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气候带与气候型第七章 气候带与气候型重点: 1.柯本、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原则及优缺点. 2.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3.能利用所给资料或气温、降水分布图判别气候类型。 气候分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熟练掌握柯本、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原则及优缺点.2. 掌握气候带、气候型的概念,及上述两种分类法的五带十二型.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指标判断气候类型 2、教学重点: 1、柯本分类法及适用范围(老师引导学生看书回答问题)2、两分类法的比较教学难点:青藏高原对气温的影响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学课时:2学时教学设计:复习导入 地球上可以根据纬度划分成几个气候相对均匀的呈带状分布的气候带。 在同一气候带内,又因环流、下垫面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所形成的气候特征相对均匀的地区,称为气候型。 在气候带和气候型概念确定之后,就可以把全球各地的气候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将特点相似的气候归为一种气候类型,把不同的气候类型归纳在同一系统之中,这就是气候分类。一、气候分类法简介:(一)纬度带分类法: 1、代表人: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他的太阳气候一书中提到此分类法 2、划分原则:以纬度为重要依据 划分因素是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划分出五带天文气候带 (二)温度带分类法: 1、苏本分类法:苏本奥地利气候学家,1879年首先提出用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依据 代表的等温线:年平均温度20,是椰子树、棕榈树的南北界线,最热月的平均温度10,是针叶林的南北界线分界:热带:年平均温度大于20 温带:在年平均温度20和最热月的平均温度10之间 寒带:最热月的平均温度小于10,长年积雪,生长苔藓地衣的低等植物 2、柯本分类法: 柯本是著名的俄国气候学家,生于俄国(18461940年),成名于德国,他的分类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1884年:用日平均温度20、10在一年中的持续时间划分五带1918年:除了1884年的温度指标外,还考虑到了降水1953年:由柯本的学生盖格尔和波根据柯本的理论及自己的研究,得出柯本盖格尔波气候分类法,简称“柯本分类法”。主要划分原则是考虑了温度、降水、植被等因素,有五带十二型,主要应用在自然地理领域中。(三)成因分类法: 1、划分原则:大气环流形势、气团、锋等 2、代表人:斯查勒、阿里索夫 3、优点:反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等因素在气候形成中的作用,符合气候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四)中国气候分类法: 1959年由中国自然区划委员会提出并完成 1966年由中央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在1959年分类的基础上完善了根据热量高低分成的九带: 热带:北热带、中热带、南热带 亚热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温带:北温带、中温带、南温带以根据热量、降水、干燥度分成四个大区: A湿润区 B亚湿润区 C亚干旱区 D干旱区二、两种主要的气候分类法:(一)柯本气候分类法 1、划分原则:温度、降水、植被的分布 2、五带:A热带多雨气候:没有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8,年降水量不少于75cm。B干燥气候:其界限为 a.冬季多雨地区r2t; b.夏季多雨地区r2(t+14); c.降水均匀地区r2(t+7)。C温带气候:无经常的雪被,最冷月在183之间,年降水量平小于B带的限值,即 r 2( t + 14 )。D寒冷气候或雪林气候:最冷月温度10,年降水量 r B带界限,即 r 2 (t + 14),冬季有稳定的雪被。E冰雪气候。最热月温度10,同时也是森林分布的界限。 3、十二型:在A、C、D带中又分为冬干(w),夏干(s),常湿(f)的气候。按降水量又将干燥气候区为草原气候(BS)及沙漠气候(BW)两种,后者年降水量少于前者之半。再按温度区分E带气候为苔原气候(ET)及冰冻气候(EF)。因此又划分了12种气候型。A、C、D根据降水的季节分配分成两种或三种:f:全年多雨 s:夏季多雨 w:冬季干燥如:热 带A:Af热带雨林气候雨林Am热带季风气候季雨林Aw热带疏林草原疏林草原暖温带 C: Cf常湿温暖气候常绿阔叶林 Cw冬干温暖气候夏绿阔叶林 Cs夏干温暖气候常绿灌木林寒冷带D: Df常湿冷温气候针叶林 Dw冬干冷温气候针叶林 干燥带根据干燥度分为:S:半干燥或草原 W:干燥或沙漠如:干燥带B: BS:草原气候草原 BW:沙漠气候荒漠极地带根据夏季气温的高低分为:T:0 Tmax月 10F: Tmax月 0如:极地带E: ET苔原带苔藓、地衣EF冰原带冰雪覆盖 4、柯本分类法的优点:柯本气候分类法的界限明显,便于应用,且避免了以往气候描述中的主观因素;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相符合。 