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晋侯凤鸟尊的艺术特征.doc_第1页
浅析晋侯凤鸟尊的艺术特征.doc_第2页
浅析晋侯凤鸟尊的艺术特征.doc_第3页
浅析晋侯凤鸟尊的艺术特征.doc_第4页
浅析晋侯凤鸟尊的艺术特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晋侯凤鸟尊的艺术特征届 别 2011届系 别 美术系专 业 美术学姓 名 王 静指导教师 谭 逸二一一年五月浅析晋侯凤鸟尊的艺术特征学生姓名:王静 指导老师:谭逸摘要:鸟尊,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出土于晋侯墓地。本文通过对鸟尊奇特的造型,纹饰的精美进行分析,鸟与象的完美结合是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鸟尊铭“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这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鸟尊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院,是山西博物院“镇院之宝”。笔者通过对山西省博物院陈列的鸟尊进行考察、拍照和描述,对其造型进行分析,对纹饰进行分类比较,初步浅析晋侯凤鸟尊的艺术特征。关键词: 礼器 造型 纹饰一、 序论西周青铜器主要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其他日用器。在此期间,青铜铸造技术不断发展,有许多铸工精湛、造型精美的器物传世。铭文是西周青铜器的重要特征,它是研究西周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等的重要资料。晋侯凤鸟尊是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青铜器,鸟尊铭“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此器物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在西周时期具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就所考察的鸟尊造型和纹饰进行探究。1、 此器物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000年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114号墓,此墓地位于山西省翼城县与曲沃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地境,翼城天马曲沃曲村晋侯墓地的发掘,对西周文化和晋国史研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晋侯墓葬群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精美的青铜器和玉器分量最重,青铜礼器组合不仅反映了西周时期宗室制度的一些共性,也表现出晋国青铜文化的鲜明个性。山西简称为“晋”,是源于两周时代强盛一时的晋国。大约距今3000年前,周文王将自己的同胞弟弟叔虞封到了此地。1000年后,司马迁将这段历史衍化成“桐.阮叶封弟”的美丽传说载人史记 史记。伴随着山西曲沃晋侯墓地的重大发现,古老的晋国源头向世人走来。古籍史记晋世家 史记晋世家记载:“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为、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这就是后人所谓的“桐叶封弟”,也称“叔虞封唐”。据考证,这件国宝的拥有者就是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鸟尊见证了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的开辟鸿蒙、初露霸气的辉煌功业。鸟,尤其是猛禽形象,是晋国的图腾崇拜,而象,则体现了一种王权和力量,象征着晋国国君的尊贵。西周青铜鸟尊精美绝伦的纹饰上,折射出晋国开国大典上,祭祀场面的隆重与华贵。2、 此器物的文化意义尊,或作共名,或作专名,是一种高体的中型或大型容酒器,金文中称礼器为尊彝,铜器铭文常将“尊”、“彝”二字联用,这时尊是礼器的共名,宋朝才把一种盛酒器专称为尊。青铜尊初见于商代中期,盛于商末和西周时代,尊体现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代表了主人的尊贵地位。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长颈、圆腹或方腹、高圈足。鸟兽尊这类器物在商代晚期和西周前期较为常见。从出土文物看,青铜鸟兽尊在礼器中所占数量很少,但其造型独特,均按动物形象铸造,周身遍布精美纹饰,成为青铜礼器中的特殊品类,较集中见于晋国青铜器中。晋国鸟兽尊的代表为晋侯凤鸟尊、子乍弄鸟尊、赵卿墓鸟尊等。周代青铜器的重要特点是出现了长篇的铭文,这为后来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高贵的资料。