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选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9期DOC.doc_第1页
摘选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9期DOC.doc_第2页
摘选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9期DOC.doc_第3页
摘选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9期DOC.doc_第4页
摘选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9期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郑市基础教育教研室 业务学习材料 YE WU XUE XI摘选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9期在反思中推动课改走向深入 厦门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五大举措作者:伯海英、许保健系福建省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研室2007年9月,厦门市的初中完成了第二轮课改实践。在这6年中,我们一直认真地实践着新课程理念,并不断收获改革给现实带来的可贵变化。特别是近3年以来,厦门将初中课改着力推进的主要工作定位于聚焦课堂、找准问题、明晰目标、建构资源、提高实施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上。以反思作为克服课改初始阶段种种缺陷和盲点的重要法宝,从反思中寻找切入点,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一关键点,有力地推进了课改工作。一、群策群力,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学科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课程实施水平的重要依据。对课标如何把握有“度”,让不少基层老师犯难,曾一度出现“抓少不放心,抓多也担心”或“眉毛胡子一把抓”等误区,导致课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负担加重等不良情况的出现。破解这个难题,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切入点。针对各学科的特点,我们启动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结合高中新课程的要求,及时研究和出台了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有效地引导初中教学改革步步深入。视点1 生物学科以市中心组为依托,结合本地资源和日常教研活动,按照教学进度开展为期两年的课程标准细化解读研究,并实时将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教师先把课标读细读“厚”,再指导学生把教材读透读“薄”,全面提升教师对生物课程标准的理解力,使课程标准在教师的眼中越来越有可操作性,有效引导教学过程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视点2 数学学科对初中课标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逐层分解,并将初高中课标衔接的具体要求一一罗列出来,让数学教师逐步养成把反思贯穿在教学全程的习惯。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在教学设计的环节上,目的性明显提高,知识难度的把握、技能训练的落实、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更加有效,对初中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二、强化技能,全面提升实施能力近年来,在教师普遍认同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带动新课程理念在具体教学环节中的落实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针对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我们以教学技能训练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这些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畏难情绪,在课堂上,我们看到老师们展现出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也感受到学生被激发出来的学习主动性。视点3 前不久,全市中学语文教师组织作文竞赛、读书竞赛,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关注。教科院语文科主任俞老师认为,新课程改革任务最终还是要落在老师身上,新课标对学生写作和阅读要求提高了,如果语文老师不读书,不写作,那么,他的语文教学水平就难以提高,开展比赛,主要就是为了增强教师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意识。不仅语文学科“动真格”,近两年我们还坚持进行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技能考核、以及理化生教师实验技能竞赛等专项活动。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课,每次活动不再是面面俱到地评价,而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突出一个专题或一项技能,并有计划、成系列地推进不同专题和技能的研讨。视点4 进入新课程以来,两年一度的全市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已经成为老师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大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由学校组织初评、推荐;第二阶段,公布参赛课题,由市教科院组织全市各学科进行说课、教案、课件等评选;第三阶段,课堂教学现场评比。活动建立在教师普遍参与的基础上,也促进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事实上,大赛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课堂、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过程,它提升了教师研究课堂的意识和能力,也促进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今年5月,厦门市政府号召全市教师开展全员“岗位大练兵”活动,主要有:学习教育理论大练兵,课堂教学大练兵,教学技能“新三项”大练兵,教育科研大练兵等。在市教育局具体实施方案的指导下,各校积极响应,迅速跟进,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市教育局副局长许十方说,“说实在的,我们一度担心,老师们可能会因为平时工作多而有抱怨,但是,没有人持反对意见。”