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建模方法示例2.1棋子颜色的变化2.1.1. 问题描述 任意拿出黑白棋子共n个,排成一圈.然后在两颗颜色相同的棋子中间放一颗黑色棋子,在两颗颜色不同的棋子中间放一颗白色棋子,放完后撤掉原来的棋子.再重复以上的过程.问这样进行下去各棋子的颜色会怎样变化呢? 图2.1.12.1.2. 基本假定 若两个图可以通过旋转某个角度后重合, 则认为它们是等价的.2.1.3. 建立模型首先,为了探索棋子颜色的变化规律,我们建立棋子颜色与实数的对应关系,因为“同色为黑,不同色为白”,正好与实数中“同号乘积为正,异号乘积为负” 对应.于是建立“黑对应+1,白对应-1”的对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用棋子的对应“值”表示其颜色了.设aj表示第j个棋子的初值(+1或-1),j=1,2,n, 每个棋子的值就是上一步相邻的两个棋子的值之积,为观察每步的变化规律,以n=5为例看看.表 2.1.1初值第0步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第5步规律:(1)第j列首个a的下标为j;(2)每项a的下标按1递增(mod n);(3)第i步每项共有i+1个a;(4)第i步每项的指数是杨辉三角形的第i+1行.杨辉三角形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1 5 10 10 5 11 6 15 20 15 6 11 7 21 35 35 21 7 11 8 28 56 70 56 28 8 1模型:第i步第j个棋子的值为当然下标的值是按mod n计算的. 2.1.4. 两个重要的性质 (一) 当时,第n步全部棋子黑色,即 .已知有组合公式从而有这可以证明:都是偶数故 ,(j=1,2,n)(二) 每一步白子数总是偶数.情形一,有s个“-1”且没有任两个相邻,即每个“-1”的两旁都是“+1”,则在下一步,每一个“-1”变出两个“-1”,共有2s个“-1”. 例s=6如下-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情形二,有s个“-1”且有t个“-1”与“-1”间的间隔,则在下一步,由于相邻的“-1”间不插入“-1”,故可把相邻的几个“-1”视为一个“-1”,即化为有s-t个“-1”的情形一.2.2 商人们怎样安全过河2.2 安全过河问题2.2.1问题描述三名商人各带一个随从乘船渡河,现此岸有一小船只能容纳两人,由他们自己划行.随从们密谋,在河的任一岸,一旦随从比商人多,就杀人抢劫.但是如何乘船渡河的大权由商人们掌握.商人们怎样才能安全过河?此类问题当然可以通过一番思考,拼揍出一个可行方案来.但是,我们现在希望能找到求解这类问题的规律性,这有利于编程和推广应用.2.2.2模型的假设 不必再作假设.2.2.3模型的构成此问题可视为一个多步决策问题,每一步就是一次渡河,每次渡河就是一次状态转移.1. 未考虑船时的安全状态设(x,y)表示此岸有x个商人和y个随从的状态,商人们安全是指在两岸都安全,故当x=0,3时,y=0,1,2,3均可,而当x=1,2时,此岸要求xy,对岸要求3-x3-y,综合即x=y安全状态=从而此岸在以下状态时,商人们在两岸都安全 (3,3)(3,2)(3,1)(3,0)(2,2)(1,1)(0,3)(0,2)(0,1)(0,0)2. 考虑船时此岸的安全状态用(x,y,z)表示此岸的状态,x,y的含义同前,z表示此岸的船数.即z=1时,船在此岸,z=0时,船在对岸.此岸的安全状态:(3,3,1)(3,2,1)(3,1,1)(2,2,1)(3,0,1)(0,3,1)(0,2,1)(1,1,1)(0,1,1)(3,2,0)(3,1,0)(2,2,0)(3,0,0)(0,3,0)(0,2,0)(1,1,0)(0,1,0)(0,0,0)2.2.4模型求解所谓求解,就是寻找此岸状态从(3,3,1)转移到(0,0,0)的方案.根据题意,状态转移时要满足下面的规则:1. z从1变为0与从0变为1交替进行;2.当z从1变为0时,即船从此岸到对岸,此岸人数减少1或2个;即(x,y,1)(u,v,0)时, ux, vy, u+v=x+y-1 或 u+v=x+y-23. .当z从0变为1时,即船从对岸到此岸,此岸人数增加1或2个;即(x,y,0)(u,v,1)时, ux, vy, u+v=x+y+1或u+v=x+y+24.