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资要点 投资要点 水产品价格有待上涨 水产品价格有待上涨 水产养殖企业特别是依赖天然水域实施自然放养企业的成本压力有 限 而下游畅旺的消费市场需求又能保持水产品价格 特别是海珍品供 不应求 价格有稳定上升的态势 水产品国际需求稳定增长 水产品国际需求稳定增长 国际上主要水产品消费国美国 日本 欧盟进口额保持稳定上涨态 势 美国 2007 年水产品进口额 261 3 亿美元 同比增长 4 69 同年德 国水产品进口额 38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0 17 我国水产品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 我国水产品市场需求进一步加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提升 水产品的消费量将持 续增长 2000 年到 2008 年 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6 94 而同期猪肉人均消费量由 2000 年的 30 2 千克 人下降为 2008 年 的 25 7 千克 人 市场消费保持健康增长 鱼虾市场国际需求稳定增长 国内消费潜力巨大 鱼虾市场国际需求稳定增长 国内消费潜力巨大 美国作为全球罗非鱼主要进口国消费量逐年增长 从 2000 年起至 2009 年 复合增长率为 18 27 世界对虾消费量平均增速为每年 10 左右 但我国人均消费较低 如对虾消费人均消费仅有 0 68 公斤 年 不 仅远低于发达国家 连泰国人均消费量也达到 2 03 公斤 年 开发空间巨 大 看好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消费 价格将呈上升趋势 看好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消费 价格将呈上升趋势 海珍品需求看涨 冬季是我国传统的进补时节 作为高档营养品需 求必然旺盛 供给或减少 冷冬天气将影响海参鲍鱼产量 在供需趋紧 的情况下 预计价格上涨 10 以上 table2 table2 水产养殖行业报告 table1 table1 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行业年度投资策略报告 水产养殖行业水产养殖行业 2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一 概述 水产养殖业是全球渔业调整的方向一 概述 水产养殖业是全球渔业调整的方向 4 二 水产品景气度分析 二 水产品景气度分析 4 2 1 全球水产养殖成长空间广阔 4 2 2 水产品国际需求稳定增长 5 2 3 我国水产品产量逐年增长 人均消费持续升高 6 2 4 我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7 2 5 行业周期 8 三 行业细分对比 三 行业细分对比 8 3 1 对比养殖业与捕捞业 捕捞业发展停滞 养殖业增长迅猛 8 3 2 淡水养殖 海水养殖各有千秋 海水养殖增长迅速 9 3 3 行业养殖模式 选择天然养殖 11 四 国内水产品市场价格有待上涨 四 国内水产品市场价格有待上涨 12 4 1 水产品对外贸易保持上升态势 12 4 2 国内消费结构升级 水产品消费需求增长 13 五 水产养殖主要产品基本面良好 五 水产养殖主要产品基本面良好 14 5 1 罗非鱼全球市场需求旺盛 供给或减 14 5 2 对虾国际市场平稳增长 国内消费潜力巨大 16 5 3 扇贝拥有绝对规模 待开发空间广阔 19 5 4 海参将继续受多种因素推动持续景气 21 5 5 鲍鱼消费持续升温 价格或走高 26 六 行业估值水平目前高位运行 长期向好 六 行业估值水平目前高位运行 长期向好 27 七 风险提示 七 风险提示 28 7 1 单一养殖品种的生命周期 28 7 2 宏观经济周期可能影响河海鲜珍品消费 28 7 3 养殖企业存货确认难度较大 28 7 4 新养殖模式的出现通常会拉低水产品售价 28 7 5 疾病和灾害性天气会影响短期水产品价格 29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 1 美国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 5 3 图表 2 美国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5 图表 3 日本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 5 图表 4 日本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5 图表 5 德国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 6 图表 6 德国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6 图表 7 1999 2009 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及增长率 万吨 6 图表 8 1990 2007 年城镇 农村家庭人均全年购买水产品数量 千克 7 图表 9 2002 2009 年我国水产品行业出口额 亿美元 7 图表 10 水产品主要品种生命周期 8 图表 11 水产品生命周期及其售价 8 图表 12 全国渔业产值组成部分 9 图表 13 全国渔业产量组成部分 9 图表 14 1978 2009 年我国水产品养殖 捕捞产量变化 万吨 9 图表 15 中国海水养殖面积及单产水平 10 图表 16 中国淡水养殖面积 10 图表 17 中国淡水养殖单产水平 10 图表 18 海水养殖模式及特征 11 图表 19 淡水养殖模式及特征 12 图表 20 1991 2007 年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结构 13 图表 21 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和城镇人口占比 千克 13 图表 22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对比图 元 千克 14 图表 23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对比图 元 千克 14 图表 24 2002 2008 年美国罗非鱼进口量 万吨 15 图表 25 2008 年美国进口罗非鱼进口国 地区 分布 15 图表 26 2008 年中国主要出口罗非鱼国家出口量分布 16 图表 27 主要罗非鱼养殖国劳工成本 美元 千克 16 图表 28 2006 2008 年主要对虾进口国进口情况 万吨 17 图表 29 世界主要对虾消费地区 17 图表 30 世界主要对虾养殖国近三年养殖产量 万吨 17 图表 31 世界主要国家人均对虾消费量 公斤 年 18 图表 32 1995 2007 年国内虾消费和生产量 千公吨 18 图表 33 2004 2008 年中国扇贝养殖面积及产量 万吨 千公顷 19 图表 34 虾夷扇贝养殖需求空间 万亩 20 图表 35 海湾扇贝养殖需求空间 万亩 20 图表 36 