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 宋伟轩 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昆明 650091 E mail songweixuan 摘摘 要 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关于东南亚国家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状况 然后针对湄 公河次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特征 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并提出了笔者的一 些观点与建议 关键词 湄公河次区域 城市发展 1 导言导言 1 1 本文研究背景本文研究背景 澜沧江 湄公河是亚洲唯一的一条连接六国的国际河流 全长 4880 公里 在我国境内 称澜沧江 出国称湄公河 大湄公河次区域 GMS Greater Mekong Sub region 根据亚洲 开发银行 ADB Asian Development Bank 的定义 是指中国云南省以及地处中南半岛的缅 甸 老挝 泰国 柬埔寨和越南 5 国 总面积 233 19 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约 2 5 亿 一个国家的总体发展状况在城市这个空间载体上有着明确的投影和折射 1 城市化是社 会进步的一个标志 全世界都对城市化发展有了十分积极的认识 城市化开始被视为不发达 国家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 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进程和有效手段 2 大湄公河次区域要实现 工业化和现代化 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过程 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社会 经济的发展状况 亚洲人口众多 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而且许多国家以前曾经是欧洲国家的 殖民地 这些都使亚洲城市化在很多方面具有其独特性 具体表现为速度快 差异大 形式 多样及二元结构明显等特征 尽管亚洲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较快 但由于经济相对落后 仍面 临着诸多问题 1 2 相关研究简单回顾相关研究简单回顾 近些年来 国内外城市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问题 有的学者 从多国边境城市的经济合作与功能互动的角度来探讨区域城市化发展 认为边界和边境城市 在次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 4 而有些学者则关注整个亚洲的城市发展问题 指出了 一些国家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 5 关于东南亚 国家城市化的研究也产生了不少成果 学者们对东南亚国家城市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及其历 史成因做了多角度的分析 6 12 然而 综观目前学术界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成 果 很难找到专门针对湄公河次区域城市问题研究的论著 而在东南亚甚至亚洲的地理版图 上 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城市发展相对落后 并具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特征 不能同其它 发展中国家一概而论 所以 本文根据对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或地区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初 步了解 通过揭示该区域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 来探讨次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 并试图提出一些该区域城市健康稳定发展的建议 2 次区域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次区域城市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 本课题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0061002 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基金 2005RY01 6 资助 2 2 1 多方面因素导致城市发展进程缓慢多方面因素导致城市发展进程缓慢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使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飞速发展 相反 GMS 作为目前世界上少数还未得到开发的地区之一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从亚洲还是世界的 角度来看 都是相对落后的 尤其是城市化发展不但水平较低 而且长期以来发展速度缓慢 表 1 GMS 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发展对比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 年均增长率 国家 地区 1980 1990 200020012002200320041980 1990 1990 2000 柬埔寨 12 4 12 6 16 917 518 019 019 00 02 0 43 老挝 12 4 15 4 19 319 720 221 021 00 30 0 39 缅甸 24 0 24 8 28 028 128 929 030 00 08 0 32 泰国 26 8 29 4 31 128 631 632 031 00 26 0 17 越南 19 4 20 3 24 324 525 226 026 00 09 0 40 中国云南 12 4 40 5 23 424 926 026 628 30 11 0 98 亚洲 24 3 30 1 37 139 541 342 241 80 58 0 70 注 云南省数据源自云南统计年鉴 2004 由于 2000 年云南城市人口统计口径变动 城市 人口波动巨大 所以年均增长率我们采用 1980 2000 年和 2000 2004 年两段进行统计 资料来源 The ASEAN Secretariat 2005 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5 Jakarta United Nations 2004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3 Revision New York 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言 到 2004 年次区域各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只有缅甸和泰 国已经达到 30 中国云南省与老挝自 1980 年以来城市化发展较快 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分 别提高了近 16 个和 9 个百分点 被誉为 亚洲四小虎 之一的泰国虽然在经济建设上成绩斐 