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1页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2页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3页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4页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徒实验学校七年级(下)历史集备教学设计 002 主备人:戴芸课题: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唐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基本史实,掌握唐太宗的治国方法,了解他对唐朝的贡献,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初步掌握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唐太宗进行简单的评价。3.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评价唐太宗作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所发挥的作用,使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唐太宗这一历史人物的人格品质。让学生体会,今天祖国繁荣发展的盛世景象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教学重点】贞观新政【教学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项目集备教案个性化设计教学流程【追寻历史足迹】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你对唐朝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那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位皇帝呢?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从提取有关“唐太宗”的信息,导入新课。【体验历史沧桑】一、 唐朝的建立:教师置疑: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但它的建立和灭亡犹如昙花一现。为什么隋朝会这么快就灭亡了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完成问题。学生在互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隋朝的灭亡是由于隋炀帝的暴政。 教师:隋炀帝暴政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生: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发动了对高丽的三次战争,这些都激化了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 师:除了这位同学回答的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生:隋朝的灭亡还与隋朝开凿大运河有关,虽然大运河的开凿对于隋朝的历史和隋朝以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大运河的开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些都被统治阶级转嫁到人民的身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这就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的很精彩,看来隋朝灭亡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它的灭亡。(演示唐高祖李渊像)这是谁?教师介绍相关的信息,比比谁猜得快。1、他原是隋朝太原留守。2、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也乘机起兵。3、他在几个儿子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并重新统一了全国。4、他被自己的儿子逼迫禅位,而这个儿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5、他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多媒体展示:1、唐朝的建立者是A、唐太宗 B、唐玄宗C、唐高祖 D、唐高宗2、唐朝的建立时间是A、581年 B、589年 C、617年 D、618年3、唐朝的首都是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东京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完成了解唐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设计意图:先以一个设问激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使学生的思考始终服务于自己的历史学习。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分析史料来得出结论。 师: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期间为什么会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贞观之治局面呢?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我认为唐朝之所以在唐初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其首要一点是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隋朝建国由隋初的繁荣迅速走向灭亡给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这使得他不得不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教师引导:唐太宗曾经说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的过人之处。 学生:我认为,唐太宗时期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是因为唐太宗能够虚心纳谏,唐太宗统治期间,鼓励臣下要敢于直言,他能够虚心接纳大臣的建议。教师投影展示:人以铜为镜. 唐太宗 人物:唐太宗、魏征、侍从、其他人若干 地点:大明宫 背景:贞观初期,唐太宗为了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派人征兵,凡是年龄不满18岁的男丁,只要个头大,也要应征。于是颁布诏书进行征兵。但诏书是发下去了,但迟迟没有动静。 唐太宗(独白):为了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我已经连发了几道诏书进行征兵,魏征这老儿,竟然不顾国家大局,擅自抗旨,拒不征兵,让我威信扫地。我要想办法治治这个老家伙。 旁白:唐太宗冷笑着说。 唐太宗:来人哪,把魏征给我找来。 旁白:唐太宗还没有说完,只看见侍从从殿外匆匆进入。 侍从:启奏陛下,魏征求见,说有要事启奏陛下。 唐太宗:宣他进来。 侍从:宣魏征进殿。 旁白:魏征从外面进入大殿,魏征心想皇帝是越来越糊涂了,他怎能竭泽而渔呢?他连这点道理都不懂吗?但他还是没有说。 魏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太宗正气在心头,于是说了句:“魏征有什么事吗,没事我要休息了。” 魏征:启奏吾皇,老臣正为陛下下诏征兵一事而来。皇上你的诏书不妥呀。 唐太宗听到这里雷霆大怒。 唐太宗:好你个魏征,我正要找你,我几次下诏你为何抗旨?我的颜面哪里去了?以后我如何下旨让其他大臣执行呢? 魏征不慌不忙德应道:陛下,不只是您的江山社稷重要还是您的颜面重要? 旁白:唐太宗怔住了。是呀,自己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魏政接着道:陛下,我听说,把湖中的水弄干捉鱼,虽能捉到鱼,但到明年就无鱼可捉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到明年就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体强壮,但不满18岁的男子征来当兵,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承担呢?陛下的诏书上清楚地写着征召18岁以上的男子当兵,现在不到18岁的也应征,这岂不是说话不讲信用吗?陛下常说,我当国君,以诚恳信义待人,现在您大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多少,就开始不讲信誉,您这不是失信于民吗? 旁白:唐太宗听到魏征这番论述,哑口无言。魏征说的很有道理呀,虽然自己有点尴尬,但毕竟江山社稷比颜面更为重要。 唐太宗:我过去总以为你固执,不通情达理,今天听你议论国家大事,才知道我的过错很大啊! 魏征:这都是陛下领导的好啊。 唐太宗:那好吧,年龄不满18岁的男丁就不要征了。魏征听封,封魏征为太子太师。 旁白:这样,由于魏征及时给唐太宗指出过失,使得唐太宗在统治期间很少出现错误,唐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师:几位同学表演的非常精彩,看了刚才他们的表演,你有什么感想? 生:作为一位统治者,要想有所作为,要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 生: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生: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虚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生:任何事情都要以大局为重,在班级中,我们要以班级利益为重。不能因为某些事情得罪人而漠视不管。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生:还有就是唐太宗知人善任,他认为用人不计资历地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加以重用。魏征就是典型的一例。 师:刚才这三位同学回答的都有理。但是不全面。贞观之治的出现还在于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比如:轻徭薄赋,沿袭隋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律等。【感悟历史真谛】出示本课知识体系小结新课。课堂检测【回顾历史经典】完成历史填充图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紧扣三维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