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扇贝大宗价 元 公斤 20 图表 37 2003 2008 年国内海参产量和养殖面积加速上升 万吨 万公顷 21 图表 38 海参养殖方式比较 22 图表 39 我国主要省份海参养殖面积比 23 图表 40 我国主要省份海参产量 万吨 23 图表 41 我国主要海参养殖海域 23 图表 42 海参的分析逻辑 24 图表 43 我国餐饮业营业收入 经营利润逐年上涨 25 图表 44 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海参大宗价 元 公斤 26 图表 45 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鲍鱼大宗价 元 公斤 27 图表 46 水产养殖行业和沪深 300PE 对比 27 图表 47 中国污染海域分布示意图 29 一 一 概述 水产养殖业是全球渔业调整的方向概述 水产养殖业是全球渔业调整的方向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 主要有中国 日本 印度和东南亚诸国 4 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养殖经验丰富 养殖技术普及 改 革开放以来 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 确立了以 养 为主的发展方针 水产养殖业获得 了迅猛发展 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 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 扩展到全国各地 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 优质化的趋势 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 向虾类 贝类 鱼类 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 淡水养殖打破以 青 草 鲢 鳙 四大家 鱼为主的传统格局 鳗鲡 罗非鱼 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我国进行规 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 50 多种 工厂化养殖 深水网箱养殖 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 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 它富含优质蛋白 氨基酸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而且数量和比例符合人体需要 特别是含有人体需求量较大的亮氨酸和赖氨酸 水产品 中的结缔组织含量远比畜肉少 鱼类肌纤维较短 蛋白质组织松散 水分含量高 吸收 率高于其它肉食品如猪 鸡 牛等陆生动物中的蛋白质 水产品富含不饱和脂肪 对人 类的健康有益而无害 多食鱼肉不会像多吃猪肉易引起血脂升高及心血管疾病 水产品 还含有丰富的脑磷脂和卵磷脂 亦能促进人类健康 长寿 因此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 提高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把营养性需求作为食品消费的第一需要 水产品的消费比 重上升是大势所趋 目前全球供人类消费的水产品仅 45 源自水产养殖 而全球人口 2030 年将增加 20 亿人口 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 所需水产品将增至约 8500 万吨 由于传统捕捞 渔业已达到最大产量水平 发展水产养殖是填补水产品供需缺口的唯一途径 中国作为 人口大国 渔业资源更显得匮乏 因此发展水产养殖是我国水产业的必然趋势 二 水产品景气度分析 二 水产品景气度分析 2 1 全球水产养殖成长空间广阔全球水产养殖成长空间广阔 从供给角度看 全球渔业资源正步入衰退期 目前全球约有 77 的渔业资源正面临 着过度开发的阶段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展 2007 年度报告 中指出 由于各国 对海产品等水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加之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海水酸性 破坏珊瑚礁 导致了渔业资源的加速衰竭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全球可供商业捕捞的渔业资 源将在 2050 前枯竭 从需求角度看 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 断提高以及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水产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根据 FAO 对全球水产品的需求预测 2003 年全球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是 16 5Kg 到 2030 年将增长到 19 21Kg 部分地区水产品每人年消费量预测将会有较大增加 南亚将 增加近 60 中南美洲及加勒比海将增加近 50 而我国居民家庭水产品人均消费潜力 更大 要达到 2030 年世界平均水平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水产品消费还需要分别增长 60 和 354 另一方面 从 1997 年到 2030 年全球捕捞产量将增加 1370 万吨 增幅为 14 6 养殖产量将增加 5400 万吨 增幅高达 182 4 我国作为水产养殖中的主要供给 5 者 供应量约占全球 70 所以 为了满足全球养殖产量的需求 我国到 2030 年水产养 殖将达到 5807 7 万吨 截止到 2009 年 我国水产养殖产量为 3622 万吨 距离 2030 年的 所需产量还有 60 的增长空间 2 2 水产品国际需求稳定增长水产品国际需求稳定增长 近年来美国进口量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07 年进口额达到 261 3 亿美元 同比 增长 4 69 加拿大是其水产品进口第一大国 占比 18 9 中国位居第二 占比 11 9 其次是智利 泰国 越南等 图表图表 1 美国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 美国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图表图表 2 美国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美国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资料来源 联合国美国海关资料来源 联合国美国海关 据海关统计 2006 年中国农产品对日本出口 