雨林季雨林疏林草原草原荒漠常绿灌木林 Af Am AW BS BW Cs 常绿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苔原 Cf Cw Df、Dw ET各种气候类型用字母表示,一目了然。 5、柯本分类法的不足:把干燥气候带(B)与A、C、D、E等四个气候带相并列是不妥的。A、C、D、E等是按温度来分带的,而B带的划分是依据干燥指标。柯本分类只注意气象要素的温度、降水、分析,忽视了高度因素,使垂直气候变化与纬向气候变化没有差异。忽视了对气候形成因素的分析(二)斯查勒气分类法: 1、分类法的划分原则:气团、锋、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 2、四带:低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带、高纬度气候带、高地气候带 3、十二型: 4、优点:考虑到了气候的真正形成因素(气团、锋、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将垂直地带性与纬向地带性差别开来考虑到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和内陆的差异分类法中采用定量的指标 5、不足:对季风重视不够,与其他气候类型混在一起我国现行高校教材的气候分类法 目前我国现行高校地理系气象学与气候学的教材中所采用的气候分类法是经北师大地理系教授周淑贞等人修改后的斯查勒气候分类法将世界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和高地气候带四大类。复习题 1.柯本分类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2.斯查勒分类法的优缺点是什么?板书设计课后记 全球主要气候类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熟练掌握几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并能利用所给的资料判别;高地气候特征;小气候的概念。2. 理解其它气候类型的内容.二、能力目标 1、学会利用指标判断气候类型 2、根据气候特点推断气候类型教学重点: 1、气候类型(小组活动)2、高地气候特点教学难点:气候类型的成因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课时:12学时教学设计:复习导入 一、低纬度气候带 影响气团:赤道气团、热带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大气环流系统:赤道辐合带、信风带、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等。因这些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一)赤道多雨气候:1、分布:位于赤道地区及向南、北伸展到纬度510。主要分布: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大洋洲与亚洲间的苏门答腊岛到几内亚岛一带2、形成原因:此区处于赤道低压带内,水平风力不,气流辐合上升,多对流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全年受热带海洋气团控制,昼夜平分。3、气候特点: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平均温度在26气温年较差小于日较差;气温年较差3 气温日较差=612全年多雨无干季;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最少月降水大于60毫米天气变化单调。闷热、潮湿、无风、多雷雨 (二)热带海洋气候:1、分布: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例如:中美洲加勒比海的沿岸和岛屿;南美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及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沿海地带等。2、形成原因: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因而海陆热力差异不明显,无季风现象。3、主要气候特征是:全年气温变化小,但最冷月气温在25以下;全年降水均多,但夏末较集中。(三)热带干湿季气候: 1、分布:515N(S)集中在中美、南美、非洲 2、形成原因:一年中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交替控制。 3、特点:一年中干湿季分明,一年中至少有12个月为干季,平均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雨季的降水量可达年降水总量的70%。 热季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大于1618 4、植被:热带疏林草原(萨瓦纳草原)如黄羊、羚羊善于奔跑(四)热带季风气候:1、分布: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纬度10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的台湾省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等地区2、形成原因:夏季:赤道低压带北移,南亚有印度低压和西太平洋副高、印度低压的西南季风及副高西部的东南季风,成为南亚和东亚的夏季风。