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描述内容鉴别方法描述等级鉴别特征土的分类摇振反应把土放在手中摇动或振动,看其形状变化和析水情况。间接反映土的颗粒成分、粘结力和亲水性等迅速形状迅速改变,有水析出,多次摇动后可成饼状粉土中等摇(振)动后形状有变化,湿度较大时会有水析出粉土或塑性较低的粉质粘土无反应用力摇振,土块形状无变化粘性土光泽反应用取土刀切开土块,观察切面处的光泽程度,主要反映土中黏粒含量多少光滑切面细腻光滑,可显示油质光泽或蜡质光泽黏土稍有光滑切面略显光泽但不够细腻均匀粉质粘土无光泽切面粗糙,刀切时土块易碎裂粉土干强度手捏干燥后的土块,根据易碎程度进行判别。主要反映土的颗粒成分以及亲水性等高手用力捏很难捏碎黏土或塑性较高的粉质粘土中等适度加力即可以捏碎粉质粘土低稍微用力土块即碎粉土韧性把土搓成土条,手掰观察柔性变形还是脆性变形,反映土的可塑性、颗粒成分构成以及水理性质等高可将土搓成2mm的土条,土块(条)掰成任意形状不断裂黏土或塑性较高的粉质粘土中等土块可捏成任意形状,但搓成条后手掰容易断裂粉质粘土其实粉土最典型的就是有摇震反应。在野外,你把取上来的土放在手里摇一下。是粉土的话很快从土的孔隙中水就出来了。再有就是放在手上搓土条,搓的越细且不易断的就是粘土。不易搓成条且断的就是粉土。介于两者之间的就是粉质粘土了。还有粉质粘土的切面相对于粘土不是太光滑。以上几点,楼主在野外可以慢慢体会。现场经验:稍湿的粉土在手心搓一下,拍手后基本不沾手粘土搓后,沾手,拍手后残留,水洗才掉这个比较简明,反应了土体粒径的差别。摇振反应现场区分粒径或者搓条法也可以借鉴1、粉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粉土含有主要元素是铝还有镍等微量元素。2、 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 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 巨厚1.0m厚0.5m中厚0.1薄土的分类和鉴定1、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并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2、 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应分别按表1表3 执行。表1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坚硬程度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fr60 60fr30 30fr15 15fr5 frr0.75 0.750.55 0.550.35 0.350.15 90)、较好的(RQD=75 90)、较差的(RQD=50 75)、差的(RQD=25 50)和极差的(RQD1.01.0h0.5 中厚层薄层 0.5h0.1h0.17、对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尚应确定岩体的结构类型。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应按本规范附录A 表执行。8、对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和V级的岩体,鉴定和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2) 对极破碎岩体,应说明破碎的原因,如断层、全风化等;3) 开挖后是否1、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鉴定岩石的地质名称和风化程度,并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2、 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应分别按表1表3 执行。表1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坚硬程度 坚硬岩 较硬岩 较软岩 软岩 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fr60 60fr30 30fr15 15fr5 frr0.75 0.750.55 0.550.35 0.350.15 90)、较好的(RQD=75 90)、较差的(RQD=50 75)、差的(RQD=25 50)和极差的(RQD1.01.0h0.5 中厚层薄层 0.5h0.1h0.17、对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尚应确定岩体的结构类型。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应按本规范附录A 表执行。8、对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和V级的岩体,鉴定和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2) 对极破碎岩体,应说明破碎的原因,如断层、全风化等;3) 开挖后是否有进一步风化的特性;六、土的分类和鉴定1、 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土,应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应定为新近沉积土。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按本规范附录A 表A.0.5 执行。2、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表3.3.2 进一步分类。 表5 碎石土分类土的名称 颗粒形状 颗粒级配漂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00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块石 棱角形为主 卵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0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碎石 棱角形为主 圆砾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角砾 棱角形为主 3、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6 进一步分类。表6 砂土分类土的名称 颗粒级配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 50%粒径大于0.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2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85%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4、 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粉土。5、 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定。6、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 时,宜定为“夹层”;夹层厚度比小于1/10 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 时,宜单独分层。7、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8、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按表7 或表8确定,表中的N63.5 和N120 应按附录B 修正。定性描述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执行。表7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 密实度 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 密实度N63.55 松散 10N63.520 中密520 密实注: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 的碎石土。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 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或用野外观察鉴别。表8碎石土密实度按N120 分类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 密实度 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 密实度N1203 松散 11N12014 密实314 很密6N12011 中密 9、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并应符合表9 的规定。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表9 砂土密实度分类标准贯入锤击数N 密实度 标准贯入锤击数N 密实度N1010N15 松散稍密 1530 中密密实10、 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 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划分为稍湿、湿、很湿。密实度和湿度的划分应分别符合表10和表11 的规定。表10粉土密实度分类孔隙比e 密实度e0.9 密实中密稍密表11 粉土湿度分类含水量 湿度30 稍湿湿很湿11、 粘性土的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IL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并应符合表12的规定。表12 粘性土状态分类液性指数 状态 液性指数 状态IL00IL0.250.25 IL0.75 坚硬硬塑可塑 0.75 IL1IL 1 软塑流塑有进一步风化的特性;土的分类和鉴定1、 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土,应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应定为新近沉积土。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按本规范附录A 表A.0.5 执行。2、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表3.3.2 进一步分类。 表5 碎石土分类土的名称 颗粒形状 颗粒级配漂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00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块石 棱角形为主 卵石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0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碎石 棱角形为主 圆砾 圆形及亚圆形为主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角砾 棱角形为主 3、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6 进一步分类。表6 砂土分类土的名称 颗粒级配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 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 50%粒径大于0.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2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85%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4、 粒径大于0.075mm 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粉土。5、 塑性指数大于10 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 的土应定名为粘土。注: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 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 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定。6、 除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外,土的综合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2)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定名;3)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4)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呈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 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 时,宜定为“夹层”;夹层厚度比小于1/10 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5) 当土层厚度大于0.5m 时,宜单独分层。7、 土的鉴定应在现场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的开土记录和试验结果综合确定。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4)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5)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和特殊性质;如对淤泥尚需描述嗅味,对填土尚需描述物质成分、堆积年代、密实度和厚度的均匀程度等;6)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8、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按表7 或表8确定,表中的N63.5 和N120 应按附录B 修正。定性描述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执行。表7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 密实度 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 密实度N63.55 松散 10N63.520 中密520 密实注: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 的碎石土。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 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或用野外观察鉴别。表8碎石土密实度按N120 分类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 密实度 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 密实度N1203 松散 11N12014 密实314 很密6N12011 中密 9、 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并应符合表9 的规定。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表9 砂土密实度分类标准贯入锤击数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实习生个人成长总结
- 电子商务实习个人总结
- 2025学校党委书记年终述职报告范文-1
- 2025年6月部门述职报告
- 关于-面试时简短的自我介绍范文合集六篇
- 代职实习个人总结
- 大学生律师助理实习个人总结
- 船舶轮机实习个人总结
- 厂个人简历自我总结实习
- 智能材料应用研究-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工期定额》(2018)2018.1.3许
- 疗愈人心的创业:90后打造“青年养老院”
- 2024新版(外研版三起孙有中)三年级英语上册单词带音标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 2024年兴业银行分期还款协议书范文减免利息
- 广西崇左市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班测试数学试题A(解析版)
- 核级设备设计制造规范ASME介绍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 最简单封阳台安全免责协议书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