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法律思想.doc_第1页
孔子的法律思想.doc_第2页
孔子的法律思想.doc_第3页
孔子的法律思想.doc_第4页
孔子的法律思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的法律思想孔子的法律思想非常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他天才地提出了犯罪的多种客观原因并且有针对性的根本对策。这些包含科学性的政见在2000余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实用价值和借鉴意义!显示了他伟大的政治才能,思想才能,教育才能和法律才能。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政治主张都是从广大的人民的疾苦出发,具有西方的民主,博爱思想。也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无产阶级劳苦大众的立场有着神似。 综上所述,孔子是中华民族罕见的德才兼备的历史伟人!他在2000多年前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搞法律的人只相信客观事实,相信法律规定,相信证据。 因为四书五经等书籍已经记载了2000余年前我们没亲眼见到的历史事实,这些书籍就是书证,在证据里是最具有证明效力,书证被称为“千年的文字会说话” 望一些无知者无畏的人,对事实认识不清的人,至少怀着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正视孔子,正视他的功绩,正视他的历史事实!1楼论孔子的法律思想 孔子没有给后人留下专门阐述法律思想的宏篇巨著,也没有如西方的思想家们那样用形式逻辑构造他的法律思想体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孔子没有法律思想。在记述孔子言行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犯罪原因及其根本对策作了论述,在论述了“德、礼、政、刑”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的犯罪总对策,以及阐释了法律与政治的理想即社会国家的终极目的。由于上面这些论述和思想都是散在着的,所以笔者就试图以学术界公认的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中最为信实的论语为主要依据,归纳整理出孔子的法律思想,并对其进行基本的评价,探讨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孔子的法律思想 犯罪原因论。 1、孔子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揭示了产生犯罪的经济原因。 论语.先进上记载:把持鲁国国政的大贵族季康子,残酷地剥削人民。他已经是鲁国的首富了,可是仍然要拼命地聚敛。对此,孔子十分反感。冉求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之一,又有首屈一指的政治才干,并在季康子那里做官。当冉求为季氏“聚敛而附益之”时,孔子愤慨至极,他竟骂冉求不是他的学生,并发动其他的学生大张旗鼓地去攻击冉求。原文是“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论语.先进,下引论语只注篇名) 正是由于统治者的残酷剥削,鲁国“盗贼“蜂起,季康子虽然十分头痛,但他搞不清原因在什么地方,于是去问孔子。孔子告诉他:“假如不是您聚敛的贪欲太大,就是奖励人们去偷盗,他们也不会干。”原文是“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孔子在这里点明了人们之所以要为盗犯罪,乃是由于季康子这样的统治者贪得无厌、聚敛无度的结果。在此,孔子十分深刻地揭示了残酷剥削是产生犯罪的经济原因。 2、孔子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揭示了犯罪日益增长的政冶原因。 根据中国古代法制史专家的研究,我们知道,周礼孕含了周王朝基本的法律形式。在战国之前,周礼是包罗万象的社会规范、制度,那时法律并未从其中分离出来而独立。正是由于周礼包括了周代的道德规范和礼仪等全部的行为规范,因而它就不都是法律规范。但是,周礼中有关周王朝的宗法等级世袭制度的内容,以及那些周人世代沿袭下来的习惯由文王、武王尤其是周公制礼作乐的过程中被周王朝认可了的,由周王朝强制力保证的,则确是法律规范。因此,在周王朝违反了礼,轻者属于背离道德的行为,重者就是违法的行为,甚至是对国家根本的法律制度宗法等级世袭制度的破坏。 身为鲁国大夫的季康子,凭借手中执掌国政的大权,经常随意地违背礼制(包括法律,以下凡讲礼制均包含法律)。