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1页
2020春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2页
2020春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3页
2020春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4页
2020春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4.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是“气候正义”产生的背景,并未指明“气候正义”的提出者就是“非政府组织”。B项,“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以偏概全,由第四段中“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C项,“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中“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可知,当代人“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并无权利“为后代设定义务”。答案:D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立足未来”说法错误,第三段在阐述代际公平时说“我们这一代我们作为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可见作者的立足点是当代。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如果那么”表述过于绝对化,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是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而气候系统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不能说“如果气候变化公约能落实”,后代的需求就能得到保证。答案: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材料二以温度25 、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 、35 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一年平均温度(%)70503010350.140.190.300.68250.741.001.563.57152.745.819.0520.70(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材料三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1)去酸方案。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2)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有改动)4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解析:根据文中“治理”的定义以及原文“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可以看出,A项中的方法应该是“脱水”,属于“治理”工作。故选A。答案:A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B如果将温度25 、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 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解析:“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根据原文,纸浆补书机法属于修复方案,用于修补书页,并不能用来给纸张去酸。故选C。答案:C6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答:_解析:从材料三第一段可以看出,这些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年代已经比较久远;从质地来看,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且纸张已经严重酸化;根据毛里求斯的气候条件,联系材料二中提到的温度和湿度对纸张寿命的影响,可知湿热多雨的气候也是档案文件受损的重要原因。答案: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窍门左琴科现在住旅馆可真难哪,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我一到了南方,立即就深有感触。一下轮船,我就快步直奔旅馆。旅馆的守门人对我说:“现在的旅客可真奇怪,一下轮船,就都朝我们这儿奔,可是我们这里已没有闲房间了,全都客满。”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耍个花招,再碰碰运气吧。离开旅馆,我一边走一边琢磨法子。我手里拿着两件东西:一件是普通的提篮,另一件确实是个挺漂亮的钢板手提箱其实就是个三合板箱子。我把提篮暂存在卖报人那儿,然后把身上穿的那件从外国进口的大衣反穿了起来,大衣的方格里子就成为大衣面。我又把便帽低低地压在鼻梁上,买了支雪茄烟叼在嘴上。我就这么个打扮,提着那只出口的钢板手提箱,大模大样地再次闯进了那家旅馆。守门人对我说:“先生!您不用进去了,里面没有空房间。”我没理他,走近一个服务员的眼前,操起半通不通的外国话说:“一个、房间的、有?”服务员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上帝啊!外国佬来啦!”接着,他也用半通不通的外国话回答说:“是,是的,一个、房间的、可以的、有,有。请,请。我这就给您腾房间,尽可能找个好房间,臭虫少一些的。”表面上我装得神气十足,其实两条腿却在哆嗦着。