大练兵不搞轰轰烈烈,逼近常态教学,原则是“缺什么就练什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均衡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三、以点带面,研究突破实施难点从宏观的角度看,课程改革有其共性的实施难点,而从微观来看,学科、学校、教师、学生等各种因素的不同,都会导致不同的具体实施难点。因此,只研究共性的难点,显然是不够的。必须从具体的“点”出发,寻找突破之道。视点5 小课题研究有实效。针对各学科教学难点,我们倡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诸如作文思维合作训练、数学作业多元化评价法、英语词汇趣味记忆、歌曲与舞蹈结合的教学、化学活动元教学设计、生物课堂探究活动优化等。从这些选题可以看出,老师们研究的问题和动力来自教学实践,研究内容和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研究方法与学科紧密相关,特别是研究取得的成果,促进了课程资源开发和新学习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视点6 拓宽培训渠道,突破教师培训瓶颈。近3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力支持下,我们加强了与高校课程中心和出版社的合作力度,细化了培训层次和针对性。3年内,超过1000名的优秀中学教师参加了教研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杰出教师等市级培训。这些优秀教师在教师群体中起到了有效的辐射作用。2006年我市开展首批基础教育课改优秀成果的评选活动,初中共有127个项目参评,课堂教学专题有50项,39.4%的比例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关注。在省级评比中,厦门报送的28项成果中,26项获奖,并被评审专家赞誉是一批“质量好,层次高”的成果。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中,厦门教师屡创佳绩。在这些荣誉背后,是突破难点、不断优化的常态教学的支撑。四、更新视角,多向建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在课改初期,我们对课程资源多是被动地“等、靠、要”,因此有一段时间,“缺乏课程资源”的呼声一片。为了改变被动状态,我们开始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不仅丰富了课堂的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从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入手,凸现传统文化的传承,激发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例如由华侨中学发起的“本土音乐家进课堂”的做法,得到了全市各中学音乐教师的响应;厦门九中把“厦门城市雕塑景观”引进课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市教科院地理学科牵头的厦门地理,通过省教育厅教材审定,成为课堂上学生认识家乡的生动载体;双十中学的“福建作家作品研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有了新的视角,那就是要丰富课堂教学的资源,不仅要靠“引进来”,还应“走出去”,主动介入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大众和学生生活,构建动态的课程资源生成网络。视点7 初中美术教师在市美术学科教研员的带领下,通过调查与筛选,充分挖掘闽南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如厦门市民间工艺考察、鉴赏与制作(含漆线雕、木偶、惠安女服饰等)、厦门市摩崖石刻鉴赏、本地书画名家介绍、厦门市建筑考察与鉴赏(鼓浪屿建筑、闽南民居建筑、嘉庚建筑以及金厦的建筑装饰“风师爷”的比较)等等,并分类引进兼具教育性和可操作的民间美术、书法篆刻、建筑、同安农民画等进入课堂。他们还主动联手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中华儿女美术馆等,组织教师工作团队,开展美术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的互动研究,对前往展馆参观的学生及其家长开展现场鉴赏教学。美术学科还主动介入社会热点,如组织学生参与设计厦门马拉松美术标志等,既活跃了美术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使初中美术教育植根于丰富的本土资源中。视点8 厦门一中提出“唱孩子自己的歌”,就是让学生在校园舒展身心,把自己学习生活的体验、兴趣爱好等情绪挥洒出来,用音乐形式加以表现。于是,音乐课堂因学生动态参与而充满激情和快乐。自2006年12月开始,厦门一中又推出“音乐广场”活动,把每周五上午的20分钟课间操时间,用来进行开放式的现场表演。从报名到组织表演,全部由学生组织进行。周君力校长说,下一步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把课外活动健全起来,保证学校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们可以有更多表演机会,让学生们多些锻炼的机会。这些做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而且激活了学生学习生活。这些鲜活的经历,不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吗?近几年,我们认真梳理总结初中课程改革的亮点,将各中学最具特色的项目提炼出来,例如: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科技创新项目、教育网络建设项目、校本教研项目、足球运动项目、英语口语训练项目等,在全市范围组织交流共享,并成为建构课程资源的又一有效渠道。五、因材施教,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一大难点。课改起步阶段,我市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经费、资源、培训、教研指导等方面支持力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课改工作的推进,我们发现,仅有这种来自外部支持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挖掘农村中学实施新课程的优势,并帮助其建立“造血”机制。视点9 城乡儿童的音乐素养总体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音乐课堂一刀切的教学要求显然是不恰当的。在农村学校应适当降低起点,在城市中学则鼓励其达到甚至突破要求。音乐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我们倡导“环境施教”,鼓励农村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南音、歌仔戏、木偶等音乐教学活动,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体验和热爱。视点10 厦门逸夫中学“英语口语校本课程建设”,是思明区推出的成功项目之一。逸夫中学地处厦门城乡接合部,80%的学生是在厦农民工的子女,英语口语教学是一个难点。学校英语组老师倾一番心血,研究开发了以厦门旅游为载体的口语课程,学生通过参加有趣的课堂活动,既提高了英语口语的应用水平,又激发出爱学校、爱厦门的情感,受到了学生热烈欢迎。