水汽充足,降水多。冬季:赤道低压带南移,亚洲北部有蒙古高压和青藏高压的影响,高压东部和南部分别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成为东亚和南亚的冬季风。3、特点:年降水量大,集中夏季,降水变率大;年平均降水量15002000毫米长夏无冬。春秋极短:年平均温度大于20,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8,我国最冷月温度在15164、植被:木棉树、大榕树、小榕树 (五)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分布:热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以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西岸,平均位置在纬度1525因干旱程度和气候特征的不同,又分为三个亚型:1、热带干旱气候型;分布: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西亚、南亚的阿拉伯沙漠、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中部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成因:终年受副高下沉气流的控制处于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沿岸有寒流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特点:降水稀少,变率大,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25毫米如:南美智利北部的阿里卡,连续17年下过三次雨,总量0.15毫米;南美智利的伊基克4年无雨,但有一年竟降36.5毫米云量少,日照强烈,相对湿度小气温高,年较差大: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3035,一年中有5个月月平均温度大于30,气温的年较差在1020之间2、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型分布:热带大陆西岸2030N(S),有寒流经过的地方。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南美的秘鲁北非的加那利南非的本格拉寒流沿岸形成原因:位于副高东部下沉气流区内;受冷洋流影响下层气温较低有明显的逆温现象,空气层结稳定,多雾特点:多雾,雾日可达150天;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58.4mm日照不强,夏季气温不高特别要提到的是,在秘鲁、智利东海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厄尔尼诺多发区,进入90年代以来,连续发生5次,特别是1997年5月1998年的这一次,据科学家们分析及实际海水温度变化情况,大约是150年以来强度最强的一次,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秘鲁的1997年8月份下了深达1米的大雪,菲律宾的森林大火,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市长达一周的43的高温等等。因此,这里将成为气候学家和气象学家的关注的焦点。3、热带半干旱气候型 分布:是热带干旱和湿润气候区的过渡带 成因:受热带海洋气团和赤道低压槽的影响,有短暂的雨季 受副高的控制,东北信风带来的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燥无雨 特征:干季长,雨季短。年降水量少,降水变率大。年平均降水量250750mm,气温年较差小于气温日较差二、中纬度气候 中纬度气候是热带气团和极地气团相互交绥地带。(六)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 1、副热带干旱气候型:是热带干旱气候的延伸,基本气候特点相似,但因纬度稍高有两点差别。一是凉季气温较低,年较差大于热带荒漠;二是凉季温带气旋路径偏南时,有少量气旋雨。 2、副热带半干旱气候型:出现在副热带干旱气候型的外缘、与地中海式气候区相毗连。与副热带干旱气候相比有两点不同:夏季气温比副热带干旱气候低,无一个月气温在30以上;冬季降水比副热带荒漠稍多,是冬季温带气旋南移带来的降水,年降水量为300mm左右,但变率大,能维持草类生长。(七)副热带季风气候:1、分布:在以纬度30为中心向南、北各延伸5左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区以北地带,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2、形成原因:本地区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地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当大,白昼时间长;海上的副热带高压强大,亚洲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盛行偏南风(即夏季风);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夏季风带来热带海洋气团。所以,夏季高温(22以上)多雨。