这个服务员挺爱扯外国话,于是他又问:“对不起,先生!请原谅。您是德国人,还是别的哪国人呢?”我心中暗想:真糟糕,万一这个服务员懂德国话可咋办呢?于是,我对他说:“我是西班牙。一个、房间的、明白吗?你的。西班牙,西班牙的。”啊哈,这一下这个服务员可惊呆了。“我的上帝呀!是来了个西班牙人!请您等一等,当然,我已经明白,方才您说的是西班牙,西班牙人。”显然,他说话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一直在哆嗦,他的手也在打颤。我们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在不停地发抖。这时,我用似通非通的西班牙语对他说:“对的,对的。请您把我的箱子送到我的房间去,其他以后再说。”服务员回答说:“好,好的。不用您嘱咐。”一点也没有错,这个服务员想赚钱的劲头来了。他又问道:“先生,您付什么钱呢?是给外国钱,还是给我们的钱?”为了让我明白他的意思,他用手指头比划着杠杠和圆圈。我心中嘀咕着:我可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真讨厌,快点提箱子算了。我一心想弄一个房间,其他的什么也顾不上了。服务员用手提箱子,由于殷勤过分,用力太猛,箱子盖啪的一声绷开了。箱子一打开,里边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掉了出来:破衬衫、短裤衩、“吉尔”牌肥皂,还有其他的国货。服务员一看,脸都气白了。他立即明白是上了当,气呼呼地说:“啊,好你个西班牙流氓,快点拿出证件来!”“我不明白,”我尴尬地说,“要是没有房间的话,我就走。”“您看!”服务员对守门人说,“他竟然冒充外国人混进来!”这时,我真想快点溜走,可是,守门人反倒说:“哎,我说同志,请到这边来,您甭害怕。您真是急等着要房间吗?”“我是刚下船的,有些晕船,这会儿连站都站不稳当。请您行个好,快给我弄个房间,我好躺下歇歇。我可以多给你们点钱!”我哀求着说。“我们是不受贿的。如果您真是急着要房间,我可以给您找一个,也不用什么酬谢。”服务员说,“只不过这个房间没有钥匙。房间锁着,钥匙弄丢了。您得再付十五卢布给钳工,让他给您打开房门,再从旧钥匙中找一把配上。”我乖乖地付了钱,算是弄到了一个房间。到了晚上,隔壁旅客告诉我说,这个房间的钥匙根本没有丢,不过让他们敲去了十五卢布竹杠而已,那位旅客为自己房间的钥匙付了十卢布。我因冒充西班牙人,又被他们多弄去五卢布。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挺知足的,因为到底有房间住了。(选自小小说选刊)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虽然被敲诈了十五卢布,但“我”还是“挺知足”的,既表达了“我”的宽慰和无奈,也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丑恶现象的不满。B文章以“我”的口吻叙述故事,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故事,让故事显得更为真实。C文章用夸张的细节,如服务员和伪装成外国人的“我”交谈时,“身子在发抖”,“我”的手在“哆嗦”,凸显讽刺的特色。D文中的服务员发现真相,欲赶“我”出去,守门人却让“我”留了下来,同是唯利是图,守门人显得稍微仁慈一点。解析:守门人和服务员是以唱双簧的形式达到目的,并没有“稍微仁慈一点”。答案:D8小说的标题“窍门”有何深刻内涵?请做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窍门”是指“我”为了能够在旅馆弄到一个房间耍的一个花招,也是指看门人和服务员敲顾客竹杠骗取钱财的方法。作者用这样的标题来揭示主旨,有力地讽刺了他们这种唯利是图、虚伪狡诈的行为。9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情节一波三折(或行文有波澜)。“我”得知旅馆没有房间,经过一番伪装,巧妙地骗过了服务员,接着骗局被揭穿,最后终于弄到了房间,结果又发现自己比别的旅客多付了五卢布。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戏剧性。结尾出人意料。小说结尾“我”弄到了房间,却多花了五卢布。深化了文章的讽刺主题,揭示了文中人物市侩、唯利是图的嘴脸。伏笔照应,前后呼应。“漂亮的钢板手提箱其实就是个三合板箱子”为后面的箱子中的东西散落埋下伏笔,使文章结构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绛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徙沛。高祖之为沛公初起,勃以中涓从攻胡陵,下方与。方与反,与战,却适。后章邯破杀项梁,沛公与项羽引兵东如砀。楚怀王封沛公号安武侯,为砀郡长。沛公拜勃为虎贲令,以令从沛公定魏地。攻东郡尉于城武,破之。破秦军于蓝田,至咸阳,灭秦。项羽至,以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勃爵为威武侯。从入汉中,拜为将军。还定三秦,至秦,赐食邑怀德。攻槐里、好畤,最。击赵贲、内史保于咸阳,最。围章邯废丘。转击项籍。攻曲逆,最。还守敖仓,追项籍。籍已死,因东定楚地泗水、东海郡,凡得二十二县。还守雒阳、栎阳,赐与颍阴侯共食钟离。赐爵列侯,剖符世世勿绝。食绛八千一百八十户,号绛侯。勃为人木强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余,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上许之。乃免相就国。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辞。吏稍侵辱之。勃以千金与狱吏,狱吏乃书牍背示之,曰“以公主为证”。公主者,孝文帝女也,勃太子胜之尚之,故狱吏教引为证。勃之益封受赐,尽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为无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绛侯既出,曰:“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绛侯复就国。孝文帝十一年卒,谥为武侯。