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doc_第1页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doc_第2页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doc_第3页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doc_第4页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高端保过辅导培训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晓琪个人简历李晓琪,女,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毕业。1984年起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曾先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明德暑期学校、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国巴黎十大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会长、汉语教学学刊主编、“商务汉语考试”研发办公室负责人、北京大学汉语口语自动化考试项目负责人。学术研究一、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二、主编和专著1、2000年,北大海外教育第三集(主编之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2002年,母语为英语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主编之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3、2002年,英语日语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研究(第一作者),北京:大百科出版社。4、2005年,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5、2005年,现代汉语虚词讲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2006年,汉语教学学刊第2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7、2006年,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8、2006年,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9、2006年,对外汉语阅读与写作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0、2006年,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1、2006年,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主编),商务馆对外汉语教学专题研究书系,北京:商务印书馆。12、2007年,汉语教学学刊第3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2008年,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4、2009年,汉语教学学刊第5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5、2010年,汉语教学学刊第6辑(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三、发表论文1、1981年,“不”和“没”,汉语学习第4期,23-27。2、1982年,说说“动词+到”,汉语学习第2期,15-19。3、1985年,关于能性补语式中的语素“得”,语文研究第4期,11-18。4、1991年,“虚心”和“虚伪”,学汉语第1期。5、1991年,“还”和“再”,学汉语第2期。6、1991年,“三小时”和“三个小时”,学汉语第4期。7、1991年,现代汉语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语言教学语研究第2期,79-91。8、1995年,中介语和汉语虚词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63-69。9、1995年,介词“给、为、替”兼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333-342,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0、1997年,HSK词汇等级大纲中形容词和副词的词类标注问题,汉语学习第4期,38-41。11、1997年,外国学生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编纂散论,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64-70。12、1998年,论对外汉语虚词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65-71。13、1998年,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的回顾和展望,北大海外教育第二辑,131-14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4、1999年,加强语言学习理论研究,深化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5、1999年,汉语“了”字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110-115。16、2000年,第二次全国语言教育问题座谈会侧记,语言文字应用第2期,103-107(第一作者)。17、2000年,研究生培养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北大海外教育第三辑,240-256,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8、2001年,美国TESOL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结构考察及思考,英语日语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研究(第一作者),369-382,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2001年,语言测试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语言研究增刊。20、2001年,以母语为英语者学习汉语关联词难点及对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4期,10-18。21、2002年,母语为英语者习得“再”、“又”的考察,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68-78。22、2003年,母语为英语者“再、又”习得过程的认知心理分析,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汉语学习与认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72-281,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3、2004年,关于建立词汇语法教学模式的思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23-29。24、2004年,美、日、中三国第二语言教学硕士课程设置比较分析,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23-13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5、2004年,“做不到”“做不好”与“做不了”兼论汉语补语教学,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244-25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6、2004年,汉语初级教程语法项目分布考察及思考,汉语研究与应用第二辑,60-7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7、2005年,“既A又B”、“既A也B”的异同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48-57(第一作者)。28、2005年,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汉语教学学刊第1辑,64-7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9、2006年,“据看/说”及其相关格式,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79-86(第一作者)。30、2006年,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撰探索,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1-1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1、2007年,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的教材建设,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11-12。32、2007年,汉语虚词教学方法探讨,汉语教学:海内外的互动与互补,155-168,北京:商务印书馆。33、2007年,汉语国际推广事业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第5期,8-9。34、2007年,博雅汉语编写实践与编写原则,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676-68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35、2008年,外向型小学生汉英学习词典编撰探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6、2008年,商务汉语考试(BCT)的研发,汉语教学学刊第4辑,1-1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7、2009年,针对孔子学院特点开展不同教学活动,不同环境下的汉语教学探索:第五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33,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8、2009年,我与北大出版社,风雨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9、2010年,新形势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77-87(第一作者)。40、2010年,新形势下的汉语师资培养研究,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194-20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41、2010年,系列商务汉语教材编写探索,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40-49,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42、2010年,汉语虚词教学研究,4-5,普通话教研通讯。