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1).doc_第1页
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1).doc_第2页
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1).doc_第3页
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第一节 色彩与色彩构成1、色彩说到色彩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因为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弥漫着色彩。像蓝天、白云、绿草、红花都是有色彩的。包括现在随着气温渐渐升高,慢慢的就过度到了炎热的夏天了,人们都开始换上色彩缤纷的夏装。比如像我们的手机也可以换一换沉闷的颜色,现在不是都有换手机壳之类的,可以让我们手机的风格与这个即将来临的夏天显得更搭。如果说装扮的话,还有色彩绚丽的指甲油,彩妆。还有新娘的婚纱的颜色,2011年春天的婚纱设计呢,不仅仅只有白色,因为我们最常穿的就是白色,为了把新娘打扮成彩色的新娘,设计者就设计了很多颜色的婚纱,比如迎合春天氛围的淡绿色是非常流行,由浅色渐变深色给人一种神秘高雅的感觉,米色显得人比较恬静素雅,接近白色淡粉色婚纱符合女孩梦幻的婚礼幻想,所以说不同的颜色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还有像一些家居产品的色彩设计,深蓝的小窝有种海风的清凉感,橙香的家居又带来了春夏的酸甜感,淡淡的绿色犹有种宁静而安详。我家有个邻居就是把每件屋子都刷成不一样的颜色,有黄色、粉色,我们不能说他们这样做不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审美,这种审美呢会随着你的阅历、知识的丰富而不断的改变。还有波普风格,又称流行风格,这个词(pop)来自英语的“大众化”,最早起源于英国。二战以后出生的新生一代对于风格单调、冷漠缺乏人情味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十分反感,认为是陈旧的、过时的观念,他们希望有新的设计风格来体现新的消费观念、新的文化认同立场,于是在英国青年设计家中出现了波普设计运动。波普运动产生的思想动机来源自美国的大众文化,包括好莱坞电影、摇滚乐、消费文化等。波普风格主要体现在和年青人有关的生活用品等方面,如古怪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追求大众化、通俗化的趣味,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采用强烈的色彩处理。而且很多设计都具有游戏色彩,有一种玩世不恭的青少年心理特点,就像流行歌曲一样。因为波普风格追求的是一种装饰感,缤纷的色彩,从而可以让空间有一种跳跃感,层次更加立体,所以是春天居室装扮用的比较多的手段。从自然到衣着服饰再到家居,这些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所以说色彩对人类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色彩构成色彩构成是现代艺术教学里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对艺术绘画或设计学习的铺垫。一切牵涉到色彩的绘画艺术和设计都需要用到色彩构成。主要任务是使大家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构成要素,有效的开发大家的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构成本为组合和建造之意,简单的说就是对已有元素的组合重构。色彩构成,即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它就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基础上,把复杂的视觉表现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比如之前我们画色彩写生的时候就是一个苹果好多颜色,但是这个色彩构成呢,就是把色彩概括化,研究符合人们心理的构成,创造出尽可能美的配色。色彩构成的基本内容:第一,着重论述色彩的由来,即光与色彩,光与视觉、物体色,光与色的混合的互相关系以及相关的物理及化学原理,介绍色彩的体系及色彩的表色立体及特点、用途;第二,讨论人对色彩的视觉效应,视知觉的多种表现(视觉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变化);第三,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变调、组调及各种调和推移;第四,重点探讨色彩的心理效应、人的心理与色彩的内在联系以及外在表现(联想、联觉等)。第二节 光源与色彩 我们是生活世界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自然界有各种颜色的物体,白天,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看到的色彩非常的鲜艳,它随着照射光的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色光(包括白光);光透过有色的透明物质,就会被染色,像我们平时玩的那种吹泡泡,白光照在透明的肥皂膜上会有彩色变化的条纹,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CD 的讀寫面所反射出的色彩。 但是,到了黄昏的时候,地面上的景物,别管多么鲜艳,都黯然失色了。特别是在晚上,比较黑,我们不但看不见物体的颜色,甚至连物体的外形也分辨不清。所以这些事实就告诉我们:没有光就没有颜色,光是人们感知色彩的必要条件,色彩来源于光。也可以说:光是色彩的源泉,色彩是光的表现。现在那我来具体讲一下光与色。我们在这说的光呢,是太阳光,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均匀媒质的分界面时, 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但当光在不均匀媒质中传播时, 情况就不同了。