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对于厦门我本来一无所知,学校课程让我开始关注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周末我都会约好朋友到口语课讲到的地方看看,上口语课时我们就能把看到的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组织优秀教师带课带教走进农村学校的课堂。生动的教学过程,让听课的农村教师受到极大的触动,我们还建立了农村课改示范点,即在农村中学选取硬件条件一般的学校,通过重点指导和培养教学骨干等途径,帮助学校形成课改特色,并辐射和带动周边学校。这种完善农村学校内部造血功能的做法,激活了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在不久前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对于“您对课程改革最关注的是什么?”这一提问,全市多数老师的回答是“改革给学生带来哪些影响。”6年的跋涉,许多教师从不假思索的习惯性教学行为中走出来,学会了反思,更多的教师不再是仅仅把学生看做“听课者”,而是看成需要尊重、渴望交流的“参与者”,重视学生的问题情境,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个性特点,学会用生态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成为教师们教学的共识。静水流深,现在的厦门初中课改工作,已经没有了当年的兴奋,却更坚定了那份执著的追求,人们心中涌动着的反思脉流,正推动着课程改革工作在现实条件下更加真实、更加深刻的变化。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厦门,新课程理念正在被现实的日常教学所吸纳,并终将在现实中展现其不竭的生命力。摘选自基础教育课程2007年9期评课的一定会上课? 谈教研员“下水”对于总是为自己评课说课的教研员,一些老师常常会在背后说:“你来上节课试试!”而许多地方教研部门对教研员“下水”所做的规定,又引发了种种争议。我们常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教研员该怎么指导教师更好地“渔”呢?教研员是否需要“下水”,亲自捕鱼,做到“渔以授之”呢?如果教研员需要“下水”,那么“下水”为了些什么?教研员又该如何下水?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也许能帮助我们破除在教研员“下水”问题上的一些误解和情绪化的意见。教研员是不是需要“下水”?在线调查结果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在本刊网站首页设置了在线调查,截至2007年8月14日,共有576位网友参与了调查。其中,支持“教研员只有多下水才能提升教研水平,课都上不好怎么评课?怎么指导别人上课”这一观点的有316人,占总数的54.86%。支持“教研员的教研水平和教研工作质量与是否下水关系不大,就像足球队的教练不一定很会踢球一样”这一观点的有254人,占总数的44.10%。觉得“说不清楚”的有6人,占总数的1.04%。由此可见,尽管认可教研员需要“下水”的网友人数较多,但并没有一方观点压倒性优势的状况出现。网友和专家们的意见部分网友和专家认为教研员需要“下水”“对于没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教研员,对于没有获得过教学赛事奖励的教研员,对于在评课时只顾宣扬教学玄学与洋派作法的教研员,对于评课时只强调亮点之有无而不顾语文教学应以读写为沧桑正道的教研员,拉他们出来拉拉磨,也确实有必要!绝对支持!”(rdcjh203)“教研员走进教室、走上讲台、走到教师中间,变领导者、指引者为参与者、实践者,对于教研员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对于发挥教研员的作用都是很有好处的。我们总对教师说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才能上好课。那么是否可以说教研员既要备理念还要备实际,才能搞好教研,才能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师的工作呢?”(马俊生)“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院长张人利认为,教研员只有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才能扎实推进教学改革。教研员必须拿起粉笔,在教学第一线获取实践经验,然后传导辐射,担当起教改导师的重任。”“教研员不仅仅是研究者,也是新课程的实践者,地区级的教育学院永远不能脱离教学第一线。教研员参与教学实践可以采取边上课、边教研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上一段时间课、再做一段时间教研的方式。”(曹继军教研员永远不能离开“教”,光明日报2004年11月17日)“实践证明,搞好教研工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到校兼课,尽管兼课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多可少,但一定要教。教,对于年轻教研员来说,可以树立威信;对于年长教研员来说,可以拉近与教师的距离。”(王斌教研员要既教又研,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年第5期)另一部分部分网友和专家的意见恰恰相反“为什么认同让教研员下水?认为这样可以锻炼其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其教研水平。可让教研员下水就一定能够提升其教研水平吗?恐怕不见得。实践只能实现操作要素的调适完善,如果得不到效率的验证,很难甚至可以说无法改变理论层面的认识。可大家都知道,无论哪一门学科,其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其实都不是有限的几堂课可以检验的。这样一来,正确的理论方向走向实践操作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完善,当然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可如果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认识甚至理论方向就不怎么正确呢?如果能够让教研员长期“下水”当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现实实践中,时间允许吗?”(冯贻东、冯贻联)“教研员一般都具有基层学校任教的经历,而且大多是教学的佼佼者。到基层学校上课,能起示范作用,或提供给其他老师借鉴,但这不应成为主业。因为,一堂课并不一定能说明什么。另外,教研员的经历、素养和能力等自身情况也大不相同,一窝蜂地要求教研员下学校上课,也未必妥当。”“如果教研员把过多的精力用在几堂课的设计上,反而有丢西瓜捡芝麻之嫌,教师需要教研员从更高的层面给予更有前瞻性的指导和专业化发展的引领,而不仅仅是一堂课带来的实惠。”(苏军教研员上课,值不值?,光明日报2005年02月28日)编辑小结综合在线调查的结果和网友们的意见,支持教研员“下水”者大多认为教研员只有走进教室上课才能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教研,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师。而反对者则大多认为教研员的主要工作应该还是研究教学,给一线教师理念方面的指引。过分强调教研员“下水”是舍本逐末,而且教研员的“下水课”又容易引发盲目的追捧和机械的模仿。可以说,这两种意见正切中教研员“下水”的利弊两面,彼此之间很难互相说服。