(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B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C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D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解析: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人或说勃曰”中“说”是“劝说”,而“勃”作“说”的宾语,所以中间不停顿,排除A、D两项;“受厚赏”与“处尊位”结构相同,所以在“位”后面停顿。排除C项,选择B项。答案:B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食邑即封地,其大小按官爵等级而定,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税为其俸禄。B列侯是秦汉时设置的二十种爵位中的一种,属于“侯爵”,是异姓臣子的最高封爵。C符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凭证,剖分为二,执有其中之一即可生效。D尚专指娶公主为妻,文中指周勃的儿子周胜之娶孝文帝的女儿为妻。解析:“符”合二为一方生效。答案: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勃军功卓著。最初以中涓的身份随从刘邦,后刘邦封他为虎贲令;随刘邦四处征战,灭秦定楚,多次立上等功。B周勃不喜文学。周勃不喜欢文辞学问,每次召见诸位儒生和游说之士,他就面向东坐着,责令他们直言陈事。C周勃为人谨慎。他惧怕位高权重会祸殃及身,请求归还相印,皇帝允许他辞职,周勃辞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D周勃老实敦厚。他被诬入狱,面对诘问他不知如何回答,狱吏提示他破财免灾,几经周折,他才得以释放。解析:“狱吏提示他破财免灾”不当,应为“周勃拿千两黄金送给狱吏,狱吏提示他请公主给他作证”。答案: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岁余,每河东守尉行县至绛,绛侯勃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之。(5分)译文:_(2)文帝既见绛侯狱辞,乃谢曰:“吏方验而出之。”于是使使持节赦绛侯,复爵邑。(5分)译文:_答案:(1)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河东郡守、郡尉巡视各县到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害怕自己被杀害,经常穿着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上武器,会见郡守、郡尉。(2)文帝已经看到绛侯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狱吏方才查证清楚,要放他出去了。”于是派使者带着符节赦免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食邑。【参考译文】绛侯周勃,沛县人。他的祖先是卷县人,后迁居到沛县。高祖当初还是沛公,刚刚起兵的时候,周勃以中涓的身份随从高祖进攻胡陵,攻下方与。方与反叛,高祖跟他们交战,打退了敌军。后来章邯打败了项梁的军队并杀死了项梁,沛公和项羽领兵向东回到砀县。楚怀王给沛公的封号是安武侯,并任他做砀郡郡长。沛公任命周勃为虎贲令,周勃以虎贲令的身份跟随沛公平定魏地。汉军在城武攻打东郡尉的军队,打败了敌军。在蓝田攻克秦军,到达咸阳,灭了秦。项羽到了咸阳,让沛公做汉王。汉王赐给周勃的爵位是威武侯。周勃跟随汉王进入汉中,被任命为将军。汉王返回平定三秦,到秦地后,汉王把怀德赐给周勃作食邑。汉军进攻槐里、好畤,周勃立了上等功。在咸阳进攻赵贲和内史保,周勃又立了上等功。在废丘包围了章邯。转而攻打项籍。进攻曲逆,周勃立了上等功。回师镇守敖仓,追击项籍。项籍死后,汉军趁机向东平定楚地泗水和东海郡,共得到二十二个县。又返回守卫雒阳、栎阳,汉王把钟离赐给周勃和颍阴侯,作为二人共有的食邑。周勃被赐予列侯的爵位,高祖分剖符信,让周勃的爵位代代相传,永不断绝。赐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作为周勃的食邑,号称绛侯。周勃为人质朴刚强、老实敦厚,高帝认为可以委托他大事。周勃不喜好文学,每次召见诸位儒生和游说之士,他面向东坐着而责令他们说:“赶快对我说吧。”他朴实无文就是这个样子。文帝即位之后,任周勃为右丞相,赐给黄金五千斤,食邑万户。过了一个多月,有人劝说周勃:“您已诛灭了诸吕,拥立代王为天子,威震天下。您受到丰厚的赏赐,处在尊贵的地位,这样受宠,时间长了将会有灾祸降到您的身上。”周勃害怕了,自己也感到危险,于是就辞职,请求归还相印。皇帝答应他的请求。周勃于是被免去丞相职位回到封地。回到封地一年多,每当河东郡守、郡尉巡视各县到达绛县的时候,绛侯周勃害怕自己被杀害,经常穿着铠甲,命令家人手里拿上武器,会见郡守、郡尉。后来有人上书告发周勃要反叛,皇帝把此事交给廷尉处理。廷尉又把此事变付长安负责,于是逮捕周勃进行审问。周勃恐惧,不知道怎么回答。狱吏渐渐欺凌侮辱他。周勃拿千两黄金送给狱吏,狱吏于是在木片背后写字提示他说“让公主为你作证”。公主,就是孝文帝的女儿,周勃的长子胜之娶她为妻,所以狱吏教周勃请她出来作证。周勃把加封所受的赏赐,都送给了薄太后的弟弟薄昭。等案子到了紧要关头,薄昭为周勃向薄太后说情,太后也认为不会有谋反的事。文帝朝见太后,太后抓起头巾向文帝扔去,说:“原来绛侯身上带着皇帝的印玺,在北军领兵,他不在那时反叛,如今他住在一个小小的县里,反倒要叛乱吗?”文帝已经看到绛侯的供词,便向太后谢罪说:“狱吏方才查证清楚,要放他出去了。”于是派使者带着符节赦免绛侯,恢复他的爵位和食邑。绛侯出狱以后,说:“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可是怎么知道狱吏的重要性呀!”绛侯重新回到封地。在孝文帝十一年去世,谥号是武侯。(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沁园春宋王炎午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拼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注】 王炎午:初名应梅,字鼎翁,别号梅边,安福(今属江西)人,与文天祥同乡。临安陷落后,尽出家资,以助军饷;文天祥被俘后,作“生祭文”,激励其死节。