这个理论应该在初中的物理中学过吧,由于一部分光线不能直线前进,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形成光的散射现象。地球周围是由空气形成的大气层就是这样一种不均匀媒质。所以, 我们看到的天空的颜色,实际上是经过大气层散射的光线的颜色。波长短的光受到的散射最厉害。比如说蓝光,它的波长就比较短,它被散射就多一些。所以天空中布满了被散射的蓝光, 而地面上的人就看到天空呈现出蔚蓝色。空气越是纯净、干燥,这种蔚蓝色就越深、越鲜艳。 这里提一下牛顿的色散实验,这个实验是人类对光的认识的第一次挑战。牛顿让一束白光射向透明玻璃制的三棱镜,经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证明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组成的。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谁能告诉我什么颜色的波长最长,牛顿的研究使人类对光的认识迈开了重要的一步,得出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能更好地解释我们看到的有关现象。 而色彩呢,什么是色彩?能够知觉物体存在的基本视觉因素是色彩。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在眼球内侧的网膜那里产生刺激,这个刺激通过视神经传达到支配视觉的大脑视觉中枢,从而产生色彩的感觉。这样,经过光、眼、知觉的过程才是所看到的色彩。色彩是光刺激眼睛所产生的视感觉。 从光源发出来的光,由于其中所包含各波长的光在比例上有不同,从而表现成各种各样的色彩。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取决于物体对照明光的反射。例如:同样的景物早、中、晚的不同光线照射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这里还存在一种可能就是相同的光线可使相同颜色但不同质感的事物呈现不同颜色。例如:同样是绿色的玻璃、金属、木板、瓷器等物品在阳光下会呈现不同的绿色。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人眼視覺来解析光与色,其实人眼所看到色彩其實是根源於可見光波波長和頻率的反應。1801年,这个时候的歐洲眼科學界大致確定人類眼睛視網膜是由兩種不同的細胞所組成:柱狀 - ROD細胞負責感光,椎狀 Cone細胞負責感色。经过研究之后,发现人的眼睛並不能辨認每一種可見色彩,只对三种颜色敏感,那就是對紅(R)、綠(G)和藍(B)三色。這三色被定名為光之原色,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原色。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这也是我们把红、绿、蓝这三色光叫做三原色的原因。三原色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色光三原色,就是红、绿、蓝;另一类是颜料三原色(品红、黄、青) ,但在美术上又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像我们书上,三原色也有很多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像我们的彩色电视机就是应用了三原色而产生不同色彩图像的。色彩体系色立体:把色彩按照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进行系统的组织,然后定出各种标准色标,并标出符号,作为物体色的比较标准。通常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明度、色相与纯度的关系,表示出完整的色彩体系。(一)孟塞尔色彩体系孟塞尔(Alhert H_Munsell)是美国色彩学家、美术教育家。他创立的孟塞尔颜色系,用三维空间的近似球状的模型,把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这3种视觉特征全部表示出来,因为它的色彩精度非常的科学,而且容易管理,所以它是国际上通用的色彩系统。 (上下是明度的变化,左右是纯度的变化,最底层是色相的变化)(二)奥斯特瓦德色彩体系 奥斯特瓦尔德(Ostwald)体系:奥斯瓦尔德色相以8色相为基础,每一色相再分3色,共24色相,明度阶段由白到黑,并以无彩色阶段为一边,纯色在另一顶点,每边长依黑白量渐变化排成8色,形成等色相的正三角形。奥斯特瓦尔德的色彩体系的秩序也是非常严密的,所以用这个系统配色也是非常方便的。(三)日本色研配色体系 PCCS(Practical C0lor Cp一0rdinate-Svstem)简称日本色研配色体系。这个体系的色相环由24个色相组合,每一色前标有一个数字,如:1紫味红2红3黄昧红4红味橙5橙等。为了保持色相环上的色相差均匀,经过直径两端的色相并不都是绝对补色。书上没有,这个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网上找一下。第三节 色彩的分类整个的色彩系统大致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无彩色系,一个是有彩色系。1、无彩色系无彩色指白色、黑色和由白色黑色调合形成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无彩色按照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排成一个系列,由白色渐变到浅灰、中灰、深灰到黑色,色度学上称此为黑白系列。黑白系列中由白到黑的变化,可以用一条垂直轴表示,一端为白,一端为黑,中间有各种过渡的灰色。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反射的物体,纯黑是理想的完全吸收的物体。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纯白与纯黑的物体,颜料中采用的锌白和铅白只能接近纯白,煤黑只能接近纯黑。无彩色系的颜色只有一种基本性质明度。它们不具备色相和纯度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的色相与纯度在理论上都等于零。色彩的明度可用黑白度来表示,愈接近白色,明度愈高;愈接近黑色,明度愈低。