不过,进一步思考我们似乎可以发现,这两种观点其实并不绝对对立,因为即使对教研员“下水”持否定态度的人,也很难否认“下水”对教研员的工作有益。发生分歧关键在于对“下水”和教研员职能之间关系的认识不一,或者说对“教研员为什么要下水”的认识不一。在网络和一些报刊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关于教研员赴一线上课,“传经送宝”的报道,其中有不少是把这些“下水课”置于“标杆”、“典范”的地位,除了质疑这些评价是否客观之外,我们不禁要问:“教研员下水的目的就是为了作示范、树典型吗?”教研员为什么要“下水”教研员“下水”的主要目的是作示范吗?肯 定“教研人员必须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而且曾在教学一线取得比较显著的成绩。他们必须善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他们应具有较高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够随时为教师们上出色的示范课。”(丁骥良教研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否 定“课堂教学的内容与对象千差万别,其价值取向也自然各不相同,可以说,在课堂教学越来越模式化简单化的今天,任何一堂课都难以适应各个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而一般的教师很容易将具有行政和业务双重身份的教研员的课作为一种范本,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模仿。在形式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在充满教学艺术的课堂教学上进行示范,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教学不是一种简单化的工作,对专业化对职业化程度要求很高,靠姐姐做鞋妹妹学样的农业文明时代的直观方式来学习模仿,是远远不能够完成学习提升的任务的何况,教研员用上教师无数倍的时间精力甚至其他众多教师的经验来准备,其示范的可推广性就自然会大打折扣了。”(唐建新)“下水”与教研员的职能有怎样的关系?“下水”以体悟教情、学情“教研员下水,体悟教情、学情。教研员要出思想,要站在课堂和教学研究的前沿,要在一节节具体的课例中实践并检验自己的思想,只站在岸上是不行的,必须跳下水去。教研员与教师一同备课,可以找到与教师沟通的点;教研员上实践课,是了解教情、学情的一个重要途径。”(项平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5日)“下水”以感受教材、实践理论“教研员走进课堂,就必须给学生上课,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研员只有亲自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才能亲身感受到教材的魅力,感受教材与实践是否相一致,进一步证实理论与实践是否恰当;教研员只有亲自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才能亲身感受到教材是否适应学生,了解到学生是否喜欢教材;教研员只有走进课堂,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与学生直接对话,才能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黄瑞槐教研员的“战地”应在课堂上,摘自精英网)“下水”以实现教学、教研和师训的结合“教研员上下水课, 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诠释新的课程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探索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既是教研员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的一次展示,又是教研员探索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一次尝试,同时又为基层教师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现身培训,它将教学、教研和师训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上课只是手段,目的是进行教研。下水课只是一种提高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方式,旨在使教研员积累实践经验,使以后的教研工作能够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符扬晖重心下移、转变角色,推动农村片区教研走向深化,摘自新思考网博客“数学会客厅”/7897046/archive/200707.aspx)编辑小结教研员,特别是基层教研员,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根据一线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指导和教学研究。从这一意义上看,教研员适时适度地“下水”,有助于了解一线实际,更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尽管这决不是教研员提升教学指导能力的唯一渠道,但由于教学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有着强烈的感性特征,其中的许多精微之处,不进行实际操作是难以有所体悟的,而缺乏这些体悟的教学指导可能也是有效的,却很难丝丝入扣、切中肯綮。就这一点而言,“下水”的作用是其他方式难以比拟的。在教学研究方面,“下水”得来的切身体验,也有着不逊于用听课、座谈、调研、读书等方式得来的间接体验的重要价值。教研员的另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充当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专家与一线教师之间的桥梁,把新政策、新理念、新成果与本地区、本学科的实际结合起来,研究落实它们的可行之路。有些人认为教研员应更多重视对教师进行观念、理念的引导和更新,而不应将时间花费在“下水”上。但是,理念引导并不等于理论说教,正如我们在教学生时常常是“讲解一条原理不如展现一个实例”,“下水课”在新理念的教育、渗透,特别是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功用,可能也并不比向一线教师分析、解说这些新理念、新成果来得差。面对新课程,教研员该如何“下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特别是校本教研工作全面推进以来,教研部门普遍开始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把教研场所从教研室、教科院、进修学校转移到一线的学校和课堂中。教研员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研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正逐渐从“领导管理”转为“指导共进”,教研员除了组织协调教研工作外,更多地扮演着教师专业成长伙伴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教研员到学校“下水”的越来越多,“身子不动、衣服不湿”的指指点点越来越少。应该说,教研员适度“下水”,对其教研能力的提高和教研效果的发挥是有益的,那么,在新课程形势下,教研员应该如何“下水”呢?