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作者 辛弃疾 1140 1207 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 别号稼轩 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 出生时 中原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 江西 湖南 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 曾上 美芹十论 与 九议 条陈战守之策 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但提出的抗金建议 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 铅山一带 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 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 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在苏轼的基础上 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 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 后人遂以 苏辛 并称 著有 稼轩长短句 今人辑有 辛稼轩诗文钞存 辛弃疾 1140 1207 字幼安 号稼轩 山东济南人 他比陆游小十五岁 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 却一直希望有机会 投衅而起 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并常常带着辛弃疾 登高望远 指画山河 美芹十论 同时 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 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 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 他也较少受到汉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 在他身上 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立志报国 1161年 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 汉族人民奋起反抗 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 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 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 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 金军向北撤退时 辛弃疾于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 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 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 义军溃散的消息 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 把叛徒擒拿交给南宋处决 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 使他名重一时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 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 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英雄本色 1162年至1181年 从辛弃疾23岁到42岁 是一生中游宦时期 这一时期的辛弃疾 雄心勃勃 壮志凌云 他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 著名的有 美芹十论 九议 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老百姓称赞 广为传诵 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 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才干很感兴趣 在此期间 他由签判到知州 由提点刑狱到安抚使 虽然宦迹无常 但政绩卓著 他出任滁州知州仅半年 当地 荒陋之气 一洗而空 他在湖南帅任 创置 飞虎军 军成 雄镇一方 为江上诸军之冠 他不失为一个有清醒政治头脑忧国忧民的好官 坎坷仕途 但现实对辛弃疾是严酷的 他虽有出色的才干 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 却使他难以在官场上立足 所以早已做好了归隐的准备 在江西上饶修建了园榭 以便离职后定居 果然 淳熙八年 1181 冬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 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 归居上饶 此后二十年间 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安抚使外 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 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 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 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 时而又强自宽慰 作旷达之想 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 归居田园 背景介绍 题序 书江西造口壁 说明这是一首登临词 登临的地方就是 江西造口壁 据有关文献记载 1129年十月 金兵侵入江西 南宋的隆祐太后从江西沿赣江南逃 金兵追太后御舟至造口时 对这一带地方大肆蹂躏 广大人民群众遭到血腥的劫掠和屠杀 此事距离辛弃疾登临造口只有40年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1 郁孤台 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南 清江 这里指赣江 2 行人 被金兵骚扰流离失所的人 3 长安 此借指汴京 今河南开封市 4 愁余 使我发愁 5 鹧鸪 鸟名 叫声悲切 听时像在说 行不得也哥哥 词牌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牌 亦作 菩萨鬘 又名 子夜歌 花间意 重叠金 等 此调原出外来舞曲 唐苏鹗 杜阳杂编 大中初 女蛮国入项 危髻金冠 璎珞被体 号菩萨蛮队 当时倡优遂制 菩萨蛮曲 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于是 菩萨蛮 就成了词牌名 小令 双调四十四字 前后阕各两仄韵 两平韵 平仄递转 情调由紧促转低沉 辛弃疾此首 菩萨蛮 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 无愧为词中瑰宝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 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 我抬头眺望西北的长安 可惜只见到无数的青山 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 浩浩江水终于向东流去 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 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 有人说此词在情感上 一波三折 1 试分析作者在上阕中的情感 2 下阕中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但清江这一段的流向明明不是向东 而是向南的 你觉得它寓含着什么深层含义 3 末句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朗读并赏析本词 郁孤台下清江水 起笔横绝 由于汉字形 声 义具体可感之特质 尤其郁 郁 有郁勃 沉郁之意 孤有巍巍独立之感 郁孤台三字劈面便凸起一座郁然孤峙之高台 词人调动此三字打头阵 显然有满腔磅礴之激愤 势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笔也 进而写出台下之清江水 万安县志 云 赣水入万安境 初落平广 奔激响溜 写出此一江激流 词境遂从百余里外之郁孤台 顺势收至眼前之造口 造口 词境之核心也 故又纵笔写出 中间多少行人泪 行人泪三字 直点造口当年事 词人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 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 愤金兵之猖狂 羞国耻之未雪 乃将满怀之悲愤 化为此悲凉之句 在词人之心魂中 此一江流水 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 行人泪意蕴深广 不必专言隆祐 在建炎年间四海南奔之际 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 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呵 由此想来 便觉隆祐被追至造口 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 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 也有词人之悲泪呵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长安指汴京 西北望犹言直北望 词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陆沉 独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犹杜老之独立夔州仰望长安 抬望眼 遥望长安 境界顿时无限高远 然而 可惜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 望不见也 境界遂一变而为具有封闭式之意味 顿挫极有力 歇拍虽暗用李勉登郁孤台望阙之故事 却写出自己之满怀忠愤 卓人月 词统 云 忠愤之气 拂拂指端 极是 名句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赣江北流 此言东流 词人写胸怀 正不必拘泥 无数青山虽可遮住长安 但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 换头是写眼前景 若言有寄托 则似难以指实 若言无寄托 则遮不住与毕竟二语 又明显带有感情色彩 周济 宋四家词选 云 借水怨山 可谓具眼 此词句句不离山水 试体味遮不住三字 将青山周匝围堵之感一笔推去 毕竟二字更见深沉有力 返观上阕 清江水既为行人泪之象喻 则东流去之江水如有所喻 当喻祖国一方 无数青山 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 更道出其遮不住东流 