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如何养生-简体.doc_第1页
四季如何养生-简体.doc_第2页
四季如何养生-简体.doc_第3页
四季如何养生-简体.doc_第4页
四季如何养生-简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季如何养生春季的养生法则自然界四时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健康和寿命方面,受气候的影响更为突出,四时气候的转移,通常是按照一定次序转变,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都有一定的限度,既不太过,亦无不及,一切的生物也都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相适应,这是一种正常的规律,人们如果能够顺应这种自然的变化,懂得适时养生,就可以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发生。春季三月从立春开始,经雨水、惊蜇、春分、清明、榖雨共计6个节气,天气由寒冷渐渐转暖和,大地回春,万物开始萌生发育,故春季对应于人体则为肝,肝属木,生发之意也,春季要如何养生呢?古人有一些养生的方式,可提供我们参考,黄帝内经上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是说,人们在春季里应该晚睡早起,在院子里多散步,以发布生气,举止要和缓轻柔以应春气,并且使身心保持舒畅、活泼,以适应春生之气,切记恼怒、杀夺、刑罚之念头,从而使肝气保持正常的生发和调畅,如果违背了这一个自然规律,就会损伤肝气,到了夏天容易罹患寒性的疾病,使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减低了,这便是春季养生的大原则了。中医认为春属东方风木,应于人体为肝,所以春季是人体肝气最畅旺的时候,古人认为是春季是调养肝脏的好时机,另外春季天气虽较暖和,但仍会有寒流的来袭,天气乍暖乍寒,温差变化大,所以这一季节也多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的疾病,一些小孩、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应随时保暖,以免外感,平时也可煮些橘子皮、金桔、萝卜、梨子或荸荠当茶喝,这一些东西有理气化痰,清热润肺的功效,对呼吸道有保护的作用,春季天气渐暖和,此时阳气升发,饮食上要清淡平和为宜,在冬季时食用较多的膏梁厚味,人体摄取的维生素往往不足,到了春季万物滋长,新鲜的绿色蔬菜和水果多,应该多补充,并且减少肥肉和高脂肪的食物,还有辛辣的调味品和烈酒也都应避免,春季大地欣欣向荣,气候和暖,正是户外活动的好季节,所以应该早早起床,到户外锻练身体,呼吸新鲜的空气,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以上便是春季的养生法则了。附记:以现代营养学来讲,养肝的饮食原则,可采三高一低的饮食方法,就是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糖分、低脂肪的食物。另外春节期间饮食上有较多的大鱼大肉,加上休假时运动量减少,年节过后大家的体重普遍会增加一些,春季天气和煦,万物滋长,新鲜的蔬果特多,正是减重的好时机,减重的原则不外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运动,饮食应避免摄取高脂肪,高胆固醇及高热量的食物,甜食和酒亦应减少,多吃新鲜蔬果和榖类等多纤维质的食物,另外中药里有许多的药物有消除血脂的功效,副作用少,中医师常运用来减重,如1.山楂:能降血脂、降血压,实验亦证实山楂的醣质黄酮能降低胆固醇作用。 2.大黄:能降血脂、活血化瘀、增强肠胃道的蠕动,促动胆固醇的排泄及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3.虎杖:能清热泻火、通便解毒,临床发现降三酸甘油脂效果较佳。 4.决明子:对于降低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有一定的作用。 5.泽泻:抑制脂肪肝的产生及干扰胆固醇的吸收。 6.蒲黄:有降胆固醇作用,对三酸甘油脂的作用较不明显。 7.何首乌:能使动脉粥状斑块明显减少。 8.