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章 机械能和功 一、功1、功能的定义式:恒力的功:变力的功:2、保守力若某力所作的功仅取决于始末位置而与经历的路径无关,则该力称保守力。或满足下述关系的力称保守力: 3、几种常见的保守力的功:(1)重力的功:(2)万有引力的功:(3)弹性力的功:4、功率 二、势能保守力的功只取决于相对位置的改变而与路径无关。由相对位置决定系统所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势能。1、常见的势能有(1)重力势能 (2)万有引力势能 (3)弹性势能 2、势能与保守力的关系(1)保守力的功等于势能的减少 (2)保守力为势能函数的梯度负值。 (3)势能曲线 势能曲线能很直观地表述一维运动的主要特征,如运动范围,平衡位置,保守力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换等。三、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功可分为:外力的功、保守内力的功、和非保守内力的功1、 质点动能定理:2、质点系动能定理:3、功能原理:4、机械能守恒定律:,时,第3章 机械能和功 【例3-1】已知三种力如下:;。式中、为x、y方向的单位矢量,为速度方向的单位矢量,、K为常数。(1)分别计算这三种力沿任意路径所作的功;(2)判断哪是保守力,哪是非保守力; 【解】(1)根据题意及功的定义,处理、力作功取直角坐标,处理力作功取自然坐标,原点选在运动的开始点,则:(2)根据保守力的定义: (s为闭合路径的长度) 因此、为保守力,为非保守力。【例3-2】轻弹簧AB的上端A固定,下端B悬挂质量为的重物。已知弹簧原长,劲度系数为,重物在O点达到平衡,此时弹簧伸长了,如图所示。取轴向下为正,且坐标原点位于:(1)弹簧原长位置;(2)力的平衡位置。若取原点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势能零点,试分别计算重物在任一位置时系统的总势能。【解】(1)以弹簧原长点为坐标原点,系统总势能 (2)若以重力与弹性力合力的平衡位置为原点,则有 任意位置x处的系统总势能: 由此可知,以重力和弹性力合力的平衡位置为原点为势能的零点,它的总势能与只有弹性势能的是等效的。这样势能零点的选取,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就方便多了。 这一结果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理解,重力和弹性力都是保守力,它的合力F也应是保守力,现取重力和弹性力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则合力的大小 与单纯只有弹性力一样,因为它的总势能就应 【例3-3】双原子分子的势函数可表示为:式中a、b为正常数,这势函数曲线可如题图3-3a所示,如果双原子分子的总能量为零。求:(1)双原子之间的最小距离; (2)双原子之间平衡位置的距离; (3)双原子之间最大引力时的两原子距离; (4)势阱深度Ed: (5)画出与势能曲线相应的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曲线。【解】(1)由题意双原子的总能量为零,即 当动能时,为最大,两原子之间有最小距离 解得: (2)平衡位置的条件为F=0。 又有势函数与两原子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可得: (3)最大引力的条件为: 即: 此时两原子相距:(4)将平衡位置两原子之间的距离代入势函数公式,可得势阱深度: (5)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曲线可用题图3-3a表示,由保守力与势能系数的关系: 可知,势能曲线斜率的负值应为保守力的大小。势能曲线上极小植的位置处应有: 也就是在位置处,保守力F为零。 在势能曲线的拐点位置处应有: 也就是保守力F的最小值的位置,由此可画出图3-3b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位置的关系曲线的大致情况了 【例3-4】在密度为的液面上方,悬挂一根长为,密度为的均匀棒A B,棒的B端刚和液面接触如题图3-4a,今剪断细绳,设细棒只在浮力和重力作用下运动,在的条件下,求细棒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以及细棒能潜入液体的最大深度H。 【解】现在只要求某一状态的情况,采用功能原理解题比较方便。先求棒B端沉入液面处浮力F所作的功(设棒的横截面积为s):时:重力所作的功: 由动能定理得: (1)要求细棒下沉最大的速度也是相当于求细棒动能的最大值,我们将上式对求导,并使等于零。 (2)解得 时细棒有最大动能。将此式代入(1)式可得细棒最大速度。 即: 得:(2)式告诉我们,当细棒的重力等于浮力时,棒在处已达到最大速度了,当细棒继续下沉时,向上的浮力大于重力,速度将不断变小,当棒沉到最深位置H处,棒的速度为零,也就是重力所作的功与浮力所作的功正好抵消的位置,我们可以列出方程:上式中我们应注意到棒全部没入液体已为恒力。解得:由此式可知棒要全部没入液体中的条件为:,即:解得:,这也就是题目所规定的条件。(在或的情况,请读者自己考虑。) 