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综合监测系统.doc_第1页
电缆综合监测系统.doc_第2页
电缆综合监测系统.doc_第3页
电缆综合监测系统.doc_第4页
电缆综合监测系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OM4011-GT高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系统一、 产品简介 高压电缆综合在线系统适合安装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沟、电缆隧道,或者电缆终端。本系统通过采集和测量电缆的环境温度、接头温度、振动状态、接地线环流,并通过GPRS或光纤的方式,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数据远程传输到计算机后台服务程序,后台服务程序收集数据后建立历史数据文件,并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各种曲线,电缆运行维护人员可根据这些曲线提供的信息来了解整条电缆的长期运行状态。高压电缆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加入了暂态录波功能,能将故障时刻的波形进行展示回放,提高了故障分析的效率。同时,后台服务程序对采集的电流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实现电缆外护套受到多种外力破坏时的自动鉴别和定位,如外力破坏、虫蚁啃噬等。二、 系统说明 l 硬件系统 本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感应取电地电流互感器,主缆电流测量互感器,接地线电流测量互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远程测量单元(RTU)、GSM/GPRS通讯网络、后台服务器、客户端软件、RTU调试软件,工程调试设备等件部分组成。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电缆金属护层环流监测系统通过对电缆金属护层环流、电缆表面温度、中间及终端接头振动及中间及终端接头压力进行24小时不间断连续在线监测,并通过与线芯计算温度比较达到环流与线芯电流比值与线芯温度关系的监测。电缆金属护层环流监测系统应能有效监测电缆金属护层环流是否超标,通过对护层环流变化监测及时发现外力破坏及定位、及时发现虫害破坏及定位。 l软件系统 本系统软件应用平台基于微软最新的Net Framework 4.0框架开发,可实现电缆状态综合监测、分析和展示,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缆外力破坏自动识别、电缆虫蚁啃噬自动识别智能算法。同时,综合分析后台可结合运行维护的需要,进行各种日常运维的统计报表分析,并可进行系统报警准确率修正,极大提高了系统故障报警准确率。主界面如下图: 1. 应用平台可设置组合条件,对待显示的线路进行筛选,如可根据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班组、线路负责人等多个条件进行组合筛选;a) 应用平台可显示选定线路的链接示意图;b) 示意图按照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绘制;c) 可显示接头编号、接头名称、电缆段长度、各个交叉互联单元的起始点;d) 可标识电流、压力、温度、振动等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并实时显示各传感器状态;e) 线路示意图可根据线路长度自适应为最优显示模式2. 应用平台可灵活选择各种类型的曲线图,可选类型包括:金属护层环流、温度综合曲线、环流-温度综合曲线、综合护层环流比对、白蚁啃噬、振动强度、振动-环流突变曲线、暂态波形;3. 应用平台可生成Excel格式各种报表,包括:a) 设备工作状态统计报表,如:按设备分类的统计报表,按厂家分类的统计报表,按班组和负责人分类的统计报表等;b) 可结合运行维护情况,生成设备报警准确率统计报表以及维修及时率报表等;c) 可生成线路环流状态报表,如:按线路分类、班组或负责人分类的线路环流超标情况统计报表三、 技术特点1. 多通道宽范围:12个电流测量通道,采用了独特的智能校准技术。2. 分析功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缆外力破坏自动识别、电缆虫蚁啃噬自动识别智能算法,可实现电缆状态综合监测、分析和展示;3. 通讯方式:GPRS无线通讯、光纤通讯等。4. 高准确度:设计采用智能校准技术,能够测量各种畸变波形的电流有效值;5. 报警功能:接地电流瞬态超限锁定警报;6. 暂态录波功能:接地电流突变录波;7. 灵活的供电方式:电缆感应取电,现场220V电源接入,锂电池电源备份;8. 封闭处理:各传感器和电路板采用全封闭处理,能够完全适应井下恶劣的环境;9. 防水性强:具有认证的防水机箱,能够满足IP68的防水要求;四、 性能指标类别技术参数电源交流电源220V / 电缆感应取电/太阳能取电平均功耗0.5W,峰值功耗1.5W(发送数据时)电池供电:持续工作8小时测量通道接地电流:0200A,4通道,分辨率0.1A,准确度1%主缆电流(选配):0800A,1通道,分辨率0.1A,准确度1%接头温度测量范围:-40260振动测量范围:-16g16g环境温度测量范围:-40105绝缘隔离水平:10kVDC/1min通信方式GPRS/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