然 城市化进程却极其缓慢 到 2004 年城市人口仅占总人口比重的 31 增长速度在 GMS 各区域中是最慢的 年均增长率只有 0 16 而该地区的另外两个国家 越南和柬埔寨的城 市化水平也都很低 分别是 26 和 19 1980 年以来城市化率分别增长了约 7 个百分点 GMS 地区不但城市化水平低 而且发展速度极其缓慢 1950 年到 2000 年期间 柬埔 寨城市化水平仅增加了不到 5 个百分点 老挝 缅甸 泰国和越南也仅仅分别增长了 12 个 百分点左右 对比同样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同样是基础弱 农业人口比例大 50 年 期间城市化水平却从 12 5 上升为 35 8 增加了近 24 个百分点 是 GMS 国家城市化发展 速度的两倍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 到 2030 年 次区域五国没有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可以达 到 50 柬埔寨和老挝只有约 37 和 38 而同期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 60 亚洲平均城市化水平将达到 54 5 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为 60 8 更不用说 GMS 与发达 国家的差距 13 14 湄公河次区域城市化水平低且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样的 但归根结底城市化的发展是由 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周一星先生曾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研究 指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人 均GNP 和城市人口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 这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GMS属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 又曾遭到殖民国家的统治和战争带来的破坏 经济建设受到 严重阻碍 城市化进程更是步履维艰 另外 次区域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农业人口占大多数 如越南有农民4300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56 58 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 产业结构的层 3 次很低 工业化也步履艰难 有些国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也就谈不上城市化 进而形成了 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甚至与亚洲其它地区的巨大差距 其次 GMS 城市化水平偏低与各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安定与否也有密切的关系 政 治和社会的稳定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东南亚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国的城市化发展较快 政治社会稳定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而越南 缅甸 老挝和柬埔寨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与这 些国家的政局长期动荡甚至多次发生战争不无关系 直到上世纪 70 年代 越南 柬埔寨和 老挝才取得抗美战争的胜利 连绵不断的战火 使原本基础薄弱的经济基础遭到沉重地打击 缅甸虽然没有外扰 但却内乱不止 加上在发展经济政策上的失误 缅甸的经济在 80 年代 陷入困境 农业不景气 出口贸易恶化 物价上涨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城市化发展缓慢也 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 GMS 城市密度过小 各国缺少带动周遍中小城市及城镇发展的中心城市 也是 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除各国首位城市外 各级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相对较差 区 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而且环境效益差 根据诺瑟姆 Ray M Northam 的 S 型城市 化发展轨迹 城市化发展速度在 30 70 之间呈加速状态 然而笔者认为目前湄公河次区 域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已经十分明显 无法如西方发达国家一样 靠掠夺全球的资源来完 成自身 80 90 的城市化水平 所以 即使当次区域国家城市化水平突破 30 也很难进 入快速发展阶段 2 2 城市发展的高首位度现象城市发展的高首位度现象 首先我们要解释 城市首位度 这个概念 城市首位度 是用来检验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一 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聚集的程度 首位度有几种测量方法 这里我们采取的指标是居住在最 大城市的人口占总城市人口的百分比 目前作为一个整体 与发达地区相比 湄公河次区域城市化水平较低 但首位城市一级 化的现象却十分显著 首位城市人口占所在国家或区域城市总人口的比例非常高 表 2 比如 2000 年 柬埔寨最大城市金边的城市人口接近于全国城市总人口的一半 缅甸首都仰 光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 30 8 越南的胡志明市的首位度达到 21 7 云南省昆明市的 人口占全省城市人口的比例也达到了 17 2 表现最突出的还是泰国 有超过全国一半的城 市人口都聚集在首都曼谷 曼谷城市首位度之高 不仅在东南亚 在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上 都是绝无仅有的 有学者称是由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流行和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曼谷的 膨胀 7 据统计 曼谷的人口占泰国城市总人口的比重 1960 年为 65 1980 年为 59 1990 年仍达 57 1970 年曼谷人口比第二大城市清迈多 33 倍 1980 年更增至 50 倍 在 1950 1990 年间 泰国曼谷的人口猛增 4 3 倍 达到 716 万 而该国居第二至第五位的 4 个城市的人口合计尚不及曼谷的 1 10 目前曼谷人口已达到 800 万之多 预计在未来的几年 中将发展到 1000 万 8 表 2 GMS 国家 地区城市首位度 最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百分比 首位城市国家 地区 196019701980199019952000 2015 金边 柬埔寨 69 652 545 248 451 449 8 31 1 仰光 缅甸 22 622 927 331 931 630 8 28 3 曼谷 泰国 65 165 559 356 655 754 0 48 8 胡志明市越南 25 925 626 