冬季:受蒙古高压偏北气流控制(即冬季风),强大干冷的冬季风使气温降低(最冷月015)3、特点:夏季气温高,冬季温暖,最热月平均温度大于22,最冷月温度大于零度小于15降水丰富,夏雨较多,年平均降水量7501000mm 4、植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八)副热带湿润气候:1、分布:北美大陆东岸,2535N的大西洋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东南海岸澳大利亚的东岸2、形成原因:此地区所处的纬度及海陆相对位置与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相似,所以其气候有类同之处;但因北美大陆面积小,海陆热力差异不象东亚那么样突出,所以未形成季风气候。主要受迎风海岸的影响,有暖流经过;3、特点:与副热带季风气候又有明显差别,主要表现在:冬夏温差比季风气候区小降水分配比季风气候区均匀 4、植被:常绿阔叶林(九) 地中海式气候:1、分布:地中海式气候出现在大约纬度3040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智利中部海岸、南非南端澳大利亚的南端。2、形成原因:以北半球为例,当北半球夏季时,副热带高压北移到地中海地区(3040N),这里正是副热带高压中心或在它的东缘,下沉气流不利于云、雨的形成,使副热带大陆西岸干燥少雨、日照强、气候十分炎热( 沿岸有寒流经过的地区除外);冬季,因副热带高 压南移,此带处于副热带暖气流与温带冷气流的交绥地带,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带来较多降水。另外,亚欧非三洲之间的地中海是个面积较大的内海,与其周围陆地间的热力差异,分别对该区的冬、夏季气候形成的地带性因素起了加强作用,使夏季干旱区有扩大,冬季的水汽更充足,雨区有增大。因地中海附近地区气候特点显著,且范围较大,故命为“地中海式气候”。3、气候特点是:夏季干燥,冬季多雨;沿岸和内陆夏季温度明显不同,4、分类:凉夏型:出现在靠近大洋有寒流过的区域,夏季凉爽多雾,最高气温在22以下,但干燥少雨十分显著,日照并不强,以多雾著称。冬季受海风影响,最冷月气温也在10以上,故年较差较小。 分布:美国西海岸的蒙特雷 葡萄牙的里斯本 摩洛哥大西洋的苏维拉 澳大利亚的佩思 智利的瓦尔帕来索暖夏型:出现在离大洋稍远的地区,因受不到寒流的调节,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炎热而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年较差比凉夏型大。如: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美国的红布拉夫 5、植被:硬叶常绿灌木林(十)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布:以纬度50为中心向南、北伸展10左右的温带大陆西岸,欧洲: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和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北美:太平洋沿岸的阿拉斯加南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美国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南半球:分布在南美4060S的西岸,澳大利亚的东南角,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岛等地。2、形成原因: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所以全年盛行西风,受温带海洋气团控制。沿岸有暖注,冬季温暖气温较高3、特点: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最冷月的平均温度大于0,最热月的平均温度小于22全年湿润多雨,且冬雨较多。平原区:年平均降水量在7501000mm迎风坡: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000mm 4、植被:夏绿阔叶林 (十一)温带季风气候:1、分布:此种类型出现在3555N的亚欧大陆东岸,我国的华北、东北、朝鲜的大部分,日本的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2、形成原因:冬季受大陆强大的蒙古高压的影响,从高压东侧吹来的偏北风(西北风、北风、东北风),即冬季风,主要受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夏季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强度增大,并且西伸北进,从高压西侧吹来的东南风或西南风,即为夏季风,处于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的热带海洋气团的控制下3、主要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南北气温差异很大;夏季暖热多雨,南北气温差异小;降水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明显,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显著。 