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从课题引入新课师:课题中的“亲人”指什么人?生:“亲人”在课文中是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也就是指朝鲜人民。师:说得对!(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师:谁说“再见了,亲人”?生:中国人民志愿军说“再见了,亲人!”师:为什么志愿军称朝鲜人民是亲人呢?我们今天认真学习课文便会知道了,请打开书本。留下悬念,让学生抓住主要问题学课文二、讲读课文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大娘、小金花、大嫂都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生:大娘在志愿军叔叔急需粮食时,冒着生命危险为战士们送打糕;还丢下小孙孙,救志愿军的伤员;小金花和妈妈救志愿军的侦察员;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师:对!讲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用小标题来概括出大娘、小金花、大嫂所做的事,然后写下来。(请一同学出来写,其余同学在笔记本上写。)让学生既动脑,又动口,再动手,还训练其概括能力(那学生在黑板上板书:送打糕救伤员救侦察员挖野菜)师:写得对!现在我们来学习这个句子(打出幻灯片1“八年来,您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您为了我们花了多少心血!”)句中的“您”、“我们”在课文中指谁?生:“您”在课文中指大娘,“我们”在课文中指志愿军。师:对啦!哪“多少”的意思呢?生:“多少”的意思是数不清,很多、很多。师:好!谁能改换人称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学生们纷纷举手生: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八年来,大娘给了志愿军很多慈母般的温暖,大娘为了志愿军花了许多心血。既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又为本组的作文改写训练作了准备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想象,加深理解,学生思考片刻便纷纷举手生:我仿佛看见老大娘正为志愿军叔叔洗衣服,好像母亲一样关心志愿军叔叔。生:我看见老大娘戴着老花镜正在细心地为志愿军叔叔缝补衣服。生:我看见老大娘与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给志愿军叔叔送打糕。生:我仿佛看见老大娘正把志愿军的伤员背进防空洞。生:我看见大娘正在给志愿军叔叔包扎伤口。学生发言很热烈,老师抓住时机,用激动的语调再加以强化师:是啊!整整八年,大娘像慈爱的母亲一样,为志愿军做了许多事,关心志愿军,帮助志愿军,使志愿军感受到慈母般的温暖,所以志愿军对大娘生:(齐讲)十分感激。师:对!我们读这句话时,就应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老师范读,学生朗读)这时师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因而读得很有感情。师:大娘为志愿军做了许多许多事,文中只列举了两件(指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看这个句子,(打出幻灯片2“这真是雪中送炭呀!”)“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生:雪中送炭的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可以帮助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或帮助。师:把这词放在课文中,你是怎样理解的?生:这词在课文中是指在志愿军正急需粮食时,大娘为他们送去打糕。师:当时,为什么志愿军急需粮食?生;因为当时志愿军叔叔空着肚子在阵地上,已经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非常需要粮食。师:对!就在这时。(打出幻灯片3“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学生齐读句子)师:请同学们想想当时的环境。生:当时的环境十分危险。生:当时的环境很恶劣。师:对!当时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大娘怎样?生:(齐读这句子)师:哪些地方应读得快些?生:是“冒着炮火,穿过硝烟。”师:为什么?生:因为志愿军急需粮食。生:因为大娘想快点把打糕送到阵地上给志愿军吃。师:对!我们再读这个句子。同学们齐读句子,比刚才读得好多了。这样指导朗读,切合学生实际。师:这就是慈母给自己儿子的爱,也是慈母给儿子送去的温暖。(让学生读幻灯片3、2的句子。)师:敌机来了,志愿军伤员有危险了,该怎么办呢?在这紧急关头,大娘怎样做?生:大娘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师:这也是慈母给自己儿子的爱。结果(打出幻灯片4:“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生:(齐读这句子)师:“唯一”的意思是什么?生:“唯一”的意思是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师:“唯一”的亲人是指谁?生:是指大娘的小孙孙。(齐读句子)师:为了志愿军宁愿失去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这是什么情谊?生;这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师:(打出幻灯片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老师范读)对“高”、“深”要读得重些,句子用反问的语气来肯定志愿军不会忘记这种情谊,我们要读出反问的语气。(老师再范读)生:(齐读句子后“开火车”读:“我们怎么会忘记?”)同学们读得一个比一个好,要珍惜中朝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的思想自然地渗入学生心中。师:中朝人民之间的情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现在要分别了,志愿军和大娘都是依依不舍的,尽管大娘年纪大,而且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已经几夜没合眼了,现在又赶来送行了,那志愿军应怎样呢?(让学生朗读第一段开头那个“告别”片断,体会这种深厚的情谊。)老师通过导语创设情景,加上有上述感情基础,所以,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朗读中便自然地流露出来。师:请同学们看下一段课文,先默读课文,后做填空。(打出幻灯片6:“小金花的妈妈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员而与敌人_ ”)生:应填“同归于尽”。师:“同归于尽”在课文中指什么?生:“同归于尽”在课文中指小金花妈妈与敌人一起被炸死。师:也就是说生:小金花的妈妈为救侦察员老王而牺牲了。师:对!这件事是怎样的?生(一学生复述这件事)以事激情师:妈妈牺牲了,小金花有没有哭?生:(齐答)没有!师:为什么?生:因为她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生:因为她把悲痛化为仇恨,她是个刚强的孩子。生:因为她把悲痛化为对敌人的仇恨,所以小金花没有哭。师:对!对这,课文是怎样讲的?谁来读读!(学生纷纷举手)(一女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同志们伤心地多么刚强呀。”)