绿豆:减轻冠状动脉病变,对降低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有明显作用。 9.姜黄: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且能增强纤维溶解脢的活性。 10.没药:有降低血中胆固醇作用。 11.灵芝:实验表明有降胆固醇作用,但临床上降脂作用不明显。 12.丹参:活血通经,可降低肝脏脂类的含量。 13.三七:通经益气,有降胆固醇作用。 14.红花:活血、降血脂效果佳。 15.花粉:能提高HDL作用及降低胆固醇量。 16.大麦根:有降三酸甘油酯作用,对降低胆固醇也有一定的作用。 17.茺蔚子:有降三酸甘油酯和胆固醇作用。当然利用中药来减重,最好还是咨询中医师为宜。举几个常用的消脂茶方供参考运用1.山渣茶 山楂1两、草决明子1两、菊花2钱、甘草2片 以上药材以水5碗煮至2碗当茶饮用。 2.消脂茶 厚朴2钱、枳实2钱、大黄1钱、甘草1钱、山楂3钱、薏仁3钱、火麻仁1钱 以上药材以水5碗煮至2碗当茶饮用。 3.消脂茶 山楂3钱、泽泻2钱、车钱子2钱、草决明子2钱、乌梅2钱、陈皮1钱、甘草1钱 以上药材以水5碗煮至2碗当茶饮用。 4.落神花茶 落神花5钱、菊花5钱、甘草1钱 以上药材以水5碗煮至2碗当茶饮用。 5.绿豆茶 绿豆1两、薏仁1两 以上药材以水5碗煮至2碗当茶饮用。 6.何首乌茶 何首乌5钱、乙金3钱 以上药材以水5碗煮至2碗当茶饮用。春季养生汤材料1.当归1钱、枸杞3钱、麦冬3钱、黄耆3钱、西洋参1钱2.生干贝6两、白萝卜1支(约1斤重)、鸡胸骨1付、盐少许作法1. 鸡胸骨洗净烫过和上述药材1.(枸杞除外)置锅内,加水五杯,烧开后改以小火熬约40分钟后过滤取汤汁备用。2. 生干贝洗净,萝卜去皮切块,一起放入小瓦锅内,倒入上述药汁和枸杞并加适量的水以腌食物为度。3. 瓦锅加盖入电饭锅以2杯水蒸熟加盐即可。功效能保肝润肺,除了养肝的功效外,还能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是春季的养身佳品,适合脂肪肝或慢性肝炎病患,另外还有预防高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的功效呢。夏季的养生法则夏季是从立夏开始,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共6个节气,这个季节阳光普照,地热蒸腾,天地之气交和,万物繁盛,百花闹艳的时节,着一季节当如何养生呢?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番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季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症,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相互交泰,一切植物开花结果,人们应夏天气候的调养,使机体积蓄充足的阳气,提高体内抗病能力,人们可以晚一点睡,早些起床,不要厌恶夏天的炎热,在精神上切忌急躁发怒,终日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像万物一样既旺盛又坚实,这便是夏季的养生之道了,如果违背了这种规律,就要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容易发生咳症,减弱了适应秋天的能力,到了寒冬季节,则又会重复发病。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表现为胸闷、胃纳不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微热嗜睡、多汗、消瘦疲倦等,因为肠胃消化能力减弱,饮食应清淡、量少、少油腻,以减少肠胃的负担,夏季蚊蝇滋生,是肠胃道传染病盛行的季节,应做好环境卫生,另外要有干净的饮食,餐具应多消毒,饭前饭后多洗手,不吃剩菜剩饭和生食,预防病从口入,如此在夏季里就可减少疾病的发生。