43、2010年,百年庆典,感念系恩,我们的学友,306-30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4、2010年,BCT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研发浅论,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反思,208-21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四、出版教材、工具书等1、1995年,新汉语教程(三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第一作者),1998年出修订本。2、1997年,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合作,第一作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1997年,速成汉语(1、2、3)(笔名“何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1999年,中国剪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第一作者)。5、2003年,现代汉语虚词手册(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2003年,快乐汉语学生课本(1、2、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作者)。7、2003年,快乐汉语教师手册(1、2、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作者)。8、2004年,博雅汉语起步篇(2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9、2004年,博雅汉语加速篇(2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0、2004年,博雅汉语冲刺篇(2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1、2004年,博雅汉语飞翔篇(2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2、2007年,新丝路商务汉语考试仿真模拟试题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3、2008年,新丝路商务汉语考试仿真模拟试题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4、2008年,博雅汉语飞翔篇(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5、2008年,快乐汉语练习册(I、II、III),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16、2009年,新丝路?初级速成商务汉语(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7、2009年,新丝路?中级速成商务汉语(I、I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8、2009年,新丝路?高级速成商务汉语(I、I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19、2009年,新丝路?商务汉语写作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20、2009年,博雅汉语?高级飞翔篇I使用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21、2010年,新丝路?初级速成商务汉语(I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主编)。22、2010年,中学汉语1,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主编)。23、2010年,初中中文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五、承担科研项目1、1998年,中国国家汉办项目: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研究。2、2003年,中国国家汉办项目:英国中学汉语教材项目快乐汉语。3、2003年,中国国家汉办项目:中国商务汉语考试(BCT)研发。4、2005年,香港汉语测试服务有限公司项目:汉语网络教学暨测试。5、2008年,中国国家汉办项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样题设计。6、2010年,北京大学项目:北京大学汉语口语自动化考试研发。7、2011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研究。六、出访、讲学及出席学术会议1.1986.6-8,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学。2.1986.8-1987.6,美国纽帕玆大学访问学者。3.1987.6-8,美国明德暑期学校讲学。4.1995.10-96.5,法国十大讲学。5.1999.6-8,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学。6.1990、1993、1996年,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三、第四、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并宣读论文。7.2003、2006、2008年,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第七、第八、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并宣读论文。8.2007.3.10,美西地区中文教师协会年会,美国斯坦福大学,宣读论文汉语虚词教学法研究。9.2007.5.31,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专题演讲汉语语法教学研究。10.2007.6,山东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专题演讲汉语虚词教学研究。11.2007.10,浙江师范大学,专题演讲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的研究生培养研究。12.2007.11.9-12.06,台湾师范大学专题报告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13.2007.12.1-12.2,第三届华文教学国际论坛,台湾师范大学,宣读论文商务汉语考试BCT的研发和教材建设。14.2007.12.14-16,第四届对外汉语国际学术讨论会暨世界汉语教学创刊20周年笔谈会,北京语言大学,宣读论文外向型小学生汉英学习词典编撰探讨。15.2007.12.20,“汉语国际推广新趋势”高层系列讲座庆祝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北京大学,专题演讲汉语国际推广新形势下的汉语教学研究16.2007.12.22-23,第二届国际汉语习得研讨会,中山大学,宣读论文新丝路系列商务汉语教材编写研究。17.2008.5,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专题演讲汉语教学的目的与教材编写。18.2008.8,第六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韩国又松大学,报告网络汉语测试探索与实践。19.2008.11.1,美国南海艺术中心,专题演讲汉语语法教学研究。20.2008.11.2,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专题演讲汉语语法教学中的特殊问题。21.2008.11.15,布鲁克林大学,专题演讲中文教学目的多元化与教材编写(另:伯克莱加州大学中文部、美国国防语言学院)。22.2008.11.28-11.29,日本汉语教材编写委员会会议,日本立命馆孔子学院。23.2008.12.13-12.14,第二届中青年学者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24.2008.12.15,第九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北京),宣读论文新形势下的师资培养研究。25.2008.12.19-12.22,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学术年会(北京语言大学),宣读论文针对孔子学院特点,展开不同教学活动。26.2010.2.3-2.7,第二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论坛暨专业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宣读论文指导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的教师素质研究。27.2010.4.9-4.10,首届非英语国家汉语师资培训研讨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宣读论文非英语国家汉语师资培养课程思考。28.2010.4.16,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专题演讲对外汉语虚词教学研究。29.2010.5.22,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专题演讲基于任务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研究。30.2010.5.22-6.1,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讲学汉语语法特点研究。31.2010.6.20,西安外国语大学,专题演讲现代汉语虚词教学研究。32.2010.6,天津师范大学,专题演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师资素质研究。33.2010.6,天津师范大学,专题演讲基于任务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34.2010.7.19-7.22,第七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烟台),宣读论文BCT计算机自适应考试系统研发浅论。35.2010.7.30-8.1,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与教学资源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宣读论文基于任务的汉语第二语言教材编写及教学研究。36.2010.9.25,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高层论坛(上海外院),宣读论文汉语国际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思考。37.2010.11,美国首届中文教学论坛,宣读论文任务型教学法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38.2011.1.15-1.16,第一届东亚研究生论坛,台湾师范大学,专题演讲汉语国际教育现状与本学科研究生应具备的素质。教学情况198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