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追寻生命的起源.doc_第1页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doc_第2页
二追寻生命的起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三第四单元模拟题2(2017.4浙江高考22)20世纪上半期,有科学家认为:假如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消失了,时间和空间会与物质一同消失。支撑其观点的科学理论是()A自由落体定律 B天演论 C相对论 D加速度定律1、有学者指出:现在美国遗产词典将“科学”定义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鉴定、描述、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伽利略的方法。对该学者这种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A我们今天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仍然超越不了伽利略B伽利略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C自从有了伽利略,人类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D伽利略已经给”科学”下了精确的定义2马克垚认为,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它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启蒙运动的兴起就和它密切相关。这主要是因为牛顿革命()A彻底地摧毁了神学思想B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模型(标志着人类进入科学时代)C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到来D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3(2018浙江“五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考试22)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提到“虽然牛顿本人是虔诚的基督徒,花在研读圣经上的时间远比研究物理定律要多,但他促成的科学革命却让上帝最终退场”。牛顿“让上帝最终退场”主要是因为他的理论()A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学说B完成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论大综合C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D论证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并不存在4有一位物理学家提出关于原子结构的新理论后,有人当即宣称:“如果这些要用量子力学才能解释的话,那么我情愿不予解释。”即使是爱因斯坦,最初也觉得完全接受这一理论太勉强了,提出这个新理论的科学家是()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玻尔5宗教和科学都想说明人类是如何起源的,但宗教和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宗教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都是上帝创造并且永远不变的,而科学则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生命是物质世界不断进化的结果;宗教依靠主观想象和圣经来臆断人类起源于上帝的创造,而科学则依靠证据和实验来论证人类起源于物质世界。宗教和科学的尖锐对立源于()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严重分歧B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的分歧C宗教意识和科学意识的不同D拥有的权力和社会地位不同6有学者描述说: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此描述旨在强调()A近代科技对文艺复兴的促进作用B牛顿定理对其它自然学科的影响C牛顿科学精神所具有的哲学意义D经典力学为相对论奠定理论基础7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A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工业文明的担忧D对人类贪欲的遏制8(2018北京丰台区二模23)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民国初申报刊登“自由女子之新婚谈” 旧的婚姻观念被社会抛弃 B 1929年,红色根据地建立邮政系统 开始了中国的通讯近代化 C 牛顿力学的创立为经典物理学、天文学、现代工程力学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D 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 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 9(2018江苏镇江一模19)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的称作中国“天眼”,人们寄希望于这个最大的“天眼”或许能解开宇宙起源之谜。17世纪初,人类在探索天体宇宙奥秘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是()A伽利略自制天文望远镜B牛顿建立近代力学体系C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0(2018四川宜宾一模35)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A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B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D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改变11下图中 分别代表四个国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研制提供理论基础B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C雅可比采用电磁铁做转子,制成第一台实用的电动机D马可尼采用电磁波的理论,促成有线电报的发明12 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客机C919 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下列有关近代以来飞机发展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莱特兄弟在19世纪初期发明B带动石油化学工业部门的发展C对世界一体化起到了重要作用D深刻影响改变人类的战争形态13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 。那么关于这二十年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欧洲 美国 亚洲(中国除外) 中国 世界其他地区 全球互联网人口 1995年 22% 61% 12% 0% 5% 3500万(06%) 2014年 19% 10% 28% 23% 21% 2800百万(39%) 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C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D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14 2000年后淘宝开始进入大众视线,但只有极少部分网络新人愿意使用网络购物,更多的人选择实体店购物。“支付宝”的诞生,使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从网上购物。这一变化说明互联网()A充满虚幻和不确定性B成为人们购物的首选C以科技创新赢得认可D能够杜绝假冒伪劣品15 1999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京东、苏宁易购等自营式电商企业随后相继诞生,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