不重复已出现过的状态,如(3,3,1)(3,1,0)(3,3,1);若一状态A可转移到另一状态B,则我们用一箭号将这两个状态联结起来。按照以上规则,求解过程如图2.2.1(总人数从多到少排列)图2.2.1(3,3,1)(3,2,0)(3,2,1)(3,1,0)(3,1,1)(2,2,0)(2,2,1)(3,0,0)(3,0,1)(0,3,0)(0,3,1)(0,2,0)(0,2,1)(1,1,0)(1,1,1)(0,1,0)(0,1,1)(0,0,0)其解即:(3,3,1)(3,1,0) 或(2,2,0)(3,2,1)(3,0,0)(3,1,1)(1,1,0)(2,2,1)(0,2,0)(0,3,1)(0,1,0)(0,2,1)或(1,1,1)(0,0,0)可见,有四个渡河方案,每个方案经11步.可解释如下:(1) 2随从(或1商人1随从)去(7) 2商人去(2) 1随从(或1商人)回(8) 1随从回(3) 2随从去(9) 2随从去(4) 1随从回(10) 1随从(或1商人)回(5) 2商人去(11) 2随从(或1商人1随从)去(6) 1商人1随从回2.2.5平面坐标解法设x为商人数,y为随从数,在xoy平面上作分析.如图,先把此岸的安全状态点标出.用di表示第i次状态转移,i为奇数时,船从此岸到对岸,x, y只能减少,不能增加,且x+ y至多减少2,即移向左下方,且至多移两格.i为偶数时相反.怎样从状态(3,3)转移到(0,0)? 过程如图2.2.2所示.图2.2.22.2.6进一步的思考(1)若船的情况不变,则2名商人和2个随从如何安全渡河? 答案:(2,2)(1,1) 或(2,0)(2,1)(0,1)(1,1) 或(0,2)(0,0) d4d5图2.2.3(2)m名商人m个随从(m4)能否安全渡河?答案:m名商人m个随从(m4)无法安全渡河。如m=4时的图2.2.4,d7就无法作不重复的转移.其他情况也一样.图2.2.4(3)一般地,m个商人n个随从,mn能否安全渡河? 若能,怎样渡河?答案:当x=0,m时,y=0,1,2,n均可,而当x=1,2,m-1时,此岸要求xy,对岸要求m-xn-y,综合即0x-ym-n安全状态=此时商人们必能安全渡河.若以m=5, n=3为例,则安全点的布局:图2.2.5d1d2d4d3d5d6d8d7d13d9d10d11d12(0,0)(1,1)(5,3)(3,1)跳转过程如下:一般此过程实际上分为三大步:(1)从(m,n)到(m-n+1,1),4步一周,走n-1周;(2)从(m-n+1,1)到(1,1),2步一周,走m-n周;(3)从(1,1)到(0,0),走1步。故得结论:时必能安全过河,且总步数:2.3公平的席位分配2.3.1问题的提出设某校有3个系共200名学生,其中甲系100人,乙系60人,丙系40人,现要选出20名学生代表组成学生会,公平的办法是按学生人数的比例分配席位,即甲乙丙系分别占10、6、4个席位.若按学生人数的比例分配的席位数不是整数,就会带来一些麻烦.比如甲系103人,乙系63人,丙系34人,怎么分?Hamilton分配方法:(1)各方按人数比例算出应得席位数(通常带小数);(2)各方都放弃小数部分,只取整数部分;(3)把剩余席位分给小数部分较大的各方(每方至多添1席)若按Hamilton方法分配,则甲、乙、丙系分别应得10.3、6.3和3.4席,舍去小数部分后分别得10、6、3席,剩下的1席分给小数部分最大的丙系,于是三个系仍分别占10、6、4席.假定学生会的席位数增加到21位,按上述方法重新分配,结果甲乙丙系分别占11、7、3席.系别人数比例20席的分配21席的分配按比例分实际分配按比例分实际分配甲10351.510.31010.81511乙6331.56.366.6157丙3417.03.443.5703合计200100.020.02021.00021此分配结果, 对丙系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席位增加了,而丙系得到的席位反而减少了.Alabama悖论:当总席位数增加后,反而某一方分到的席位数减少.2.3.2符号和假设要解决的问题:某校共有m个系,第i系学生数为ni(i=1,2,m),校学生会共设N个席位.怎样才能公平地把这些席位分配给各系? - 总人数;N - 席位总数; - 全校平均每个席位代表的人数;-第i方按人数比例应分得的席位数(通常带小数);Ni -第i方实际分得的席位数(整数); - 一个分配方案; - 第i方平均每个席位代表的人数;注:越大的一方就越吃亏,越小的一方就越占便宜.是度量分配“公平”程度的最重要指标.假设参与分配的每一方至少分到一个席位.2.3.3确定“公平”的标准可以提出不同的标准来衡量分配方案的”公平”的程度, 例如标准1 要求最小(对不同方案而言);标准2 要求最小;标准3 要求最大;标准4 要求最小.