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通常会减低,所以饮食的调配上要清淡,且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用以增加食欲,当然食物的营养亦应足够,夏天因长时间日光的爆晒,容易造成水分的流失,引起身体电解质的不平衡,所以要注意水分和无机盐的补充,夏天瓜果多,可以多食用,除了能补充水分外,它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清热利尿的功效,很适合夏天食用,而调味品可适当的使用,像大蒜、葱、姜等,除了能增加食欲外,还有杀菌的作用,可以预防肠胃道的毛病,另外夏天因天气闷热,大家都喜欢喝冰冷的饮料来解暑,这应有所节制,天气热身体的血液多分布于体表,相对造成消化道的贫血状态,这时如果再饮用过多冰冷饮料,很容易损伤肠胃引起发炎,尤其年纪大的人更应注意这一点,盛夏昼长夜短,人们通常起得早,趁太阳还不强的时候,可到户外活动筋骨,下午天气闷热可以小睡片刻,这对身体的健康是有帮助的,以上这些原则能去配合,这就是夏季最好的养生方法了。夏季养生药膳芦笋排骨汤材料1党参3钱、白朮2钱、茯苓2钱、甘草5分。2芦笋6两、猪小排半斤。3盐1小匙。作法1将药材1用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过滤取药汁备用。2.猪小排洗净切小块,热水川烫备用,芦笋削皮洗净切小段。3取一瓦锅,放入籚笋和猪小排,倒入上述药汁和水5杯,放入电饭锅以21/2杯水蒸熟后再加盐即可。功效能清暑益气,健脾开胃,适合夏天身倦不思饮食时食用。 豆豉苦瓜材料1参须2钱、麦冬2钱、五味子5分2.苦瓜1条(约10两)、小鱼干1两、干豆豉2大匙3.盐1小匙、糖2小匙、大蒜2小粒(拍碎)作法1.将药材1用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过滤取药汁备用。2苦瓜去子洗净切小块,用水泡去苦味,小鱼干用水泡软。3.热锅入油2大匙,放入大蒜、豆豉爆香,再放入苦瓜、小鱼干、盐和糖稍炒,倒入药汁焖煮15分钟,熄火盛盘即可。功效清暑益气,开胃进食,适合天气热时,火气大,口干舌燥,胃口差时食用。秋季的养生法则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的生活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健康和寿命,受气候的影响更为突出,四时气候的转移,通常是按照一定次序转变,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都有一定的限度,既不太过,亦无不及,一切的生物也都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相适应,这是一种正常的规律,人能够顺应这种自然的变化特点,懂得适时养生,可以避免或减轻疾病的发生。秋季从立秋开始,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共计3个月,大地历经了春生夏长,来到秋收的季节,作物成熟,农夫忙着采收准备过冬,天气也由热开始转凉,草木逐渐萧条,一切变得寂静许多,所谓的秋瑟之气,人们的心境也应该配合这种的节奏,由春夏的活泼心情转趋沉静,这也就是这一季节的养生方式,所以中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上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泄,奉藏者少。这是古人秋季养生的方法,指示人们在这一季节里思想意识要清静、安宁、神气渐收,不让意识外驰,保持肺气的清静,以适应秋季寒凉的气候,很值得我们参考;秋季天气由热转凉,温差变化大,容易使人感冒,衣被要逐渐添加,避免着凉,尤其是老年人因代谢低,循环差,既怕冷,又怕热,对天气变化很敏感,在这个季节更应注意保暖,所谓预防重于治疗,懂得适时调摄,必能常保身体的安康。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干燥,燥气是秋天的主气,燥气能伤人津液,使人的体液减少皮肤变得干燥,是这个季节身体的特征,因此在这一个季节里,多吃些生津润燥的食品是十分有益的,当然选择当季的蔬果为佳,另外立秋后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候变化较大,因而罹患呼吸道疾病的人也较多,所以古人在秋季,多以保肺为重是有一些道理的,像水梨有润肺、止咳消痰的功效,柿子有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涩肠止泻的功效,百合有润肺止咳、安神镇静的功效,莲藕有清肺热、止鼻血、解渴除烦的功效,这些都是当季很适合食用的蔬果,对于这一季节容易发生的慢