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日,黄山,24岁的安徽民警张宁海在给一位复旦女生让路时不慎跌落悬崖,之前他和200位同事一起解救18位被困山上的复旦学生。这18位获救学生回校之后,不但没有对牺牲的张宁海表示感谢和哀悼,反而有人忙着“夺权”。看到这种冷漠和市侩,网民愤怒了。逝者已矣。这次灾难本有无数种理由可以避免,但它却发生了。复旦学生的探险行为鲁莽而不负责任,获救之后的言论冷漠而让人心寒。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我们需要反思,为了防止悲剧再一次发生,这是哀悼亡者最好的方式。相关资讯专题探险被困民警救援遇难 获救学生冷漠引发争论装备不足天气恶劣 复旦学生被困黄山12月12日17点30分,上海的罗先生接到了自己外甥的求救短信,短信发自黄山,罗先生的外甥及他的17个同伴被困在黄山风景区一个未开发的山区里。这18名“驴友”是通过网贴召集,一起来黄山“探险”的。然而,18个人没有向导,只有一台GPS,人均不足一支手电,连基本的大雨衣及保暖毯都未配置,缺乏基本的登山装备。并且又赶上黄山地区天气恶劣,最终被困山中。一位资深“驴友”表示,活动的组织者连基本的户外旅游探险经验都欠缺。详细寒冷雨夜匆忙下撤 救援警察殒命悬崖在接到报警信号后,上海警方与安徽警方联动,安徽警方派出200人连夜上山搜索救援。13日2时37分,救援组终于在景区云谷寺一号区域成功找到了18名迷路大学生。当时景区遇雨大雾浓,气温仅有4度,大部分学生全身已被雨水淋湿,救援组决定立即带领大学生走出危险区域。在下撤过程中,参与救援的警察张宁海因为下雨路滑,不幸坠入悬崖,年仅24岁。“我来给你们照路,你们跟着我走。”这成为张宁海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详细逃离黄山连夜归沪 获救学生被指冷漠13日17点30分,获救学生启程返回上海。14日凌晨,一位名为“淡淡esse香”的微博博主连发3条微博,称学生们对于民警的牺牲并不放在心上:13日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13日下午,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那18个驴友,并不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我们的采访都是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们临行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黄山,下雨了。事后证实,“淡淡esse香”是安徽电视台在黄山采访此次事件的一名记者。详细调查窗体顶端1.你如何评价此次警察为营救学生的牺牲?学生的冒失行为代价过大警察职责所在不好说2.你如何看待复旦学生的户外探险?不负责任的鲁莽行为会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户外探险是他们的个人自由不好说3.你认为网民为何如此激烈的批评复旦学生?对复旦学生漠视生命的愤怒对精英学生市侩化、校园官场化的反感网络的借机发泄而已窗体底端12月12日,18名复旦等校的大学生在安徽黄山风景区登山探险时迷路。学生冷漠触碰网民“骂点” 市侩官僚气息让人反感获救学生返校忙“夺权” 丝毫不见感激之心15日,获救名单中的杜彬在人人网与同学石翔的一段对话被网民截屏传到微博。石翔提醒杜彬“要学学危机公关,经过这次,登协就是你的了”,“你要学着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协调关系,去利用资源,这个协会可以给你的”,杜彬回应“嗯,还得靠你们,我经验太不足”,“先度(渡)过这次难关吧”。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位名为“欧洋”的登山社成员在人人网日志中写道:“哎呦,我X,这次sb了,玩大了,死人了。又能怎么样呢!该安抚的安抚,该赔偿的赔偿,人死不能复生,你们俩还能愧疚一辈子啊。”文中大量对“兄弟”的安慰,他说:“我关心的只是兄弟,不是他们做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丝毫没有反思之意。详细校园网不谈哀悼谈公关 市侩气息让人心寒同一天,网民爆出复旦学生们在校园论坛上忙着讨论如何控制媒体,如何危机公关。发信人ciang在信中说:“现在媒体都在宣扬复旦学生的推卸责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ciang想,“复旦的新闻人若能在更广泛的媒体上客观地报道这件事,针对复旦的情绪就会很快消失。”ciang指出,通过这件事,看出复旦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多去几家报纸,而不是集中在一两家报社,阵地要多占领,会有很好的效果。