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成立省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1页
某公司成立省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2页
某公司成立省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3页
某公司成立省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4页
某公司成立省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 成立省级农副产品 精 深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可行性论证报告 2 一、“中心”的研发方向、主要内容 为了更好的适应国内外市场对我国土特产品的需求现状;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拉动本地南瓜、花生、“三杏”、葵花籽等农副土特产品的产业化步伐;促进当地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以达到富民、强市、兴业的目标,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阜新 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决定成立 省级农副产品深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的研究方向 是 “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研究”, 充分研究提升农副产品的价值,进行 南瓜、花生、“三杏” 、葵花籽 等农副产品 的综合利用, 开发适销对路产品,生产 具有较高档次 的 籽仁油、花色挂面、籽仁酥、乳酸发酵南瓜、杏系列产品等。 二、组建的目的及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 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等,仍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影响,大 宗农产品生产过剩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改变这种状况, 提高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和核心竞争力, 促进经济效益迅速增长, 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是改变 3 这种现状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 本工程技术中心组建目的就是积极开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的研究,开发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国内外畅销的农副深加工产品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发挥较大作用。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新中国成立后,阜新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但是,随着阜新市煤炭资源的枯竭,阜新市 经济发展遇到了严重困难。 2001 年国务院在全国 400 多个同类城市中选中阜新市作为全国唯一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得到了国家、省及有关部门的高 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根据转型经济的实际需要,阜新市委、市政府提出积极开发替代产业,大力发挥现代化农业 ,为阜新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根据阜新“三杏”、“南瓜”、“葵花” 、花生 资源优势进行农副产品 精深加工研发。 阜新市 目前已种植杏树 61.5 万亩,其中 20 万亩杏树已进入盛果期 。到 2010 年,阜新地区仁用杏种植面积将达到 200 万亩。根据阜 新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地形为浅山丘的特点, 2004 年,阜新市政府将南瓜基地建设作为全市 14 个农业产业化基地中优先发展的产业,使阜新市“百万农民增收致富工程”中呈现一个新亮点;去年,全市农村已有 53 个乡镇 139 个村的农户,喜种南瓜当上了“瓜把式”,最高亩纯收入多达 2000 元。阜新市农业产业化龙头基 4 地的建设已拉动阜新市百万市民人均增收 80 多元,三万农民走向致富路。根据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 2010年远景规划纲要,将建设南瓜基地列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十四个产业化项目之一,到 2010 年,全市南瓜种 植面积将达到 10 万亩。 由于葵花是一种耐干旱、抗盐碱的经济作物,阜新农户历来就有种植葵花的习惯,至今阜新市已种植葵花 40 多万亩,年产葵花籽 6000多万公斤。但是多年来都是以初级农产品出售,没有形成产业。 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利用自身在国内外市场的客户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组建农副产品深加工中心, 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经过努力, 力争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达到年产南瓜、杏仁系列产品和杂粮系列产品 3 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接近 4 亿元的战略目标,为阜新市的城市转型做出更大贡献,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的火车头 。 三、国内外该领域(学科)最新进展、发展趋势及技术需求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近年呈现出增长加速化、加工程度精深化、企业发展规模化、科技研发创新化和产业布局优势化五大趋势。 一是增长加速化。 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 7 万多家,创造的产值接近 4.2 万亿元,从业人员已经占到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近三分之一。 “ 十五 ” 期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每年增速达 14。 二是加工程度精深化。 农产品加工的比例、比重在逐步提高,加工的精深度也在逐步提高,据测算,现在实行农产品一次性加工 5 的比重大约在 50左右,二次性加工也就是精深加工也达到了30以上,比 “ 九五 ” 末分别提高了 10 个到 15 个百分点左右。 