82 1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 6 其中水产 品占比最大 占 36 2 29 7 亿美元 而 2006 年日本水产品进口总额达到 228 5 亿美元 其市场空间巨大 中国是日本水产品最大进口国 占比 12 9 除此外日本水产品其他主 要进口对象依次为美国 俄罗斯 智利等 图表图表 3 日本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 日本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图表图表 4 日本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日本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资料来源 联合国日本海关资料来源 联合国日本海关 由于德国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饮食 海鲜等水产品消费量逐年增长 水产品日益 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其市场容量逐渐增加 2005 年德国海鲜消费总量为 12 2 万吨 与 2004 年的 11 4 万吨相比 增长 7 个百分点 其水产品主要进口国依次是挪威 丹麦 中 国 荷兰 波兰等 18 9 11 9 8 8 7 5 5 2 47 7 加拿大中国智利泰国越南其他 214 1 228 4 249 6 261 3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004200520062007 9 1 6 3 60 5 12 9 11 2 中国美国俄罗斯智利其他 209 6 228 2228 5 214 9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4200520062007 6 图表图表 5 德国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 德国水产品主要进口国家图表图表 6 德国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德国水产品进口额 亿美元 资料来源 联合国德国海关资料来源 联合国德国海关 2 3 我国水产品产量逐年增长 人均消费持续升高我国水产品产量逐年增长 人均消费持续升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国 水产品产量一直保持持续增长 未来我国水 产养殖的空间依然巨大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1999 2009 年中国水产品产量年均 增长率均超过 3 水产品产量保持持续增长 2009 年中国水产品产量达到 5116 万吨 水产品总产量的增长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水产品消费量的 增加 强劲的水产品出口增长等诸多因素有紧密的关系 图表图表 7 1999 2009 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及增长率 万吨 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及增长率 万吨 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上升 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 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 着转变 水产品因其公认的高蛋白 低脂肪等特点 被消费者广大的接受 近 20 年来 一直保持着稳步向上的发展态势 城镇居民家庭水产品人均年消费由 1990 年的 7 69 公斤 增加到 2007 年的 14 2 公斤 农村居民家庭水产品人均年消费由 1990 年的 2 13 公斤增至 2007 年的 5 36 公斤 12 4 13 5 47 6 7 4 8 6 10 5 挪威丹麦中国荷兰波兰其他 24 4 30 4 35 4 3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2004200520062007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5500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0 00 1 00 2 00 3 00 4 00 5 00 总产量 左轴 增长率 右轴 7 图表图表 8 1990 2007 年城镇 农村家庭人均全年购买水产品数量 千克 年城镇 农村家庭人均全年购买水产品数量 千克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华泰证券研究所 2 4 我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我国水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我国是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入世以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基本保持了稳定的 发展态势 2002 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首次超过泰国 位居全球第一 出口量和出口额分 别为 208 5 万吨 46 9 亿美元 2003 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克服非典疫情的影响 出口额再 创新高 出口额为 54 9 亿美元 2000 2006 年平均水产品出口总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28 46 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 我国水产品出口发展迅速 特别是 2004 年出口大幅增长 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达到 242 1 万吨 69 7 亿美元 同比增长 27 2007 年 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稳步 增长 但出口增长势头减缓 2007 年出口额达 97 3 亿美元 同比增长 4 2009 年出口 额 107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 贸易顺差 54 4 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 2 3 亿美元 水产 品出口额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 占农产品出口总额 395 9 亿美元 的 27 较 上年提高 0 8 个百分点 图表图表 9 2002 2009 年我国水产品行业出口额 