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佳诗歌教学法初探诗歌是一种最精练的语言艺术,它以最精简的文字,表达出最为丰富的内容。再加上诗歌音韵节奏优美,思想深邃精辟,历来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爱。尤其是我国古典诗词,以极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精巧严整的格律,含蓄的表情达意,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一些名句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可以说是广为传诵,妇孺皆知。诗歌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近年来在教材中所占比例有增无减。而且它也是升学测试中重点考察的内容。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诗歌教学并不那么轻松。因为在诗歌教学中讲得过于简略,学生不理解;讲得过于详细,又破坏了诗歌的意境美。怎样才能两全其美?这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作为基层语文教师,平时在教学中实践摸索,也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一、新颖别致地入诗。 诗歌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要想整节课都沉浸在诗的海洋中,一开始就要营造诗歌的氛围。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主要靠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感染学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凭借的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课堂也空前的生动活泼起来。怎样恰到好处的运用这些手段,为教学提供帮助,就需要每位语文教师精心设计。(一)导入语言形式新颖,语言精粹,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教杜甫望岳一诗,导语设计如下:请同学们先看几副对联,猜一猜对联中所写的人物是谁?“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对,是杜甫。当时杜甫只有25岁,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二)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 音乐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手段之一,而画面则给人以直观的视觉震撼,再加上抒情的朗读,三者完美结合,学生定然会沉醉其中。 如教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一课,可借用多媒体手段,将融画面、音乐、朗诵为一体的视频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既欣赏到北国壮丽的雪景、充满激情的课文朗诵,又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作者宽广的胸怀与宏大的气魄,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入情入境的读诗。每一首诗歌的创作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只有设身处地,站在诗人的位置上读诗,才能读出诗人别样的情怀。而诗歌又最讲究意境,每首诗都是一个整体,教学时最忌讳逐字逐句的讲解,那样会把一首好诗弄得支离破碎。所以过多的讲授并不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品读为妙。(一)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写作背景中蕴涵丰富的内容,即有诗人的生平经历,又有诗歌的创作动机,决定着诗歌作品的思想内涵。因而要想读懂诗歌,必先了解背景。最好的方式是学生在课前去搜集有关资料,自己先读懂,再与同学交流。老师在课堂上只要提示要点就行。这样既发展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为诗歌的理解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课堂效益。(二) 深情朗读,加深体会。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读的过程一定会融入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所以反复的朗读,对诗歌的理解也在不断加深。而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富有音乐美的艺术,韵律和节奏感都非常强,所以读来颇具韵味,富有感染力。朗读的方式很多,可先由学生自由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划分节奏,重音,初步理解诗意。再由老师范读(或播放朗诵录音)。学生根据教师的朗读,纠正自己在读音、节奏、感情抒发上的偏差。再次自由诵读,加深体会。然后指名朗读,由其他学生评论。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对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也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三、优美诗意的赏诗。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对意境的深刻领悟,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一) 用优美的语言解诗。作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形式,诗歌为我们提供了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任何直白的语言都只会破坏诗歌的美感。用诗化的语言解诗,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学再造能力,也保全了诗歌的完美意境,学生处于浓浓的诗歌氛围中,才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课堂中,可以两个同学一起口头讲诗,也可以自己先在本子上把诗意写出来,再互相交流。如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原文为“月落乌啼霜満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可译为:月亮逐渐沉落,乌鸦啼声回荡在夜空中,满天的寒霜,为这秋夜倍添凄凉只有江边的枫树、渔船的灯火,伴着我在愁绪中入眠。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刺破宁静的夜晚,传到客船上来,增添我无限的愁思。(二) 用生动的笔墨绘诗。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用画来将抽象的意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以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诗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如果能在一副画中将他们较好的整合,展现出词作的意境,那么该生就算是吃透此篇了。四、自由畅谈中悟诗。我们的教学应该为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而不是成为思想的囚笼。让学生在诗歌的海洋中畅游,获得愉悦的体验,不正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吗?教学内容只有化为学生自身的体验感悟,才会是持久而有效的。所以,请老师们还学生一个自由畅想的诗意空间。(一) 自由讨论,丰富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文学作品都有其独特感受。诗歌这种精练的语言艺术,更是意象丰富、感情浓郁、主题深刻,绝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讲清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对于合理的思想结果,我们都应该予以肯定。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最后两句“山回路转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作者目送朋友,直至背影消失,久久不肯离去。那么,作者此时心境如何呢?这一题目就给了学生充分的畅想空间,加深了对诗意的体会,也拓展了思维。(二)从比较阅读中收获更多。诗歌创作浩如烟海。同一题材,不同意境;同一作者,不同时期;同一主题,不同意象的作品比比皆是。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理解新诗,从而看出两者的异同,诗歌鉴赏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诗歌教学的途径是很多的,以上只是我的几点心得。当然,采取任何方式、方法都离不开一个必备条件,那就是语文教师本身有较深厚的诗歌底蕴,能够运用自如。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象一条清泉,源源不断地灌溉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灵。最佳诗歌教学法初探雨湖区长城中学 欧阳昱怨、离愁、别恨等),是中国传统诗以极其精炼的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选择性捕捞技术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智慧物流系统集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高邮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自动驾驶路线与导航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输变电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策划运营中的跨界合作模式创新报告
- 2025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培训与推广路径研究报告
- 现代教育学原理课件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2025年冲刺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考前冲刺试卷 知识点押题实战
- JC-T 2586-2021 装饰混凝土防护材料
- DZ∕T 0227-2010 地质岩心钻探规程(正式版)
- 临床医学工程-题库
- SYT 0452-2021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PDF解密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招投标书范本
- 2000-2015年考研英语一真题及详细解析
- 体检中心礼仪培训课件
- 独立基础教学课件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会计从业资格基础知识汇总
- 项目干系人管理评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