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兰花教案.doc_第1页
铃兰花教案.doc_第2页
铃兰花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铃兰花教案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 车颖教学目标:1. 理清文章思路。2体会文中体现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3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见过铃兰花吗?很遗憾,我们都没有,图片上的这种形状如同铃铛的白色小花,就是铃兰花。在西方,把铃兰花送给亲朋好友,幸福就会降临收花人身上。所以铃兰花的花语是幸福再来。南斯拉夫把这种花作为国花。本文的作者小时候为了采摘铃兰花,特地去了一趟“地狱”,并收获了成长。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学习南斯拉夫作家沃兰茨的铃兰花。二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本文被收录在现代散文选读“难以忘怀的故事”这一专题,那么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概括要点:(1)从小害怕地狱。(2)父亲强迫去地狱放牧,因害怕跑了回来。(3)为母亲第二次去地狱采摘铃兰花。2.在文本中找出两次去地狱的相应语段。第一次:5-22第二次:23-36三 体会情感,把握主旨。1.课前,我们同学在学案中写下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疑惑,我整理了一下:(投影)1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害怕到地狱放牧的故事?2作者如此害怕地狱,为什么还自愿进入地狱采摘铃兰,“一股神奇的力量”是什么?3父母的一些行为让人不解。比如:我哭得像个泪人,父亲却笑了;我撒了谎,父亲却不再让我去地狱放牧了;父母为何不去采铃兰;我采铃兰回来母亲就站在那里,她知道我去了吗? 4本文的主题思想到底是什么?为了更好的解决我们同学的问题,同时使大家对文本的情感和主题有准确的把握,我设计了一个表格,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大家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我们一起看:作者到“地狱”去了两次,这两次行动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请大家阅读后两个部分,试着比较这两次行动的异同点。【教师提醒: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圈划重要的词句,作为你回答问题的依据。】相同不同“我”去“地狱”的原因都是父母刻意安排,让“我”战胜恐惧第一次:是被动的,是父亲强迫我去的第二次:是主动为了自己的母亲而去“地狱”的环境恐怖第一次:淙淙的流水声好像有人在耍妖术第二次:恐怖的程度更深(潺潺流水的不寒而栗的声音更响)。“我”的表现害怕第一次:吓呆了,大声哭叫着跑开第二次:更恐惧,兴奋,泪珠噙在眼里,捧走了一大把铃兰2.注意:(1)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父母刻意安排的依据。(2)找出两次去地狱都很害怕的依据。3.比较结果:(1)从第一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和母亲对“我”培养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想利用“地狱”培养“我”的勇气,他们对“我”的爱的本质也是相同的。只是父母教育和施爱的方式不同,父亲以硬性任务考验“我”的勇气,母亲用蕙质如兰的善良柔情唤醒“我”的勇气。(2)在后两组比较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地狱”的环境更恐怖,我也更恐惧,但我却有兴奋,也没有大声哭着跑开,并且摘走了铃兰花,作者看起来比第一次进“地狱”勇敢多了,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对母亲的爱。文中哪些细节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爱?能找到印证吗?(回响母亲的叹息声,自己起的床,充满惬意而奇妙的责任感,恰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是对母亲的爱,让“我”有一种责任感,具有了神奇的力量,让“我”战胜恐惧,获得成长。4.【结论】是爱,对母亲的爱却让作者充满勇气,战胜困难,战胜自我。而为了帮助作者克服对“地狱”的恐惧,父母用那不留痕迹的方式让我成长,而我因对母亲的爱所表现出来的勇敢,更让这样的成长显得尤为光辉灿烂。我想这应该就是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四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我把学案中我们同学最喜欢的语段也作了一番整理,最后,我发现我们有70%左右的同学都提到了文中景物描写中的某一处,景物描写在我们更多的关注故事的时候,很容易被忽视,但却也以它独有的魅力在感染着我们。本文有三处集中的景物描写:第1段,第28段,第31段。请大家再次阅读这三段文字,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你的分析写在相应语段的旁边。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你们的分析结果,并共同讨论归纳出散文(或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有哪些。(1) 渲染氛围。文本依据:第1段:渲染恐怖、神秘的氛围。 第28段:明丽、生机勃勃、但又有一点暗淡(微微发亮、远方的晨雾、大自然背着沉沉的重担) 第31段:绚丽多彩,温暖。(2) 烘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形象。文本依据:第1段:“我”的恐怖。28段:烘托了作者“责任感”及对母亲的关心让他心理具有了一种力量,有期待有激动。最后一句,烘托出我仍然害怕去地狱的心理。31段:烘托母亲的美丽、内心的欣喜及我当时幸福喜悦的心理状态。(3)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文本依据:第1段:为下文写害怕地狱埋下伏笔,也为后来战胜对地狱的恐惧做了很好的铺垫。 28段:也为下文我被神秘的力量驱使径直进入地狱采到铃兰花做了铺垫。(4) 暗示主旨色调由冷到暖的过程,就是我战胜恐惧,完成壮举,获得成长的过程。31段的描写,其实是在向我们展示爱的力量的伟大与神奇,而这就是文章的主旨所在。齐读31-36,感受作者战胜恐惧、获得成长后的喜悦。课外延伸的确,爱能让我们见证很多的奇迹,你能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或者你通过媒体了解到的,表现爱的力量的事件吗?(割肝救母的彭斯,“暴走妈妈”陈玉荣,母爱支撑他走出精神困境的史铁生,资助几十个失学儿童的丛飞,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爱的力量,是爱让一切变得皆有可能。)五 作业布置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有因爱而使你战胜困难、收获成长的故事,请以爱让我成长为题,写一篇随笔。六 结束语同学们,阴森恐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