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口舌干燥都有很好的疗效,其它像文旦、柑桔有清肺镇咳、健胃润肠的功效,龙眼则有补血、安神的功效,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佳,入秋后一些瓜果类也大量应市,虽然有生津润燥的功效,但性味偏于寒凉,食用应适当,以免伤害脾胃阳气,影响消化能力,在中药则有一些养阴润肺的药物,如西洋参、麦门冬、天门冬、枸杞、冬虫夏草、山药、茯苓、川贝母、柿霜、玉竹、石斛等都可以配合食用,有强化呼吸道能力,和皮肤保湿的作用,还有在食物的调味上,可以适量的加用一些辛辣品,如辣椒、胡椒、酒类等,以除去夏天以来的暑湿,最后秋季天气凉爽,阳光和煦,可以多往户外踏青,一方面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在享受日光浴的同时,也能强化筋骨的活动力,在精神上切忌急躁发怒,常保持乐观恬静的心情,这就是秋季里的养身之道了。秋季养生药膳山药养生鸡汤材料1. 黄耆3钱、白朮2钱、防风1钱、枸杞3钱、红枣5粒(去仔)。2. 鸡腿2支、生山药半斤。3. 盐、米酒、生姜少许。作法1. 将药材1(枸杞、红枣除外)置锅内,加水2杯,烧开后以小火熬至剩1杯过滤取汤汁备用。2.鸡腿洗净切小块后川烫置锅内,加入上述药汁、红枣、生姜2片和水4杯烧开,以小火熬约15分钟,加入生山药(切块)、枸杞、米酒2大匙再煮约10分钟加盐即可。功效益气固表,养阴润肺,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预防感冒的功效,适合全家大小食用,秋季养生佳品。 竹笙鸡汤材料1. 西洋参2钱、茯苓3钱、枸杞3钱、红枣5粒(去仔)2. 鸡腿2只、竹笙1两、香菇5朵3. 生姜、盐适量作法1.药材1(枸杞、红枣除外)置锅内,加水2杯,烧开后以小火熬至剩1杯,过滤取汤汁备用。2. 竹笙先用水泡软,再换水泡以去其辛味,后切小段,香菇同样以水泡软备用。3.鸡腿洗净切块川烫后入瓦锅,再放入竹笙、香菇、枸杞、红枣、生姜,加入5杯水和药汁,以淹材料为度。4.瓦锅加盖入电饭锅蒸熟后加盐即可。(外锅约21/2杯水)功效有健脾益气之功效,能预防感冒,适合体虚气弱,免疫力不佳者食用,秋季养生佳品。百合雪蛤汤材料1. 东洋参1钱、麦冬1钱、玉竹1钱2. 蛤士膜2钱、干百合5钱、红枣5粒(去仔切细)3.冰糖3两作法1. 将药材1置锅内,加水1杯,烧开后以小火熬至剩1/2杯后,过滤取汤汁备用。2. 蛤士膜先用温水泡软(约1小时左右)使其膨胀,除去杂质并挑选白净的,然后再用清水冲净一次,干百合也用温水泡软,红枣去子切小块备用。3. 取一瓦锅,放入蛤士膜、百合、红枣、冰糖,倒入药汁再加4杯水,放入电饭锅蒸熟即可。(外锅放入2杯水)功效养阴润肺,有润燥泽肌肤的功效,适合皮肤干燥无光泽者服用。 百合燕窝汤材料1.干百合5钱、红枣5粒2.白木耳5钱、冰糖2两作法1干百合用温水泡软,红枣去子切小块备用。2白木耳用水泡软,洗净去硬蒂,放入果汁机后加2杯水,稍打碎约30秒勿太细以增加口感。3百合、红枣置锅内,加水4杯煮约10分钟后,倒入打碎白木耳再煮10分钟后入冰糖即可。功效滋阴润肺,清热止咳,保护气管,适合咽干咳嗽,声音沙哑者食用。 冬季的养生法则冬季从立冬开始,经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6节气,冬季3个月,草木凋零,自然万物生机闭藏,此季节也正是所谓养脏的好时机,所以古人说: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我们如果能利用这一季节好好的养生,来年就不会生大毛病了。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萎厥,奉生者少。,由此可知在冬天不应太早起来活动,最好等待日光出来后,才从事活动,活动的时候让身体出些微汗为宜,这样既可达到避寒取暖的目的,也可保有愉快的心情,使精、气、神不涣散而得以内收,这样就是适应冬季养生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就会生萎厥之类的疾病,寿命也跟着减少了。冬天气温下降,身体活动减少,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呼吸道防御的功能减退,病毒或细菌很容易就侵犯到肺部,引起一些呼吸道的疾病,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等疾病,另外天冷,身体的血液循环变差,也容易引起心、血管的疾病,所以冬季中风、心脏病的病患特别多,就是这个缘故,因此在冬季理应注意保暖和充分的休息,并且保持屋内空气的流通。