亿美元 年我国水产品行业出口额 亿美元 资料来源 中国海关总署 2 4 6 8 10 12 14 16 1990199119921993 199419951996 1997199819992000 200120022003 2004200520062007 城镇家庭人均农村人均家庭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8 2 5 行业周期行业周期 图表图表 10 水产品主要品种生命周期 水产品主要品种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企业产品供给毛利代表种类 少少高鲍鱼 海参 少量新进企业逐渐增加较高梭子蟹 迅速增加迅速增加迅速降低黄颡鱼 小龙虾 众多丰富较低草 青 鲢 鳙鱼 淡水养殖由于其养殖模式可以迅速大规模复制 使得其养殖品种品生命周期往往处 于 期 毛利下降迅速 而海参 鲍鱼等海珍品养殖前景 其养殖海域为清洁 偏 冷并具有礁石的近海海域 所需养殖区域具有独特不可替代性 客观地提高了其养殖壁 垒 使得其将长期处于景气周期 期 图表图表 11 水产品生命周期及其售价 水产品生命周期及其售价 资料来源 华泰证券研究所 三 行业细分对比 三 行业细分对比 3 1 对比养殖业与捕捞业 捕捞业发展停滞 养殖业增长迅猛对比养殖业与捕捞业 捕捞业发展停滞 养殖业增长迅猛 虽然我国水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历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 但是在细分捕捞和养殖方 面上 产量和产值却有明显的差异 捕捞可分为海洋捕捞和淡水捕捞 养殖业可分为海 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大类 从产值上看 以 2008 年为例 2008 年全国渔业产值约 5521 亿元 其中是由五部分 组成 其中海水捕捞产值 1093 亿 占 19 8 海水养殖产值 1263 亿 占 22 88 淡水 捕捞产值 299 亿 占 5 41 淡水养殖产值 2566 亿 占 46 48 水产苗种产值 300 亿 占 5 43 全国的养殖产值占比 75 远远超过捕捞产值占比 25 从产量上看 2008 年全国渔业产量 4895 6 万吨 其中海水捕捞 1340 3 万吨 占 27 38 海水养殖 1258 万吨 占 25 70 淡水捕捞 224 8 万吨 占 4 59 淡水养殖 2072 5 万吨 占 42 33 全国养殖产量占比 68 同样超过捕捞产量占比 32 9 图表图表 12 全国渔业产值组成部分 全国渔业产值组成部分图表图表 13 全国渔业产量组成部分 全国渔业产量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 2009 年中国渔业年鉴资料来源 2009 年中国渔业年鉴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养捕产量比例为 70 30 产值比例为 75 25 养殖在我国渔业中 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 具体到各年的水产品总产量 我们同样也能发现每年水产品的养 殖产量是一直稳定上升的 而捕捞量自 1995 年来几乎停滞不前 图表图表 14 1978 2009 年我国水产品养殖 捕捞产量变化 万吨 年我国水产品养殖 捕捞产量变化 万吨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华泰证券研究所 3 2 淡水养殖 海水养殖各有千秋 海水养殖增长迅速淡水养殖 海水养殖各有千秋 海水养殖增长迅速 第一 在养殖部分 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在产量增长方式有较大不同 海水养殖由 于其单产水平变化不大 1 全国平均为 9699 千克 公顷 产量增长主要依赖养殖面积的扩 大 淡水养殖产量的增长主要缘于池塘养殖方式比例增加从而带动 池塘养殖单产全国 平均为 6805 千克 公顷 较之湖泊 水库养殖单产约 1550 千克 公顷高许多 22 88 19 80 46 48 5 42 5 43 海水养殖海水捕捞淡水养殖淡水捕捞水产苗种 25 70 27 38 42 33 4 59 海水养殖海水捕捞淡水养殖淡水捕捞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 养殖量捕捞量 10 图表图表 15 中国海水养殖面积及单产水平 中国海水养殖面积及单产水平 海水养殖面积 公顷 海水养殖单产水平 千克 公顷 地区 海上滩涂其他合计海水滩涂其他总体 全国 总计 694 668641 429242 8121 578 9099 6998 0556 1748 489 河北52 58138 23018 944109 7553 7581 6981 7652 696 辽宁262 090105 07944 38741 15564 3586 1925 1434 911 江苏15 920125 82918 340160 0895 5603 5677 4734 213 浙江16 29245 84634 00196 13913 6967 9877 1038 642 福建51 54348 11121 050120 70432 93018 7138 56323 014 山东222 089178 24525 883426 21710 1866 8555 0008 478 广东59 12871 21259 377189 71714 93014 1685 69411 753 广西12 44720 83914 09447 38016 70119 98910 74416 375 海南2 5788 0382 36712 98314 05010 98319 24313 098 资料来源 2009 年中国渔业年鉴 图表图表 16 中国淡水养殖面积中国淡水养殖面积 淡水养殖面积 公顷 地区 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其他合计 全国 总计 2 144 715961 3351 549 612202 183113 1784 971 023 天津29 7732 0184 13451736 442 河北28 5394 98636 9071 09284072 364 辽宁40 97888 1871 37523 876154 416 江苏346 482123 92033 58027 63011 769543 381 浙江69 1166 49192 48639 2654 658212 016 福建31 82998845 8565 1012 50086 274 山东107 01313 583107 8045 0602 624236 084 广东264 2272 45775 6962 1609 994354 534 广西74 62780 5555 2191 613162 014 海南15 83822312 878116329 103 资料来源 2009 年中国渔业年鉴 图表图表 17 中国淡水养殖单产水平中国淡水养殖单产水平 淡水养殖单产水平 千克 公顷 地区 池塘湖泊水库河沟其他平均 全国 总计 6 8051 5151 5592 7634 6853 916 天津8 8233 0962892 2717 445 河北8 2452 4712 1484 3192 1234 636 辽宁10 9437213 2917293 957 江苏5 4882 3062 27542055 