晋侯凤鸟尊是一件祭祀的礼器,鸟尊铭“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在西周时期实行等级制度,上层统治者经常要举行一些祭祀活动。他们祭祀天地、日月、星辰、山岭、河川、祖先、自然灾异等诸神,希望得到诸神的庇护。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孔子一生梦想“克己复礼”。而中国古代最大的礼是什么?“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应该就是最大的礼了。如今的我们很难想象当初的祭祀画面。然而此件青铜鸟尊精妙绝伦的纹饰上,仿佛给我们描述了在晋国开国大典上,祭祀场面的盛大庄重与华丽尊贵。鸟与大象是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西周流行凤鸟装饰,尊更为多见。周代青铜器较为写实,风格趋于朴拙,出现了许多以动物写实形象为特色的器物种类。直接将器身塑造成立体雕像的铜器多数是酒樽,这也是商代铜器铸形象于尊器的做法,今天我们见的周代的鸟尊、羊尊、虎尊、牛尊、马尊、鸭尊、鸟尊等,均十分单纯,已经把模拟实物作为造象的基本追求。晋侯凤鸟尊的鸟首与象尾的巧妙结合,显示了人为支配事物所具有的智慧、信心与能力。在此器中,鸟与象这两种西周时期最流行的肖形装饰完美组合,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巧兼备,装饰精美、华丽,使之成为中国青铜艺术中罕见的珍品。二、 考察记录(一)鸟尊造型特征分析晋侯凤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图1)。鸟尊造型是以凤鸟回首为主体物,头稍微抬起,眼睛圆瞪凝视,高冠竖立。凤鸟禽体真是逼真,两翼越向后越上卷。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形成的极其庄重、优美的外部形态,形成母子相视的构图。以闭嘴瞪眼,长冠卷尾,昂首凝视,规矩严谨为主要特征,表现出一种静中见动,神秘莫测的内在潜力将要随时向外发展的力量和意志。1、主体器身造型特征分析3930.5 凤鸟的尾端设计成一个象首,只可惜在鸟尊出土时,象鼻已经残缺。专家根据,象首曲线推测出,象鼻应该内卷向上弯曲,与凤鸟的双脚形成稳固的三点支撑。象尾下垂于地面,象鼻内卷,与回首的凤鸟呼应,形成S形,线条流畅,体态婀娜。 凤鸟腹部呈椭圆形,作为一个容酒器,承载量较大。在考虑重量的前提下,双腿铸造成粗壮、短小的形式,对主体器物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27.5单位:厘米图12、鸟首鸟尊造型是以凤鸟回首为主体物,头稍微抬起,眼睛圆瞪凝视,嘴部闭合,高冠竖立。左右纹饰相同且对称。眼周由14个小方块组成,眼睛正下方都饰有云纹。对于鸟首的特征拿捏的十分细致,喙部紧闭,上方的鼻孔位置也很准确。图2为右侧,图3为左侧,左右相对,纹饰清晰写实。构图样式:凤冠的纹饰细密,喙部纹饰较为稀疏,对造型的刻画写实,鸟首的纹饰相对繁密, 图2 图3 两翼晋侯凤鸟禽体真是逼真,两翼越向后越上卷。鸟尊左翼(图4)云纹有9个(猜测实际应为10个,依据右翼个数对称而推测。)残损一个云纹,位置在靠近鸟首一端的左翼上部第一个,其余9个云纹较为清晰。鸟尊右翼(图5)云纹有10个,有一个在靠近凤鸟首一端,从右往左依次数第三个云纹,位于右腿上部,此云纹的纹饰也有残损。左翼与右翼相比,右翼的纹饰较为清晰,左侧相对而言较为磨损。两翼与背部的盖之间饰有立羽纹,并以雷纹填底。图4为左侧 图5为右侧 图4 图5 盖钮(小凤鸟)盖钮位于鸟的背部,器形的中间。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形成的极其庄重、优美的外部形态,形成母子相视的构图。脖颈部位羽片纹较整体纹饰稀疏。小凤鸟的整体相对繁密,小凤鸟线条较为简单,形象逼真。小凤鸟的嘴与鸟首的嘴型不同,紧闭的同时,喙向下勾起。眼睛也是圆睁。尾部向上卷起,形似鱼尾。小凤鸟与禽体连接处,形似小凤鸟的腿,与鸟背紧密相连。构思十分巧妙,为后人所学习。图6 双腿凤鸟的双腿粗壮,对器物的禽体形成支撑。同时与尾部的象鼻形成稳固的三点支撑。(图7)双腿形似象腿,上粗下细。双脚呈倒三角形,前宽后窄,前端有三趾,形为一般的禽类爪形。就造型本身而言,双腿较为粗壮,双脚也十分厚实,足以支撑禽体的重量。图73、象尾凤鸟的尾端设计成一个象首,只可惜在鸟尊出土时,象鼻已经残缺,专家根据象首曲线推测出,象鼻应该向身体内侧弯卷,与凤鸟的双脚形成稳固的三点支撑。(图8)对已经残缺的象鼻,在恢复其造型时,为了尊重历史,后人对其没有绘上纹饰。凤鸟尾部,设计成顶在象头上的装饰,美观典雅。凤鸟两翼尾端稍向上卷,被设计成为象的耳朵,恰到好处的设想,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晋侯凤鸟尊的形象。象的眼睛同样圆睁,但没有鸟首的傲慢,相对要卑谦许多。眼睛下方,一道刻画深长的线,形似象闭合的嘴巴。图8(二)鸟尊纹饰特征分析与研究晋侯凤鸟尊的颈部、腹部以及背部纹饰羽片纹,两翼与双腿饰云纹,两翼与背部的盖之间饰有立羽纹,并以雷纹填底,尾部饰有富丽的羽翎纹。为了遵循历史,后来进行修缮的象鼻上后人没有施以任何纹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除了饕餮纹是主要装饰题材外,就是龙和凤。