论语.八佾便记述了他去“祭泰山”以及干了“八佾舞于庭”的事。本来祭祀泰山只有天子和鲁侯才可以,他竟然也去那样做了;本来用八佾的规模舞蹈奏乐也只有天子才行,但是他也那样做了。在鲁国,季康子作为执政的首席大夫带头违反礼制,其他的人自然也都不会把周礼放在眼里。这样,整个社会竟相效尤便不足为怪了。继而,上行下效的结果必然导致礼制的废驰以及犯罪的日趋严重。 面对日益严重的犯罪,季康子主张用杀戮的办法去镇压,以为这样便会遏止犯罪的发展。季康子带着这个想法去问孔子,孔子一针见血地对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颜渊)意思是您要是做得好,老百姓也就会跟着做好的。在另外一个场合,当季氏问孔子什么是政治时,孔子针对他的所作所为告诉他: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您带头端正自己,谁敢不端正呢?原文是:“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联系季康子的所作所为,十分明显:孔子之所以这样说季氏,其原因乃是孔子认为犯罪日趋严重的责任并不在于老百姓,相反倒是如季氏这样的统治者,不能遵守礼制,甚至率先践踏礼制的结果。在此,孔子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统冶者自身恶性膨胀、肆意践踏当时的法律周礼,是犯罪日益增长的政治原因。3、孔子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揭示了犯罪发生的心理原因。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天性相差无几,只是后天的习染使人们各不相同。在此,孔子提出了“性”和“习”两个相对的概念,区别了人的天性和习性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天性是近似的,而人的习性则是相异乃至对立的。肯定人的天性相近,说明并无好坏善恶之分,这就否定了犯罪是由天性所决定的观点;认为人的习性相异乃至对立,说明习染使人好坏各异,即习染于善则善,习染于恶则恶,这就肯定了犯罪是由后天的习染所决定的观点。在此,孔子非常精明地揭示了习染不良是犯罪发生的社会心理原因。 犯罪的根本对策论。 1、针对犯罪产生的经济原因,孔子提出了使老百姓富起来的政策即以“德”即德政或德治(注意其中并不包括道德)作为犯罪根本的对策之一。 论语.子路上记载,孔子到了卫国,看到那里的人很多,于是大发感慨说:“好稠密的人口!”此时冉求正为孔子驾车,于是就问老师说:“人口多起来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回答:“使他们富起来。”原文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求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子曰“富之。”在另外一个场合季氏让冉求去问孔子有关田赋的问题,孔子提出:“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左传.哀公十一年)这其实就是孔子一贯强调的德政,是孔子所主张的“道之以德”的具体内容。它是孔子在批判并针对季康子聚敛无度的情况提出的。孔子提出“富之”和“敛从其薄”的目的是:老百姓富了,生活安定有了保证,能够安居乐业了,铤而走险做盗贼的人自然就少了而且必然是越来越少。 2、针对犯罪日益增长的政治原因,孔子认为统治者必须带头遵从法制在当时即礼制,简言之即把礼治的第一个方面,作为犯罪的根本对策之二。 孔子认为统治者必须带头遵从法制即当时的礼制,用礼来端正自己的行为,只有如此才能规范整个社会。孔子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就象风,老百姓的所作所为就象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在孔子看来统治者能够在遵守法制即礼制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必然如同风吹草一样,没有哪个老百姓不跟着去遵守法制即礼制。但是这是其一,其二则是反之亦然。因此,孔子对季康子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孔子唯恐他的这个思想没有表述周延或者执政者根本不加重视,于是他又多次加以阐述和强调,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还说过:“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均见子路) 3、针对犯罪发生的社会心理原因,孔子主张对富了的老百姓要兴“礼乐”即进行“礼乐教化”,把礼治的第二个方面,作为犯罪的根本对策之三。 