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参考答案)1、简要叙述心理健康概念的发展?祖国医学自古以来十分重视修身的同时必须养性,即要注重心理健康。但“心理健康”一词是由国外引入的。根据记载,古罗马医生盖仑(Galen)在其著作中就叙述了关于“感情卫生或精神卫生”的问题。 1843年美国精神病学教授威廉斯惠特(William Sweeter)撰写了世界第一部心理健康专著,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这一名词。 1858年,精神病学专家艾萨克雷伊(Isaac Ray)当选美国精神病学会会长,他以“心理健康”为题作了就职演讲1906年,克劳斯登(Clonston)正式出版心理健康一书,此名遂被正式采用。 简明不列斯百科全书参考资料1 及费孝通参考资料2教授均有对心理健康的精辟论述。 目前可以将心理健康知识点2定义为:能采取积极有益的措施,不断调整人们的不良情绪与行为,达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一种状态。 心理健康科学的含义知识点3:一是指一门学科,即心理健康学;二是指专业或实践,即心理卫生工作;三是指心理的良好状态。 2、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开发潜能,增强体质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预防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结构合理、组织得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校实现教育目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3、怎样判断个体心里是否健康?(1)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心理活动的强度。(3)心理活动的耐受。(4)心理活动的自控力。(5)心理活动内部的协调性(6)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7)意识水平的高低。(8)社会交往能力。(9)对暗示的接受力。(10)心理康复能力4、个体健康信念形成因素有哪些?。个体知觉因素,包括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调节因素;个体对行为效果的期望,即知觉到益处和知觉到障碍知觉到易感性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易患某种疾病的估计。知觉到易感性越大,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知觉到严重性包括个体对患病引起的临床后果和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知觉程度。过高或过低的知觉到严重性均会阻碍个体采纳健康行为只有中等程度的知觉到严重性才能够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知觉到易感性和知觉到严重性这两种个体知觉程度,形成个体对某种疾病知觉到威胁,从而引起个体采纳健康行为。5、什么是自我意识?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又称自我,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的身心状况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内容:一是、培养自己独立评价,不轻信他人的评价。如遇到对自己评价不客观、不正确,可以提出疑问、申辩,甚至表示反感。二是、注重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如自己对好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停留在“完成作业”上,而是要形成“热爱学习和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抽象、内在品质特点上。三是、培养比较细致的评价,而不是作笼统的评价。不仅仅是在某一方面作出对自己评价,而是尽可能地作一个全面的评价,包括优点和缺点。发展:个体对自己本身及与周围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发展可以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自我意识发展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水平。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使学生学会自尊和自信。使学生学会追求自我完善。使学生学会摆脱自我意识的困扰6、人际沟通对促进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1)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带来事业上的成功 (2)影响身心健康 长期处于恶劣的人际环境中会导致很多身心疾病,例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偏头痛和溃疡病等等。 ()家庭幸福 与父母、夫妻之间良好的沟通才能和谐相处,试想如果和家人之间出现了矛盾,又不沟通,结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 ()对社会的认识 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取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社会义务,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7、试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心理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心理评估和诊断,进行行为矫正等工作。(1)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儿童少年在校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学会处理心理压力,放松心身,建立和谐的伙伴关系,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改善个人卫生、家庭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心理承受力;帮助不同年龄的儿童少年安排好生活节奏与作息时间;保持师生间良好的关系与沟通;保护和促进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建立。引导学生发展良性的情感。积极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包括性知识与性道德教育。根据学生在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潜能。采取积极、主动措施,防治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2)心理咨询:学校开展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那些有“问题”和学校适应困难的儿童少年,其次是家长与教师。许多家长、教师对学校心理咨询不甚了解,认为咨询主要针对学生,与己无关。实际上,家长、教师的教育态度与方法失当,本身就是引发儿童心理问题重要原因。因此。结合“问题”儿童情况,对其父母和指导教师进行咨询指导,获得他们的协调与帮助,不仅效果显著,同时也可改善家长、老师的焦虑、怨恨等不良情绪。还应注意,心理卫生问题和学校适应困难不仅发生在学习差的学生身上,在那些生活在熏点学校,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可发生;也应向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3.行为矫正:行为矫正是一种对理论与操作要求很高的心理治疗技术。学校着重于解决学生的一般性情绪问题、厌学、攻击行为、品行问题、学习困难、适应困难等。那些心理行为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应尽快转到专业机构进行诊疗。学习指导包括:入学适应教育,提供辅导和适应性训练;了解学习特性;学习动机指导;学习方法与策略指导;考试焦虑辅导;开展学习疲劳的预防和辅导等。生活指导主要适用于初中以上学生,包括情绪指导、社交指导、休闲指导、消费指导、性心理卫生指导、职业辅导和行为自我管理指导等多个方面。8、“逆境对于强者是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你对此事的看法?的确,人的一生没有谁是平平坦坦的,一帆风顺是我们善良的祝愿,但有谁能平步青云而终老一生。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改变命运的一个大砍失学、失业、失恋、失去亲人、失去财富、失去健康. ;面对挫折人们的两种态度:1、向挫折屈服,(1)、采取逃避、掩饰、屈服的态度,为自己的失误寻找“借口”(2)、一遇挫折,便神情沮丧,甚至万念俱灰,完全向挫折屈服。给人以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和压力,造成精神烦恼和痛苦,给生活的道路造成曲折和坎坷。2、勇敢的战胜挫折:面对挫折无所畏惧,仍能积极进取,认真寻找摆脱困境的途径,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使希望得以实现。挫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好事,它使人经受考验同,得到锻炼,积累经验教训,催人振奋精神,重新鼓起勇气再接再厉,变困难为顺利同,变挫折为成功。 假如人生没有逆境,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筛选不出强者,人类就不会进步,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而我们每个人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总会欣然发现,点燃自己灵魂之光的,往往正是一些当时被视为磨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