带着新的观念“下水”教研员“下水”上课早已有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被等同于教研员上“示范课”、“样板课”,供一线教师模仿、参照。一些教师出于种种原因(或是攀附跟风、或是碍于情面、或是盲从权威),往往对教研员的“示范课”一味叫好、机械模仿,而这一现象又反过来使得一些教研员产生了这样的观念教研员的“下水课”一定要比教师的课“更高明、更完美”。这样的观念,不仅让“下水课”牵扯了教研员过多的精力,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一种不良的教研风气。所谓“下水课”,其实就是教研员出于某种目的为一线学校的学生上课。“下水课”与教研员为了传播先进经验的汇报课、观摩课有所区别,它的特点就在于让教研员真正走进日常教育工作的最前线。想要上好“下水课”,教研员首先要在“下水”时转变观念。第一,淡化权威,平等研讨。教研员的主要职责是“教研”而非“教学”,不论有没有教学经历,教研员都不可能如教师一样“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因此,尽管教研员在理论水平、教法研究、教材把握等方面普遍优于教师,但在具体教学水平上却未必(也不必)占有优势。教研员需要放下架子、放低身段,转变自己是“权威”(至少是某一地区的“权威”)、“高于”教师,应该“指导”甚至“指挥”教师的观念,让教师亲近自己,与教师平等探讨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下水”中的得失。第二,求真务实,不搞虚套。也许是因为原有教研文化的影响仍在,一些教研员心中似乎仍然有这样一种观念,即教研员上的课应该十全十美,至少应该优于一般教师的课。这就使得一些教研员在准备“下水课”时,慎之又慎、精而又精,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甚至影响了其他工作。在“下水地点”的选择上,有些教研员为了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偏爱重点校、重点班和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学校、班级,反而忽视了更需要教研员“下水”的学校。事实上,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本不存在什么十全十美的课,教研员在教学能力上未必强于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效果上也未必就优于教师。更重要的是,教研员“下水”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切身体验、深入掌握一线情况以更好地开展教研,而不是与一线教师“比赛”上课。教研员在“下水”的时候,应该遵循上“日常课”的原则,尽量真实,尽量贴近一线实际的教学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实际的教情、学情,也才能更好地与教师平等交流。有的教研员花一周时间、动用众多人力物力来准备一节“下水课”,这就脱离了一线教学的实际,名为“下水游泳”,其实却穿着救生衣、跟着救生员。这样的“下水课”也许效果甚好,但却违背了教研员“下水”的初衷。第三,不怕“出丑”,甘当靶子。应该说,教研员“下水”上课,一般都会带有一定的“示范性”。但是,我们应该破除过去对教研员上课“示范”就是确立“标杆”的偏颇理解,所谓“示范”,在这里可能是“展示一个范例”,也可能是“树立一个靶子”。教研员如果能鼓励教师在目标导向、设计理念、教材使用、过程控制、师生对话等各个方面都大胆质疑、积极讨论、畅所欲言、取长补短,那么“下水课”后的探讨可能就不会总是“和风细雨”、“大赞小批”,而会真正成为教师与教研员、教师与教师之间思想碰撞、专业成长的过程。当然,想要“下水”取得实效,仅有教研员观念的转变是不够的。教师也需要转变其旧有观念,在尊重教研员职能的同时,也不能过分认同教研员的权威而人云亦云,应视教研员为“平等中的首席”,与其共同研究探讨。同时,部分教师需要调整自己对教研员甚至教研工作的抵触情绪,更不能在教研员“下水”时苛责、刁难,把教研活动变成了意气之争。适度而高效地“下水”教研员的工作非常繁重,各项职能必须保持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不能厚此薄彼。有些教研员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上一节“下水课”固然不足取,而另一些教研员过于频繁地“下水”似乎也不合适。特别是少数教研员在“下水”中小有成功、尝到甜头之后,到处做课,到处展示,忘记了自己作为教研员的其他重要工作,也打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这样的做法笔者认为尤不可取。一句话,教研员“下水”必须适度。想要“适度”,就必须“高效”,要用好用足每学期有限的“下水”课时,笔者认为,教研员要提高“下水”的效率,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第一,明确目标,做好设计。教研员“下水”,首先必须明白自己为什么要“下水”,不能糊里糊涂地上节课,主题不清地讨论一下就完事。在下水之前,教研员需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与上课学校、班级的教师充分沟通,结合自己的教研工作思路,确立“下水课”想要完成的两类目标。其一,教学目标。因为“下水课”重在日常,所以教研员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进度、班级状况等材料,将自己放在一名普通教师的位置上,确立教学目标。其二,教研目标。“下水课”毕竟与教师的日常课并不完全相同,更不等于其他教师的“代课”,在它当中应该渗透有教研员的教研目标:是掌握学情,还是体验教材的使用过程,或是感受某些教学内容的教学难度,等等。课不妨上得“日常”,但教研目标必须明确到位。相应地,在“下水课”的设计上,既要按照贴近实际的原则做好教学设计,也需要做好包括课后研讨在内的教研设计。特别是在课后的研讨中,教研员需要设计好基本主题,把握好研讨层次。既有“就课论教”的分析,也有“由表及里”的探究;既有技术层面的讨论,也有理念方面的讨论。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由于部分教研员教课少、教学技能相对生疏,在下水课中往往会在教学技术方面出现问题,而教师又往往不愿(或不能)对教研员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发表意见。因此课后“畅所欲言”的研讨会,常常就变成了教学技术的讨论会。技术层面的东西在教学中诚然非常重要,但如果关于“下水课”的研讨主要停留于此,那么对教研员和教师的好处都不会太大。第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任何事物都不能一概而论,“下水课”也是如此。以“地”而言,在农村地区、薄弱学校上“下水课”,教研员似乎应该首先突出基本教学方法的运用,基本教学流程的把握,基本教学资源的调用,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等方面,而不需要过多展示高深的、新颖的和个性化的内容。这样,教研员的教学才能更好地贴近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一线教师也才能更好地从中获益。反之,在一些重点学校上“下水课”,教研员便可有更大的发挥余地和尝试空间,能够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完成相对复杂的教学任务。以“时”而言,学期开始时的“下水课”可能更多体现对本学期教学要求的某种尝试和初步实践,以便进行适时的调整优化。学期中段时的“下水课”能承载的任务比较丰富,主要是对本学科日常教学的跟进研判。