5254 476 浙江4 9271 2487551 7488 2842 349 福建11 71347722 7226 93510 7606419 山东6 7176 1582 2162 2259 7544 509 广东10 1306 1402 12763304 1268 319 广西7 4893 7934 15330 6605 524 海南12 12721 5114 85341 00036 0068 964 资料来源 2009 年中国渔业年鉴 其次 淡水养殖水产品主要以鱼类为主 08 年鱼类产量占整个淡水产品比例为 88 63 而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特别之处是以贝类为主 占全部养殖产量的 75 21 其次是藻类 11 占全部养殖产量的 10 34 再次是甲壳类 占全部养殖产量的 7 03 鱼类产量仅列第 四名 仅占 5 58 可见 我国海水养殖鱼类远落后于淡水鱼类养殖 第三 海水产品由于出口和内需的带动 海产品加工总量占整个水产品行业加工总 量的比重为 85 31 而淡水产品的加工比例仅为 14 69 淡水产品加工业的落后制约了 淡水养殖品向上发展的空间 2008 年海水养殖产值增长 13 99 而淡水养殖产值增长 11 08 可以看出海水养殖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淡水养殖 3 3 行业养殖模式 选择天然养殖行业养殖模式 选择天然养殖 首先 海水养殖方面 北方海域底播和低密度围堰养殖具有发展优势 与南方海域相比 北方海域温度偏低 因此水生物生长更为缓慢 个体更为壮实 肥硕 价格也自然更高 中国四大海水渔场中 只有黄渤海渔场位于北方海域 其中山 东省和辽宁省附近海域的污染程度相对较小 好当家 獐子岛和东方海洋三家公司的养 殖海域就位于该区域 与底播和围堰养殖相比 工厂化和浮筏养殖密度更大 对藻类和浮游生物的过度捕 捞造成生态链破坏 并且养殖户为了提高成活率 通常会大量投放药物 因此工厂化和 浮筏养殖水体都不具有自身调节功能 易导致未知病害爆发 例如 07 年大连长海县浮筏 扇贝爆发 单饱子虫 病害 针对该病害獐子岛所在地政府发布文件要求严控并压缩浮筏养 殖规模 其次 淡水养殖方面 倾向于发展湖泊和水库养殖 与湖泊和水库养殖相比 围栏 浮筏和池塘养殖也存在养殖密度过大的隐忧 例如大闸蟹和珍珠的高密度围栏和浮筏养 殖对水体生物链破坏也极其严重 江苏阳澄湖和安徽黄湖已经开始压缩大闸蟹养殖规模 并通过放养鱼类来恢复水体环境 图表图表 18 海水养殖模式及特征 海水养殖模式及特征 养殖模式养殖特点常见养殖品种 养殖成本高 适合养殖利润高 比较娇贵的品种 依靠投放全价饲料满足水产品营养需求工厂化养殖 产量高 污染大 易爆发疾病 鱼类 高密度下垂下养殖 由于离水面近且没有坝堰的保护 易受气候的影响浮筏养殖 产量高 污染大 易爆发疾病 鲍鱼 贝类 养殖密度适中 成活率高 不易受风暴影响围堰养殖 虾池 养殖产量适中 污染较大 海参 鲍鱼 海蜇 虾 与野生环境较为接近 不需要投放藻类等饵料 底播散养 产量低 养殖周期长 但品质好 贝类 海参 鲍鱼 资料来源 2009 年中国渔业年鉴 图表图表 19 淡水养殖模式及特征 淡水养殖模式及特征 养殖模式养殖特点常见养殖品种 养殖密度大 需配合全价饲料和药物的投放 围栏 浮筏养殖 以保证育肥期的营养需求和成活率 鱼类 虾 蟹 河蚌 12 产量高 水体质量欠佳 易爆发疾病 养殖密度大 需配合全价饲料和药物的投放 以保证育肥期的营养需求和成活率池塘养殖 产量高 水体质量欠佳 易爆发疾病 鱼类 虾 蟹 以自然放养为主 无需投放饵料 湖泊水库养殖 产量低 养殖周期长 但品质最好 鱼类 资料来源 2009 年中国渔业年鉴 从总体上看 更看好天然养殖模式 目前人工养殖扇贝 海参虽然存在养殖周期短 所需养殖区域小而养殖量大等优点 但是由于其并不存在明显的进入壁垒 新进入者多 竞争激烈 而天然养殖模式 虽然养殖周期长 产量可控力度较小 但是其养殖海域资 源是有限不可复制的 成为行业的最大壁垒 新进入者少 并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天然海珍品将必然成为消费热点 四 国内水产品市场价格有待上涨 四 国内水产品市场价格有待上涨 国内水产品正处于长期牛市的过程中 水产品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增长趋势 伴随国 内消费结构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国内水产品消费前景良好 此外 国内国际流 动性泛滥 国内国际水产品供求关系紧平衡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之一 并且这些因 素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观 4 1 水产品对外贸易保持上升态势水产品对外贸易保持上升态势 伴随着水产品产量的上升 出口的情况也持续增长 据海关数据统计 2010 上半年 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 332 3 万吨 进出口总额 89 6 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 8 6 和 26 8 其中出口量 146 万吨 出口额 59 4 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 10 4 和 25 3 进口量 186 3 万吨 进口额 30 2 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 7 3 和 29 7 贸易顺差 29 15 亿美元 在出口国家方面 2010 年上半年我国共向 163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水产品 其中对 35 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超过 1000 万美元 主要出口市场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日 美 欧 韩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上半年我国水产品对上述四个市场出口均呈 现不同程度增长 但出口额之和占我出口总额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又下降了 3 4 个百分点 仅为 68 7 在出口省份方面 山东 福建 广东 辽宁 浙江等沿海省份仍是我水产品主要出 口省份 五省出口额之和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 88 3 其中福建省上半年出口额同比 增长 77 42 一跃成为我国第二大水产品出口省份 在进口方面 可食用的水产品进口持续增加 进口量 70 77 万吨 进口额 11 02 亿美 元 同比分别增加 34 5 和 41 0 其中 其他未冻蟹进口额 5437 8 万美元 同比增加 78 1 三文鱼进口额 4098 8 万美元 同比增加 72 未冻的龙虾进口额 2063 6 万美元 同比增加 267 4 活 鲜 冷鲍鱼进口额 876 2 万美元 同比增加 104 8 高档水产品 成为可食用水产品进口的主要增长点 13 4 2 国内消费结构升级 水产品消费需求增长国内消费结构升级 