黑与白做为颜料,可以调节物体色的反射率,使物体色提高明度或降低明度。 例子:现代包装设计中有很多无彩色的运用包装设计是一种造型活动,现代的很多设计师也一直在追求设计语言的纯粹性,他们想以独特的视角,去摆脱设计流行中的喧闹、繁杂或者是缤纷艳丽的手法,去积极寻找色彩设计的理性与单纯,而现代包装设计讲究用色在巧不在多,用色也日趋的简炼,为了获得与众不同的效果。设计师在掌握习惯用色的基础上,经常会开拓创新用色,在画面上追求简洁、还有艺术性。我们可以从其他绘画、染织、陶瓷等工艺中提炼单纯的中性配色,也可以从社会中存在的灵感下面得到色彩的创新启示来打破常规用色。色彩的选择与组合在包装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是决定包装设计优劣的关键,追求包装色彩的调和、精炼、单纯,实质上就是要避免包装上的用色过多的累赘,像很多五颜六色的那种包装未必所有人都喜欢,有时候反而会给人们一种华而不实的印象,使人产生眼花潦乱的感觉。恰当使用简约的色彩语言,更能体现设计者驾驭色彩的能力,最大限度发挥色彩的潜能,现在不是有极少主义,它就是摆脱传统色彩的固有属性的束缚,结合现代包装设计理论与商品的属性要求,采用无彩色中的金银、黑、白、灰进行设计的包装,这样的色彩可以更加显示设计的永恒之美。无彩色系的特殊性质,为许多商品的包装设计提供了充分展示魅力的舞台。设计中金银色的使用,有助于增强光泽效果,并可以丰富空间和层次的变化,因为金银色具有强烈的反光能力和敏锐的特征,在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光泽作用下,显出异样的色彩效果,如果你使用的恰当,有可能会增强商品的辉煌、高贵和神秘感,它特殊的材质与效果,也可以体现出商品包装的华丽、富贵,还可以起到活跃画面的作用。单纯的提炼与运用无彩色,有助于强化商品特征,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品质与档次,增强商品的时代感和它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 无彩色不光体现在包装上,其实它在人们的心理早已形成自己完整的色彩性质,被称之为永远的流行色。比如我们穿衣服,黑白灰算是比较保险的颜色了。当然,在众多以无彩色为主体的包装设计中,往往也可以在上面点缀着一些纯度比较高的色彩,一方面与无彩色形成一定的对比效果,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烘托主体色彩。所以说无彩色与有彩色的相互作用,对丰富商品包装的色彩效果也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2、有彩色系彩色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不同明度和纯度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色调都属于有彩色系。只有有彩色才具备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有彩色是由光的波长和振幅决定的,波长决定色相,振幅决定色调。每一个的色相中又有千千万万种颜色,西瓜红、橘红、松石蓝、湖蓝、柠檬黄、土黄而我们看到的很多活动、场所、事物、包括设计很多都是有彩色系,就像我们每天穿衣,身上一定有两块以上的颜色(包括鞋、包、手表、耳环等配件),它们之间也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 无彩色与任何有彩色搭配都能取得调和感很强的、有着特殊格调的配色效果。比如以黑白为主调点缀有彩色或黑白灰主调点缀有彩色。当彩色系与无彩色系的颜色进行同时对比时,有彩色系的色觉稳定,无彩色系的颜色则明显倾向有彩色系的补色残相。这里有个概念是补色残像,什么是补色残相?有人知道吗?在色彩基础理论中,补色残像这个景象,就是由于人的视觉自我生理调节产生的,当我们凝视一个有倾向的颜色时,我们的视觉会产生一个相反倾向的残像来调和,这个残像会影响与它相邻的颜色。也就是说暖色会产生冷的残像,冷色会产生暖色的残像。比如说你系一个暖色的围巾,围巾就在你脸的下面对吧,而这个暖色的围巾会产生冷色的残像并影响你脸的肤色,如果你的肤色也是暖的话,那么由于围巾的冷色残像的调和呢,别人就会感觉你的肤色偏中性了,不再是暖色了;但是如果你的肤色是冷色,那么你带着暖色围巾会使你的脸色更加的冷,这就是补色残像。第四节 色彩的混合教学目的:掌握各种色彩混合带来的不同色彩变化。色彩的混合就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构成与原色不同的色彩称为色彩混合色彩混合有三种类型:加色混合、减色混合、空间混合.A、加色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在一起,光亮度会提高。而混合色的总亮度则等于相混合各色光亮度之总和。因此,把这种混合称之为加色混合。色光的三原色朱红,蓝紫和翠绿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产生许多不同色光。朱红+翠绿=黄色光 , 翠绿+蓝紫=蓝绿 ,蓝紫+朱红=紫红。混合色光越多,明度越高。两种互补关系的色光混合或三原色光按照一定的比例相混合时可得出白色光或近似白色光,因比例、亮度、纯度的不同,可产生不同色彩效果。B、减色混合,是指色料的混合。它与加色混合相反,混合后色彩在明度,纯度上跟没有混合前的任何一色比较均有所下降。混合成分越多,色彩就越混越浊。减法混合的三原色: 品红、湖蓝 、柠檬黄。理论上可以混合出一切颜色,两色混合出的颜色叫间色,两间色混合出复色。 品红+柠檬黄=橙,柠檬黄+湖蓝=绿,湖蓝+品红=蓝紫 (原色) (间色),三种色浊色(灰黑色)复色。C、空间混合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通过一定的空间距离,在人视觉内形成的混合称为空间混合。空间混合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1. 单位元素的形状,大小以及肌理效果2. 观者距离的远近 第五节 色彩的属性有彩色系的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相、纯度、明度。在色彩学上也称为色彩的三大要素或色彩的三属性。(一)色相(Hue)Hiu从光学物理上讲,各种色相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