学期收尾阶段的“下水课”则可能带有较强的总结性,主要体现对本学期学科教学情况的综合了解,为学期的教学评价积累感性素材,并为下学期教学目标、要求的设定做准备。第三,抓住关键,寻求突破。教研员“下水”,具体选择什么课颇可玩味。有些教研员,特别是曾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研员,更愿意选择自己熟悉、“拿手”的课来上,这样的做法当然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觉得“下水课”的选择依据不应停留于此,而是要选择关键的、可能产生突破效应的课,以提高“下水”的效率。新课程伴随着教材的更新换代,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合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变化,对教学的要求更高。教研员可以选择在这些变化较大的地方“下水”,如新颖而无先前经验可循的教学内容,复杂灵活而教学难度较大的内容等。万事开头难,教研员率先尝试,无论成败,都给了教师一个可供参考的参照系,经过教研员的总结反思和广大教师的进一步尝试,也许就能找出处理这些教学内容的有效方法。新课程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这些要求和目标有些相对易于达成,有些则难度较大。教研员可以选择其中带有普遍性的难点“下水”。摸索相关的教法和课型,进而寻找符合实际情况的,达成要求和目标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一些“习焉不察”的误区和“自以为是”的错误。由于这些误区和错误常常带有某种普遍性,教研员在明确指出其中问题的同时,还需要给出替代性的正确做法,而这些正确做法,又需要教研员们借助“下水”等各种手段,踏踏实实地进行探索。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25日第5版让教师成为教研的主人作者:项平,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研室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意义上的教研室职能正面临着深刻变革,传统的教研方式滞后于新课程对教师教育及其专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教研员作用的发挥,异化了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单项评价的研讨方式,弱化了教师独立思考能力;蜻蜓点水式的指导,掩盖了教学的本真;不顾起点的一刀切要求,忽略了教师的需求差异。在倡导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的今天,教研员需要转变观念,从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教师成长的规律出发,尊重教师的认知起点及其专业发展水平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培训方式,使教师真正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主人。教研立足于问题与研究帮助教师及时解决课改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教研员必须把研究的重心下移,这样才能充分了解真实的教情、学情,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并解决问题。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标准在第二学段的8条习作要求比较复杂,一线教师在实践新课标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好多困惑:三年级学生习作有没有字数规定?至少要达到多少字数?课本中的习作例文是否可以作为一类文看待?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自由表达”,那么教师是否还需要“导”?“导”的方法、途径是什么?教师的困惑反映了继承传统经验与教学创新的矛盾。作为语文教研员,我为此开设了题为从学生习作看习作指导的专题讲座,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新课标的要求及内涵。一方面,肯定了继承传统习作指导中规定一定的字数要求、段的分步练笔等成功的习作指导方法;同时,我又把“以怎样的指导方式达到新课标习作的目标?”这一问题抛给教师,鼓励大家在实践中,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尝试。问题来自教师的实际教学,方向明确;解决问题靠教师自己,动力强大。通过教师个别摸索、教研组的共同探讨、教研员参与指导等方式进行研究,一学期下来,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点经验,汇集起来就是一百种左右的方法,大家再也不愁“导而无方”了。及时发现并纠正课改推进中产生的新问题。新课程在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暂时背离教育、教学规律的现象,这就需要教研员敏锐地发现并及时纠正。比如,在基层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线教师在课件和教案的使用上缺少思考,通常都是“拿来主义”。为此,我们规定了教师二次备课的要求:年轻教师必须有教材的解读与分析,课堂教学的过渡语、总结语必须是自己的,有针对本班学情的课堂练习设计,有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从而引导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时间用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相关资料信息的搜集与研究上。教研立足于发现与引导在日常的听课、评课活动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无论面对怎样的一堂课,教师在评课时,总会不自觉地贴上“学习方式多样”、“合作学习形式好”等新课程标签。这种缺少自己独立思考的话语表达形式源于教师吸纳的新理论与教学实践过程的脱节。因此,在教研活动中,走教师行动研究之路,发掘教师在多年教学中积累的“默会知识”,是教研方式变革的必由之路。让教师优先发言。在研究活动中,教研员站在后面,鼓励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区级教研培训课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参加听课和研讨的人员可以由教研员一人扩大为教研员、同年级组教师、本区的骨干教师组成的群体。在评课研讨活动中,鼓励教师围绕“哪些环节比较有效?有什么建议和想法?”讲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鼓励教师一起参与教学设计研讨的过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说出有效而富有创意的设计,让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理念相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教研员下水,体悟教情、学情。教研员要出思想,要站在课堂和教学研究的前沿,要在一节节具体的课例中实践并检验自己的思想,只站在“岸上”是不行的,必须跳下水去。教研员与教师一同备课,可以找到与教师沟通的点;教研员上实践课,是了解教情、学情的一个重要途径。