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2013年三模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1页
焦作市2013年三模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2页
焦作市2013年三模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3页
焦作市2013年三模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4页
焦作市2013年三模物理试卷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作市三模考试物理试卷分析本次考试采用了平顶山、许昌、新乡三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参加人数为9986人,有效人数9767分。下面就本次试卷做一分析,供大家参考。一、试卷总体评价1、试题涉及知识点质点的直线运动 18、24相互作用 19、24牛顿运动定律 18、23、24、25曲线运动 20万有引力定律 15机械能 20静电场16恒定电流22电磁感应和交变电流17、25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21热学33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学34动量 原子物理35从整张试卷涉及范围看,基本上涵盖了高中阶段整个主干知识和重要知识点,但是选择题21以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为背景,考察了“高能粒子“的获得。计算题25题则考察了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和力学问题,此题的命题意图旨在提醒大家要重视电磁感应的复习。2、试卷题目设置试卷中的物理试题符合高考物理命题的要求。题量、分值、题型均与考试说明相吻合。本试卷物理选择题8道(其中单选4道,不定项选择4道,并结合今年的考试说明,在题干中进行了说明。),实验题2道,计算题2道,选考题2道。满分110分。本试卷整体试卷偏易,物理试题较为突出地考查了中学物理中的主干知识,能够考查出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试卷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能体现考生基本素质和能力。3、选考题突出主干知识,顾及知识面的考查选考题15分,33、34题均设置为一个选择一个大题。大题的考查均为高考的高频考点,选择题采用近几年高考的5选3模式;35题设置为一个填空一个大体,顾及了各模块的多方面考点,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的死角,走出认识的误区。二、对考生答卷情况的统计三模理综物理评卷结果,统计总人数9767人,全卷物理平均得分为65.03分,难度值为0.59。其中客观题难度系数为0.65,主观题难度系数为0.54.1、部分学校得分人数累计分布学校65-69分70-74分75-79分80-84分85-89分90-94分95-99分100-104分105-109分汇总1237116911301123116312231092818411武陟一中10399858110214914012687焦作一中878410512514616715912162沁阳一中13913314515314112912410750孟州一中9894100101871011128540温县一中969381941221311168738修武一中1111101121171351321118637武一中分校119126114113109104986728博爱一中123111102859298785126永威学校394751576968483015焦一中分校586755454838322311焦作十一中62515040323319129武陟中学2727282411101273十一中分校310110011焦作四中2513141079631修一中分校19201913107641温一中分校5140353929292041温新宇高中3100011112、部分学校平均分及优秀率、优良率、及格率物理优秀线为88.0分,优良线为77.0分,及格线为66.0分,低分线为66.0分学校名称平均分优秀人数优良人数及格人数低分人数优秀率优良率及格率汇总65.03230935604917485023.64136.44950.343沁阳永威学校79.731091712196238.7960.85477.936焦作一中79.0132545354920043.39160.48173.298武陟一中75.7130439650727239.02450.83465.083温县一中74.6924033944224734.83349.20264.151孟州一中73.8821132143022332.31249.15865.85修武一中72.9624937349827032.42248.56864.844沁阳一中72.5427342858734529.29245.92362.983焦作一中分校68.287413420114521.38738.72858.092武陟一中分校6619332745740122.49438.11253.263博爱一中65.1216627240542619.97632.73248.736焦作十一中59.665310016925112.61923.8140.238温县一中分校56.3398013121211.3723.32438.192三、考生答题情况逐题分析1、客观题部分题号1.141.151.161.171.181.191.201.21正选项ADABDCDBCCDC均得分4.064.442.834.085.123.483.583.77难度值0.680.740.470.680.850.580.60.6314小题以库仑扭秤实验为背景,重点考查在此实验中采用了哪些物理方法。15小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中的应用。16小题考查了等量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力做功的问题。17小题考查了远距离输电的问题。18小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19小题考查了共点力动态平衡的问题。20小题重点考查了平抛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21小题重点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2、主观题部分第22题满分6分,平均得分5.17分,难度系数为0.86。重点考查了对电学电路连接及电路中的故障分析问题,同时考察电压表在电路中的处理及滑动变阻器两种连接方式的理解。存在问题:(1)第2问选c和e的较多,说明学生在选择时只考虑其中一种现象,没有兼顾其他现象。(2)第3问出错较少,部分学生不了解滑动变阻器两种连接方式区别。第23题满分9分,平均得分4.3分,难度系数为0.48。其中第(1)、(2)问为一得分点,满分5分,平均得分1.43分,难度系数为0.36,第(3)、(4)问为第二得分点,满分4分,平均得分2.88,难度系数为0.58。本题考查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试验中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以及误差分析。