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word.doc_第1页
法律常识word.doc_第2页
法律常识word.doc_第3页
法律常识word.doc_第4页
法律常识word.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理 1、下列法律现象与概念对应错误的的是() A.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自由裁量权 B.载于简牍谓之书,合而言之谓之器合同 C.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物权 D.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疑罪从无 考查重点:法律谚语与法律术语 此处的“心”不是法官的主管推断,而是犯罪人的犯罪动机及其犯罪情节。 合同是指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疑罪从无”是无罪推定原则的具体内容之一。即: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 答案:A 2、200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解释:刑法第410条规定:“非法批准征用、占有土地”是指非法批准征用、占有耕地、林地等农用地以及其他土地,对该法律解释,下列哪一种理解是错误的() A.该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B.该解释的效力与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效力相同 C.该解释与司法解释的效力相同 D.该解释的效力具有普遍性 考查重点: 1、根据解释的国家机关不同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2、上述三种解释的法律效力 立法解释又称法律解释,是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 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对司法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做的解释。 行政解释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对于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以及自己依法制定的法规进行的解释。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答案:C 宪法1、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从效力上说() A、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宪法高于其他法律,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C、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复杂。 D、宪法有别于其他法律。 考查重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的依据: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效力上,宪法高于其他法律,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复杂。 4、在监督实施方面,宪法有别于其他法律。 答案:B2、法律规范冲突解决机制遵循的原则是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或后法优于先法 C根据各种不同的法律规范冲突,分别由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等各有关机关裁决 D全部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考查重点:法律规范冲突解决机制 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答案:ABC 行政法 1、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在华外国企业也可以成为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 A.正确 B.错误 考查重点: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与行政主体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亦称行政法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组织或个人。 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 判断行政主体的依据可以概括为:权、名、责,而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权利义务的承担者。 答案:A 2、某县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某食品厂生产腐竹时非法添加硼砂被当场查获,县工商局以证据确凿为由吊销该厂营业执照,不再另行举行听证会;县矿业公司将含镉的工业废渣倾倒入河,造成河水镉浓度超标,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分别决定对其罚款10万元和5万元;县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某火锅店使用过期牛油,遂派一工作人员前往检查,对牛油进行查封、送检。上述县直单位做法妥当的是( ) A县工商局 B县环保局 C县水利局 D县卫生局 考查重点:行政处罚中的听证制度、一事不再罚、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行政检查中工作人员配置 行政处罚中的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和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应当举行听证而设有举行听证的,行政处罚将不能成立。 一事不再罚是指行政机关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给予两次罚款的行政处罚。 水污染防治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水利局无权行使该职权。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 答案:B 3、下列行为属于行政处罚的范围是: A.某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食品厂召回其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上市食品 B.某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 C.某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 D.某公安交管局暂扣违章驾车张某的驾驶执照六个月 考查重点:行政处罚的种类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A项不属于行政处罚事项;B项注销与撤销营业执照不是同一概念,注销是使行政处可失去效力,不带有处罚性质;C项属于行政强制中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是指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扣押财物;冻结存款、汇款;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答案:D 民法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C.矿藏、水流、海域、森林专属于国家所有 D.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属于集体所有 考查重点:所有权问题 物权法规定: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国防资产属于国家所有。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答题要诀:国(国防资产)土(城市土地)海(域)水(流)须屏(无线电频谱)障(矿藏)一定属于国家所有,其余根据具体规定由国家或集体所有。 答案:C 2、下列做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 A某公立大学以其教学大楼产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B某乡镇企业以所属土地所有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C某农民以所属宅基地的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D某国有企业以所属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考查重点:物权法184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但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答题技巧: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组织的设施、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 答案:D 2、某首饰店误将一枚银戒指当作铂金戒指卖给李某,首饰店的这一行为属于( )。 A. 犯罪行为 B. 无效民事行为 C.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D. 有效民事行为 考查重点:民事行为的分类、无效民事行为与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区分 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发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民法通则55条 无效民事行为:民法通则58条、合同法52条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民法通则59条、合同法54条 答案:C 3、张某有一株珍稀兰花,后不慎遗失,李某无意中捡到,带回家中自行种养,李某的朋友关某在其家中见到此兰花十分喜欢,李某便送给了他,后来张某发现后向关某索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兰花属于遗失物,张某有权索回 B.兰花属于无主物,所有权属于李某 C.兰花已被李某赠与关某,故所有权属于关某 D.兰花虽然已赠与关某,但所有权仍属于李某 考查重点:无权处分、遗失物的取回、善意取得 物权法相关法条:第106、第107、第108、第109条 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善意取得条件: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以合理的价格转让;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答案:A 4、在我国,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 A.双方不得有血亲关系 B.双方完全自愿 C.双方签订婚约 D.男子不得早于23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1 考查重点:结婚的法定条件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相关知识点考查:禁止结婚的条件、婚姻无效的条件 相关法条考查:婚姻法第五、六、七、十、十一条 答案:B 5、张某有甲,乙,丙三子,张某去世后,没有留下遗嘱。其在遗产处理前,甲明确表示放弃继承,乙明确表示要继承,丙没有作出放弃或接受的继承表示,那么丙的行为视为 A.放弃继承 B.接受继承 C.丧失继承权 D.转继承 考查重点:法定继承、继承权的放弃、接受与丧失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相关知识点: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区别、继承效力顺序 答案:B 6、关于知识产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产权为权利人所专有,不能随意转让 B.知识产权只是在特定国家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 C.知识产权如无设定期限,则永久有效 D.企业的注册商标不属于其知识产权 考查重点:知识产权分类、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时间性 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是指除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多边协定外,依一国法律取得的权利只能在该国境内有效,受该国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是指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分别规定了一定期限,期限届满全力自动终止,如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是20年。 答案:B 刑法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是() A.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B.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个人情况(主观恶性与人身危害性)相适应 C.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考查重点:刑法的基本原则及各自的含义 刑法条文:第三、四、五条 原则: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相应的刑罚,做到罪当其罚、罪行相称。 答案:D 2、我国刑法的适用原则是() A.从旧兼从轻原则 B.从新兼从轻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轻原则 考查重点:刑法的溯及力原则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之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 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指除了对非犯罪化(除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利于行为人的规定之外,刑法不得有溯及既往的效力。首先,当遇到一个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颁布以前,此时要考虑的是先适用旧刑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其次,如果是适用新的刑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话,如不认为是犯罪,或者是新刑法处罚较轻的话,则应该对被告人使用新刑法;最后,如果是适用旧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话,如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是旧法规定的刑罚更轻时则对被告人适用旧法。 刑法法条:第12条 答案:A 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中国公民、组织在中国境内一律适用中国法律。外国人在中国领域之外对中国国家或公民犯罪的按中国刑法规定应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依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由此可以判断,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范围属于() 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结合主义 考查重点:法律效力中的对人效力范围原则 刑法条文:第六、七、八、九条 法的对人效力是指法律对谁有效,适用于那些人。对人效力范围原则有: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结合主义 答案:D 4、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之处包括() A.目的相同 B.行为的对象相同 C.前提相同 D.危险来源相同 考查重点: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关系 刑法条文:第二十、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