4、植被:针阔混交林 (十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1、分布: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北美大陆约100W以东的4060N地区2、形成原因:受变性的温带海洋气团影响,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的影响,夏季温暖多雨3、特点:冬季冷而少雨;夏季炎热而多雨4、植被:南:夏绿阔叶林为主北:针阔混交林5、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区别:这里的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没有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的冬夏季的变化。因为这里冬季的寒冷少雨不是由于干冷的冬季风影响的,而是盛行西风气流带来的海洋气团,深入大陆后逐渐变性冷却、湿度减小所致。因此,冬季比同纬度温带季风气候区要暖和些。而且冬季有锋面气旋经过,冬雨量介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之间。夏季的气温因海洋气团深入陆地变性而增温,也介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之间,有对流雨,其集中程度次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冬温比之高,冬雨比之多夏温比之低,降水少夏季集中程度小。 6、与温带海洋气候的区别: 冬温比之低,冬雨比之少远离海洋,位于温带海洋气候的东侧夏温高,降水多 (十三)温带干旱和半干旱气候:1、分布:这种气候包括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北半球占有广大的面积,分布在3550N的亚洲和北美大陆中心部分。亚洲:西南亚干旱气候区、俄罗斯的中亚干旱气候区、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区等等。美洲:美洲西部的内华达州,犹它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部南半球:南美洲的南端2、形成原因:亚洲大陆面积广大,东西向延伸很远,加上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位于大陆中心地区受不到海风的调节,终年在大陆气团的控制下,气候十分干燥。夏季,在其南部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因而大陆剧烈增温形成了浅热低压,成为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冬季在其北部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大陆急剧冷却形成冷高压,是极地大陆气团的冬季源地。北美由于大陆面积小,中纬度干旱气候只出现在美国西部,包括内华达州、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南部。南半球只有南美洲南端温带纬度地区出现温带干旱气候。其成因与北半球不同,也不位于大陆中心,而是处于西风的背风面,在大陆西岸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下,背风坡有焚风效应,加之沿岸有寒流的影响,空气稳定少雨,并且不在气旋活动的路径上,因而形成全年干燥少雨的干旱气候,虽然大陆面积狭小,又滨临海洋,仍是干旱气候。 三、高纬度气候 高纬度气候带盛行极地气团和冰洋气团。北半球高纬度的陆地面积大,西伯利亚和加拿大分别为亚洲和北美洲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北冰洋和南极冰原又分别是冰洋气团(北极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在冰洋气团与极地气团和交绥的冰洋锋上有气旋活动。(十四)副极地大陆性气候:1、分布:在北半球占有广大面积,约从50N(或55N到65N左右。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亚欧大陆:自斯堪的那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俄罗斯的西部( 南界沿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得洛夫斯克一线)、俄罗斯东部的大部分。2、形成原因:这里是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3、主要气候特:冬季漫长而严寒,暖季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集中夏季,蒸发弱,相对湿度大,降水量小于500mm (十五)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气候):1、分布:在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格陵兰沿海和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2、形成原因:纬度高,并受北冰洋和冰洋锋的影响3、气候特点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平均气温在010;降水量少,多云雾,蒸发微弱。 4、植被:苔藓、地衣、小灌木(十六)极地冰原气候:1、分布:在格陵兰和南极大陆的冰冻高原和北冰洋的若干岛屿上,2、形成原因: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源地3、主要气候特点:全年严寒,各月气温均在0以下。这里是全球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为- 22.3,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约在- 28.9 - 35。