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论文1.doc_第1页
民俗论文1.doc_第2页
民俗论文1.doc_第3页
民俗论文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刍析哈尼族白宏人“避讳”之礼 红河县三村中学 李皮陆 摘要:独特的传子不传女的“避讳”之礼是哈尼族白宏人的主要文化之一,无论社会动荡、时代跌宕起伏,不变的却是“避讳”之礼,至今依然盛行于白宏人村寨。本文从“避讳”之礼的产生、起始时间、现实状况刍析问题从而提出些许建议。关键词:白宏人;“避讳”之礼;建议白宏人作为哈尼族重要的一个支系,随着其他支系兄弟姐妹一样颠沛流离,刀耕火种,开疆拓土,发展壮大,现今与其他民族同等享受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突飞猛进的现代生活。但现代生活对白宏人而言似乎改变不了历经千百年口传的“避讳”文化礼仪,白宏人称之为老祖宗的规矩。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代表,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哈尼族本无文字,家谱一直以口传文化留沿袭今,白宏人把家谱置“避讳”之礼有其本身意义。一、“避讳”之礼的产生、起始时间(一)、“避讳”之礼的产生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避讳”作为其宗法制度、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产物,它的影响是极大的。避讳是一种社会制度,是古人必须遵守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特别是文书往来中,遇上当代帝王、圣人或本人祖上的名字,都必须要回避。也就是不能直接称呼皇帝、圣人或本人祖上的名字,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被杀头,这就是避讳。白宏人家谱“避讳”一律以祖上的父子连名制形式沿传,不分帝王、圣人或事迹等专门的口传记载,最多的是神话传说、故事来佐证。要说明的是,既使无意违规“避讳”之礼也不至于杀头,而招来不屑眼色或大声喝斥、家人无休止的说教那是不可避免的。(二)关于“避讳”习俗的起始时间 目前有三种说法:一为起于夏商时期,钱希言戏瑕载:“案山海经有夏后开,盖讳启名也。讳所始矣。”二为始于周代,容斋随笔载:“帝王讳名,自周世始有此制。”三为始于春秋时期,公羊传闵公元年有曰:“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提出了封建宗法社会中避讳的原则,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一种避讳制度和体系。白宏先人“避讳”之礼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受封建宗法社会中避讳原则的影响,也就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调查中颇有感受,但最大多数人承认的乃是神灵教会人类而继承的。二、“避讳”之礼现实性表现(一)同一性 白宏人把家谱分为神与人的谱系,即蛮荒混沌之初与清明的人世间。具体体现在如下谱牒中:木翁咪翁翁黑黑突突马马伙伙能能贝贝需需虑虑退退虑祖祖莫耶莫耶恰恰奇似奇丝虑虑蹦背蹦背我我奴亚奴亚扎扎塔朋(塔朋卜、塔朋麻、塔朋沙、塔朋结、塔朋么、塔朋连、塔朋约)图解木翁至扎塔朋是神谱即蛮荒混沌时期,扎塔朋之子塔朋卜、塔朋麻、塔朋沙、塔朋结、塔朋莫、塔朋连、塔朋约七人公认是白宏人的人祖,之后与哈尼族父子连名制家谱相接。(二)专一性与保密性 各宗族有同一的族谱,族谱派生出各家的家谱,外族或外家不得而知,甚至一般的女性也不让知道。哈尼族认为女儿始终是出嫁之人,本家家谱没必要告知;嫁入本家女子也不可能得到专人、专时传授,白宏人有句 “媳妇嫁入十年不知丈夫金钱”的俗语,奉行因噎而废的常态。因此,嫁入媳妇必须在夫家人员办丧葬时操持分内事务之期,还得留意族人或莫批迎送亡故者口传族谱。经过几次丧葬留意铭记家谱是否于心头,还是判断媳妇心灵手巧亦或头脑灵窍的一种别出心裁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考验方法。这时,专一性与保密性实际变成了公开的专一性与保密性。(三)保守性 无论木翁至扎塔朋二十一代蛮荒混沌时期的神谱,还是从扎塔朋之子直至现有代数的清明人世间家谱,都据为己家祖先,列入家谱。这些许多代家谱在盛世太平不会告知他人,即便对自家人告知二十一代神谱,必有村内或附近外村有人死亡时方讲授。但凡情深意重故友、子女、亦或官方需要材料、数据预约好后,必定先敬献酒、茶祖先而且地点一般不在正堂屋口授,也必定会保留活者前三代家谱,口授完后再敬献酒、茶祖先,每听者也喝一小口。此举仪式归结有四方面顾虑:一是已吵醒祖先休息,确实需要而不得不而为之,祈望祖先谅解;二是违背了固有的“避讳”之礼;三是本家家谱泄漏给外人后,担心别人会放鬼进自家而不得安宁;四是感觉自己是出卖祖先的罪人,救赎自我灵魂,其余听者视旁证人。(四)独特性 正是保守性这四方面的顾虑,哈尼族白宏人“避讳”之礼披上了神秘色彩,保持了千年做人处事的礼仪,而今在白宏人村寨依然盛行家谱背诵,几乎可以说十余岁男孩都会把自家家谱顺背如流水、倒背如刮风,但对外族采取避而不谈 “避讳”之礼,更加说明有其独特性。三、存在的问题随着传统哈尼族文化体系不断遇到种种时代的挑战与洗礼,白宏人民的头脑从长期禁锢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层层山谷之中蠢蠢欲动,加之民族学的深入展开,提供者大都以经济唯利是图,表里不一地提供民俗素材,得不到根本性的开发,这是第一。其次,只懂得自家姓氏家谱,其他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等一知半解,把道听途说之事进行头脑加工,混编乱造硬是成为事实,未能从深层次挖掘出有更多价值的内容来。最后,对“避讳”思想过于保守,封建余毒还较重。四、建议首先,深入持久地挖掘整理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一批当地威望较高且有责任心的“本土专业学者”,收集白宏地区家谱,使“避讳”之礼成为体系化,造福更多人。其次,明确“避讳”之礼作为哈尼族白宏人主要文化之一,在讲发展文化时忌一味追求所谓的时代化、大众化、甚至西洋化的无本民族化特色的文化。最后,“避讳”之礼这种独一无二的社会现象,由于避讳的需要和语言交流的异变,有许多的人名、地名等不加考虑地改变,给研究哈尼族白宏人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同时避讳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又具有其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