当冉求问他老百姓富起来了,该怎么办时,孔子明确地提出要教化他们。原话是:“(冉求)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用什么去教化富了的老百姓呢?孔子说过:“夫民,教之以道,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礼记.淄衣)大意思是说:对于人民,用道德来教化他们,拿礼法去规范他们,民心就会归服。既然民心能够向善,犯罪也就会得到预防或减少。 “德、礼、政、刑”,犯罪的总对策论。 孔子以德政(即德治)、礼治作为消弥解决犯罪的根本对策,进一步以“德、礼、政、刑”作为犯罪的总对策论。敢请详而言之: 1、“德刑并用”。 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里,犯罪和刑罚是两个孪生的社会现象。离开刑罚便不能制止犯罪的事实,任何政治家和思想家都不否认,孔子也毫不例外。对于“德”和“刑”,孔子把它们作为政治和法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两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前者治本,后者治标。为此,他提出了“宽猛相济”的主张。他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何谓“宽“和“猛”,孔子引用了诗经.民劳来解释“宽“和“猛”。所谓“施之以宽”,就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思是人民劳苦够了,要求得到一些安定康乐,把恩惠施于国人,用以安定四方。这很明显是指“德”的稳定社会以及安居乐业的作用,即对百姓、国人即四方之民要“小康、惠、绥”。所谓“纠之以猛”,就是“毋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意思是不要纵容那居心叵测的人,由此警告那些坏人,坚决以刑罚遏止抢夺暴虐,不惧其高强”。这明显是指“刑”的惩罚作用,即对坏人要刑罚严惩、决不姑息。由此可见,孔子认为政治家应当把“德”的稳定、“小康、惠、绥”和“刑”的惩罚遏止同时并用、相济而用、相反相成,进而达到“政是以和”即德泽臣民、刑罚寇虐的目2、“先礼后刑”。 对于“礼”和“刑”的关系,孔子曾经说过:“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前半句是说兴礼乐才能刑罚中,表述的是“先礼后刑”的思想;后半句是刑罚必须适当,得有一个限度,否则老百姓就会不知所措,强调的是适用刑罚应当“中罚”的思想。总起来是说“先礼乐后刑罚”,即简言之“先礼后刑”才能够“中罚”。 我们说“先礼后刑”是孔子的思想,还可以从孔子反对“不教而杀”得到证明。孔子说过:“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尧曰) 3、“德礼为主,政刑为辅”。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即“礼乐”是刑罚之基础的含义。孔子另外有一段话可以和它相互发明,就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这里更进一步,证明孔子决不是只要“德、礼”,不要“政、刑”,而是因为“政、刑”的结果只是使臣民暂时地免于犯罪和刑戮,却不能使臣民有廉耻和诚服;而“德、礼”则不但能使臣民有廉耻,而且还能使之循规蹈矩,安居乐业、心悦诚服。所以,总而言之,孔子在这里明显是德、礼”是“政、刑”能够中、和的基础和前提,而尊“德、礼”、卑“政、刑”,“主张“德礼为主、政刑为辅”。 以上可以得出结论:除抑消弥犯罪,孔子主张“德刑并用”,倡导“先礼后刑”,把“政刑”做“德礼”之标、“德礼”为“政刑”之本,尊“德、礼”、卑“政、刑”,力行“德礼为主、政刑为辅”,乃至最终把“德、礼、政、刑”综合统一,归为一点,作为除抑消弥犯罪的不可或缺、主辅分明、标本合一的总对策。 “胜残去杀”、“无讼”,“均贫、和寡、安倾、来安”两者合一就是“天下有道”的法律与政治理想即社会国家的终极目的。 孔子把“无讼”和“胜残去杀”作为“德、礼、政、刑”的最高鹄的。他说过:“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子路)意思是政治家能善治国家连续一百年,也就可以制胜残暴、去除刑杀了。他还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颜渊)意思是审理诉讼,我和别人都差不多,一定要使天下无案可断、无官司可打才好。在这里孔子提出了“胜残去杀”和“无讼”的法律政治理想即社会国家的终极目的。 问题是如何“胜残去杀”,如何“使无讼”?孔子提出了以上“德刑并用”、“先礼后刑”和“德礼为主、政刑为辅”等犯罪总对策论的法律思想。孔子把“德、礼、政、刑”这些手段综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