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doc_第1页
林黛玉进贾府.doc_第2页
林黛玉进贾府.doc_第3页
林黛玉进贾府.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远一中2011级高一下期语文教案内 容课 题: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理解文章主题。重点难点:人物分析教学方法:讲读、讨论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小说有关知识、红楼梦有关内容,梳理课文情节)由中国古代小说之最及红楼影响导入(PPT)一、关于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展开,略)二、关于红楼:1、作者:曹氏家世及曹雪芹。(PPT)2、作品:红楼别名、前五回等简介(PPT)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三回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五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三、梳理课文阅读课文,依据小说结构特点,划分层次层次划分指导:把握小说的情节链条。进贾府大门,见贾母见三姐妹不足之症见熙凤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1、提问:课文是按什么线索展开情节的(以行踪为线索)2、结构层次: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黛玉进荣国府。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的发展,与众亲戚见面。第三部分(1314段),故事的高潮,与宝玉见面。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局,对黛玉的安排。四、课后思考: 阅读文章,思考贾府的环境及人物的形象第二课时(分析环境、人物)一、环境特点分析,阅读课文,思考四个问题(PPT)(指导: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生存活动的舞台)1、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这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宠伟气派,也显示出贵族之家的威严和显赫。2、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 这样穿堂过厅一路行来,仆役、婆子、丫环轮番更换,的确给人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3、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这宏伟豪华的府第,那皇帝御书大匾,郡王手题对联,的确与别家不同。4、黛玉在府内所见到的人,可分为两大类,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等级分明的礼仪。总结: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森严的等级。5、课文是如何初步展现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其作用是什么?明确:主要通过外观、布局、陈设来写。(1)所处地带街市繁华,人烟阜盛,自与别处不同。(2)建筑伟丽,布局讲究,陈设华丽石狮子、兽头大门、匾额、抄手游廊、紫檀木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穿山游廊等。作用主要有两点:(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社会地位和贵族气派;(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二、深层探究,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1、阅读五、六两段,从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话四个环节思考,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刻画王熙风的形象的? 王熙凤:美丽庸俗,机变狡黠,精明能干,放诞泼辣人物刻画的方法:附表(PPT)三、课后思考: 贾宝玉形象的刻画手法,林黛玉的形象特点。第三课时(人物形象及艺术特色)一、人物分析:(一)贾宝玉:1、阅读1113段,分析宝玉的形象特点清秀、顽劣、叛逆2、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三个重点?出场前的侧面勾勒、出场后的肖像描写、西江月二词的总结3、有人评价说,贾宝玉的出场作者煞费苦心,运用了先抑后扬(一抑再抑、一扬再扬)手法,并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融会在内,从而神完气足的塑造出了不同凡响的贾宝玉形象。细读文本,你怎样认识这个问题?(PPT)4、探究题:如何看待宝玉“摔玉”的行为?参考:对天命的反抗、对世俗的鄙弃、对平等的追求(二)林黛玉1、课文是怎样刻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性格特点的?试结合文章进行分析。(1)见贾府众人时的礼节:礼节周全、聪慧、小心谨慎、恭敬(2)在邢夫人处辞饭:顾全大局,懂礼节,足见黛玉之聪明。(3)在王夫人处让座:敏感多虑、懂礼节,行事格外谨慎。(4)在贾母房中吃晚饭:有教养、懂礼节,行事谨慎小心(5)两次被问读什么书,林黛玉前后回答不一样:多虑敏感林黛玉:谨慎小心、多虑敏感、聪慧、有教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二、写作特色:(1) 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来描写人物。(2)叙述语言骈散结合,人物语言富于个性。 (3)衬托艺术巧妙。第一、以环境衬人物第二、以仆人衬主子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