教研立足于组织与参与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在步入老年行列前后,不自觉地走向了教学研究的边缘。这种现象一方面与教师的自身学习意识薄弱有关,同时也与传统的教研、培训方式有关。为了转变教师观念,我们往往采取报告、讲座等形式向教师“灌输”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把教育理念作为知识教给教师。但长此以往,教师还是难以将理念融进自己的思想中,化作自己的教学行为。因此,必须把教师吸纳进研究群体中,使他们成为研究的一分子,承担研究任务,在积极参与中成长。首先,在日常课堂教学评价中,教研员可以营造一种沙龙式的交互评价氛围,即既有教研员的评价,也有教师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评价的主体。其次,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发展水平的不同,教研员可以以分片、分层的方法开设人数较少的专题班,把每一位教师带到研究当中。再次,教研员应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发现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尝试和探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给予教师展示的平台,实现经验共享,激发全区教学研究的活力,激活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的热情。摘自精英网:教研员的“战地”应在课堂上作者:黄瑞槐,广东徐闻第一中学教研员到学校进行教学研究,用什么方式或方法,笔者无言以对,然而,笔者认为,教研的教研“战地”应是在课堂上。然而,我曾经发现很多教研员,来到学校进行调研时,却是开开会,聊聊天,了解了解学校的课程教学进度以及询问一两个教师关于学校的教学情况之后,就接着吃一顿饭,然后就“完成”了这次的教学教研任务了。而至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如何,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他就不大知道了。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形式的教研不是教研,而真正的教研,就是走进课堂,了解教师了解学生;了解课堂教学;了解学生学习。而且可以说教研员的真正的“战地”就是课堂。教研员走进课堂,才能亲近第一线的教师,亲近学生,从而才能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再进一步就是帮助教师与指导教师,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教学教研活动。教研员走进课堂亲近教师,接近学生,就更能获得第一手教研材料,因为教研员只有在真实“战地”里,才能亲眼看到教师的教学实情,耳闻目睹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因为教研员只有在真实“战地”里,与教师交谈,跟学生对话,才能了解更多,更充实的教研材料,这样他才能在教研的领域里,有讲话的真实权利,甚至才能教研的素材去写教研论文。教研员走进课堂,就必须给学生上课,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教研员只有亲自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才能亲身感受到教材的魅力,感受教材与实践是否相一致,在进一步证实理论与实践是否恰当;教研员只有亲自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才能亲身感受到教材是否适应学生,了解到学生是否喜欢教材;教研员只有走进课堂,亲自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与学生直接对话,才能了解学生对教学与学习的具体情况。教研员走进课堂,除了给教师与学生带来新教学观念、新信息、新的教法与学法等之外,更重要,把新课程的理念,带进新课堂,并让教师与学生乐意地接受。因为课堂就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获得可喜的成果的“战场”。摘自新思考网博客/7897046/archive/200707.aspx重心下移、转变角色推动农村片区教研走向深化 海口市教研员上“下水课”活动总结为了实现教研重心下移,促使教研员亲近课堂、钻研教材,提高教研工作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研人员的专业成长,推动农村片区教研走向深化,海口市教育局在开展直属中小学校级领导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的基础上,又把教研员推向了讲台。从2006年4月至12月,23位市级教研员在局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分别下到他们定点帮扶的11个片区(一个乡镇为一个片区)的农村中小学上“下水课”,由学科骨干教师当堂评议,约2000多名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参加了观摩。一、课堂教学情况上课的23位教研员中,最年长的52岁,最年轻的30岁。有从事教研工作多年的老教研员,也有刚从一线调上来的教研“新兵”。从课堂教学效果、听课教师反馈的意见以及评委的评价来看,大多数教研员的课,课程理念较新,教材处理灵活,师生互动融洽,教学效果较好,体现了教研员扎实的教学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他们的课主要体现了五个特点:1、重农村学情,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研员大都来自城区基础较好的中小学,对农村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基础了解甚少。为了便好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容量,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农村学生实际,大部分教研员在上“下水课”前,都亲自到农村学校听课,与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尽可能多地了解农村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金伯康、赵东明、凌素娟等老师,课前还亲自到农村学校去上课,亲身体验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缩小师生沟通的距离。因为有了课前的准备和了解,所以教研员的“下水课”教学目标定位比较准确,充分考虑了农村学生的学习实际,既不随意拔高,也不降低要求,在深度、广度上适当把握,将教学难点适当分散,有梯度、有层次地处理教学内容,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重农村实际,教学手段简单“传统”。在以往的教学观摩活动中,常听农村教师反映:有些示范课教学理念新、手段先进、效果好,但农村学校教学设备落后,我们无法学习。所以这次教研员上“下水课”,我们要求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教学实际,尽可能地不使用多媒体,就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用当地的教学设备,要让农村教师明白,没有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同样可以上好课。