水产品消费需求增长 中国水产行业高度景气的内生动因主要有三 首先 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 健 康饮食的概念逐渐兴起 高蛋白 低脂肪的水产品更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 此外 近 10 年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更是进一步提升了河 海鲜产品的消费总量 再者 渔业养殖技 术的进步促使大量的水产品能够以低廉的成本规模化养殖 持续稳定的供应 刺激了消 费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提高 居民肉类消费水平快速增长 肉类消费结构发生改变 水产品消费占比日益提升 2000 年到 2008 年 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为 6 94 08 年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中人均水产品消费量所占比例为 10 5 而猪肉人均消费 量由 2000 年的 30 2 千克 人下降为 2008 年的 25 7 千克 人 图表图表 20 1991 2007 年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结构年城镇居民人均肉类消费结构图表图表 21 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和城镇人口占比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和城镇人口占比 千克 千克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华泰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华泰证券研究所 另一方面 随着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水产品消费的比重会日渐上升 城镇化率的增加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水产消费需求将继续释放 0 20 40 60 80 100 1991年1994年1997年2000年2003年2006年 猪肉牛羊肉家禽水产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水产品人均消费量 左轴 城镇人口占比 右轴 14 图表图表 22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对比图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对比图 元 元 千克 千克 图表图表 23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对比图 元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对比图 元 千克 千克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华泰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华泰证券研究所 从水产品价格运行机制角度考察 目前水产品价格几乎完全是市场定价 不受行政 管控 这就是说 可以做到只要市场接受 价格就可以上涨或保持稳定 而国内较高收 入群体正在呈现不断扩大趋势 也就是购买力正在提升 对价格的接受能力正在提升 而很多水产品尤其是海珍品像是海参 鲍鱼之类都有特定的消费群体 收入较高 者 特定行业需求者如体育竞技运动员 医病体虚者 注重保健者等 这部分消费群体 对其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忠诚度 几乎年复一年食用 而且这部分人群的收入较高和稳 定 拥有较强的购买和消费能力 金融危机有可能导致人们消费欲望下跌 但收入较高 人群的收入水平 消费习惯 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并不会受到多大冲击 因此 在内需和外需的拉动下 无论是近期还是中长期 我国水产品价格几乎可以 排除大幅下降的可能 而保持相对稳定和总体上升态势可期 五 水产养殖主要产品基本面良好 五 水产养殖主要产品基本面良好 5 1 罗非鱼全球市场需求旺盛 供给或减罗非鱼全球市场需求旺盛 供给或减 罗非鱼作为世界性的养殖鱼类 在全球淡水鱼贸易中罗非鱼占第三位 仅次于鲑鱼 和鳟鱼 其具有肥大肉厚 肉质细软 口感鲜甜 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高等优点 逐 渐成为深海鳕鱼的替代品 受到欧美 亚洲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青睐 被誉为 21 世纪鱼类食品 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据 FAO 统计 目前 52 的海洋鱼类被完全开发 25 属于过度开发 10 大海洋鱼类 中的 7 种接近最大捕捞量并出现下降 而到 2015 年 人类食品需求将增长 25 达 1 79 亿吨 因此为解决可能出现 无鱼可吃 的食品短缺 必须发展适养性强 营养丰富的大众 化鱼类 而罗非鱼恰恰满足了这些条件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9901994199820022006 0 2 4 6 8 10 12 14 16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左轴 城镇家庭人均水产品消费 右轴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19901994199820022006 0 1 2 3 4 5 6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左轴 农村家庭人均水产品消费 右轴 15 从罗非鱼全球供给来看 亚洲是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中国大陆 中国台湾 泰国和菲律宾是主要生产国和地区 南美洲是罗非鱼第二大产区 包括加勒 比海 牙买加 厄瓜多尔 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等国家和地区 非洲养殖产量不高 以尼罗罗非鱼为主 最主要的养殖国为埃及 从罗非鱼的全球需求来看 在欧美地区 罗非鱼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鲑鱼 位居第 二 目前仅欧美地区年进口的罗非鱼折合成成品鱼就达 70 万吨 并以 15 20 的增长 率逐年增长 美国作为全球罗非鱼主要进口国 消费量逐年增长 从 2000 年起至 2009 年 复合增长率为 18 27 中国大陆作为美国罗非鱼的第一大供应国 2008 年占到了美 国罗非鱼进口总量的 68 以上 第二名的中国台湾地区 占比仅为 10 图表图表 24 2002 2008 年美国罗非鱼进口量 万吨 年美国罗非鱼进口量 万吨 