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X线摄影条件 学习目标 1 掌握X线感光效应基本概念 影响X线感光效应的主要感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制定X线摄影条件表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CR DR曝光条件的制定和应用方法 掌握优质X线照片的基本标准 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灵活运用 2 熟悉 摄影条件规范化 方法和 自动曝光仪 的应用 熟悉数字化X线摄影条件的基础理论知识 3 了解影像噪声的形成因素 X线管焦点及X线量分布 一 X线管的焦点实际焦点 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后在阳极靶面上的撞击面积称实际焦点 有效焦点 实际焦点在X线管长轴垂直方向的投影称有效焦点 用一块厚为1mm的铅板 在上面加工6排平行 大小相等 间距相等的针孔 并将此铅板置于焦点和胶片正中 用适当的条件曝光 便可得到一张多个焦点针孔像的照片 二 X线量分布特点 在垂直X线管长轴方向上 近阳极端有效焦点小 近阴极端有效焦点大 在X线管短轴方向上效焦点大小相等 因此根据X线量分布的特点 在摄影使应注意将肢体厚度大的组织置于阴极端 而将需重点观察的细致结构组织及厚度小的部位尽可能置于阳极端 三 X线束 一 中心线 X线束中心的那一条射线 代表射入被检者身体的投照方向 二 X线束照射野 X线束入射于肢体曝光面积的大小 三 斜射线 X线束中心线以外的X线称斜射线 X线照片影像 一 X线照片影像的传递与形成 一 X线影像的形成X线管 不均质人体组织 屏片系统 影像增强器 后处理 X线照片影像 二 X线影像信息传递 1 X线照射不均匀密度和不等原子的肢体后 带有强度不均匀的X线信息 2 将不均匀的X线强度分布 通过接受介质 增感屏 胶片系统 荧光屏 影像增强系统 电影等 转成二维图像 3 借助观片灯投影到视网膜 4 通过视网膜形成视觉图像 5 传给人脑综合分析 做出评价或诊断 二 X线影像的观察方法 最常用观察方法 X线透视和X线摄影优点和缺点 概论 正像和负像 透视下荧光亮的部分 表示被检肢体吸收X线量少而透过的X线多 如肺及脂肪等 荧光暗的部分表示被检肢体吸收X线量多而透过的X线少 如骨骼 钡剂等 这种荧光图像的影像成为 正像 X线摄影照片在观片灯观察透过可见光影像与荧光屏上的影像恰恰相反 称为 负像 X线照片影像的密度 X线照片的光学密度也称为黑化度 是指曝光后的胶片经显影加工后照片的黑化程度 X线照片为有一定灰阶的黑白影像 照片未被物体遮挡而被X线直接照射的部分最黑 而被高密度物体遮挡 X线被大量吸收的部分最白 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一 X线照射量 mAs 照片的密度与X线照射量成正比 二 X线管电压 KV 照片的密度与X线管电压 KV 的n次方成正比 三 摄影距离 FFD 照片的密度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四 增感屏 胶片系统照片的密度与增感率成正比 五 被照体的厚度 密度照片的密度与被照体的厚度 密度成反比 六 照片的后处理技术 X线影像的对比度 X线照片对比度的概念对比度 是指x线照片相邻影像的密度差 亦称为光学对比度 对比度的三个其他要素 1 x线对比度 2 胶片对比度 3 照片对比度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一 照片因素胶片对比度 增感屏 胶片组合 照片后处理技术 二 射线因素x线质 kv 的影响 x线 mAs 的影响 灰雾对照片对比度的影响 三 被照体本身因素原子序数 密度 厚度 第一节感光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感光效应 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 使感光系统 屏片系统 探测器等光电转换系统 感应有效X线 并由此产生诊断所需的影像效果 感光因素 所有与感光效应有关的因素 X线摄影感光效应与感光因素之间的关系 E k Vn I t S f Z r2 B Da e dV 管电压n 管电压指数I 管电流t 曝光时间S 胶片感光度或成像因数f 增感屏的增减率Z 靶物质原子序数r 摄影距离B 滤线栅曝光量倍数D 射野的面积e 自然对数底 组织X线吸收系数d 被检部位的厚度k 其余相对固定不变的感光因素常数 1 相对次要的因素和比较重要的因素管电压是最重要的因素2 相对固定的因素与经常变动的因素管电压 管电流 曝光时间 焦 片是根据病变情况需要经常变动的因素 常称为 X线摄影条件 为此 感光效应公式可简写成 E k Vn I t r2 在影响感光效应的各种感光因素中 若某些因素发生变化 那么其他因素应作相应调整 以确保所需的感光效应基本不变 一 管电压与管电流量 1 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 反映了管电压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 2 管电压越高 X线穿透力越强 因此照片密度增加 照片层次丰富 信息量较大 但照片对比度较小 3 根据临床需要和肢体部位组织成份 厚薄等因素来选用管电压 一 管电压与管电流量 4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 不同的病理情况 在X线摄影时对管电压与管电流量进行恰当的调整 5 管电压和管电流量的关系和调整 可用下式来表示并互易 