三是企业发展规模化。 有 30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规模 5000 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以 20的增幅扩展,带动水平在不断提高。 四是科技研发创新化。 生物技术、储藏保鲜技术、设备工艺和包装材料等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始应用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农产品加工业开始进入到以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的阶段。 五是产业布局优势化。 一批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如内蒙古的乳品加工,河南、河北的小麦加工,山东、苏浙的水产品加工,吉 林及东北地区的肉品加工,山东的蔬菜加工等,这些加工产业带的形成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加工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等问题。 辽西地区在农副、土特产品的研发加工方面,在我国更是处于中下游水平,亟待成立一个省级农副产品 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用于带动辽西地区农副产品的 工业化 。 四、现有的研发工作基础(国际合作)、水平及条件等 6 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是创建于 2000 年 8 月的中港合资企业,拥有出口自营权 ,现有两个生产场地 。 2008 年末资产总额 216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 4300 万元。银行信用等级 AA 级。公司占地面积 5.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企业现有职工 210 人,各类技术人员 35 人,公司组织机构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 责制。公司主导产品是南瓜籽仁、葵花籽仁及杏仁等二十几种,在辽宁省果仁类加工企业中,公司的加工能力、专业化程度、技术装备、质量水平、出口创汇额排名第一。公司立足阜新本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以阜新南瓜 、杏、葵花、花生等农副产品 产业化的形成为目标 ,不断发展专业种植基地,逐步建成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和龙头企业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合作经营链条。 由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组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具有六大优势: ( 1) 企业目前是省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旗舰 公司目前在辽宁省是从事干果类产品生产、出口的第一名,位列国内前三位。在干果类产品生产出口上其装备、技术水平处于领先水平。目前正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农副产品 。 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有:南瓜籽、葵花籽、杏仁生产线、南瓜挂面生产线、烘炒生产线、南瓜饼干生产线、南瓜籽 油生产线。 企业自有多种化验检测仪器、设备:万分之一天平、干燥箱、 7 超净工作台、显微镜、微生物培养箱等。 ( 2) 产学研 技术优势:公司于 2004 年 9 月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与加工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从农副产品专用品种的筛选,以及综合加工利用做了系统研发。 已经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成功研发了南瓜挂面、南瓜籽油等产品, 并已工业化生产。特别是2008 年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所的科技共建活动被省科技厅评为辽宁省科技特派活动先进集体。科技共建的合作,为工程中心 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 3) 市场优势: 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南瓜籽仁的出口业务,有相当数量的国外客户,熟悉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对南瓜产品国际市场行情非常了解,有成形的销售网络。本项目是投资回报率高,投资风险极小的产业。 ( 4) 场地、资金优势:公司 成立八年来发展迅速,生产场地由一个发展到两个, 占地面积共达 5.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5 万平方米,并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 该中心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组建工程技术中 心,抓住机遇扩大经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具有明显的优势 和有利条件。 ( 5)企业自有 农副 产品 研究所: 为提高 出口 南瓜籽 仁 、葵花籽仁的 质量,公 司从 2000 年起,成立了南瓜等土特产系列产品研究所,在技术上依托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掌握当前国内外较先进的 8 南瓜等土特产品生产技术的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系、北京粮科所等, 从种子入手,培育品质优良的雪白、光板南瓜籽品种,提高出籽仁率;同时在科研院所的指导下,进行新工艺研究,在国内采购籽仁产品使用的先进设备,使生产工艺国内领先,确保产品质量优良, 出厂籽仁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公司研究所采用自行生产的出口级南瓜籽仁、葵花籽仁,在产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的前提下,进行烘焙南瓜籽仁、葵花籽仁三个系列多种口味产品的生产。 ( 6) 原料优势:从 2004 年起阜新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亲自挂帅、有关部门参加的南瓜种植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南瓜基地建设, 2008 年种植南瓜 4.5 万亩,带动农户 2 万户。 拥有“三杏”面积60 万亩。葵花种植面积 40 万亩。 