这位学生建议,复旦应该趁此“黄山事件”机会将安徽以前的关系巩固起来,民警的追悼会可以有一些校长或副校长参加,在此基础上,顺便争取生源和巩固其他关系。详细12月17日,牺牲民警张宁海的追悼会在黄山举行。12月17日,一名女生在复旦校内的追悼会上下跪。大学之大 在于责任与梦想探险自由,浪费公共资源未必“理所当然”在美国,救援背包客是专业救援队的工作,假如在救援中用到直升机、铲雪车等大型装备,被救者事后应向救援队支付费用,因为探险是“个人行为”,不能由纳税人“买单”。 喜欢探险是个人自由,但假如因为自己不做好准备而遇险,进而导致政府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营救,就该负起责任。尽管我们还无法律条文规定被救者的责任,但被救者应当真诚感恩,不能觉得被救是“理所当然”的。详细大学殿堂,绝非熏陶市侩官僚气息之所在他们的反思中看不到一丝对生命的敬畏。没有一句对民警张宁海的哀悼,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更没有反省。他们把责任推到公共设施上,推到民警身体孱弱缺乏锻炼上,唯独没有反躬自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验过检讨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这些饱读过圣贤书的准精英居然连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详细遇难学生没有第一事件出来道歉哀悼,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受到惊吓。但是,曝光在网络上的那些言论却无法做出其他解释。当面对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生命的消逝时,首先想到的却是如何进行危机公关,俨然大学行政人员的立场,这不是一位年轻学生应有的做法。逝去的生命面前,反思大学生的责任与理想灾难的价值在于,每一次灾难过后,人们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并获得进步。为什么网民会愤怒?因为不能任由一个生命逝去却任何反思都没有。但是反思绝不仅仅止于追悼会而已。网民对大学生的指责源于对这个群体的失望,因为大家相信,大学绝非仅仅为了培养一个未来的官僚或对生命冷漠的市侩之人。大学生需要责任与担当,光荣与梦想。获救名单中的杜彬在社交网站与同学石翔的对话。结束语Conclusion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还是年轻人。姚国华先生曾痛言:“大学已沦为现实生活的工具,整个知识分子群体更沦为一群讨生活的高级市井。”责任并不仅在学生,宽容他们,是为了指出真正应该负责的人。18位活着的复旦学生,和1位失去生命的黄山民警,将舆论卷入了对“冷漠”的质问当中。不应再对这18名学生苛责什么,因为他们并非没有人性,并非那么面目可憎,他们只是众多大学生中的一位,也是这个社会十几亿人中几个人而已。要讨论的是这种冷漠,这种如此熟悉的冷漠。这18名学生是家庭中儿子女儿,学校中老师们教导的对象,社会中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因此这冷漠有根可循,也随处可见。这冷漠是一种病,能大范围传染,也许每一个人都已经被感染。所以在口水喷向这些学生的时候,更应该反思的是:这个社会究竟对你年轻人做过些什么?什么与18名复旦学生的冷漠有关?懦弱:害怕舆论谴责,不愿承担责任18人之中的一名学生在网上公开的忏悔信中写道:“我的难过与后悔没有促使我站出来担当起生命的分量,我却在想尽快恢复从前的生活状态。在舆论面前,想的是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尽快走出这一段阴影,却忘记了那位因我们的冲动和鲁莽而死去的警官。”据媒体报道,领队侯盼在张宁海遇难时的反应是:“当时我就懵了。”这或许可以反应出大部分队员的心态。学生回到学校之后,据侯盼的说法是去学校汇报工作并把自己关在家里写检讨,也就在这段时间,“黄山门”开始发酵。从事发当时的“懵了”可以看出,这群学生在遇到紧急事件时是不冷静的,心理没有足够的承受力,因此,在回到学校之后,逃避成了面对事件最好的办法。除了逃避心理上的歉疚和悔恨之外,还可以逃避现实中的责任,比如对张宁海父母的补偿。这群年轻人,在面对一条生命的逝去时,是懦弱退缩的。而这种懦弱,在很多时候表现成冷漠。详细自私:他人的死亡由其他人负责,保住自己最重要据媒体报道,面对如潮批评时,一位获救学生如此回应:整个事件中,最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警察在找到队伍之后,要求立即下山,这是导致张宁海警官坠崖最大的原因,而当时的情况完全不适合下撤,做这个决定的人才是最大的责任人。还有学生认为对于警察殉职应该找公安局和政府,他们有义务给家人补偿,而不是找学生。在学生的逻辑中,首先是怎样将自己与事情撇清关系,让自己安全。