则其所喻当指敌人 在词人潜伏意识中 当并指投降派 东流去 三字尤可体味 尚书 禹贡 云 江汉朝宗于海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江河行地与日月经天同为 天行健 之体现 故 君子以自强不息 息 系辞 杜老 长江二首 云 朝宗人共挹 盗贼尔谁尊 浩浩终不息 乃知东极深 众流归海意 万国奉君心 故必言寄托 则换头托意 当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 然而时局并不乐观 词人心情并不轻松 辛弃疾的毕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 恢复大宋江南的统一 他有将相之才而无从施展 不管何时何地 无论所见所闻 种种物象 都会激发他的报国之志和悲愤之情 公元1129年 建炎三年 金兵南侵 直入江西 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 逃往赣州 四十七年后 辛弃疾途经造口 想起从前金兵肆虐 人民受苦的情景 不禁忧伤满怀 况且中原仍未收复 举头眺望 视线却被青山遮断 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 奔腾向前 这既是眼前实景 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 也增强了他争取最后胜利的信心 但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 又愁上心头 而那 行不得也哥哥 的鹧鸪啼声 更使他愁上加愁 全词一波三折 极尽回环宛曲之美 善于运用比兴手法 笔笔言山水 处处有兴寄 关于末句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 江晚山深 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 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 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正愁余 语本 楚辞 九歌 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 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 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 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 行不得也哥哥 禽经 张华注 鹧鸪飞必南向 其志怀南 不徂北也 白居易 山鹧鸪 啼到晓 唯能愁北人 南人惯闻如不闻 鹧鸪声声 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 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 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 实难作一指实 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 而此一怀愁苦 实朝廷一味妥协 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 亦可断言 一结悲凉无已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词情词境又作一大顿挫 江晚山深 此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 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 而暗应合上阕开头之郁孤台意象 正愁余 语本 楚辞 九歌 湘夫人 目眇眇兮愁予 楚骚哀怨要眇之色调 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 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 行不得也哥哥 禽经 张华注 鹧鸪飞必南向 其志怀南 不徂北也 白居易 山鹧鸪 啼到晓 唯能愁北人 南人惯闻如不闻 鹧鸪声声 其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耶 抑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耶 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耶 实难作一指实 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 而此一怀愁苦 实朝廷一味妥协 中原久未光复有以致之 亦可断言 一结悲凉无已 鹧鸪的叫声像 行不得也哥哥 所以被看作是悲惨的象征 鹧鸪叫是不吉利的 在这里作者只是觉得在这么惨时听到不吉利的鹧鸪叫声是有原因的 而 行不得也哥哥 这是作一种悲惨的象征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思 上阕表达了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思 国耻未雪的悲愤 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 比兴手法 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 通俗地讲 比就是譬喻 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 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 就像后代的咏物诗 兴 就是起兴 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有的 兴 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 所以后来 比兴 二字常联用 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辛弃疾此首 菩萨蛮 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 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 无愧为词中瑰宝 寓意 驱逐金侵略者 收复中原 雪洗国耻 当前是困难重重 但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 爱国者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 2 下阕中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寓含着什么深层含义 一想到南归后的遭遇 又愁上心头 而那 行不得也哥哥 的鹧鸪啼声 更使他愁上加愁 全词一波三折 极尽回环宛曲之美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评价 梁启超云 菩萨蛮 如此大声镗鞳 未曾有也 艺蘅馆词选 此词抒发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之沉痛追怀 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之深情萦念 故此一习用已久陶写儿女柔情之小令 竟为南宋爱国精神深沉凝聚之绝唱 词中运用比兴手法 以眼前景道心上事 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 其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 无数山 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 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 显有寄托 又难以一一指实 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 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 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 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 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 全词一片神行又潜气内转 兼有神理高绝与沉郁顿挫之美 在词史上完全可与李太白同调词相媲美 辛稼轩当弱宋末造 负管 乐之才 不能尽展其用 一腔忠愤无处发泄 观其与陈同甫抵掌谈论 是何等人物 故其悲歌慷慨 抑郁无聊之气 一一寄之于其词 清 黄梨庄 公所作 横绝六合 扫空万古 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其秾纤绵密者 亦不在小晏 秦郎之下 刘克庄 辛稼轩集序 辛弃疾有许多与陆游相似之处 始终把洗雪国耻 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 并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写出了时代的期望和失望 民族的热情与愤慨 但辛弃疾也有许多与陆游不同的地方 他作为一个具有实干才能的政治家 曾经获得相当高的地位 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 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 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 他的个性要比陆游来得强烈 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 纯正 他的理想 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 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 因此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演义课件精讲
- 2025-2030中国康乐宝杀菌膏行业经营风险与需求现状分析报告
- 2025年春期末测试-三年级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 深圳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考题库精 编
- 文旅结合面试实战技巧与题目
- HR专员面试题及答案
- 面试官必 备:线程池面试题库精 编系列
- 三体课件模板
- 妈妈的手阅读答案
- 为什么您关注制酒行业的招聘问题?解析面试题
- 急诊护患沟通技巧
- 管廊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 智慧水利与水资源管理作业指导书
-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一单词表(带音标) mp3跟读朗读听力下载
- 中国移动家集客考试题库(浓缩700题)
- 医疗器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洞察分析
- T∕CFA 0308052-2019 铸造绿色工艺规划要求和评估 导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文学
- 《薄冰英语语法详解》
- 律师事务所数据安全应急预案
- 生涯规划讲座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