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doc_第1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doc_第2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doc_第3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doc_第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表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人:陈璧强课 题1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 型新授课 时1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重点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准备教学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1、 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1) 贺知章的咏柳(2) 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2、 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3、 教师示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三、1、学习第一部分(1)默读课文一到二节,思考:为什么要写第一节内容?理解:神奇、望而生畏、伫立(2)指导朗读这两节重音:神奇、望而生畏、伫立(3)默读课文3、4节A读“在青海高原,悲壮和苍凉”,想一想:走在青海高原上作者面对的是什么?心头弥漫着的又是怎样的感情?回忆一、两首描写边塞生活的古诗,理解苍凉和悲壮。B思考我一眼瞅见了大柳树,为什么会不由得“哦”了一声?C作者“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的疑问从何而来?四、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教后记板书设计台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人:陈璧强课 题15、青海高原一株柳课 型新授课 时2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重点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教具准备教学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指名读课文二、反复读文,理解柳的特点1、学习第二部分(1)轻轻读第五节,想一想:这一节主要介绍了这株柳的什么?A通过演示理解两合抱粗,结合参照物理解百余平方米?B朗读第五节(2)默读课文,想想哪几节写“我”的猜测和想象?六、七两节A、填空练习:第六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 (来历),第七节主要是想象青海高原一株柳的 (经历)B、口述“我”想象的内容:(一粒柳絮抛洒恰遇有幸)(一团团柳絮抛洒一片只有)C、为什么说这是奇迹?理解“不可思议”(3)理解“依然”的作用,联系上下文。A、口述“我”想象这株柳的经历:(经历过)理解它的顽强精神。指导朗读这两节2、学习课文第八节。自由读课文第八节,说说你是怎样理解“同是一株柳相差何远”这句话的?(1)平原和水边的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2)这株柳树的生活的道路和命运又是怎样?3、教师读第九节,提问:“命运给予它的几乎九十九一片绿荫”这句话是写柳树的但又不仅仅在写柳树。你从中又得到什么启示?(1)讨论(在恶劣的环境中,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发扬抗争精神,坚强不屈。)(2)齐读这节。二、扣题结题,体味文章的主旨1、第二节说:“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高原上”请问这株柳树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2、默读全文质疑问难。三、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教后记板书设计台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人:陈璧强课 题16、草原课 型新授课 时1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草原特点。重点难点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在电视、电影中见过草原吗?谁愿意把你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有宽广无边的草原,景色优美,牛羊成群。这篇课文记叙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三、布置预习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四、检查自学,质疑问难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骏() 俊() 竣( ) 限() 驰()峻() 唆() 梭() 垠() 弛()蹄() 茶() 貌() 杯() 跤( )缔() 荼() 藐() 怀() 胶()2理解词语。3质疑问难,现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五、理清课文的线索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3交流、整理:(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和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教后记板书设计台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人:陈璧强课 题16、草原课 型新授课 时2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重点难点具体体会课文中静态、动态描写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欣赏天堂这首歌的视频 1、边听边欣赏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2、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一段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3细读、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三、学习第二段。感悟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1、阅读、思考:写作者访问陈巴尔虎旗牧业公社途中,这段课文可分为几层?(可分为两层:初入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快到公社,主人到几十里外迎接客人。)2、讲读第1层课文。作者乘汽车进入草原,最初有什么感觉?(草原十分辽阔。)从课文哪些语句看出? 3、讲读3、4、5自然段。A、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2)主人热情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B、读后讨论交流。(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作者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大家的心情怎么样?(2)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谊很深? (3)客人告别时的情景怎样?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四、总结全文五、布置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教后记板书设计台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人:陈璧强课 题17、麋鹿课 型新授课 时1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23个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重点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二:自学课文。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三:学习第一段。1轻声读第一段。2、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3、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4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 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5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6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 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7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四:作业。1、抄写生字词。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教后记板书设计台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人:陈璧强课 题17、麋鹿课 型新授课 时2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重点难点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二精读训练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2)理解第一层内容。指名读。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齐读。注意重读“更”。(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指名读。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引读练习(4)理解第三层内容默读第三层,思考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交流。2、学习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1)指名读课文,说说“传奇”的意思。(2)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3)指导朗读讨论交流。(4)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 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四、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教后记板书设计台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人:陈璧强课 题练习五课 型新授课 时1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2、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重点难点通过诵读,学习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创设情景:(1) 学生读这 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2) 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2、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1) 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2) 给出恰当 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3、教学第三部分。学生诵读风速歌。(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2) 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告做比较,看是否接近。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1、 诵读(1) 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2) (2)、用最简洁 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3) 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4) 指名读,教师指导。(5)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6) 学生练习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2、 欣赏(1) 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2)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三、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1、 审题(1) 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2) 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A、 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B、 为什么喜欢?C、 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 的是什么?2、指导(1)学生思考问题,准备说话内容。(2)学生根据自己选定 的栏目做准备。(教师巡视指导)(3) 分组练习各自的话题。(学生互相评议)(4) 小组推荐代表上台演讲,师生评议。2、反馈(1)指名上台进行口语交际(2)评议小结。教后记板书设计台南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主备人:陈璧强课 题练习五课 型新授课 时2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2、学习写毛笔字。重点难点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教具准备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教学第三题1、 指导(1) 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2) 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