张宁海是与自己无关的人,他的死是因为执行公务中的意外,这意外是由于当时指挥部的错误决定,补偿应该由政府负责,自己要做的是回到学校,尽快忘记这件事,恢复到以前的生活。这是一种让人齿寒的自私,这种逻辑的前提是对生命的蔑视。详细无知:遇到危机不懂如何自处,显示人格不健全这18名驴友,本抱着冒险的目的出发,却在遇到一点困难时便惊慌失措,直接导致了之后的一切。在事故发生后,没有主动面对,而是选择躲进学校和家庭的庇护下。除了有意识的懦弱和自私外,他们在遇到危机时,大脑一片空白,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处理。健全的人格意味着,首先,对生命尊重和敬畏,否则便失去了作为人的根本。健全的人格还要求有理智的大脑,能有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同时,这个人还需要有责任感,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的人才可能独立进入社会,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其为“公民”。由此可见,身处高等学府的“精英”们亟需公民素养教育。调查窗体顶端1.你觉得复旦学生的这种冷漠熟悉吗?很熟悉,经常出现在生活中不熟悉,没有遇见过不清楚2.你认为社会冷漠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是金钱关系教育体系失误,人格不健全道德规范约束力降低社会环境使人瞻前顾后,安全感缺失3.你认为该如何改变社会冷漠现象?建立制度保障,保证公民安全感提升人们自身的道德修养改变“一切向钱看”的社会价值观加强公民教育,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窗体底端被困驴友在下山后表现的非常“平静”。张宁海的遗体被运送下山。这种熟悉的冷漠是怎样炼成的?“适者生存”,教育从小告诉你要冷酷无情教育的最高价值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拓人的胸怀、培养的人独立思考能力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精神、培养当代公共社会的理想公民。然而,放眼教育的现实,无处不在的是卑恭屈膝的依附、道义理想的沦丧、营营苟苟的利益算计,甚至会不惮于与黑暗一起沉沦。在威权的形塑下,“教育何为?”这样的根本问题长期被扭曲与迷失,受教育者的灵魂与精神气质中出现对人类根本理想价值的冷漠、对威权的恐惧是必然的。从小到大,从家庭到学校,孩子一直被告知的是“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不是理性的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次考试你考不好,你以后就完了”,“你怎么不学学你同学呢?”相信很多人对这样的话并不陌生。中国的教育不是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人,而是机器,这个机器有着同样的评价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就是差的。而机器本身就是冷酷无情的。详细为人民币服务,人与人只剩下赤裸裸的交易关系如果说当今社会中,人们还有个相同点的话,那就是一切向钱看齐。90年代开始,当人们不再谈论政治了,便纷纷下海经商,投入钱的怀抱。人们相互问候,成了你在哪里“发财”?于是乎,中国人的脑袋里,就装了一个字“钱”。在谈论价值时,人生价值,社会价值,结论是价值等于钱。更何况理想了,理想就是挣很多很多钱。但是挣了很多钱之后呢?中国人被“钱”绑架了。这种价值观和评价标准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势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建立在感情,而是利益的基础上。各种托人办事、向人送礼、权钱交易反应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交易关系。在这种关系下,除了对钱不冷漠之外,对人的冷漠成为一种必然。人性自我阉割、扭曲,最重要的“温情”不见了深入到人性层面,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不光是大学生,整个社会都出现了人性层面的萎缩、扭曲。在社会的道德伦理层面,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果用一个并非高雅的词来形容,今天中国的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阉割的状态。整个民族在精神层面都遭到了集体的阉割,大学生本身应该作为一种先锋力量,“春江水暖鸭先知”年轻人,又在大学校园里过集体生活,他们应该是最敏感的,最敏锐的,但在这个时代他们也和整个民族一同被扭曲了。