五、科研队伍状况及培养人才的能力 公司自有高级工程师、研究生等带领的科研队伍人员共 35 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的人员 25 人,专业从事研发人员 15 人。通过实地进行研发,公司具有培养人才的能力, 并具备 大专院校毕业生实习基地的能力。 六、依托单位现有的基础条件 技术依托单位概况: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始建于 1956 年,是辽宁省农业科研的最高机构。全院下设 16 个研究所、 50 余个研究专业,拥有试验用地 1053 公顷,职工 1680 人,其中科技人员 830 人, 9 高级研究员 296 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11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07 人。根据全国农业科技工作总体布局,农科院设有北方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国家高梁改良中心等八个研究和检测机构。建院以来,辽 宁省农科院共取得科研成果 1156 项。获奖成果 890 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 10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9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362 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 400 亿元以上,为辽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辽西地区有着较好的工作基础。早在 1982年就在阜新市建立了农业科研基地,通过科学研究,在种植业、养殖业和林果业等方面获得科研成果 25 项。 2001 年省农科院与阜新市签署了 2001-2005 年农业科技共建协议,通过“北方旱区特色林果产业模式与技术研究”、“特色粮食产业化开发与示范”等国家级科研和推广项 目在阜新市的实施,极大的拉动了阜新市农业经济的发展。辽宁省农科院具备开展综合研究和示范推广能力,为阜新市南瓜等土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在技术依托力量上有充分保证。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下设的食品加工所 多年来一直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研究工作,相关专业齐全,掌握了开展本项研究的基本方法,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已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为完成本项目提供技术保证。 有 一支 高素质的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科技队伍,为实施本项目提供了人员保证。该 研究单位具备开 10 展本项研究的实验室条件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为本项研究 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参与本项目的主要研究人员,在项目实施的关键时期,均能全力以赴地投入本项目研究工作,在时间上可以保证项目按时完成。 该所 具有微生物、果蔬加工实验仪器设备,可满足本项目需要。 项目合作单位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食品与加工研究所为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提供技术支撑。 七、“中心”的主要目标的任务(建成后的预期经济、科技和社会等方面) “中心”主要目标:依托辽宁省农业科学研究院食品加工所,到 2010 年, 实现 阜新地区 “南瓜 、 三杏、葵花”等 农副产品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 成为辽西地区农副产品的研发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主要任务: 1、 进行南瓜、“三杏”、葵花、花生等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实现其价值最大化,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的最大技术支撑。 2、 研究确立乳酸菌发酵生产南瓜 (杏) 脯、南瓜酱 、 饮料 生产工艺 、批量生产。 3、 研究确立 籽仁油、籽仁酥等产品的中试及工业化生产。 八、“中心”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 独立组建、非法人单位 11 九、组建进度计划 实施年限: 2 年( 2008 年 1 月 209 年 12 月) 2008 年完成投资 200 万元, 中心 改造建设完成 ,开展籽仁油 、籽仁酥、乳酸菌发酵南瓜脯、南瓜酱的研发。 2009 年底 前完成投资 531 万元,中心全部建设完成, 投入使用。 十、建设计划及预算 建设内容、地点 主要建设内容有: 1、投资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办公室 300 平方米 2、投资改造实验现场 500 平方米 3、购置多种 科研仪器 检测设备:气相色谱仪、罗维朋比色计等。 4、小型试验设备 5、项目的中试及产业化。 地点:阜新市高新科技园区科技大街东侧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院内。 投资规模及经费来源 本中心计划投资 731 万元,其中研发费用 172 万元,土建投资200 万元,小型生产设备及科研仪器、检测设备投资 253 万元,其它 (科研用原料等) 费用 106 万元。 12 分年度经费预算 2008 年 完成 投资 200 万元, 2009 年 计划 投资 531 万元 。 设备购置及预算 项目资金投资明细表 附表 1 单位 :万元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单 位 价格(万元) 数量 总金额(万元) 备 注 一 、 工程中心办公及实验场地 500 4000 200 内含南瓜脯、南瓜酱、南瓜饮料生产车间 二、 设备购置费 253 1、 乳酸发 酵系列产品研发设备 60 2、 籽仁油研发设备 52 3、 籽仁酥研发设备 47 4、 购置科研仪器设备 59 5、 试验、化验仪器购买费 万 元 35 三 、 研发费用 172 各种费用 1、 人员费用 万 元 10 2、 调研培训费用 万 元 30 3、 公务费用 万 元 10 4、 业务费用 万 元 15 5、 鉴定费用 万 元 10 6、 能源、材料费 万 元 97 四、 其它费用 万元 106 项目投入总资金 万元 731 人员构成 工程 技术中心 由 15 人 组成 ,其主要成员有 : 主任:吴凯 -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付主任 : 张华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所副所长,研究员 13 付主任: 王彩霞 -阜新振隆土特产有限公司(副经理) ,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