师:注意小金花的动作:“跺、抽动”应读得重些、快些,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而末尾哪句呢?生:应读得轻些,慢点,对“刚强”读重些。师:对!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这句子)从朗读中,可看出同学们对敌人充满仇恨,读到末句时,又饱含着对小金花的赞美。(收到了自然渗透的效果。)师:现在志愿军要走了,小金花有没有哭?生:(齐答)哭了。师:为什么?生:因为她把志愿军看成是最亲最亲的人,所以落泪了。生:因为志愿军叔叔和小金花相处了八年,小金花与志愿军生活在一起,还把志愿军叔叔当作亲人,现在亲人要走了,所以小金花落泪了。师:是啊!八年来,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共同生活,亲如一家。在战场上,并肩战斗,出生入死。为了抗美援朝,不少志愿军叔叔在朝鲜的国土上流血牺牲,现在亲人要走了,想到这一切,小金花会不落泪吗?生:(齐):不会。师:现在小金花哭着前来送行,那我们该对她说什么呢?生:(学生自己练习读第二段开头那个“告别”片断。)生:(一男生表情朗读这片断。)师:我们应像对小妹妹说话一样,亲切、自然,劝她别难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读得好!现在我们来听“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这件事的课文录音。(老师放该段的课文录音,同学们专心地听。)师:大嫂跑到哪里为志愿军叔叔挖野菜?生:大嫂跑到前沿阵地为志愿军叔叔挖野菜。师:你从“前沿阵地”想到了什么?生:我从“前沿阵地”想到大嫂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叔叔挖野菜的。生:我想到前沿阵地是个十分危险的地方。生:前沿阵地炮火连天,硝烟弥漫,是两军对垒的地方。生:在前沿阵地挖野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生:我从这词体会到大嫂是不顾危险,去挖野菜的。生:大嫂是冒着生命危险给志愿军挖野菜的。生:大嫂挖野菜时,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抓住重点词语“大做文章”,可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师:从这可看出大嫂把志愿军当成自己的亲人,关心志愿军胜过关心自己,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她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失去了双脚。(打出幻灯片7“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生:(一学生读这句子。)师:“代价”在课文中指什么?生:是指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脚。师:这个反问句肯定了什么?生:肯定了大嫂为志愿军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大嫂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生:大嫂为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脚,充分表达了大嫂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这句子。(学生自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这句子。)师:现在志愿军要回国了,看!大嫂背着小孩,架着双拐赶来送行了,她已经送了几十里了,仍不愿往回走。我们该对她说什么呢?请听第三段开头的“告别”片断的录音。适时的导语加播放课文录音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生:(一学生朗读该片断,读得情真意切)师:(老师指着左边的板书)看,这些就是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的事,就是这些吗?生:不是,还有很多、很多。师:对!课文只选取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事来写。为了帮助志愿军,朝鲜人民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累得生:昏倒在路旁。师:(板书:昏倒地路旁。)大娘为救志愿军的伤员,而生:失去小孙孙。师:(板书:失去小孙孙)小金花为救志愿军的侦察员,而生:失去了妈妈。师:(板书:失去了妈妈)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生:失去了双脚。师:(板书:失去了双脚)生:(齐读:“昏倒在路旁、失去小孙孙、失去了妈妈、失去了双脚。”)这样的提问,这样的板书,更突出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师:(激动地问)这些都是什么代价?生:(激动地回答)这些都是血的代价。师:朝鲜人民关心、爱护志愿军,甚至为他们流血牺牲,所以,志愿军称朝鲜人民是生:(齐说)亲人!点题十分适时师: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而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为了抗美援朝,也流血牺牲,所以,我们说,中朝人民的友谊生:是用鲜血凝成的。归纳中心思想水到渠成师:对!(打出幻灯片8“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生:(齐读这句子。)师:八年来,中朝人民结下了这么深的情谊,一旦分开,大家都是依依不舍的。现在请大家想象一下当时的分别情景:看,在站台上生:志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库管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员工安全操作技能测试题及答案
- 上海食品安全c类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陕西安全员c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西省考联考试题及答案
- 厦门六中考试题库及答案
- 润德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跨国业务合同范本
- 专业拆迁工程队拆迁合同
- 2025年企业办公软件联合推广合同范本
- 2025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附其所属企业第一批社会招聘52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创新创业基础》 课件 第1章 创新创业概述
- Z20+名校联盟(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英语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黑色像素定义层材料(BPDL)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开环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塑料海洋污染课件
- 民族宗教法规课件
- 202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农业科技学(农业技术推广)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