此词作于宋亡后。14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开头写春光之前,先着一句“又是年时”,寓有感慨之意,即这番景象,与往年一样。B“杏红”两句中的“脸”“芽”,在这里作动词,是说杏花欲露脸,柳眼欲抽芽,正是早春景象。C“奈”字领起的七句,写人们从早春到暮春整个春天的游乐活动,一句一景,目不暇接,尽显升平欢乐景象,表现作者的赏春之乐、爱春之情。D“谩”,作“徒、空”解。这句表面上说自己“赢得”,实际上挽救南宋危亡的所有努力都落空了。解析:C项,“表现作者的赏春之乐、爱春之情”错,应该是反衬作者无心赏春。答案:C15本词蕴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亡国之痛和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如:“十年魂梦,风雨天涯”句,表达了对故国的魂牵梦绕之情和不知“燕子谁家”的亡国之痛。伤感和无望之情。如:“谩赢得、青青两鬓华”句,说的是作者为了国家太平尽出家资,以助军饷,可到头来希望落空,南宋仍是灭亡,作者“赢得”的只是两鬓花白。“鬓华”一词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复国无望的情感。遁世和凭吊之意。“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作者想避开现实社会而隐居山野,坚决不与新朝合作。“燕子”句化用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寓有凭吊亡宋之情。无奈、悲苦之情。如:“拼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三句,“笑”字与“拼”组合,是强颜欢笑,显然是非常态之笑,与上阕回忆中的春光行乐形成鲜明对比,虽有春光可赏,生活却极度悲凉痛苦。(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望海潮中具体描写杭州富庶繁华的词句是“_,_,_”。(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句子是“_,_,_”。答案:(1)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等类别,其中文人音乐的代表主要就是古琴艺术。但随着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_,甚至被社会遗忘。直到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种过去对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才重新_了生机。(),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它的一个特点。正因为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我国古代就有“琴者,心也”“琴者,禁也”的说法。“琴者,心也”即弹琴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与大自然交流,与三五“知音”互相欣赏;“琴者,禁也”即弹琴是为了_自己,也说明在古人心目中,琴不仅是一件乐器,也是_的工具。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边缘化获得制约放松身心B私人化获得制约修身养性C私人化焕发约束放松身心D边缘化焕发约束修身养性解析:第一空,“边缘化”指使靠近边缘;使处于不重要的地位。“私人化”指事物向个人的方向发展变化,事物逐渐变得属于个人所有,而非大众共有。此处语境说“传统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而这些文人在传统社会正是士大夫阶层的主要构成部分,他们的风尚自然是社会主流,随着他们的消失,古琴艺术逐渐变得“非主流”也即“边缘化”了。第二空,“获得”指取得;得到(多用于抽象事物)。“焕发”指光彩四射;振作。单从与“生机”的搭配讲,此处用“获得”和“焕发”皆可,但是“焕发”体现出来的生机,比“获得”更加旺盛,更加充沛,结合语境,此处用“焕发”更合适。第三空,“制约”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约束”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弹琴”与“古人”之间并不存在“制约”关系,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弹琴在这些文人看来,是对心灵的一种调适、提升,是文人们主动追求的高雅行为,故用“约束”更合适。第四空,“放松身心”即在有压力、感到紧张的状态下对身心的调整,侧重于对身和心的“放松”。“修身养性”指修养身心,涵养性情,侧重于对身和心的“修养”。根据上文“琴者,禁也”可知,弹琴是为了对身心的过多欲望的约束与清除,故应用“修身养性”。故选D。答案:D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古琴的缺点是音量小,这是很多人的看法B音量小作为古琴的一个缺点,被很多人所批评C音量小是古琴的一个缺点,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D古琴音量小,很多人认为这是它的一个缺点解析:结合语境可知,括号后的“这”指的是古琴“音量小”,故前一句即括号内的语句的主语也应是“音量小”,据此排除A、B两项。对比C、D两项,D项中的“很多人认为”与括号后的“我认为”句式更统一,故答案为D。答案:D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因为古琴音量小,所以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最个人化的乐器。B正是古琴音量小,使得它是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C正是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乐器,是最个人化的乐器。D正因为音量小,使得古琴成为直接和你的心进行交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