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两首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导学号:68010151】A爱而不见,搔首踟蹰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D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解析】A项,“爱”通“薆”,“见”通“现”;B项,“说”通“脱”;D项,“无”通“毋”。【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68010152】A.B.C. D.【解析】A项,不要/没有;B项,均为说;C项,代词,它的/助词,无实义;D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68010153】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D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解析】A项,至于:古义是“到达”,今义则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B项,以为:古义是“把当作”,今义则是“认为”。C项,三岁:古义是“多年”,今义则指三岁的年龄。【答案】D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68010154】例句:应是绿肥红瘦A夙兴夜寐 B匪我愆期C三岁食贫 D其黄而陨【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延误。C项和例句都是形容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黄。【答案】C5名句默写。(1)诗经邶风静女中“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2)女也不爽,_。士也罔极,_。(3)_,_。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答案】(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士贰其行二三其德(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一)阅读下面的诗歌蒹葭,完成68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6诗歌是怎样来写“伊人”这一形象的?请简要赏析。【答案】诗人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描写“伊人”的美丽。一是从主人公炽热执着的追求中可以感受到“伊人”的形象之美;二是通过秋水白露、晓雾朦胧的景色烘托,我们能够想象出她的美。7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大量的文字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导学号:68010155】【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在整体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景与情的关系。写景其实是为抒情服务的,成功的写景能做到情景交融,以景传情。【答案】(1)描写景象: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2)表达效果:渲染了一种萧瑟冷落的氛围,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同时,又烘托了诗中主人公凄婉的爱情;还通过对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描写,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不畏艰难的执着追求。8这首诗歌在结构章节的安排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赏析。【解析】解答本题可结合对诗经的总体了解来进行。重章叠句是诗经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之一,其作用是宜于咏唱,于反复中更能突出表达隽永的情感。具体可结合诗歌内容作答。【答案】(1)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2)蒹葭全篇共九十九个字,只变动了十几个字,这样写一是使诗歌的节奏更加鲜明,音韵更加和谐,增强了音乐感;二是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三是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参考译文】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912题。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9这首诗每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导学号:68010156】【解析】解答此题,需从形式上(问答式的句法)和内容上来回答。【答案】每章的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对话式)的句法,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制的愤怒与慷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这样,使整首诗歌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10“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三句之间是什么关系?试具体分析。【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作品的结构层次的能力。解答时应联系全文。【答案】递进关系。首章结句“与子同仇”,是情绪方面的,说的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这是发出号召,统一思想。二章结句“与子偕作”,“作”是“起”的意思,“我同你一起行动起来”,这才是行动的开始。三章结句“与子偕行”,“行”是“往”的意思,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相同意思的句子只是几个字的变化,就展现了诗歌行文的思路,便于情节的展开,使感情层层推进,形成了一种参差美。11这首诗是如何运用“赋”的手法的?有什么作用?【导学号:68010157】【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时应看清题干中的“如何运用”这类关键词。【答案】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整首诗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了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抒发了战士们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12诗的三章中都有“岂曰无衣”、“王于兴师”等句子,这是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的能力。【答案】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将部分诗句反复咏唱,形成一种整齐美、回环美。可以反复强化作品的主旋律,起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既开拓了诗的意境,充实了诗的内容,又增强了诗的音乐美、节奏感和感染力。(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拟声词,雌雄二鸟相应和鸣的声音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悠哉: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C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服:思念D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芼:挑选【解析】B项,“悠哉”形容思念绵绵不断。【答案】B14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68010158】A“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是,温柔漂亮的姑娘,是男子的好配偶。B关雎是一首恋歌,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追求。C诗篇反复吟唱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层层递深,感情真率炽热,体现出民歌朴实清新的风格特色。D本诗末句,写男子同那个采荇菜的女子在钟鼓声中结成了美满姻缘,表现出了求而得之的欢乐。【解析】D项,男子因相思出现了幻觉,并非真和那个女子结婚了。【答案】D(四)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 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注】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 y):车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义。有:得到。掇(du):摘取、拾取。捋(lu):成把地握取。袺(ji):手持衣角盛物。 (xi):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15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案】是通过“采”、“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16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时,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导学号:68010159】【解析】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的动作写出了采集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答案】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17静女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一典型细节描写非常生动,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字。【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在准确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将细节描写所突出的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答案】(示例)那美丽的少女,调皮地藏了起来,如约而来的那位青年,左顾右盼,抓耳挠腮,来回走动,要走却又不甘。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自运营以来,受到各界关注。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克强总理给三联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肯定了他们“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为读者提供深夜书房”的创意,认为这项活动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同时希望他们把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的灯光陪护读者夜读前行。【解析】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筛选重点句子(或词语),归纳主要意思。最后根据字数限制组织语言答题。本段文字写了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书店受到关注,李总理赞扬了这种书店,并希望它能得到重视和发展。【答案】(示例)李克强总理赞扬了三联书店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希望它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语意相近即可)19. 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 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好?请简要说明。【解析】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考虑哪种表达更适合,要注意对比两种表达的不同之处,还要考虑到哪种表达更符合情境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健康饮食营养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电投土耳其公司招聘笔试预测题
- 2025年安全生产安全监督题库绿色文库
- 2025年婚礼策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保护工程师职业资格认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使用文字注意事项
- 新冠后遗症教学课件
- 2025年智能物流系统技术员面试模拟题
- 2025年县级体育馆社会体育指导员飞盘运动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方案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学校门卫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
- JJG 1105-2015氨气检测仪
- GB/T 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7421.7-2016机床检验通则第7部分:回转轴线的几何精度
- 呆滞物料预防与处理(精益培训)
-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看门狗定时器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