为了帮助理解标准1与标准3,看下例方案1方案2方案335.643.748.748.242.337.838.653.142.353.538.238.553.553.148.735.638.237.8按标准1,认为方案3最公平,其思想是:别让最吃亏一方太亏;按标准3,认为方案2最公平,其思想是:别让最占便宜一方占太多便宜.标准2与标准4的思想是:认各尽量靠近a,减少它们的差异.2.3.4 “判别数”分配方法标准1认为ai越大的系越吃亏,故应尽量优先照顾之.其中,称为判别数.表示i小数部分.i越大的系越吃亏,按标准1,应优先照顾.分配方法的算法流程如图2.3.1,其中.图2.3.1对i较大的r个系分配席位Ni=i+1否是开始输入ni与N计算n与ii全为整数吗?计算i与rNi=i输出各Ni结束剔除已分配席位的系和席位数有为0的吗?若有k个=0,则对应的k个Ni=1分配完了吗?是是否否例2.3.1对刚才的例子用此算法重新分配, 先算i, 再算i 然后进行分配.系别人数21席的分配iiNi甲10310.8150.081510乙636.6150.10257丙343.5700.19004合计20021.00021r=21-(10+6+3)=2,且3与2较大N2=6+1=7, N3=3+1=4这样已分出11席,剩余10席自然给甲系, 即N1=10.例2.3.2 N=25, n=2500,具体数据如下表.第一轮计算 系别人数ii一110511.050.0045二6486.480.0800三3623.620.2067四2482.480.2400五1371.370.3700合计250025r =25-(11+6+3+2+1)=2,且5与4较大N5=1+1=2, N4=2+1=3分出5席,剩余20席.第二轮计算 系别人数ii一110510.44920.04492二6486.12770.02128三3623.42310.14103合计211520r=20-(10+6+3)=1,且3较大N3=3+1=4分出4席,剩余16席.第三轮计算 系别人数ii一110510.0860.0086二6485.9140.1828合计175316r=16-(10+5)=1,且2较大N2=5+1=6分出6席,剩余10席. 自然给一系,即N1=10.即各系席位数分别为:10,6,4,3,2.可以证明,用此分配法,当N增加时,各Ni不会减少.2.3.5、进一步的讨论(1) 更公平的标准-最小极差法要求最小,令,.则相应的数学模型为: (*)例1 m=5,N=25,n=2476,具体数据如下所示.系nii最小极差法判别数法NiaiNiai一3393.4233113.00484.75二1131.1411113.00256.50三6696.755795.576111.50四8558.633995.008106.88五5005.0485100.005100.00极差18.0055.00从表可见,用检验数法求得的解,极差为55. 而用最小极差法求得的解,极差只有18,“公平度”大大提高。(2)“非完全分配法”前面讨论的都是“要把N个席位全部分配出去,如何分配更公平”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妨把这种分配法称为“完全分配法”.但有些情况,若采用“完全分配法”,则无论怎样分,都总显得不公平.例如,要把5个席位全部分给甲乙两个学生人数相同的系,怎样分?甲2席乙3席不妥,甲3席乙2席也不公平.显然最公平的分配方法应是舍弃1席后,各分2席.我们把这种为了追求“最公平”而舍弃一些席位的分配方法称为“非完全分配法”。“非完全分配法”的数学模型可由模型(*)稍加改动就得,即模型(*). (*)模型(*)必有最优解,因为Ni=1(i=1,2,m)就是一个可行解,且Ni的取值只有有限个.采用“非完全分配法”,“公平度”往往会有很大的改善.如对于例1的数据可得下表.系nii模型(*)模型(*)NiaiNiai一3393.4233113.003113.00二1131.1411113.001113.00三6696.755795.576111.50四8558.633995.008106.88五5005.0485100.005100.00极差18.0013.00舍弃2席后,分配出23席,此时a=107.65,由表最后一列可见,ai的集中度大大提高,ai的极差从18缩小到13.2.4 作业安排一 问题有多项作业要做,每项给定了完成期限,若无法全部按时完成,则应怎样安排,使能按时完成的作业数最多。例1. 