国人喜欢在冬季里进补(补冬),也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冬天里进补,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环,避免天冷时手脚冰冷,另一方面身体的免疫力功能也会提高,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尤其在冬季里,常会因一些小感冒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适时适当的进补,往往能够避免的,但进补,仍应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是一昧的乱补一通,反而容易产生不良的副作用。在冬季为了御寒,饮食上可增加一些膏梁厚味,如火锅、浓汤、炖肉、海鲜等,调味品上可多加些辛辣物,如辣椒、葱、蒜等,另外冬天水分的补充会减少,所以生鲜蔬果不能缺少,避免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取不足,而影响身体的健康。古人说:上工治未病,就是说好的医生,在病人还未发病时就懂得去预防疾病的发生,这也就是现在的预防医学,在现今高龄化的社会更显得其重要性,古人根据身体的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制定了四时的养生方法,这也是预防医学的实践,很值得我们去体验。 冬季养生药膳首乌八宝鸡汤材料1.八珍汤1付(约100元)-当归2钱、熟地3钱、川芎1钱、白芍2钱、党参3钱、白朮3钱、伏苓3钱、炙甘草2钱另加何首乌3钱、枸杞5钱、黑枣5粒2.乌骨鸡一只约3斤、猪大骨半斤3.生姜、米酒、盐适量作法1.猪大骨烫过洗净和八珍汤药材置锅内,加水10碗,烧开后以小火熬约40分钟后过滤取汤汁备用。2.乌骨鸡去内脏洗净入瓦锅,倒入上述汤汁,加生姜、米酒再加适量水以淹鸡为度。3.瓦锅加盖放入电饭锅蒸熟再加盐即可。(外锅约3杯水)功效能调补气血,适于长期贫血,面色萎黄,头晕倦怠,冬天手脚冰冷者。 人参糙米鸡汤材料1.人参须5钱、当归2钱、枸杞3钱、红枣10粒(去仔)2.土鸡一只约2斤左右、糙米1/3杯3.生姜、米酒、盐适量作法1.将药材1(枸杞、红枣除外)置锅内,加水6杯,烧开后以小火熬约30分钟后,过滤取汤汁备用。2.土鸡去内脏洗净入瓦锅,倒入上述汤汁,加枸杞、红枣、生姜、米酒盐再加适量水以淹鸡为度。3.瓦锅加盖入电饭锅蒸熟。(外锅水约21/2杯)功效能大补气血,适于贫血,疲劳倦怠,面色苍白,稍活动则心跳快或胸口闷,以及手脚容易冰冷者或做为手术后的调理膳食。药补羊肉炉材料1.当归2钱、黄耆3钱、党参3钱、熟地3钱、川芎2钱、枸杞3钱、桂枝2钱、.广皮1钱、六汗2钱、木瓜1钱、桂圆肉2钱、大茴香2粒。2.带骨羊肉2斤、猪大骨半斤。3.黑麻油、生姜、米酒、盐少许。作法1.将猪大骨烫过洗净,和上述药材除枸杞外置锅内,加水10碗,烧开后以小火熬约40分后过滤取汤汁备用。2.带骨羊肉洗净烫过备用。3.热锅入麻油2大匙,放入生姜爆香后,加入羊肉拌炒捞起放入锅内,加上述汤汁及枸杞、米酒1大杯和水腌肉些许,后置瓦斯炉上煮,肉烂加盐即可。功效能大补气血,填髓养筋,适合血气不足,病后体虚及腰酸膝痛者服用。对于更年期怕冷怕热,全身筋骨酸痛及小孩发育期,促进发育增高有功效。 烧酒鸡汤材料1.党参3钱、当归2钱、川芎1钱、枸杞5钱、桂枝1钱、大茴2粒、黑枣5粒2.土鸡一只(约3斤左右)3.米酒3瓶、生姜3片、盐适量作法1. 土鸡去内脏洗净切小块,热水川烫后置锅内,放入药材1、生姜3片、米酒和盐。2. 锅子不加盖放瓦斯炉上开大火,水滚后转中火,煮至鸡肉熟(约20分钟),可点火让酒精燃烧以降低酒的浓度。功效能调畅血气,温通血脉,适合天冷手脚冰冷者或御寒食用。 核桃芝麻糊材料1.核桃半杯、黑芝麻粉1杯2.白糖1杯、糯米粉半杯、鲜奶1杯作法1. 将药材1用小烤箱各烤5分钟,待凉备用。(核桃和芝麻烤过会更芳香)2. 核桃放凉后倒入果汁机内,加入1杯水,打至极细过滤去粗粒。3.取一锅放入4杯水,倒入核桃和黑芝麻粉,加热至烧开后放入糖,以小火煮至糖融化,糯米粉用鲜奶拌匀,慢慢加入锅中,勾芡后即可熄火。功效强筋健骨,润燥通肠,适合中老年人因血气虚弱引起的习惯性便秘,筋骨酸痛等。 冬令进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