极昼、极夜现象很明显。极夜期间气温极低,俄罗斯在距北极约1300km,海拔3488m的沃斯托克基地观测到的极端最低气温为- 88.3。南极站7、8、9三个月的月平均气温都在- 60以下。极昼期间虽日照时间长,但太阳高度角小,地表冰雪反射率又很大,太阳辐射受到很大削弱;因此气温仍在0以下。降水雪量少,但能长年积累,形成很厚的冰原。据不完全的观测资料,年降水量小于250mm,雪干而硬,不融化,只有少量的蒸发损失。 四、高地气候 高山地带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逐渐稀薄,气压降低,风力增大,日照增强,气温降低,降水量随高度而加大,越过最大降水带后,降水又随高度升高而减少。由于各气象要素的垂直变化,使高山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又因高山所在的纬度不同而各有差异,(一)主要特征: 1、山地垂直气候带因所在纬度和山地本身高度不同而有差异。在低纬地区的山地,山麓为赤道或热带气候,随着高度的增加,水热条件逐渐变化,可划分的垂直气候带的类型较多。同在低纬度,若山地的相对高度较小,气候垂直带的类型就少。在高纬度极地的山麓已长年积雪,所以垂直气候的差别就很小了。 2、山地垂直气候带具有所地大气候类型的“烙印”。赤道山地从山麓互山顶各带都具有全年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特征,全年各月气温和降水的差值都很小;而珠穆朗玛峰和长白山的垂直气候带都有季风气候的特色,例如各高度的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匀;冬干冷夏湿热等。例如长白山主峰2700米,具有典型的温带高寒山区气候特点和明显的季风色彩,整个山区气候特征是冬长寒干燥,夏季短暂而湿润,全年多云雾,大风,霜期长。 3、湿润气候山地垂直气候的差异,以热量条件的垂直差别为其主要因素;然而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山地垂直气候差异则和热量、湿润状况关系密切。 4、同一山地还因坡向、坡度及地形等条件不同而气候的垂直变化各不相同。 例:珠穆朗玛峰南坡湿润山区珠穆朗玛峰北坡半干旱区5、山地的垂直气候带与随纬度而变化的水平气候带在成因和特征上均有所不同,不可将其混为一谈。(二)温带季风区长白山 1、山地针阔混交林气候带 海拔:6001100米气候特点:冬长寒,夏温暖。年平均气温3,最冷月的平均气温=-15 -17,最热月的平均温度=1719作物:早熟玉米、大豆、马铃薯、向日葵、各种蔬菜植物:红松、沙松、白桦、土壤:山地棕色森林土 2、山地针叶林气候带 海拔:11001800米气候特点:阴湿冷凉年平均气温3,年平均降水量=8001000mm,太阳辐射80%被遮阻。植物:鱼鳞松、臭松、地面是地衣、藓类土壤:山地棕色泰加林土 3、山地岳桦林气候带: 海拔:18002100米,气候特点:冷而有强风,1月平均温度在-10 -20,7月平均温度在10 14,年平均降水在10001100mm植物:岳桦杜鹃,岳桦越桔林 特点:常吹强西风,树木为旗状,枝干矮小、弯曲 4、高山灌丛带: 海拔:21002400米气候特点:属于火山锥体上部。寒冷而有大风,年平均降水量=11001300mm,69月降水量在800900mm。黑风口:海拔2200m,各月40m/s大风,风力大于8级,全年有雾200天植物:高山笃斯越桔地衣群丛 5、高山荒漠带: 海拔:2000m以上特点:火山锥顶部分,寒冷多雾,降水多,风大,1月平均气温小于-20,7月平均气温=810,平均积雪2米植被:仙女木群落,高山罂粟、长白虎耳草,呈小摄分布,大部分地区被白色火山浮石覆盖,呈现石质荒漠景色。五、地方性气候和小气候(一)小气候的形成 小气候学是研究近地气层和土壤上层气候的一门科学,是气候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小气候是指在局地内(1.52.0m以下的气层内),因下垫面结构不均一性影响而形成的贴地层与土壤上层的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主要是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和个别天气现象的差异上,如温度、湿度、风、降水以及雾、霜等的分布,但不影响整个天气过程。 小气候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因为人类经常活动在近地面层,植物(尤其是农作物)和动物,也都是在这个区域中生活和生长。人类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局部特性影响和改造小气候,进而影响和改造大气候,使之更适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小气候温度变化的特性有三:一是由于一般土壤和岩石等活动面的气温变化都比较大,贴地空气层受这些活动面的影响,气温的昼夜变化也很剧烈,愈近地面气温日较差愈大;二是由于贴近地面层的空气湍流混合作用很弱,所以气温的垂直差异特别显著;三是由于贴近地面层的风速比较小,空气的水平混合作用也很弱,因此在短距离内气温的水平差异也非常突出。 近地面层的风具有愈近地面风速愈小和阵性明显的特点。这是因为近地面层磨擦力增大和乱流交换的结果。风的阵性还与气层的稳定性有关。在超绝热温度直减率的情况下,阵性加强;在有逆温出现时,阵性减弱。活动面结构的不规则性也可使阵性加强。近地面层中风速白昼最大,夜间最小;而在高层空气中相反。这是由于白天近地面层气温直减率大,乱流混合使上下层的风速得以交换。使得上层中的大风速由湍流混合传到低层;而低层的小风速又传到高层。