图表图表 25 2008 年美国进口罗非鱼进口国 地区 分布年美国进口罗非鱼进口国 地区 分布 资料来源 美国海洋渔业局资料来源 美国海洋渔业局 在我国 近几年罗非鱼发展迅速 养殖规模居世界首位且保持逐年增长 1997 年我 国罗非鱼产量为 48 5 万吨 2007 年增长到 113 万吨 约占全球罗非鱼产量的 49 年增 长率超过 10 其中 特别是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山东和云南六省养殖罗非鱼的 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 90 以上 我国养殖罗非鱼成本较低 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据有关资料显示 我国罗非 鱼养殖成本约为 0 8 美元 千克 比发达国家如美国 2 美元 千克低得多 是世界上罗非鱼 主要养殖国家中成本较低国家之一 我国劳动力成本也是几个罗非鱼主要生产国中较低 的 如中国大陆加工罗非鱼约 0 7 美元 千克 泰国 0 85 美元 千克 印尼 0 8 美元 千克 美国 2 0 美元 千克 加拿大 2 1 美元 千克 2009 年上半年 我国罗非鱼出口量 出口额 分别达到 10 32 万吨 30 05 亿美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 7 10 14 30 其中广东省出口 量达到 4 54 万吨 占全国出口总量的 43 80 6 72 9 02 11 29 13 49 15 83 17 37 17 95 6 8 10 12 14 16 18 20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68 10 5 16 1 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其他亚洲国家南美国家其他国家 16 图表图表 26 2008 年中国主要出口罗非鱼国家出口量分布年中国主要出口罗非鱼国家出口量分布图表图表 27 主要罗非鱼养殖国劳工成本 美元 主要罗非鱼养殖国劳工成本 美元 千克 千克 资料来源 中国鱼品销售信息中心资料来源 中国渔业协会 另一方面 随着世界鲟鱼资源的减少 全球鲟鱼产品价格上升 欧洲 日本和韩国 鱼肉市场已经开始将罗非鱼当中做替代品 罗非鱼的销量开始逐年增加 目前法国 荷 兰 英国和日本等国已经开始进口罗非鱼 新的罗非鱼消费市场正在形成 除此之外 罗非鱼性价比高 与我国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相吻合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日益加 快 罗非鱼消费量在我国内市场上也有较大的增长 2007 年 我国罗非鱼产量 113 万吨 其中国内消费达 54 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消费国 目前罗非鱼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预计其需求仍将保持 10 左右的增长 今年我国遭 遇 千年极寒 的冷冬气候 作为世界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 可能将导致今年世界罗非鱼市 场供给减少 从而引发罗非鱼国际市场价格盘旋走高的格局 5 2 对虾国际市场平稳增长 国内消费潜力巨大对虾国际市场平稳增长 国内消费潜力巨大 我国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为南美白对虾 斑节对虾 中国对虾 日本对虾和其他对 虾种类 长毛对虾 墨吉对虾 新对虾系等 南美白对虾占总产量的 70 左右 已成为 我国对虾养殖中的绝对优势品种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 该 虾生长快 抗环境变化能力强 抗病毒性强 营养价值高 肉味鲜美 加工出肉率高 是目前世界水产市场的主要对虾品种 从对虾国际市场需求情况来看 近几年 世界对虾消费量平均增速为每年 10 左右 美国 日本和欧盟是国际三大主要对虾消费市场 进口依赖度达到 90 以上 其中美国 是全球对虾产品进口第一大国 2000 年美国进口的虾类突破 30 万吨大关超过日本跃居为 世界首位 2003 年突破 50 万吨大关 2006 年增至 59 万吨 2007 年受输美 5 种水产品 自动扣检 贸易壁垒影响 略减至 55 7 万吨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 消费者外出消费 减少 饭店渠道对虾消费量略有下降 但超市渠道的对虾消费量呈上升态势 年均进口 总量稳定在 55 万吨左右 全年消费保持稳定 欧盟也增长较快 目前与美国基本持平 日本为 28 万吨左右 52 90 16 30 7 60 1 90 1 00 20 40 美国墨西哥俄罗斯以色列比利时其他 0 7 0 9 0 8 2 0 2 1 0 0 0 5 1 0 1 5 2 0 2 5 中国泰国印尼美国加拿大 17 图表图表 28 2006 2008 年主要对虾进口国进口情况 万吨 年主要对虾进口国进口情况 万吨 图表图表 29 世界主要对虾消费地区 世界主要对虾消费地区 资料来源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资料来源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从对虾的供给来看 近 20 多年 由于对虾养殖产业的迅速发展 对虾养殖大国成为 国际市场虾产品的主要供应者 2009 年 在养殖对虾的生产大国中 中国 泰国 越南 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是世界前五位的对虾产品出口国 中国在 2002 年对虾产量超越泰国 成为世界对虾养殖第一大国 图表图表 30 世界主要对虾养殖国近三年养殖产量 万吨 世界主要对虾养殖国近三年养殖产量 万吨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球养殖水产联盟 2008 2009 年公布数据 2008 年 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达 126 8 万吨 占全球对虾养殖产量的 40 2003 年至 2008 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 12 67 是世界对虾养殖年产量最高的国家 我国对虾养殖主 要集中在广东 广西 海南三省 其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的 50 以上 广东对虾产量 养殖及加工主要集中在湛江 汕头 中山 阳江 茂名等地区 湛江是我国最大对虾出 口城市及最大的对虾交易集散地 2008 年对虾出口额达 4 06 亿美元 较 2003 年增长 180 我国对虾养殖产量中约 70 在国内销售 因区域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传统饮食消 费习惯和消费水平问题 对虾产品销售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 东北 华 北区域以消费冷冻对虾为主 