设某学生有6项作业要完成,如下表,第一行列出课程名称,第二行是各项作业完成的限期(从现在算起,以天为单位),第三行是完成各项作业所需时间(以天为单位),试安排这些作业,使能按期完成的项目最多。课程数学经济学物理化学英语文学限期31019243648需时21215101518二假设设共有n项作业要完成,第j项的完成期限是Tj(j=1,2,n) (序数),且不妨设。第j项的需耗用时间为tj(j=1,2,n). 三Hodgson算法以下给出求解作业安排问题的Hodgson算法流程,其中m-已检查过的作业数,k-在已检查过的作业中,能按时完成的作业数,T0-完成k项作业共需时间,it-能按时完成的作业序号。开始输入n,tj,Tj(j=1,2,n); m=0,k=0,T0=0m=n?m=m+1k=k+1, ik=m+1T0= T0+tm+1结束输出令删除第i0项,调整it.YesYesNoNo四例1求解过程(0) n=6, m=0, k=0, T0=0;(1) T0+t1=2T2=10, ,i0=2, 删去第2项,T0=T0+t2-t2=2, m=m+1=2;(3) T0+t3=2+15=17T4=24, ,i0=3, 删去第3项,调整i2=4, T0=T0+t4-t3=12, m=m+1=4;(5) T0+t5=12+15=27T5=36, k=k+1=3, i3= m+1=5, T0=T0+t5=27, m=m+1=5;(6) T0+t6=27+18=45T6=48, k=k+1=4, i4= m+1=6, T0=T0+t6=45, m=m+1=6.输出: 即按照数学、化学、英语、文学的顺序,可以按时完成四项作业。共需时间45天。五0-1规划模型这题其实就是要决定各项作业做与不做,故可用0-1规划来描述。设f表示能完成的作业总数,则模型为对于例1,模型为最优解为 x=(1,0,0,1,1,1).2.5 动物的身长与体重2.5.1问题四足动物的躯干与其体重之间有什么关系?此问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比如在生猪收购站,工作人员希望能从生猪的身长估计出它的体重.类比方法:假如我们直接研究现象A的规律比较困难,但又发现现象B与现象A十分类似且有成熟的结果,于是我们就可以借用现象B的结果来研究现象A的规律,这是研究方法的一种捷径.2.5.2模型的构成图2.5.1对此问题如果陷入生物学复杂的生理结构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光伏发电项目钢筋工劳务分包合同规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家居系统集成装修合同
- 2025版餐饮品牌加盟股份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鲜活农产品运输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物流配送合同模板(肉类产品)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活动组织与执行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务合同全面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房地产行业专利保密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投资实务拟合同
- 2025版智能物流技术合作开发协议书
- 幼儿园“1530”安全教育实施方案
- GB/T 21720-2022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 GB/T 9119-2010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
- GB/T 4851-1998压敏胶粘带持粘性试验方法
- 高分通过司法考试笔记之三国法
- 线路工程施工质量三级自检报告(范文)
- 广东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备案表【模板】
- 税务自查(稽查)报告模板(参考)
- 外科学课件-尿石症与泌尿系梗阻
- GB∕T 18159-2019 滑行车类游乐设施通用技术条件
- 质量验收记录-雨污水管道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