而夜间,因气温直减率变小,甚至常出现逆温,结果湍流作用逐渐减弱以至停止,使高低气层间的交换也渐减甚至停止,这时地面气层趋于平衡,而高空气层的风速却逐渐增大,直到最高值。(二)几种小气候: 1、坡地小气候:在山区,因地形条件不同,小气候的差异十分显著,特别是坡向和坡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北半球的山地中,日照时间南坡较长,北坡较短,所以南坡气温高于北坡,其土壤也较北坡干燥。 坡向不同,受热不等,使土壤温度与近地面的气温都有差异。在冬季,西坡表层的最高土温比东坡的高。这是由于冬季表层土壤有冻结,东坡受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上午,大部分热量用于土壤解冻,所以用在土温升高的就不多了;而西坡受辐射最强的时间是在下午,土壤早已解冻,并且较干燥,因此西坡上有较多的热量用于土温的增高。坡向愈近于南方,白昼接受太阳辐射愈强,下层土壤积存的热量就愈多,夜间土壤冷却也就较慢。北坡情况则相反。因此,冬季出现霜冻机率及其强度,南向坡地最少、最轻;北向坡地最多、最重。 在夏季,平坦斜坡比陡坡峻斜坡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些。在冬季,南向陡坡比平坦斜坡得到的热量多些,北坡一般得不到热量或得到很少。在春、秋分时,南向坡的倾斜度小的可获得较多的热量,坡度大的则受不到太阳的照射。在温带地区,倾斜1的向南坡在中午前后所获得的太阳能数量可视为相当于南移纬度1地方的水平面上所获得的太阳能数量。 坡向、坡度不同,辐射强度不等,土温与气温都相应出现差异,其结果使小气候也因坡度、坡向而不同。因而根据植物生态特性,充分利用坡向小气候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种植作物,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 2、森林小气候:在成片的森林区,林冠层的下部,其内部空气与自由大气几乎隔绝,形成局部的有特色的森林小气候,林冠能吸收80%以上的太阳能辐射,可达林内地面的只有5%左右,所以林冠能够减弱林内的辐射,也能防止地面辐射的散失,因而林内的气温变化和缓,其最高温低于林外,最低温高于林外。冬、春、秋林内可增高气温1-2,夏季可降低1-2。林内气温的垂直分布,因构成森林的树种和疏密程度而不同。 森林能减少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1-4%,使可能蒸发增多,加之林内受热不强,空气铅直对流微弱等综合影响结果,使林内湿度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可提高5-10%。林冠对降水有遮阻,中纬地区平均可阻留25%的降水,热带可遮阻65%以上;森林附近地区又容易形成降水,使雨量增多。据研究,森林可增加6%的年降水量,而且在干旱年代的影响大于湿润年代。此外,当空气中含有小水滴吹过森林时,还可形成水平降水。据观测,山上的森林由于出现雾淞,森林内可获得1.9mm的降水量。 森林还可减低风速,平均可降低20-30%,甚至更多。森林不但可使林内风速减小,对其周围地区的风速也有减弱作用。当树林相当厚密时,林内几乎完全无风。风吹进森林时,在距离树高2-4倍的地方就开始减弱;气流极少穿过森林,大都上升越顶流过。在森林树冠上流线密集,流速加大,与开阔地同一高度相比,树冠上风速较大。背风面的风速减弱效应距离,约在树高30倍的范围内。 总之,森林可使温度变化趋于缓和;增大湿度和降水;加速水分循环,改变风向和风速。森林还可净化空气、消除空气污染、减低噪声影响;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分,净化污水。据医学界研究,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时,心情最舒畅,精神感觉最好。绿色可消除疲劳,使皮肤降温1-2,使脉搏减少4-8次,使呼吸均匀,血压稳定,有益健康。所以,营造森林保护森林是改造气候、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业。 3、城市小气候:城市是人口和工厂的集中区,空气的污染、人为热量的释放和下垫面性质的改变是改变城市小气候形成的三个原因。 城市的工厂、汽车和家庭的取暖设备不断地排放出大量的气体和固体杂质,使空气受到污染,大气混浊度增大,日照减少。所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减弱很多。 因日照的减少,太阳直接辐射也大为减弱。据观测,太阳直接辐射在市区比郊区平均约少10-20%。当太阳高度角比较小时,如冬季和每日的早晚,阳光通过混浊空气的路径要长些,直接辐射可减少到50%。散射辐射在城市的削弱状况不如直接辐射明显,各地的观测表明,其增减的情况也很不一样。这主要决定于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路事故解协议书范本
- 郊区全款购房合同范本
- 酒店管家服务合同范本
- 酒店预订合同范本模板
- 钢管架租赁易合同范本
- app报价合同范本
- 个人销售电梯协议书
- 供应商月结合同协议
- 生活污水运输合同范本
- 运营司机雇佣合同范本
- 《PMP项目管理》课件
- 混凝土泵车维护与保养课件
- 无人机在公安领域的应用
- 餐饮个人简历模板5篇大全
- 高血压的防治健康宣教
- 讴霭咨询-零售行业创新的洞察:策展式零售、叙事零售
- WB/T 1087-2018煤炭仓储设施设备配置及管理要求
- GB/T 2566-2010低煤阶煤的透光率测定方法
- GB/T 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华为战略绩效PBC标准模板(华为)
- 矿井顶板灾害防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