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药材的炮制.doc_第1页
第九章 药材的炮制.doc_第2页
第九章 药材的炮制.doc_第3页
第九章 药材的炮制.doc_第4页
第九章 药材的炮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 案 2013 至 2014 学年 第一 学期系 部 药学系 教研室(实验室) 药物分析教研室 课程名称 中药商品学 授课班级 药品经营与管理 授课教师 李 桂 香 职 称 讲 师 使用教材 中药商品学 教案编写日期 2013年8月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教 案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节学时数2 授课章节 第九章 药材的炮制授课方式理论课 讨论课 实践课 习题课 其它教学目的(目标)1、掌握炮制的定义和目的。2、熟悉常用的炮制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炮制的目的难点:炮制的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讲授,注意启发式教学和学生已掌握的日常知识相结合教材参考文献1、周凤琴,中药商品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内教材,20042、朱圣和,中国药材商品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王惠清,中药材产销,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4、张万福,现代中药材商品手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5.中国药典(现行版)教 学 内 容时间分配板书或旁注导入:复习药材采收的一般原则根及根茎类;秋、冬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茎木类:秋、冬皮类:春末夏初,“环剥技术”(形成层细胞分裂快,木部与皮部易分离)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桑叶初霜,冬桑叶)花类:含苞待放-金银花、辛夷、丁香、槐花 花初开-红花、洋金花 花盛开-菊花、番红花果实及种子类:自然成熟或近成熟(青皮、枳壳未成熟)全草类:茎叶茂盛,开花时藻菌地衣类: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情况不一动物类:种类、药用部位不同,情况不一矿物类:大多结合开矿采掘中药的性能含义: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 四气 (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二)标定四气的依据: 1. 与所治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 2.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三)临床意义:指导治疗。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和用药原则。五味 (一)含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二) 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辛味:行气、行血、发散以及芳香化湿,芳香开窍,芳香避秽。苦味:能泄(包括清泄、通泄、降泄)、能燥、能坚阴 3甘味:能补益、能缓急、能和中 4酸味:收敛、固涩 5咸味:软坚散结、泻下6淡味:渗湿、利水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和意义一、炮制 (一)含义: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中医临床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对药物进行各种加工处理的传统制药技术。(二) 炮制的目的:一、 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位(提高净度)是药材的第一道加工工序。目的是除去沙石、泥土、变质部分、非药用部分以及混入的其他药物和杂质等,以保证所用药材的质量,才能到达用量准确或利于服用。二、 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某些有毒药材,需炮制后才符合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本要求三、 改变或缓和药物性能四、 增强疗效五、 引药归经六、 便于调剂制剂七、 便于贮运八、 矫味、矫臭,利于服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适应临床需要 炮制可以转变药物的“四气五味” 生首乌性微温,味涩苦,能润肠通便。 制首乌(酒蒸制)性温,味甘,滋补强壮。 生地黄甘、苦、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蒸制)味甘,微温,补血,滋阴。 生甘草甘、平,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炙甘草甘、温,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势(升降沉浮) 大黄为苦寒药,主沉降,作用下行而泻下; 酒大黄(酒蒸)借酒之力,作用上行,能清头目之火。 黄柏生品主清下焦湿热, 酒炙后原作用上行,兼清上焦之热。 砂仁生品行气开胃消食,作用于中焦, 盐炙后能下行,治疗小便频数之症。 炮制影响药物的归经“五味所入”的理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心入肺, 咸入肾)在炮制理论中引申为“醋制入肝,入盐走肾,甘缓益元”等理论。 生姜主入肺,发散力强,主用于发汗解表; 干姜主入心,燥湿力强,主用于回阳救逆; 煨姜主入胃,止呕力强,主用于和中止呕; 姜炭主入脾,止血力强,主用于温经止血。 柴胡生品能升能散,解表退热力强,醋制柴胡能引要入肝,发挥疏肝解郁作用。 炮制可缓和药性 性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上会带来副作用,所以要通过炮制来纠正其偏盛之性。 生麻黄辛散力强,解表力强,主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实症; 炙麻黄可以缓和生麻黄的辛散之力,可用于老人及小儿的风寒表症,同时又兼有止咳平喘作用。 炮制可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蜜炙款冬花可以提高润肺止咳作用; 油炙淫阳藿可以提高壮阳作用; 盐制杜仲可以提高补肝肾和降压作用。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一、 净制1、 拆:挑、除去非药用部分2、 筛:除去细小部分或杂质3、 簸:分开轻重不同之物4、 揉:质脆而薄5、 拌:将药物与辅料拌合6、 去毛:毛状物去除(1) 刷毛(2) 刮毛(3) 火燎去毛(4) 烫去毛(5) 炒去毛7、 磨8、 捣或击9、 制绒二、 水制1、 洗2、 淘3、 漂4、 泡5、 飞:水飞、火飞6、 去心三、 火制1、 烘2、 焙3、 炒:(1) 清炒(净炒):炒黄、炒焦、炒炭(2) 麸炒(3) 盐粒炒(4) 米炒(5) 土炒4、 烫5、 煅6、 淬7、 炙8、 煨四、 水火共制1、 煮(1)清水煮(2)酒煮(3)醋煮2、蒸3、蝉五、其他炮制方法1、复制法2、发酵3、制霜4、发芽法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l 乌头反半夏、瓜篓、贝母、白蔹、白芨;l 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芫花;l 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十九畏(恶)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佗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5min15min20min40min板书板书板书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