尤其是商末和西周初期,凤鸟纹成为主题纹饰。西周中期以后,周器纹饰已经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向着典雅、明净、朴素风格发展。饕餮、夔纹、兽形等带有殷商神秘诡异色调的纹饰终于彻底解体,进而抽象化为窃曲纹(状如横置的S形,中以目形相连)、波曲纹、重环纹、鳞纹、瓦棱纹等几何形纹饰,并以圆曲柔和、规则优雅的格调,体现出周人特有的礼的意义和乐的精神。从审美的方面考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首先给人以最深印象的,是其由直线、曲线加以构成的凤鸟尊形象,从省博物院建院之初就将晋侯凤鸟尊作为博物院的标志物。图9图案样式分析:鸟尊的纹饰较为整体、繁密,采用多种纹饰样式对主体器身进行装饰,突出凤鸟各部位的不同,使凤鸟本身形象更为生动,增强了可看性与艺术研究价值。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用雷纹为地,是延续了青铜器礼器化的进程,可以想象以雷纹为地的青铜器上存在的各种纹饰多是天上的神灵,或是能上天入地的神物,因为,它可以在云雷纹之上生活,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的云雷纹没有商代普遍,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在西周时期人们崇拜的对象,逐渐从天上回到了人间。 从纹饰上看,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在继承商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西周早期和商代晚期一样进入了纹饰发展的鼎盛期,这是同当时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虽然朝代更替了,但统治阶级用礼器统治人们的思想没有改变,所以,青铜礼器发展的大环境没有改变,这样青铜上的纹饰还是按照为礼器服务的思想不断发展。如,西周中后期,主要流行环带纹、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波曲纹、凤鸟纹、瓦纹等。纹饰名称图片展示纹饰比较1.羽片纹图10羽片纹排列工整有序,大小均匀。凤鸟的颈部,腹部,背部都饰有羽片纹。2.云纹图11两翼、双腿和鸟首都饰有云纹。云纹的造型类似与凤鸟回首的简笔形式出现。两翼的云纹一字排开,从鸟首方向到象尾,云纹依次减小,直至最后消失。双腿的云纹上大下小,越往下越简化。鸟首的云纹只是稍加装饰一到两个。3.立羽纹 图12 图13立羽纹位于两翼与背部的盖之间,并以雷纹填底。左侧与右侧相比,右侧的纹饰较为清晰,左侧相对而言较为磨损。左侧的立羽纹(图13)与右侧的立羽纹(图12),稍有区别。左侧立羽纹没有右侧的对称,相对靠下,右侧则相对居中。左右分别饰有4个立羽纹,禽体共有8个立羽纹,以雷纹衬底。4.雷纹图14线条以“回”字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连续绕转。雷纹位于禽体两侧,立羽纹下端,起衬托作用。以繁密的雷纹,衬托出立羽纹的立体的效果。雷纹形似指纹的放大。有两个连续的雷纹,也有单个雷纹的出现,其大小等同。(图14)5、羽翎纹图15鸟尊象尾部分的羽翎纹共有12个,以三横行排列,每一行有4个,同比例进行排列。羽翎纹形似一个跳舞的人形。中间是“心”形的放大,两边各有7条短线,下面呈曲线纹样出现。(三)晋侯凤鸟尊与太原赵卿墓出土的鸟尊对比分析不同之处:晋侯凤鸟尊是礼器古籍周礼春官司尊彝3.周礼春官司尊彝记载古代祭祀礼器中有所谓的“六尊六彝”,“鸟彝”即为其一。六尊是献(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六彝是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裸礼用六彝、朝践再献用六尊。依司尊彝4.司尊彝-学术研究1985年05期尊有鸟兽形器,也有饰以山和云雷纹等器形。春秋晚期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一尊,自铭为“彝金”。后一字即为传统统称之为尊的专名,可见当时尊实有专名。但这是指的觚形尊。其于有肩尊是否称此专名,就不得而知了。现金称的尊,约定俗成,乃沿用宋人的定名。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晋侯凤鸟尊确为宗庙礼器。春秋晚期鸟尊是酒器青铜酒具,铸造始于夏朝,盛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商周的酒器种类全,用途专一。据殷周青铜器通论2. 容庚 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记载,商周的青铜器分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贮酒器、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主要有:尊、壶、区、卮(zhi)、皿、鉴、觥、斛、瓫、瓿(bu)、彝、罍、斗。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样式,有普通型,有动物造型。