【例3-5】若在近似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受到尘埃的微弱空气阻力的作用,设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比例系数为常数,即,试求质量为的卫星,开始在离地心(为地球半径)陨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解】卫星运行时间内,阻力所作的功 (1)卫星在运行轨道处它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提供的: (2)由此可得卫星的动能:而卫星的势能:可得卫星在运行轨道处的总机械能: (3)由功能原理将(2)式代入上式 (4)比较(1)、(4)式得:得 积分得: 第3章 机械能和功 3.1 如图所示,一质点在几个力作用下沿半径的圆周运动,其中有一恒力,求质点从A开始沿逆时针方向经圆周到达B的过程中,力所做的功。3.2 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绳的一端,绳长为,上端A固定,如图所示。今设水平变力作用在该小球上,使小球极其缓慢地移动,即在所有位置上均近似处于力平衡状态,直到绳子与竖直方向成角,(1)试用变力作功方法计算力力的功;(2)计算重力所做的功。3.5 一质点在外力(试中为常量)作用下由点运动到点,如图所示。(1)求在此过程中外力所做的功;(2)判断外力是否为保守力? 3.6 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一质点质量为m,处于距地心处。求质点地球系统在此相对位置时的引力势能:(1)取无穷远处为势能零点参考位置;(2)取地球表面为势能零点参考位置。 3.8 一粒子沿x轴运动,其势能的函数曲线如图所示。若该粒子所具有的总能量,试分析:(1)该粒子的运动范围;(2)粒子的平衡位置;(3)粒子在处的动能;(4)粒子受到最大力的位置。3.12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定滑轮高度为,重物质量,拉力,方向竖直向下,若不计滑轮与轴承间摩擦和重物与地面间的摩擦,将重物自静止开始从位置拉到位置时的速度。3.17 弹簧原长正好等于圆环半径R,弹簧下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环,当弹簧的总长时重环正好达到平衡状态。现将弹簧的一端系于竖直放置的圆环上端A点,将重环套在光滑圆环上,AB长为,重环在B点由静止释放沿圆环滑动,如图所示。试求:重环滑到最低点C处时的加速度以及对圆环的压力。3.19 质量为m的卫星,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试求:(1)要使卫星进入的圆轨道,其发射速度至少应多大?(2)要使卫星飞离地球至无穷远处,至少应做多少功?3.20 在一半径为的星球表面(无大气层),若以的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则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试问:该星球的逃逸速度(即脱离该星球的最小速度)为多大?3.2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的柔索放在桌面上,柔索跨过轻滑轮下垂,其问摩擦不计,柔索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1)求下垂长度至少为多长时,柔索开始下滑?(2)计算柔索全部离开桌面时的速度。第3章 机械能和功 答案 3.1 3.2(1); (2) 3.5 3.6(1); (2) 3.8(1) (2) (3) (4) 3.12 3.17 , 3.19(1);(2) 3.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缝制设备远程诊断与维护服务考核试卷
- 旅行社团队建设与管理考核试卷
- 电气机械的设计参数与选型指南考核试卷
- 自动扶梯梯级防滑与防夹技术的智能化实现与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 疫苗接种在应对全球抗生素耐药性危机中的地位考核试卷
- 建筑物拆除工程监理考核试卷
- 轨道维护与修复设备考核试卷
- 股权代持与公司财务状况监管协议
- 药品安全消防管理
- 教育行业教学资源共享及培训合作框架协议
- GB/T 32879-2016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通用技术要求
- 《常见疾病康复》第一章常见功能障碍康复-1~3节
- GB/T 26745-2021土木工程结构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 GB/T 21206-2007线路柱式绝缘子特性
- 小学生“四大名著”知识竞赛课件
- 领料登记表(模板)
-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营销策略研究(论文)6800字》
- 公路路基施工规范
- 初中英语牛津译林版8B unit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 Task Charity work部优课件
- 华北电力大学ppt模板
-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表 2017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