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失调的原因和解决.doc_第1页
感觉失调的原因和解决.doc_第2页
感觉失调的原因和解决.doc_第3页
感觉失调的原因和解决.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感统 ?“感统”即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爱尔丝博士(Ayresa.J)在1972年创造的。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大量的调查研究显示,任何一个儿童要百分之百达到感觉统合都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几乎所有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只不过失调的轻重程度有差异。基于此,爱尔丝博士等12位世界级儿童心理生理专家首次开发了感觉统合智力训练,其最大的特点是能让1-15岁孩子在玩乐中通过本系统的数十种训练器材达到刺激孩子的前庭、本体、视觉、触觉、听觉的综合发展,促进孩子的全面感觉统合。2、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人类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分为100多万个感觉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视、听、嗅、味、触、重力感、摩擦等,使外界感觉器官接受刺激,通过感觉神经传达到大脑,经由大脑的功能区整理、总结、组织后做出正确反应,大脑同时接受很多信息时,功能区必须协调、整合、统一才能做出多种正确的反应,这就叫感觉统合。否则就会出现障碍和紊乱,行为上出现一系列症候群,即所谓的感觉统合失调。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在1972年由美国加州大学爱尔丝(JAyres)提出感觉统合失常学(Dyfunction of Sensorylntegration),她认为是小家庭结构造成婴幼儿感觉学习不足,其造成主要原因为:1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2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3父母太忙碌,所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4早产或剖腹产生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5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6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7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8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9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10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合不良习惯的定型化。4、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及其他十二位儿童专家共同认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造成:A、生理原因(先天性的)(1)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2)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造成触觉失调;(3)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4)怀孕期孕妇缺乏足够的休息,以及吸烟、饮酒和浓茶、咖啡、毒品等造成胎儿大脑发育不足,引起出生后婴儿触觉发育不良。B、环境及人为的原因(后天性的)(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使儿童活动范围变小,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事事包办,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全面;(2)父母太忙碌,辅导少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3)出生后,抱得多爬得少,没让孩子经过爬就直接学走路,产生前庭平衡失调;(4)父母或保姆不让孩子玩土,玩沙怕弄脏,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5)过早使用学步车,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6)父母要求太高,管教太严,缺少与小伙伴交往,人为的造成孩子压力太大,儿童自由活动时间太少造成精神上的伤害,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7)延误矫正时机,错过15岁前的矫正年龄,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定型化。 下列现象是一般儿童发展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不是病症,只有轻重程度之分,这是人类小家庭制度及活动空间少的后遗症,也是世界性的问题,感觉统合可以提供您解决及预防方法。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心理障碍多看似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容易跌倒或撞墙咬手指或无法戒除奶嘴笨手笨脚 ,容易受挫折,缺乏自信写字无法在框内 ,笔画经常颠倒固执,脾气暴躁发音不佳,语言发展迟缓黏人,爱哭,性情孤僻坐立不安,姿态不良,无法安静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怕别人碰触身体,容易吵架爱旋转游戏,过久而不会晕眩眼睛容易酸,讨厌阅读一、什么是儿童感觉统合能力?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或不稳定、做作业拖拉、多动、自控能力差、易紧张、胆小、内向、爱哭、不合群、脾气暴躁、吃饭挑食相信很多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都会碰到过类似的困惑和烦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不良的反应;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粗心或者调皮,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孩子的心身创伤。美国心理学家爱瑞斯经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现象,并不是一般的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不协调所致。现代科学研究进一步发现,人之所以具备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是建立在“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只有通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这一基础上的,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这种发生在儿童时期,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二、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哪些表现? 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很难与他人共乐或分享玩具、食物。语言发展迟缓,词不达意,表达困难。 视觉感不良:表现为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学了就忘,不认识字,不会计算,虽然能长时间的看动画片,却无法流利的阅读,经常跳读或漏读。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丢三拉四,忘记老师的话或留的作业。 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特别害怕陌生的环境,容易吃手,咬指甲,爱哭,爱说,爱玩弄生殖器。或者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过分焦虑、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暴饮暴食。 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脚笨拙等。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容易摔倒,不会滚翻,骑车、跳绳或拍球,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手脚笨拙,手工能力差。 3、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有哪些表现?爱尔丝博士指出:感统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等方面,其具体表现如下: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爱挑剔,语言发展迟缓等。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顺利地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常把数或字写颠倒。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见,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的重复某个动作),个人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本体感失调:方向感不强,容易迷路,容易走失,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像,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缺乏自信,脾气暴躁,粗心大意,挫折感很多等。动作协调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精细动作。三、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什么?会有什么后果? 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问题和出生后的抚养方式有关。例如:母亲怀孕时有过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产儿,剖腹产儿,出生后家长摇抱少,尤其没有让孩子经过爬就学会走路,孩子静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都会引起“感统失调”。这些问题通常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但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也能集中注意力。可是,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家长和老师应及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早进行心理辅导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心理发展迟缓和不擅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进而出现厌学、逃学、撒谎、打架、叛逆等行为问题。 怎样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效果如何?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开发水平,然后训导师会根据每个孩子年龄的大小、感统失调程度的轻重、运动技能的高低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和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均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日本、台湾等地从70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为许多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国内已研究开发这一训练理论和技术,在中国儿童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在广州星语儿童心理素质训练中心,类似的训练项目一共有30多个。这些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为这些儿童提供了矫治的机会,也解决了家长和老师为这些高智商、低成绩的学生而产生的烦恼。 训练程序 面谈 1)了解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不足、多动、语言表达能力差、内向胆小、孤僻、暴躁、协调不良、偏食、睡不安宁、人际沟通障碍等; 2)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测试 1)孩子统合能力的评估; 2)孩子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试; 3)孩子生长发育情况调查。 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 1)根据孩子失调状况、学习能力、身体体能年龄大小设定训练内容; 2)根据训练情况,动态调整训练计划。 训练 1)实施基本训练程序内容; 2)附以儿童心理辅导; 3)配合家长咨询。 评估结果 1)重新测试; 2)评估训练效果; 3)提出下一步处理意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