在这23节“下水课”中,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手段比较简单“传统”。如覃冰、林子齐、李学慧等老师,他们上课用是就是粉笔加黑板,但仍然上得很精彩。唐惠慧、林宇老师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自做教具,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来探索图形的面积和边与边之间的关系,既直观形象,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吴允秀老师只利用简单的英语教学图片进行教学,冯俊老师则利用本地植物给学生讲解植物体的构造,同样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听课的农村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课,我们看得见,有启发,学得了。” 3、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体现课程新理念。教研员在上“下水课”活动中,都非常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拿出了看家本领,钻研教材,研究课标,挖掘资源,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思路,力图在课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上出自己的风格和水平来。如吴春娆老师在春联一课中,设计了“默读轻声自读同桌互读齐读师生共同品读”的教学流程,把学生带进了春联美的意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了解了春联的有关知识,领悟了春联的丰富内涵,“三维”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符扬晖老师通过一道例题的变式和延伸,由浅到深,将学生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把相似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问题发挥得淋漓尽致,既关注了学生学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又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金伯康老师则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不但让学生从中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探究能力、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精神;吉秀丽老师的礼仪展风采一课,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礼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学生的即兴表演和点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待人接物和中学生的一般礼仪,并通过海南的传统习俗让学生懂得如何看待传统习俗中的礼仪,将礼仪具有的民族性、地城性表现得通俗易懂且很有趣,真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重视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龚雄飞老师的春江花月夜一课,设计了四个“问题探究”,让学生从中去探究和领悟“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感受语言之美和意境之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唐惠慧老师在课中设计的“猜一猜、数一数、剪一剪、拼一拼”数学系列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使学生真正做到动手、动脑、动口,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张国红老师的怎样合理安排一课,设计了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由此引入课题,引导探究,使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他又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尝试如何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体会运筹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活动设计独具匠心,突出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法,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李学慧老师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中,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以“词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简明扼要,朗朗上口,将汤姆钓到鱼又放掉鱼的过程形象地表现出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陈运敏老师的澳大利亚一课,把小结这一环节交给学生,由学生就所学的内容互问互答,教师适时评价和点拨,形式新颖,效果颇佳。他们的课都突出体现了重学习过程、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教研员的课虽然不尽完美,但大多数的课都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育思想,展示了教研员的教学风格,为听课的农村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具体课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4、重教材重组,教学关注课程资源利用。教研员的“下水课”,在重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还十分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林子齐老师在上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课前,查阅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信息,如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事件、“伊拉克侵占科威特”事件,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外交事件等,他将这些课程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凌素娟老师的音乐欣赏课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影视主题歌曲欣赏,是她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