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电源电路部分研究.doc_第1页
控制器电源电路部分研究.doc_第2页
控制器电源电路部分研究.doc_第3页
控制器电源电路部分研究.doc_第4页
控制器电源电路部分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源部分基本结构 控制器电源部分采用串联线性稳压电路,并且采用两级扩流,其中一级如下图所示: 图1 串联稳压电路模型2、稳压原理分析由于某种原因例如输入电压Ui增大或负载电阻RL增大导致输出电压增大,则会有如下现象:UO Ube (Ube=Ub-Ue,Ub=Uz不变,Ue增大,所以Ube减小)Ib Uce Uo 如果输入电压Ui减小或负载电阻RL减小则UO减小,后面的分析与上过程相反,此处不再赘述。上图中的三极管Q1我们称之为调整管。调整管基极最大电流为(Izm-Iz)其中Izm为稳压管最大工作电流,Iz为稳压管稳压时最小电流。由于晶体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图中所示的最大负载电流为:Imax=(1+)(Izm-Iz)-晶体管放大倍数这也就大大提高了负载工作电流的调节范围。 输出电压为:Uo=Uz-Ube从上述稳压过程可知,要想使调整管起到调整作用,必须使之工作在放大状态,因此其管压降应大于饱和管压降Uces。3、控制器电源设计要点 基于上述的稳压原理及我们发现有两点至关重要:稳压管必须始终可靠的工作在稳压状态;调整管必须工作在放大状态,不能饱和;选用的稳压管为1N4740和1N4734为10V和5.6V稳压,而它们的工作参数如下图所示:3.1稳压管工作计算我们通常只关心三个参数:稳压电压值UZ、最小稳定电流IZ、最大稳定电流IZM,以1N4740为例,该元件为10V稳压管,其典型值:Vz=10V,IZT=25mA,Izm=91mA我们知道稳压管正常工作必须接限流电阻,在图1中电阻R1为稳压管的限流电阻:稳压管的工作电流范围为IztIzm所以限流电阻 R1(min)=(11.4V-10V)/91mA=15;R1(max)=(11.4V-10V)/25mA=56;可知R1的取值范围为:1556,至于取多少合适还需进一步部计算; 前面分析可知第一级扩流电路能带负载的电流最大值为:.Imax=(1+)(Izm-Iz)Imax=(1+)(91-25)=(1+)66(mA)此处如果我们希望Imax300mA,则放大倍数=4,是完全可以的;由于我们用的是贴片封装的,其最大功耗为0.3W,那么如果最大电流为300mA的话,其Ucemax=1V,高于1V的话就会烧毁器件。那么回过头看我们的实际电路如下图所示: 假设蓄电池已经充满电了,则蓄电池电压有可能为14V,则经过肖特基二极管消耗0.4V压降则还有14V-0.4V=13.6V,经10V稳压管稳压后,UQ4(e)=10V-0.6V=9.4V,则 Uce(max)=13.6V-9.4V=4.2V,假设Ie=300mA,则三极管Q4的功率损耗为:P=IcUce=300mA4.2V=1.26W0.3W,所以三极管肯定会冒黑烟啊!那么安全考虑即P0.3W,我们取最大值0.3W,则在Uce(max)=4.2V时Ic(max)=0.3W/4.2V=71mA,即在三极管的Uce最大时能提供给负载的电流为71mA。那么此时基极的电流Ib=71mA/40倍=1.8mA而通过限流电阻的电流为IR=1.8mA+25mA=26.6mA在Multisim软件中仿真,其中三极管Q1用2N2221,其放大倍数为20120,集电极最大电流为500mA,最大耗散功率为800mW,稳压二极管用1N4740其参数前面已经介绍,负载我们用200欧姆的可调电阻代替,图中我们的电阻调节至70%,测量的各个点的数据可见下图中:稳压管的限流电阻为47,蓄电池电压为13V,理论计算的稳压管电流Iz=(13V-10V)/47=63.8mA,仿真软件中的值为:62.3mA,其中三极管基极分流0.95mA,62.3mA+0.95mA=63.2mA63.8mA,负载电流理论计算为:0.95mA=0.95(20120)=19mA114mA,仿真软件中的电流值为66.3mA,反算的=66.3mA/0.95mA=69.78,该值是在20120之间的,关于这个放大倍数是很难确定的,它跟很多因素有关,包括管压降还有三极管的温度等都有关系,我们也没必要深究。 由于我们给稳压管的工作电流为62.3mAIzt=25mA,所以稳压管输出10V毋庸置疑,软件仿真结果也是如此。此时我们计算三极管的功率损耗:Pd=UceIc=3.72V66.3mA=246.6mWPdmax=800mW,三极管能稳定工作,但是我们使用的是贴片三极管,因此其最大功耗为0.3W即300mW,此时246.6也是小于该值,也是可行的。 上面负载电压理论计算:Uz-Ube=10V-0.7V=9.3V,软件仿真结果为9.28V完全可以接受。 此时我们控制器电源的第一级设计方案已基本清晰:选用的8050三极管(贴片)其最大IC=500mA,最大耗散功率Pd=300mW,在最大管压降的情况下安全设计的负载电流最大为71mA,限流电阻R23(对照原理图)=47。依照此原理我们再分析一下控制器电源部分的二级电路,即9.4V-5V部分。还是先看一下仿真软件吧!限流电阻还是取47,R24(图中R1)上的电流为80.5mA,,而1N4734的稳定最小的电流为45mA,所以该限流电阻完全满足要求,当前级可以提供78mA电流且后级的负载够大时,如上图所示:Q1的管压降为4.41V,Ic=69.5mA,Q1的耗散功率为4.41*69.5mW=306mW略大于300mW,调整一下负载完全可以很安全的工作。至此我们电源部分的最终方案:采用贴片三极管(8050)额定耗散功率为300mW,两级扩流的方式,前级的10V稳压管与后级的5.6V稳压管的限流电阻均为47,后级能为负载提供的最大电流为71mA。如果要改善电源的带负载能力可以用下面的方案:1、 选用大点封装的贴片三极管,这样三极管的功耗可以大点;2、 三极管用插件的,可以输出比较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