524 423 021 7 19 6 4 昆明 云南省 28 040 434 510 79 1 17 2 14 4 资料来源 曼谷 胡志明市和仰光的数据来自Asian Development Bank Aspects of Urban Water and Sani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Asia 1997 昆明和金边 数据笔者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类似的情况在 GMS 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城市人口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农村人 口向城市迁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尽管人们迁移出于各种原因 但决定性的因素是经济 寻求 更好的生活水平是迁移的主要理由 城市首位度偏高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如影响各国经 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加剧人口和生产力分布的不平衡 拉大城乡差距 造成一系列城市问题 等 在落后地区创建新的中心城市 或者加强现有的城市 已经成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一些东南亚国家虽然针对大城市过分集中化现象实行了人口和工业 分散化政策 但是由于多种因素 实施效果不佳 所以 要改变这种 GMS 国家城市首位度 高的状况 从目前来看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 3 大城市快速蔓延与可持续性发展存在矛盾大城市快速蔓延与可持续性发展存在矛盾 次区域各国首位城市的快速扩张与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根据相关报 道 仅在上个世纪里 为了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和满足城市的快速扩张 发展中国家 60 以上的森林被伐光 而其中竟有近 90 是被当作燃料烧掉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掠夺全世界 的资源培育自身城市 迫使发展中国家只能牺牲乡村的发展和区域和谐为代价来发展城市 同时导致了恶劣生态环境的产生 湄公河次区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而且更加严重 城市 和乡村显著的 二元性 特征导致了城乡关系的对立 大城市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 其占据统治地位 中小城市和乡村的利益得不到体现 这在阻碍各国合理规模等级和职能分 工城市体系形成的同时 也加剧了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严重城市问题 比如 泰国首都曼谷 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超巨型城市区域 然而高速增长的代价却相当沉重 导致环境的恶化 土 地使用的矛盾和交通堵塞 曼谷是世界交通堵塞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在最恶劣的瓶颈地带 车辆的时速只有 1 2 公里 过度城市化 导致了失业 住房拥挤 城市基础设施不足 交通 拥挤 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由于城市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相当一部分农民 找不到工作 沦为城市贫民阶层 这种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真正的城市化日益脱节的现象 有 人称之为 虚假城市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但 区域差异的过分扩大必然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 次区域国家已经注意到了区域经济差异过大所带来的种种问题 为了缩小沿海 发达城市与内陆城市的发展鸿沟 各国政府也尝试了一些方法 比如控制首位城市盲目蔓延 大力修建向内陆延伸的立体交通网络 改变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以吸引投资等 2005 年缅甸 政府将首都从仰光迁往内陆的小城彬马那 也可以看作是政府为了解决区域发展差异过大的 一种行政手段 考虑到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历史条件 资源状况与开发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 目前不宜模仿发达国家贪多求快发展大城市 尤其是越南 缅甸 柬埔寨等以农业为主的国 家 目前城市比较分散 尚未形成完善的城市体系 工业化水平仍较低 仍无力建设城市密 2005 年 11 月 7 日 缅甸政府新闻部长觉山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对外宣布 由于缅甸正努力要发展成一 个现代国家 有必要寻找一个地处中心的地点 来安置中央政府 因此 政府已决定将首都迁往距仰光以 北 320 公里的彬马那 5 集群体地区 所以建议各国或地区控制首位城市的继续盲目扩张 加强城市管治 采取城市 平衡布局 与周围农村保持紧密联系 带动周边地域发展 工农业并重 保护城市内外生态 环境 实施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 2 4 城市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殖民化特征城市结构与经济发展的殖民化特征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结构和城市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明显差异 造成这些差 异既有内部因素 也有重要的外部因素 持有马克思观点的学者认为 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 家的落后现象应该从殖民主义扩张 资本主义国际剥削和政治控制所造成的不平等关系中寻 找根源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发达国家提供 输出原材料的单一作物经济模式造成了城市高 首位度 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大规模农业资本主义的出现导致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崩溃 大量 农业人口进入城市 促使城市 非正规经济部门 的扩张 并最终形成城市对周边农业地区的 统治和对发达国家的依附 柬埔寨 老挝 越南 缅甸和泰国历史上都曾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因该区 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长期以来受到西方的占领和剥削 在各国经济独立 发展遭到严重阻碍的同时 城市化的发展也刻上了明显的殖民化和后殖民化的烙印 湄公河 次区域目前整体城市化发展水平低 大多数城市职能比较单一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的殖民化统 治不无关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新的世界劳动分工体系正在形成 