句言简意赅的诗直接破题,这是诗人对强盗行径的诅咒。“每块石头都沾满了腥臭”“每块石头都折射着狰狞”“每块石头都记录了耻辱”“每块石头都已是燃烧不尽的火焰”四句重叠语,形成了四个空白美,诗句四次跳跃,情感不断叠加和演进,表达了作者不尽的愤慨。最后,诗人又再次愤慨地呐喊“强盗们把肉吃了把骨头留在这里”,使整首诗具有了很强的艺术张力,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宣泄空间。【出朗诵母亲的风景】母亲的风景写给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 从皱折、焦黄、疲惫中走来,是你们用眼泪擦干了那段哭泣的历史;从饥饿、呻吟、血泊中走来,是你们扬起不屈的头颅夯实那段悲壮的里程。在浩瀚的人类史册里无处不响着你们铿锵的脚步;在不同制度、不同种族的丰碑上都刻有你们用生命碾出的辙印。如今,历史淀积的尘埃已被涤荡,洒遍大地霏雨是女娲的悠悠慈情。母亲,请把你们的崇高站成世界的风景!沿着1975墨西哥的海湾,踩一踩1980哥本哈根的岛群,沐浴着内罗毕1985的太阳,你延伸着丰碑的轨迹,告别了咖啡林、樱花园的故土,把仆仆风尘在北京九月的天空里洗净。古老的长城用饱览沧桑的沉默凝视你们庄丽的面容;古老的黄河用奔腾澎湃的激越欢迎你们的来临。黑皮肤、白皮肤、黄皮肤,不同肤色的躯体都藏着一颗共同的争人权、争自由的心。没有欺诈、没有掠夺,没有丑恶,没有血腥,全世界的母亲都在追求人类文明。母亲,伟大的母亲,请把你们的崇高站成永恒的风景!1997年春,吴克坚受邀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以“迎接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为题的散文诗征文活动,他的这首母亲的风景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评委组特地邀请北京人艺的国家一级著名表演艺术家朱琳女士在大会上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朗诵。这首诗旋律高亢,一咏三叹的排句,情思凝重地刻画了母亲泪血斑驳的历史进程,“黑皮肤、白皮肤、黄皮肤,不同肤色的躯体都藏着一颗共同的争人权、争自由的心”读起来大气磅礴,令人十分振奋,诗中出现最多的高频词“母亲”如万千丝线串起全诗,令读者感受到诗里行间洋溢着的融融母爱。【出吴克坚录音】我想,母亲是妇女当中的一个美称,这么一个美好的形象,怎么来写母亲,歌颂母亲呢?高尔基讲,没有母亲就没有科学家,没有飞行员,没有宇航员,没有英雄。母亲对人类的不息的繁衍、教化,她起到了一种伟大的不可磨灭的作用,没有母亲的存在就没有人类的存在,所以我们要歌颂母亲。三十年文坛耕耘,吴克坚写下了很多优秀的散文诗作品。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柯蓝曾这样评价吴克坚:有生活经验的人很多,情感丰富的人也很多,但并不是每个这样的人都能成为诗人和作家,他必须热爱文学,必须勤奋学习。吴克坚不是一般的勤奋,而是特别的勤奋,加倍的勤奋。虽已年逾古稀,可吴老依然坚持每天进行阅读和创作,当文思泉涌的时候,他会写作到深夜。【出吴克坚录音】下笔的这个过程没有过长的时间,主要在脑子里反复地去捶打、锤炼最精炼的语言去表达,而且它要有一定的意境,还必须要有形象感,首先要有构思的过程。有时候,抓住一个题材有一点灵感,我都要一个人坐在房间里,都要先想,一次次地找切入点,一次次地反复推敲,后来找定了,我就下笔,下笔以后我一次把它写成。吴老常笑言自己与散文诗之间的 “文缘”乃是缘定三生。在他看来,散文诗让“窒闷的心灵充满了阳光”,使他“栖息在一片纯美至真的热土上”。吴克坚喜欢深夜写作,并将写就的诗作发给老少文友。作为吴老的“忘年交”,我常常有幸在第二天清晨,睡眼惺忪的时候,看见他深夜写好发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