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的心教学设计兰化二中 郭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日本作家川端康成 2.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力目标:1.通过研读课文感受小说情节的曲折和巧妙性 2.理解小说人物及主题思想情感目标:1.欣赏文学作品,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2.从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爱心,去感受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的曲折性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 自主 合作 探究课时安排: 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了解作者及小说的故事情节,准备讲述父母对我们的爱心故事。教师:查阅作者的相关材料,准备投影仪、多媒体,制作课件。一、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老师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内容很令人感动。文章的题目是五岁幼儿被铁笼中的黑熊咬住小手,母亲以手“喂”熊救爱子,文章讲的是这位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到抚顺市劳动公园里玩,当他们走到黑熊所在的笼子附近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准备把黑熊搬到室内过冬,已经将笼子外的铁丝网拆除,这时不知不觉中,这孩子已走近黑熊,拿一块糖伸向黑熊,于是小手被黑熊咬住了。这一刻,母爱化为巨大的勇气,母亲将双手伸进熊嘴里,一只手代替小手喂给黑熊,另一只手护住儿子的小手,拼命的从熊嘴里往外拉,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位勇敢的母亲以双手重伤(其中一只手肌腱断裂)的代价保住了儿子的小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到母爱的伟大和崇高。下面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篇表达父母崇高爱心的文章,这就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篇短篇小说父母的心。2、作者简介【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 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 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名作雪国(19351937)。其他作品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鹤(1949 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 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二)、学生速读,整体感知课文。师:同学们,老师前一节课已经布置你们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再给你们一点点时间速读或浏览课文,然后一起来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先看幻灯片。(只要同学讲之有理就行,老师要多鼓励他们。)(1)文章的题目是父母的心,似乎不太完整,你们认为父母的心是怎样的?请读文章后给予补充:父母的心是- 明确:父母的心是纯洁的、无私的、崇高的、伟大的 (2)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可文中的父母却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走,这是什么原因?明确:贫穷、多子等原因。(3)本来父母打算把孩子送出去,这可使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何最后又不送了,原因是什么?你能说出具体的原因吗?(最好能从课文中找出父母送孩子时的心情的句子)。明确:简单的说是太爱孩子了,舍不得孩子离开,宁愿饿死_具体原因:A、送大儿子的原因(是让他过上好的生活,减轻家庭负担)B、二儿子换大儿子的原因(大儿子,我们家的接班人)C、女儿换二儿子的原因(和去逝的婆婆一模一样)补充提问:这次顺利吗?不顺利。原因有二:一是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二是那位妈妈提出的理由表面上似乎很可笑,实际上是孝顺的问题,而孝顺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财主夫人不得不答应。我们中国也有孝顺的传统文化,记得电视上有一则广告,妈妈给奶奶洗脚,妈妈下班回来,儿子也端着一盆水叫妈妈洗脚,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孝顺的传统文化。 4、索回女儿的原因(她太小,总是担心,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老师引导学生小结:课文通过一对穷夫妻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颗崇高的爱心。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体验,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本有了自己的了解和理解。特别是第三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整体把握了小说“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又让学生体会到“手心肉,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难割难舍的亲子之情。(三)、探究交流,理解课文1、是啊,子女对于父母来说手心是肉,手是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怎能割舍这份骨肉之情,亲子之情?下面就让我们看一段片段,体会一下亲人之间的难以割舍的情感。2、问:如果哥哥不把弟弟妹妹送人,他们会生活得怎样?3、师:有人认为两口子“宁愿一家六口饿死”的做法很不“明智”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生1:我同意这个观点,对方条件那么好,送去的孩子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又可以继承财产,将来也可以帮助其他兄弟姐妹,加上财主夫人也很善良,何乐而不为?生2:我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要是送我,我可不同意!困难是暂时的,现在他们父母不是正在找工作吗?把我和兄弟姐妹隔开,我的心灵会受到伤害,其实,困难的环境并不见得是坏事,困难可以锻炼人的性格,磨练人的意志_(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场面热烈)设计意图:通过影片的渲染和问题的辩论,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一方面既锻炼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张扬个性,表达自己对问题独特看法的舞台,增强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四)、奇思妙想,深化理解课文师: 同学们,同意或不同意,大家都说得很有道理,都有各自的理由,请大家课后给这个故事续写,设想一下,这一家人团聚后的命运怎样。(要求不少于200字)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问题的辩论,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一方面既锻炼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给他们张扬个性,表达自己对问题独特看法的舞台,增强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五)、拓展延伸师:同学们,其实啊,亲子之情是人类共同的感情,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这样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也来说说父母对我们的爱心故事吧!让同学们和你一起分享父母那甜蜜的爱。(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到父母之爱不是凭空的说教,其实平时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充满着爱意,这种爱像涓涓的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温馨和幸福。(六)、结束语 (播放音乐影片)师: 同学们,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连“乌鸦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最大愿望,可我们做儿女的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诗句告诉我们:小草报答不完太阳的光辉,我们做儿女的永远报答不完父母养育之恩情。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刻苦学习,更加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报答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