存在问题:(1)问中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有一半以上同学认为是220v,少部分同学填写36v;(2)问中不少学生选择了C项;以上两点说明了学生对于实验掌握差的太多,基础记忆内容都拿不到分数,令人感叹。(3)问中由于题目设置数据时没有按照学生熟悉的“偶数个”数据,不少学生不知如何处理,或者本身对于X=At2就不会应用;(4)问的正确率最高,极少同学选择了A项。第24题满分14分,平均得分9.26分,难度系数0.66。第(1)问平均分5.25分,难度系数为0.75;第(2)问平均分4.01分,难度系数为0.57分。重点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和直线运动,或者动能定理。存在问题:本题物理过程清晰,解题方法主要涉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也有的学生用动能定理来解答。问题主要出在第二问,体现为,计算错误,答题不规范。第25题满分18分,平均得分6.34分,难度系数为0.35.第(1)问平均分3.48分,难度系数为0.39;第(2)问平均分2.86分,难度系数为0.32.重点考查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电路问题和力学问题。存在问题:此题看似简单,其实运动情景分析起来还是比较复杂的,也很容易误解,学生做题中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cd棒的加速度方向不确定导致出错。对运动情景不清楚的同学认为cd的加速度向上;也有学生认为有两种情况,凡做两种答案的,只要答案对的都给了满分,只有错误答案的不给分。 (2)不考虑重力导致出错;学生受力分析时不考虑重力,两个牛顿定律的式子都错了,丢分很严重。(3)计算错误非常严重,如把m1、m2的数值弄反等。(4)公式用错的也不少,如F=BIL,当成F=2BIL等3、选做题部分第33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3.22分,难度系数为0.21.第(1)问平均分2.07分,难度系数为0.41;第(2)问平均分0.64分,难度系数为0.13.阅卷总数152份。考查选修3-3中熵;分子动理论;液体表面张力;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玻意耳定律);饱和气压;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第1小题为选择题(五个选项中有三个正确),共6分;第2小题为非选择题,共9分。成绩统计(阅卷总数为152份)分数0123456789101112131415人数57181341612022311518存在问题:1、共有5名考生选的是第33题,但是却将第34题、第35题的答案写在第33题的答题位置,仍出现了最低级错误。2、学生在第1小题中出现的漏选、错选现象普遍,且有近一半学生总分得0分,说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定律的理解不透彻、不全面,甚至根本就不清楚考点涉及的物理知识,仅凭感觉去蒙答案。3、多数学生没有写第2小题。这可能是因为根本就不会做或由于做题速度慢,以至于没有时间来写本题。在做本题的学生中,严重的错误有:认为圆形管道内封闭的下部分气体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数学运算结果有问题。书写格式不规范,如缺乏必要的文字说明(研究对象及状态)。复习建议:1、围绕高考考点,精讲精练,坚持限时训练。2、深刻全面理解物理基本知识,归纳总结常规解题思路方法。3、强化科学的物理思维习惯的培养及规范化解题格式的训练。满分样卷第34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8.57分,难度系数为0.57。 第(1)题平均分4.26分,难度系数为0.85,;第(2)题第问平均分1.56分,难度系数为0.32;第(2)题第问平均分2.75分,难度系数为0.55.由于本题所给参考答案有误,特作如下修订:1、第一题选择题的答案应该为ACE,原给答案错。2、 作图题正确答案应该如右图1所示,刚好发生全反射时,反射光线是一定要有的,在改卷时没有做严格的要求,但在评讲试卷时,应要求学生画出全反射时的反射光线。3、对于如图2没有一个箭头的只给1分;如图3有一个箭头的给2分 存在问题:有30%以上的学生,把光路图画成右图4形式,光路图不得分。教学建议:应该加强选修题的教学,难度不高,但是得分率太低,特别是几何光学,学生得分率只有48%,太低了点。光路画不好,当然也就解不好了,应对画光路问题进行专题突破。第35题满分15分,平均得分9.71分,难度系数为0.65。第(1)题平均分5.22分,难度系数为1.04;第(2)题第问平均分3.7分,难度系数为0.74;第(2)题第问平均分0.79分,难度系数为0.16。第(1)题的第一空考查学生对原子能级跃迁的可能性的掌握情况,绝大部分学生都做对了,第二问主要是对光电效应发生极限频率应用的考察,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好,不会用能极差去分析极限频率。第(2)题主要考查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错误原因主要是对A物体与挡板碰后速度方向的改变掌握不好,不能准确列出第二次相互作用的关系式,说明学生对矢量运算中的正负号掌握不好;第二问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搞清楚A对B做的功是利用动能定理解决,错误的认为第二次碰撞过程中总能量的减少量就是A对B做的功,失分率相当高。存在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基本规律掌握不准确,基本公式记错、理解不到位,最基本的问题没有掌握住,这是不少学生存在的问题。2.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步骤不熟悉。计算题涉及的基本上都是常见问题、常规题型,但是学生做的并不理想。常规方法掌握不熟练。如碰撞中的能量变化等3.解题缺乏规范性 。试卷中有的学生有的式子是字母与数字混杂的放那儿不管了;有不按要求作答的;有解计算题没有文字说明的;有不写方程,写综合式、变形式的;有计算题答案写出边框、写错位置的等等。教学建议:1.抓主干知识,狠抓重要的题型、基本物理方法。2进行规范化训练,减少不规范失分。四、下一阶段的教学建议针对本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1、回归课本,查漏补缺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按照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后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尤其是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内容中的非主观知识和选修3-4、选修3-5所涉及的知识,争取在这些方面少失分甚至不失分,应该把这些内容所涉及的知识汇编成一些小练习,让学生经常训练,确保学生在该方面考出应有的成绩。2、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现在的考生眼高手低,运算能力差,平时计算器不离手,特别忽视计算功夫,遇到复杂运算都是借用计算器来完成,于是运算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高考一算就错。在以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