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饮酒器主要有:角、爵、杯、觥、筹、觚、觯、舟、尊、觞、钟、酌。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出土于太原金胜村的春秋晚期鸟尊(图17)一件酒器,器作立鸟形,形如昂首挺立的鸷鸟,尖喙如鹰,双目圆睁,体硕壮有力,双蹼足后部立一虎形支脚。写实的追求明显,雕塑也明显精致、细密了许多,通体饰细密的羽纹。长着圆肚腹的身躯似向后微蹲,脖颈又向前伸去,造型有了动态之感。更为有趣的是,鸟尊的喙部已可开合,尊前倾时,嘴便张开,为流口,复位后嘴又闭上,鸟身容酒,设计十分巧妙。全器比例适度,工艺精巧,纹饰范模拼接严丝合缝,不露半点瑕疵,可谓模仿艺术与方便实用的“天作之合”实为晋国晚期的青铜器杰作。 鸟尊(图16) 图17晋侯凤鸟尊在柱钮晋侯凤鸟尊的盖钮是小凤鸟的形象,与凤鸟形成相互呼应的关系,成一个好像母子情深之感。作为青铜盛酒器,凤鸟尊是用于祭祀的礼器。(图19)春秋晚期鸟尊是提梁太原金胜村的春秋晚期鸟尊的背部是匍匐的兽形,被设计成手柄的形状,用于当时的宴饮。(图18) 图18 图19相同之处:同样都是采用“三点支撑”稳固的构造。太原金胜村的春秋晚期鸟尊,鸟尾下的小巧的虎形支脚,可使鸟尊盛满酒时平衡稳定。(图20)晋侯凤鸟尊,象尾与凤鸟的双爪构成三角,对器物形成支撑作用。(图21) 图20 图21三、 总结晋侯凤鸟尊由鸟首、禽体、两翼、盖钮、双腿和象尾组成。造型是以凤鸟回首为主体物,鸟首微抬,眼睛圆瞪凝视,高冠竖立。凤鸟禽体真是逼真,两翼越向后越上卷。鸟背依形设盖,盖钮为小鸟形,形成的极其庄重、优美的外部形态,形成母子相视的构图。纹饰有羽片纹、云纹、立羽纹、雷纹和羽翎纹。晋侯凤鸟尊是一件祭祀的礼器,鸟尊铭“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 鸟尊为改唐为晋的第一代晋侯燮父所拥有。参考文献:1.杜廼松中国古代青铜器小辞典文物出版社19802.杜廼松文物名家大讲堂:中国青铜器,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3.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年2月第1版4.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7月第1版5. 黄石林,朱乃诚中国重要考古发现6. 李先登商周青铜文化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12月第一版7. 申维辰华夏之根:山西历史文化的三大特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128. 李飞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图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9.史记晋世家10.考工记11.周礼春官司尊彝12.司尊彝-学术研究1985年05期13. 陈汾霞,晋魂之源山西博物院文明2007年12期14. 容庚 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15.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四十四卷 文物志 中华书局 2002年4月第一版16.张国华,左玉河图说中国文化器物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17.张丽,晋国青铜器鸟纹饰及造型中的“回首”文物世界, 2010, (03)18.李松 贺西林主编 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7年19. 李松 贺西林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一月 Brief analysis Jin Hou Fengniao reveres artistic characteristicAuthor: wang jing supervisor: TanYiAbstract The bird reveres,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11th century B.C. 771 years) - former QuWoXian north of Shanxi Province M114 tomb no. JinHouMu land bank unearthed.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DiaoZun peculiar modelling, the exquisite decorative analysis, birds and like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Chinese bronze art is a rare treasures. DiaoZun inscription for JinHou to too room treasure honour, suggests this is yi JinHou 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