E K Vn Q K Vn mAs式中Q代表管电流量 mA代表管电流 s代表曝光时间 二 摄影距离 1 焦点至胶片探测器的距离 简称为焦 片距 focus filmdistance FFD 即摄影距离 2 在感光量计算公式中FFD就是r 在摄影的有效范围内 胶片上得到的感光量与FFD平方成反比 3 摄影距离r和管电流量Q之间的关系 可用下式来表示 Q2 r22 Q1 r12式中的Q1代表原管电流量mAs r1代表原来的FFD Q2代表新管电流量mAs r2代表新FFD 三 成像探测器 1 成像探测器X线到达探测器后 通过一定处理能形成二维的数字矩阵 或形成二维的连续的密度值 灰度值 经过图像处理和显像处理可获得可见影像 2 模拟探测器屏 片系统 数字探测器IP和FPD 3 屏 片系统因增感屏与胶片种类不同 对感光效应公式的E值影响较大 IP和FPD因种类和结构不同 对感光效应公式的E值影响也较大 四 滤线栅和照射野的应用 一 滤线栅的应用1 作用减少到达胶片的散射线 2 滤线栅的曝光系数BB It It 同一性能的滤线栅的B值越小越好B值在2 6之间 3 栅比R栅条高度与栅条间距之间的比栅比越大 其吸收散射线的能力越强 管电压越高 滤线栅的栅比应越大 散射线及其消除 散射线的产生 原发X线经过被照体后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为反映被照体信息的有用射线 另一部分为方向不定的 波长比原发射线长的散乱线 称之为散射线 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 1 管电压的变化散射线含有率随管电压的升高而加大 2 被照厚度被照厚度产生的散射线对照片影像效果的影响 要比管电压产生的影响大的多 3 照射野大小是产生散射线的最主要因素 当照射野增大时 散射线含有率大幅度增加 散射线对照片对比度的影响当散射线较多时 照片对比度明显下降 骨 100m 100m 10510 10 5 15 Kx 0 5 Kx 0 67 K 0 9 Kx 0 522 X线对比度 胶片对比度 肌肉 散射线为5mR 胶片3 10 5 5 照片上的对比度损失为42 散射线的减少和消除 1 散射线的抑制选用遮线筒或缩光器来改变照射野的大小 用铝板制作的多层遮线器2 散射线的消除 1 滤线栅法 滤线栅是直接吸收散射线最有效的设备 与遮线器并用效果更好 滤线栅的构造 一般用0 05 0 1cm的薄铅条 夹持在间隔为0 15 0 35mm铅或胶木板之中 遮滤线栅的分类 1 平行式遮线栅2 聚焦式遮线栅3 交叉式遮线栅4 运动式遮线器 滤线栅的几何特征 栅比 R 滤线栅铅条高度与铅条高度之比 即 R h D 栅密度 n 指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面积内铅条的数目 即n 1 d D 铅容积 P 在滤线栅表面上 单位面积中铅的体积 即 P n d h 滤线栅焦距 f0 和焦栅距离界限 f1 f2 滤线栅的工作原理 原发射线透过铅条之间 散射线不能透过铅条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 2 空气间隙法 是利用空气可吸收能量较低的X线及X线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在增加肢 片距后 减少到达胶片散射线量的方法 四 滤线栅和照射野的应用 4 注意事项 1 使用聚焦式滤线栅时 不宜将滤线栅反置 2 中心线应对准滤线栅中线 左右偏移不超过3cm 3 使用聚焦式滤线栅时 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应在允许的范围内 4 在倾斜X线管时 倾斜方向只能与铅条排列方向相平行 5 在使用调速活动式滤线栅时 应调好其运动速度 四 滤线栅和照射野的应用 二 照射野的应用被照体是一个散射体 被照体厚度越大 照射野越大 被检体产生的散射线就越多 X线摄影时 应将X线的照射野减少到能容下被照部位的最小程度 五 其他 一 屏 片体系1 屏 片匹配增感屏光谱与胶片感色性的匹配增感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轻度认知障碍护理查房
- 防艾半年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移民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英语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 消防安全月培训简报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生物农业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风险预警与发展策略报告
- 高端别墅买卖合同及配套服务协议
- 离婚协议生效后房产过户及租金分配合同
- 监护人协议书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
- 华住集团店长晋升述职报告
- 油漆经营安全培训
- 可爱的中国课件小学
- 个人所得税政策课件
- 中医的起源和历史
- 工程公司招采管理制度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城西(蒋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环评报告
- 特斯拉MODEL Y用户手册
- 轨道几何形位参数轨距课件
- 临床麻醉学笔记
- 造影剂外渗的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