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自我解读.doc_第1页
诗歌自我解读.doc_第2页
诗歌自我解读.doc_第3页
诗歌自我解读.doc_第4页
诗歌自我解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自我解读诗言志一、看题目:定性质咏物写人:画鹰房兵曹胡马杜甫墨梅王冕石灰吟于谦菊黄巢青松陈毅蜀相记事表情: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诸子等岘山春夜洛城闻笛旅夜书怀爱情诗哲理诗讽刺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咏物诗咏怀诗怀古诗山水诗田园诗题画诗无题诗宫怨诗二、看作者李白: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狂放不羁的性格绝对的自信杜甫:现实主义的手法史诗的特点悲天悯人的情怀白居易:平易浅切讽喻时事李商隐:构思新奇风格浓丽隐晦迷离艰于索解李贺王维李清照苏轼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三、看注解提供背景支持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对“姑苏台”的注释,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这个地方曾经是“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由此不难想到此地昔日的繁华及六朝帝王荒淫豪奢的生活,对试题“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蕴含的深意”就容易理解多了。“水无情”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象,暗指六朝帝王被无情淘汰的历史,“空有姑苏台上月”明写六朝繁华已逝,只剩明月高挂,暗喻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注意背景的迷惑性举例:阅读下面宋词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苏轼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注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是时苏轼谪居海南岛儋耳(今儋县)。古时立春日习俗,耕夫持犁仗鞭打耕牛,谓之“打春”。下阕“春幡”,指旗帜;春胜,剪纸图案,以示迎春。 (1)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A苏轼被贬至蛮瘴僻远的“天涯海角”,填词描绘故乡春日习俗以排遣愁绪。 B“便丐春工”,乞得春神之力。诗人将春神人格化,天人相知,浪漫亲切。 C“春幡”立于田头,“春胜”遍于街肆,似见千人万人喜庆春天的到来。 D“一阵春风吹酒醒”,诗人无福消受“打春”的欢娱,借酒浇愁亦不失豪放。 E以海南不得见的雪花比拟海南的杨花,为他乡“不似天涯”作了精妙的诠解。 答: (2)按文心雕龙的说法,“同字相犯”是败笔,而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已卯儋耳春词(全词共44个字)仅“春”字就出现7次。请指出这首词使用“同字”的特点并简评这样用字的效果。 答: (1)A D(这两项错误同源。苏轼这首词是记实抒情,不是追忆往昔。与其他谪官不同,苏轼对异地风物不加排斥,他心胸开阔善于发现美、赞颂美。在我国词史上讴歌海南之春,苏轼开先河。)(共4分。选对一项得2分;多于两项,本题不得分。) (2)答案要点:诗人将同一个字间隔重复使用。“同字”,错落有致,音调明朗,突出对“春”的渲染,另有一番情趣。(共2分,每问1分。如对这段用字有非议,言之成理亦应赋分。)四、找关键字、词、句子:典故意象清平乐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3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3分) 答:(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2)例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江楼旧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答:内容:(1)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2)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1)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2)都拿去年与今年相比。昭君怨 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这首词上阕吟诵的具体是什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2)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答: (1)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2) 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类比联想法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意反其道而为之的类型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刘禹锡秋词此心安处是吾乡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总结:、看题目、看作者、看注解、重点字词句子分析类比联想法反其道而为之把握情感注意题型分析课外自渎诗歌、 景物、 手法、 情感赋得暮雨送李胄、你认为本诗的颔联中哪个字用的最好?请分析。“重”“迟”二字最好“重”是沉重的意思,“迟”是缓慢的意思。在雨意朦胧的江面上,帆布被细雨打湿,船湿而重,行动迟缓,鸟翅被雨沾湿,振翅去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既是抒情主人公眼前所见之实景,也是以景衬情,表露心情,虚实相生,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离别时的沉痛心情和不舍之情。炼字型四步字意句意手法情感除夜宿石头驿、 轻问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抒情主人公在除夕之夜独处旅馆,伴着孤灯一盏,形影相吊,描绘了一幅清凉的寒夜独坐图。问画面(意境)三步画面展开点明手法总结画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小雨如奶油般滋润,从天而降,大地在雨色朦胧之中,一抹轻轻之痕,远观近看,时隐时现,与盛春美景相比,作者不禁赞叹,此初春美景是春之极致。作者运用比喻、对比手法,写出了对初春的喜爱之情。问情感类型三步分析相关诗句点明手法说出感情自己出题做题、 问画面(意境)画面展开点明手法总结画面、 炼字型字意句意手法情感、 分析鉴赏句子类型句子翻译重点字分析手法点明情感表达、 问情感类型分析相关诗句点明手法说出感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老黄牛臧克家老黄牛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不会放过法不会胡诌法附录:诗歌类型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