而西方国家提出的新劳 动地域分工体系实际上是西方国家推行的一种 新殖民主义 这将导致发展中国家进一步被 边缘化和对发达国家经济依赖性的加剧 因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和城市大多经历过殖民化的 历史 宗主国的剥削造成了这些国家和城市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者严重的数量短缺与结 构失调 即使这些国家在独立以后 依然不能形成完善的经济结构和进行社会化大生产 在 经济上乃至政治上对宗主国的依赖性极大 1 欠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注入 而城 市无疑是吸引资金的主要场所 目前次区域各国普遍经历着经济的转型时期 在新时代背景 下 各国城市是采取独立自主型发展还是继续依赖发达国家的新殖民统治 是又一个摆在各 国面前的棘手问题 3 结论结论 21 世纪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 全球化使全球 范围内经济活动趋向融合 可以说国家的概念与作用正在被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区域与次区 域概念的崛起 同时 与国家的重要性下降相反的则是城市重要性的上升 城市作为全球经 济体系的节点 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湄公河次区域除泰国外 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 工业基础薄弱 城市发展存在层次低 城市职能单一 分布不均衡 分工不合理和低水平上的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 其中有自身的 原因也有外部的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 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的殖民化统治使各国缺乏自主型 工业城市 导致城市化自身推动力不足是次区域城市发展问题频仍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全球 化下的新殖民主义又使次区域国家面临着 自主发展 与 依赖发展 的两难选择 对于湄公河 次区域国家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 笔者认为泰国经济发展状况较好 但城市化发展缓慢而且 二元分化现象严重 首先应严格控制首都曼谷的城市扩张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 然后培育有 潜力的中小城镇 提升整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而缅甸 柬埔寨和越南三国在重点发展沿海 大中城市的同时 更要积极发展内陆和边境城市 缩小地区间差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老 6 挝是次区域中经济最落后的一个内陆国家 缺乏强有力的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 发展 所以老挝应重点发展大中型城市 培育经济增长点与发展走廊 总之 根据各国的历 史基础 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 湄公河次区域各国要按照本国的国情确定自己的城市发展模 式 切不可盲目模仿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和轻信套用城市化 S 型曲线发展模型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张京祥 程大林 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几个主要问题 国外城市规划 2003 年第 2 期 1 4 页 2 顾朝林 中国城市地理 商务印书馆 1999 年 3 李铁立 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年 4 张丽君 毗邻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研究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年 5 姚士谋 金坂清则 21 世纪亚洲主要国家城市化的几个关键问题 城市问题 2000 年第 4 期 2 5 页 6 费昭珣 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及其特征 东南亚研究 1999 年第 4 期 49 54 页 7 王小民 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化 原因与可持续发展 东南亚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42 46 页 8 饶本忠 论东南亚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东南亚纵横 2004 年第 10 期 22 24 页 9 饶本忠 东南亚城市一级化初探 东南亚纵横 2004 年第 1 期 58 61 页 10 H W Dick P J Rimmer Beyond the Third World City The New Urban Geography of South east Asia Urban Studies 1998 Vol 35 No 12 2303 2321 11 Jieming Zhu Loo Lee Sim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n urban development in Southeast Asiancities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2 26 453 456 12 Ryan Bishop John Phillips Wei Wei Yeo Postcolonial Urbanism Southeast Asian Cities and Glo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知识教学大纲课件
- 口罩品质知识培训课件
- 水彩零基础入门课件
- 2025年新型环保材料防水保温工程承包协议
- 2025年企业间关键财务数据非竞争使用保密协议
- 水彩课调色课件
- 2025年商铺产权抵押贷款协议:专业经营资金周转合同
- 2025年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企业股权交易及成果转化推广合同
- 2025年智能展柜设备租赁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及材料供应合同范本
- 医院安保课件
- 文印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涂料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河北唐山某国有企业单位招聘劳务派遣工作人员4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留疆战士考试题库及答案
-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课件
- 2025年安庆怀宁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预防残疾知识讲座课件
- 浪漫七夕领证活动方案
- 大型活动策划组织与执行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