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选用连贯句式题的解题要点:依据语境,依据需要,所选句式合乎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依据中心,根据侧重点来选择句式。依据题目要求来选择句式。 方法上注意:读懂上下文,把握要点。依据题目类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客观题,依据语境,比较选项,作出选择;主观题,依据上下文,作出回答。仿写句子,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的特点,和句子形式的特点,要看清题干中的特殊要求。变换句子,要借助句子相互变换的方法。 选用连贯句式的规则:用作衔接的语句,不论是冠于句首、嵌于句中,还是缀于句末,都不是“天外来客”,而是整个长句或句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对应关系。 解语句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 1话题保持一致。 2风格情调一致。 3情理事理一致。 4时间空间一致。 5句式结构保持一致。 6指代保持一致。 7内容保持一致。 8音节和谐一致。 仿用句式题的解题方法: 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句式上,要与例句相同;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写法上,要善于联想、想像。总之,应做到“形似而意谐”,形神兼备。 K.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句意一致。 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表示要写并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 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3组织好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与例句一致,不应有太大的出入,注意上下文的照应,做到和谐一致。 变换句式的解题方法: 1认真审视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变换句式打下基础。 3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的结构。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得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与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再如长句换短句,最基本的就是使长句附加成分“消肿”,其方法有三:可以把长句附加语独立出来,单独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来排列,重新组句;变换时,有时还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或关联词语,有时还应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前后呼应。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常用的句式变换方式如下: 1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主动句变被动句技巧是:宾语+被+主语+谓语;被动句变主动句技巧是:被字结构(不含被)+谓语+主语。 2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肯定句变否定句,常用的方法是将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改成与它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前面再加上否定副词;变双重否定句,则在肯定句的谓语中心语前加“不能不”“无不”之类表双重否定的词语,或者是让谓语构成“非不可”的格式。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 肯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反问语气+否定词+句号变问号 否定的陈述句变反问句:去掉否定词+反问语气+句号变问号 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把长句里的附加成分抽取出来变成短句。 把长修饰语提到句前使之成为分句或句子,同时在后面的句子里用代词复指它。 将原来共同跟一个中心语的组合的成分拆开,组合成一组排比句。 将联合结构改成并列的分句。 整句与散句的变换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要使散句变成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能够体现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最常见的是排比句、对偶句。将散句变成整句,就是将散句变成排比句或对偶句。将整句变成散句正好与此相反。 语言表达简明的解题方法 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并删除赘余词语。 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并删除重复多余的词语或语句。 3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并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指代。 5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或合并。 6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停顿消除法;重音消除法;变换词语法;调序消除法;语境消除法;标点消除法。 1语序不当 (1)名词附加语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 动词或动词短语;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e. 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如:一位优秀的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句子里数量的表示法不妥。 工作者的多数是农村来打工的。(“多数”移到“工作者”之前,去掉“的”) 建国前,约有70的中国农业人口是贫雇农。(“中国农业人口”移到“约有”之前,去掉“的”) (2)动词的附加语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语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 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虚词的位置 有些副词和连词是可以有几个位置的,必须在每个句子里把它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上。 下面句子是安排得不恰当的例子。 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到“趁现在”前) 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断章取义,就变成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不是“生产”) 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应改“在”为“使”) 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为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不是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像不出的。 “没有谁不会想像不出”等于说“谁都想像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像得出”。 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 “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缺主语: a.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b.10月14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缺谓语: a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作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度”) b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应在“建立”前加个谓语“完成”) 缺宾语: a.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b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作它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2)赘余 堆砌; a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 b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重复: a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b.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可有可无: a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b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 现在”) 应删去“的”字: a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b.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动乱”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了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4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名,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这种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断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原句使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应该改为“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的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如: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作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事的创作方法”) 5表意不明 “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都是表达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 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a.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b在这几天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5公斤),精神非常愉快。(很可能使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重量最高有5千克,这当然不是事实。应该把“逐日”改为“都有”) 两种解释都可能; a.现全渠已勘测完毕72千米。(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72千米,那么该说“全渠72千米,现已勘测完毕”;如果72千米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72千米”) b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c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是“其他学校”,还是“其他领导”,发生歧义) 把读者引入歧途。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会误入歧途。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b制造郑州花园口决口,直接淹没豫、皖两省13个县619万多人口。(照字面看,这619万人都淹死了。作者的本意该是“直接淹没豫、皖两省拥有619万多人口的13个县”) 6不合逻辑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上,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死难者无数,他是幸免的一个。”) 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2)范围不清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他们一面拼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的“结果”呢?)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 (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经典题析 例1 (2004年全国高考卷甲)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足 ( ) A.松下公司这个新产品14毫米的厚度给人的视觉感受,并不像索尼公司的产品那样,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 B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C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D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答案 C 解析 A项中,既可以理解成“索尼公司的产品给人有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而松下公司的这个新产品没有给人这种错觉”,也可以理解成“索尼公司的产品没有给人一种比实际厚度稍薄的错觉,而松下公司的这个新产品给人有这种错觉”, B项中,“此”到底是指代“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语意不明。D项中,“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可有两种停顿方法:一种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另一种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两种停顿方法表达的意思截然不同。 例2 (2004年全国高考卷乙)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 ( ) 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B美国2003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 C.最近的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面对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 答案 C 解析 A 句的毛病是“成分赘余”和“表意不明”。“多”和“余”在该句中的表意功能是相同的,应删去其中的一个。此外,句中的“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余元”有歧义,到底是“诉讼费为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赞共三千余元”?为消除歧义,可将“三千余元”置于“诉讼费”前,或在“三千余元”前添加“共”。 B句的毛病是“结构混乱”。该句中“规定”的内容可以表述成“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也可以表述成“申请留学签证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3个月到2个星期内进行”,但该句却将这两种格式杂糅到了一起,从而造成了结构的混乱。 D句的毛病是“成分残缺”。“美国队”的定语“有5名具有NBA打球经验”成分残缺,应在“经验”的后面补上“有”的宾语的中心语“球员”。 例3 (2004年全国高考卷丙)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C铭文巾记载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器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答案 C 解析 A项犯了一面与两面照应不当的毛病,该句中“好坏”、“优劣”、“高低”都是两面的,而后面的“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只有一面。应在“经济”后加上“能否”。B项犯了成分残缺的毛病,应在句末加上“的处罚”,句子结构才完整。D项犯了滥用介词的毛病,可去掉“对”。 例4 (2004年全国高考卷丁)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 C. 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D这是名模孙燕摄于2002年11月的照片 答案 B 解析 A项中,“数百位”修饰的中心语不明确,有两种理解,其一是“数百位”修饰“死难者”,其二是“数百位”修饰“亲属”。为消除歧义,可把“数百位”移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2.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说课稿)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自信添力量 | 辽大版
- 蓄电池销售课件
- 18.2.2菱形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5.3《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初中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饮料的采购合同模板
- 显微镜构造题目及答案
- 葡萄糖耐量试验课件
- DB51T 2245-2016 四川省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技术规范
- 《年产15万吨苯酚的工艺流程设计》21000字
- 土地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 肾切除患者护理疑难病例
- 名人传课件完整版本
- 能源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课程
- 人力管理咨询合同范本
- 2025译林版高中英语高考复习必背全七册单词表(精校打印)
- 排水防涝设施功能提升施工组织与管理方案
- 《ecmo的镇静与镇痛》课件
- 2025年变压器绝缘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