而那被阉割的东西,恰恰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温情。就像历史学家钱穆所说的,他希望这个民族在对待自己的历史时,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何况是对待今时今日的“人”了。“就该为纳税人服务”,反映了人与人是赤裸裸的交易关系,这也是造成人和人关系冷漠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为人民服务”到“为人民币服务”,精辟地概括了这个社会观念的变化。冷漠已成灾,这病该怎么治?构建公民社会 拯救被冷漠围困的社会道义“陌生人社会”,就是多数时候生活、工作、相处在一个彼此并不认识的环境里。在“陌生人社会”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人与人之间“冷漠”、“互不信任”。当下所处的社会,正是一个“陌生人社会”。然而,“陌生人社会”毕竟只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转型阶段,“公民社会”才是发展的目标。虽然“公民社会”与“陌生人社会”有外表的相似性,多数时候生活、工作、相处在一个彼此并不认识的环境里,但它们却有本质的区别,“陌生人社会”的本质是“冷漠”、“互不信任”,“公民社会”的本质是“道德、民主与法治”。都是陌生人,但陌生人的素质是大不一样的,在“陌生人社会”,要对“陌生人多加提防”,在“公民社会”,陌生人之间会相互依靠取暖。构建公民社会,一方面要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增强公共事件的参与性,明确公共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也要从小就开展公民教育,放弃功利性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而不是培养机器。放下算计和猜忌 重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当金钱已经占据了社会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已经变成赤裸裸的利益交易,就再也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谈了,更不要说对于陌生人的同情和帮助,尽管这个陌生人或多或少的也和自己有关;当南京的“彭宇案”已经成为所有人心中“见义勇为”的判例,人与人之间互相的猜忌早已取代了内心深处的善良。如果说利益和猜忌像乌云遮盖了善良的阳光,那么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无法否认乌云的存在。但同时也要爱护好自己的善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本就不是稀有品。信任虽然遭到了挑战,但不应该以此来作为回避社会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司机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陪诊师考试前八大准备试题与答案
- 2025年软件架构师职业考试模拟试题
- 2025年高级油气管道安全工程师面试要点及预测题
- 2025年篮球裁判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第四中学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桥本氏甲状腺病课件
- 2025年心理咨询师面试技巧心理评估与咨询技能模拟题集
- 2025年软件开发项目经理面试全攻略及预测题解析
- 桑塔纳转向系拆装与检修
- 政法委遴选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 T/CCIAS 009-2023减盐酱油
- 抖音火花MCN机构与直播平台艺人分成合作协议
- 考试培训协议班协议书
- 《压力容器安全规范与应用》课件
- 焊接环境对焊接质量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风力涡轮机检查无人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DB32T 5030-2025工业有机废气治理用活性炭通 用技术要求
- 2025年健康管理师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升二开学摸底考试测试卷及答案(共三套)
-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2024修订版)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