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农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较低 市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日本欧盟美国 200620072008 21 6 44 19 10 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其他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中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 200720082009 18 场潜力巨大 目前 国内对虾消费市场年均需求量在 100 万吨以上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对虾 消费国 且保持 25 左右的增速 但我国对虾人均消费量较美国 欧盟 日本 韩国等 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美国人均消费 2 04 公斤 年 日本人均消费 2 56 公斤 年 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的泰国 人均消费量也达到 2 03 公斤 年 相比 而我国的人均 消费仅有 0 68 公斤 年 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图表图表 31 世界主要国家人均对虾消费量 公斤 世界主要国家人均对虾消费量 公斤 年 年 资料来源 国联水产招股说明书 我国对虾人均消费量较小主要是由于消费习惯和收入较低制约 由于产地限制 在 沿海地区消费较多 随着冷链的发展 内地冻虾产品逐渐丰富 但因运输成本较高 虾 类产品价格明显高于猪肉 鸡肉等畜禽价格 目前虾作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其营养价 值在猪肉鸡肉之上 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随着人们收入增长 将追求更加健康舒适的生 活方式 消费习惯将逐渐发生变化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分析 当人均收入达到 3000 10000 美元时 中端消费增长较快 我国已有多个省市人均收入在 3000 美元以上 消费升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对虾作为中端 消费品将进入高速增长期 展望对虾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 以及泰国 印尼两大产虾国产量减少 再加上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由 温饱型 逐步向 营养型 健康型 过渡 对虾消费开发空间巨大 国内 国际市场需求都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图表图表 32 1995 2007 年国内虾消费和生产量 千公吨 年国内虾消费和生产量 千公吨 资料来源 中国渔业年鉴 2 04 2 56 2 03 0 68 0 0 5 1 1 5 2 2 5 3 美国日本泰国中国 19 5 3 扇贝拥有绝对规模 待开发空间广阔扇贝拥有绝对规模 待开发空间广阔 扇贝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糖蛋白 微量元素硒 钙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等 具有抗肿瘤 免疫调节 抗氧化 抗辐射等作用 对人体健康有着多重作用 成为国内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首选食品之一 2008 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 1008 1 万吨 稳居世界第一位 贝类养殖在我国海水 养殖中占比 75 其中 扇贝养殖的产量 113 7 万吨 在贝类养殖中占 11 3 仅次于牡 蛎和蛤养殖 2004 2008 年中国扇贝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7 04 2008 年我国扇贝养殖面 积达到 208 2 千公顷 占海水养殖总面积的 13 2 同比增长 16 2 海湾扇贝和虾夷扇 贝 08 年产量分别为 60 万吨和 30 万吨 两者占扇贝养殖总量的 79 1 是拉动扇贝养殖 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力量 图表图表 33 2004 2008 年中国扇贝养殖面积及产量 万吨 千公顷 年中国扇贝养殖面积及产量 万吨 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面试题及答案
- 不动产租赁合同的签署细节
- 公务员面试落泪面试题及答案
- 红狮集团招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类型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磕巴 上岸面试题及答案
- 国家铁路集团秋招笔试题及答案
- 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秋招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假设面试题及答案
- 工业自动化校招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办公室文员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6月江苏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素质测试(初试)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毕节市金沙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及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2卷
- 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五年规划解读
- 分期购车的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废旧手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箱变移位施工合同协议
- 智启氢程:AI技术在氢能领域的应用研究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运动训练》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6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